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我眼里:</h3><h3>慈济是一个具有大爱情怀的慈善组织,</h3><h3>是用了佛教的理念在做人间的慈善事业。</h3><h3>所有的慈济人都以自己是慈济人而骄傲!</h3> <h3>初识慈济,是在我女儿加入慈济,那是2012年。</h3><h3>长春慈济在百洋大厦建立了会所,出于对女儿的考察和陪伴,我走入慈济会所。以后只要女儿邀我参加慈济活动,我都力所能及地融入其中。</h3><h3>六年来,在我断断续续地参加了长春慈济的一些活动后,深深为慈济的各种善举感动。</h3><h3>长春慈济起步虽晚,但他们的脚步却见证了慈济在长春的成长,见证了慈济的纯粹和柔韧,印证了慈济大爱的真善美!</h3> <h3>早期的长春慈济会所,依稀可见长春资深的慈济志工。</h3> <h3>如今的长春慈济会所,已经成为东北慈济人培训、分享、互动交流的道场和家园。</h3> <h3>慈济会所里以茶会友,以茶水汲取法水 ,用茶连接每一个爱的力量。</h3> <h3>慈济会所也是全球慈济志工分享交流、传授慈济志业的场所。</h3> <h3>慈济会所也是家人们带着孩子经常欢喜相聚的场所。</h3> <h3><b>爱上慈济从《静思语》开始</b></h3><h3><b><font color="#010101">第一次走进长春慈济,就被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的《静思语》打动。</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当我细品领悟《静思语》再参加慈济活动时,发现所接触的慈济志工和受益人群,好多人都沐浴在《静思语》当中。</font></b></h3> <h3>在早期的长春慈济会所里 ,志工的孩子们都喜欢来“静思书角”做小志工。</h3> <h3>现在的“静思书轩”,已经是东北三省唯一初具规模的“静思书轩”,静思人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每年都迎来很多会众造访。</h3> <h3>“静思书轩”定期举办读书会或人文共修研习。</h3> <h3><b>“竹筒岁月”慈济的善举</b></h3><h3><b>在长春慈济会所摆放着一个个类似储蓄罐似的小圆筒,志工们称之“竹筒”。</b></h3><h3><b>志工们把这些“竹筒”恭送给情愿助人的会众,接受“竹筒”的会众,按月将“竹筒”里积累的零钱作为捐款交给志工 ,并由慈济总会开具发票。</b></h3><h3><b>所有“竹筒”的爱心善款,全部汇聚到慈济慈善基金会,并全部用于当地助学、赈灾、冬令物资发放等慈善中。</b></h3> <h3>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会所里制作竹筒。</h3> <h3>应“竹筒家人”之邀,按月恭取善款。</h3> <h3>定期举办竹筒家人联欢会。</h3> <h3>每年岁末,全球慈济在本地同步举行“岁末祝福感恩会”。感恩竹筒家人的爱心付出,并代表证严上人送上福慧红包。</h3><h3>每一个红包皆来自证严上人的版税,并由世界各地的志工共同制作而成。</h3> <h3>冬令发放传大爱</h3><h3>长春慈济建立后 ,每年入冬后 ,都要到吉林省白城市的大安地区进行冬令物资发放。</h3><h3>一方面,为贫困户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盐和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资。</h3><h3>一方面,走入学校 ,为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h3> <h3>慈济志工很真诚也负责任,珍惜资助物资得来不易 ,粒粒米、每口饭都要提供给真正的苦难人。所以,志工坚持亲自走到最需要的人家里访视。</h3> <h3>每到一户 ,都用温馨的慈济手语 ,祝福访视家人。</h3><h3><br></h3> <h3>冬令发放 ,让寒冷的冬天、清冷的学校操场,弥漫着浓浓的暖意。</h3> <h3>天没亮 ,分组出发前往贫困户家中进行冬令发放。</h3> <h3>载着满满的爱意 ,冬令物资发放送到家。</h3> <h3>穿上慈济人送的棉衣, 温暖在身,感动在心。</h3> <h3>感恩!用心记得对自己好的人。</h3> <h3>一年一度的冬令助学</h3> <h3>受助特困家庭学子的酸痛与感动</h3> <h3>永吉赈灾慈悲喜舍</h3><h3>2017年7月13日 ,一场超过历史实测记录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吉林省永吉县 ,引发了特大洪水灾害。</h3><h3>长春慈济志工闻讯抵达灾区……</h3> <h3>人伤我痛 ,人苦我悲!</h3> <h3>实地访视受灾实情。</h3> <h3>一批又一批的慈济人赶赴灾区——</h3> <h3>一批又一批的慈济赈灾生活用品抵达发放现场。</h3> <h3>赈灾物资发放现场,志工和乡亲手拉手、心连心,让人间充满爱!</h3> <h3>相扶相伴,默默地抚慰。