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知青上山下乡到今年巳经50年了。回忆下乡期间的往事,依稀记得的人和事已不多了,最深刻的莫过于苏北乡土俚语了。从南京到苏北东辛农场,除了水土不服之外,就是语言表达的差异。等到有了一定的情感融入后,也逐渐熟练运用起来。语言在感情的表达过程中,一旦使用经久不忘。对于农场的方言,我至今还能举出一批常用的词汇,如插呱(聊天)、消偏(讽剌、嘲笑)、家(音嘎)去(回家)、嚼舌根子(胡说八道)、挺尸(睡觉)、嗯那(好的)、龟龟(乖乖)、得胜(得意)、懊糟(事情办砸了、后悔)、卖呆(发楞)、逸当(事情办得顺)、硬正(结实)、嚼蛆(胡说八道)、大马光(差不多)、海得了(没用了、事情没办成)、该派的(无法预料的、上天安排的)等。<br></h3> <h3>东辛农场位于连云港市境内,东眺黄海,北倚云台山,是江苏省大型国有综合性农业企业。农场16万亩农田和3.2万亩林地,共同形成大片绿色空间。现在,她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产业多元、体制灵活、环境优美、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新型农场。</h3> <h3>东辛农场的方言应属于江淮方言区,但也有部分外来移民,如北方方言区的山东、赣榆人,还有1965年下乡的吴方言区的常州苏州南京老知青,他们分散居住,和当地农工一样,各自说着原籍的方言。</h3> <h3>从1968年11月开始,尤其是1969年3月以来,一万多名南京知青涌入东辛农场,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立即出现了部分冲突,双语共存交汇现象明显,少数知青语言能力强学方言较快,巳能熟悉运用江淮方言对应,但多数知青仍处于摸索百搭掺和的阶段,在一起交流时是十分丰富多彩的。</h3> <h3>我们3人的知青户,是1968年11月,从南京来到东辛农场的,当时所在第六作业组的农工几十户居民,打了几个月的交道,完全在陌生的另一个方言背景下简单交流,先学会听,到能听懂意思,但不会说。</h3> <h3>1969年3月,大批南京知青来到东辛农场,我们组就来了近百名知青。很快,省军区成立了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我们第六作业组建制为四营27连,知青和农工混合编制,还分了几个排。由于组织结构调整了,语言交流平台稳定了,交流频率加强了,两大方言的冲突反而减弱了。我们有时会用农场方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感受,很多农工也学着我们的南京话,大家感到更亲近了。</h3> <h3>得益于连排建制,农工和知青相互联系紧密,工作、学习、生活都在一起,相互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加深,学习理解对方的方言也成了一种习惯。加上当时知青生活枯燥无趣,业余时间不少人喜欢操作江淮方言说事,一来二去,有些知青就通晓了江淮方言的精髓。但是知青除了南京方言外,读书读报大多是用普通话,这也让有些农工感到好奇,觉得知青本事不小,有的就跟着学起来。</h3> <h3>当时农场的教育教学统一于整个教育系统要求的,课堂教学都是普通话,农工的孩子在学校接受了,也会影响家长们,使得农工们也逐渐吸收新鲜的东西,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的词语或语音,也慢慢靠近并运用了。在农场方言和南京方言这两个方言之中,有了一个融合改变的过程。一些当了连排干部和一部分年轻的农工,他们在语言上已超脱了原来的口音,有了接近普通话的感觉,加上和知青长期接触交流,他们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h3> <h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一个农工家里,老辈人讲江淮方言,中年人讲接近普通话的过渡语言,孩儿辈的讲普通话,是很普遍的事情。</h3> <h3>知青上山下乡过去50年了,个人认为,它在方言交流方面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知青和农工们善待善用各自的方言,交流融合并改变它们,发展着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h3> <h3>时隔50年,我把在农场生活中记得的几句有趣的俚语作一点介绍,供参考。</h3> <h1><b><i><font color="#ff8a00">云台山戴帽,小农工睡觉</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云台山出云了,天要下雨,知青又可以不上工了。</font></span></h3> <h1><i><font color="#ff8a00"><b>有理河道,无理街道</b></font></i></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光屁股在河里洗澡是可以的,但在大街上不行。</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一吹一层浪,一吸一条沟</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指玉米糊太稀了。</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车轮子到哪我就到哪</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指骑着自行车、开着车子漫无目的。</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群英闸低头瞧,就像长江大桥</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看群英闸桥往大了想就行了,不要花钱去看长江大桥。</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穿皮鞋戴手表,新浦城里热水澡</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指知青到冬天,隔段时间穿戴整齐,骑车或者走路几十里到新浦浴室洗澡。</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下雨休息天,挺尸望屋梁</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下雨天,知青睡懒觉。</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吃柳条拉筐子一一肚子里编</font></i></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font color="#ff8a00">意思是指知青能说会道。</font></span></h3> <h1><b><i><font color="#ff8a00">吃了磨刀水,锈(秀)气在内</font></i></b></h1><h3><font color="#ff8a00"><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b><i>意思是指知青聪明、懂得多。</i></b></span></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谢谢光临观赏!</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