<h5><font color="#808080">1111再扫老莞城,两个多小时,走走停停拍了300多张照片,整理出近150张图片,这次美篇我还是删了50来张,选了近100张图片发上来,里面图片也有很多是重复的,但我总感觉故事会不一样,所以还是舍不得删减。</font></h5> <h5></h5><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808080">历史文化街区中兴路一大西路<br></font><font color="#808080">街区毗邻东江南支流,总面积约16. 33公顷,核心保护区面积6.6公顷,是东莞古县城城外商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城区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骑楼街区。<br></font><font color="#808080">街区自明代开始发展,到民国初年基本成型,并于1930年开始改建为骑楼街。它是古城受东江水运带动,背山面水、自西向东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滨水而兴”的河岸商埠典型代表。街区历史遗存较为丰富,现存历史街巷10条、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37栋、传统风貌建筑82处、石板路1条、古井2处。<br></font><font color="#808080">保护重点:“鱼骨状”的滨水商埠格局与滨水空间环境,骑楼街区的风貌特色,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巷体系与传统商贸氛围,却金亭碑、容庚故居等各级各类历史遗存与环境要素。</font></h5><h3></h3><h3></h3><h3></h3> <h3></h3><h5><font color="#808080">每次来到中山路我都会被51号的“强记山货店”所吸引。琳琅满目的竹器制品堆满了店铺,有竹凳、竹椅、竹筛、竹筐、竹篓、竹篮、箬笠……,摆在地上,放在桌椅上,挂满了整个店铺,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font></h5><h5><font color="#808080">看到老板制作竹器时的那种专注,瞬间勾起来了我孩童时的回忆。儿时在老家的竹器匠人我们叫篾匠,每逢谁家需要个竹器用品,都要把篾匠请回家,在主人家做上几天活。我特别喜欢家里来篾匠的日子,一堆堆的竹子在他那灵巧的手下,不一会的功夫就能开成需要的竹条或是薄薄的竹片来,小时候最欢喜的也就是这个时候,蹲守在篾匠身边,捡着剩下不要的边角“废料”,我们当宝贝一样收集起来,可以用来做风车,刮片,拉线风火轮,三五个小伙伴,时常玩着都不知道归家。还有那些儿时睡过的竹摇篮,坐过的竹凳椅,还有用来晾晒谷物的竹垫等,这些带着浓浓回忆的东西,都出现在眼前,是多么的熟悉亲切。</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走走停停,人来人往</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是老街人最生态的生活方式</font></h5> <h5></h5><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808080">附:<br></font><font color="#808080">东莞,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立 东官郡,置宝安县;南朝梁天监六年(公 元507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br></font><font color="#808080">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原宝安县 治迁至“到涌”(今莞城),并改县名为东莞。此后,莞城为东莞县城和县署所在,<br></font><font color="#808080">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在莞城设立南海卫,辖东莞、大鹏两个千户所;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南海卫指挥使常懿筑建新城,设和阳、迎恩、崇德及镇海四门,面积扩大至0.85平方公里。<br></font><font color="#808080">明中期开始,城外商贸区逐渐发展。明后期,莞城形成城内“三坊”、城外“一 厢”的格局。至清末民初,城外区发展成 “十二坊”。</font></h5><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