</h3> <h3>爱与感动的交汇</h3> <h3>预防洪水再度袭来</h3> <h3>心念一致、有共同的方向 ,付出后产生欢喜、幸福、美满的感受 ,就是合心。</h3> <h3>灾民们领取物资后,志工们又在村干部带领下入户进行访视。</h3> <h3>物资发放和访视后 ,向当地政府汇报,并一起商定下一步赈灾或帮扶计划。</h3> <h3>身体力行做环保</h3><h3>在慈济队伍里,可看见不同生活背景的和高龄志工,日日投入环保工作,进行资源回收、分类 ,珍惜物命 ,保护大地。</h3> <h3>每周二的环保日,志工们都会来到慈济环保站进行物资回收和分类。</h3> <h3>周日 ,志工们走入小区,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酵素 ,并现场制作教授。</h3> <h3>对慈济志工的环保行为 ,居民充满敬意和感动。</h3> <h3>修复残损的人行小路。</h3> <h3>环保结束后,大家都要围做在一起分享交流。</h3> <h3>“大爱农园”心灵净化</h3><h3>长春慈济的第一颗种子杜伯阳,将位于长春净月潭大顶山的50亩山坡地和10亩农田捐给慈济 ,作为慈济的“大爱农园” ,志工们在这里辛勤耕耘 ,自食其力,净化心灵。</h3> <h3>保持着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长春慈济“大爱农园”。</h3> <h3>志工和会众经常在这里进行联谊活动</h3> <h3>辛勤耕耘着——</h3><h3><br></h3> <h3>感恩农园志工的辛勤付出 ,感恩大地馈赠的礼物。</h3> <h3>甘愿做、欢喜受 ,共建“大爱农园”</h3> <h3>“朝山”——敬山、敬地、敬万物!</h3> <h3>“大爱农园”与所在地的村民融洽相处</h3> <h3>欢聚在“大爱农园”收获的季节。</h3> <h3>志工身影慈济人的美</h3><h3>慈济人到过的地方,总是让人难忘慈济人那身素朴的青色布衣 ,直呼“蓝天白云”。</h3><h3>慈济人到过的地方,也总是让人想起慈济人脸上从容恬静的微笑,心中洋溢着温暖和喜悦。</h3><h3>慈济人的所有活动,都由志工们自行承担费用,满心欢喜。</h3> <h3>在长春慈济队伍中,有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他们的太太;有教授、专家和他们的弟子;有风华正茂的俊男靓女和他们的父母、配偶;有普通的职员和民众。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脸上总是宁静、祥和的笑容。</h3> <h3>对慈济人来说,最幸福的是家人们一起做慈济。</h3> <h3>穿上这身衣服,无论你出现在哪里,都展现出慈济的静思人文美。</h3> <h3>慈济人的精神理念</h3><h3>慈济是具备宗教精神的团体——“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终生的教育。</h3><h3>慈济人做慈善,不仅不传教 ,也不参与政治。慈济人内心就是秉承“诚、正、信、实” ,这是慈济人的宗教观。</h3> <h3>每一个人进入慈济都要接受培训,了解慈济要走的方向和精神理念。</h3> <h3>深入了解慈济到底在做什么</h3> <h3>行、住、坐、卧都要重新学习</h3> <h3>长春慈济的第一颗种子杜伯阳,心灯点亮——共聚众人的善念、善心、善行!</h3> <h3>终生追随慈济 ,把大爱传承。</h3> <h3>虔诚的祈福,成就善缘。</h3> <h3>慈济志业的源头及扩展</h3><h3>慈济以台湾花莲为起点,五十二年来已广及国际96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国际间发生灾难 ,慈济人总是就地、就近投入救助 。</h3><h3>慈济志业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h3><h3><br></h3> <h3>台湾花莲慈济本会,全球慈济人的心灵故乡。</h3> <h3>2010年,慈济荣获中国中央电视台等颁发的中华慈善大奖;</h3><h3>2011年 ,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被评为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影响人物。</h3> <h3>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说:</h3><h3>“慈济人的真诚付出,是出于慈悲大爱 ,并非为了要感激、得回馈;即使遭受曲解 ,还是认定对的事情,做就对了,精进不退。遭受批评时,低头承受、自省;为人群付出时,抬头挺胸阔步向前。”</h3> <h3>制作这个美图,不仅是对长春慈济的钦佩和祝福,更是对慈济精神的认可与期待。</h3><h3>不是每个人都是慈济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慈济的这种精神并为之行动。</h3><h3><br></h3><h3>张宝林摄影、拟文</h3><h3>2018.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