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古镇掠影——新场和平乐

老虎头

新场古镇 <h3>  新场古镇在大邑县,属于国家四A级景区,已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场自古便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被称作最后的川西坝子。那意思是说,茶马古道走到新场,再往川西藏区去,就辞别了成都平原。</h3> <h3>  我们一进古镇,迎面就是这样嘈杂热闹的景象。已经是两点多钟,还有这样多的人居然可以为了一口吃的都在排着队。四川人大概是国内最能整吃的,又最喜欢吃的一族。</h3> <h3>  据说,新场古镇的血旺和麻酥鸭很有名。排队的都是为吃这两样。我们的肚子也在叫唤,自然不能错过该尝的美食。</h3> <h3>  看四川人旅游,离不开三件事:吃喝(喝茶)麻(麻将)。感觉他们旅游,不过是换个地方吃饭喝茶搓麻将,风景看不看无所谓。</h3> <h3>  古镇内,有三条溪流经过。</h3> <h3>  溪流两边多是茶馆,坐着喝茶打麻将的游客。</h3> <h3>  这些清澈溪流,可都来自西岭雪山。</h3> <h3>  新场古镇最大的亮点,就是这条叫做下正街的古老街道。去了四川许多的古镇,全国其它古镇也去了不少,唯有这下正街的古韵,保留得最为完整,最为原汁原味。</h3><h3><br></h3> <h3>  街道还很长……</h3> <h3>  古街上怎么又有人扎堆?我得去看看。</h3> <h3>  原来是下象棋的。</h3> <h3>  看来,是这老者的棋局已经陷入了困境。</h3> <h3>  说实话,古镇虽然显得有点乱,可我喜欢这样的古镇氛围。</h3> <h3>  到三四点后,古镇便安静了下来。许多店家都开始打烊了。感觉奇怪。问及,才知道,他们多数都不做晚上的生意,因为绝大多数游客晚饭前就走了。这便是四川人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叫吃喝麻就走。</h3> <h3>  吃了饭,喝过茶,打完麻将,拍拍屁股便打道回府的"吃喝麻就走‘’,困扰着许多如新场这样的古镇古村。怎样才能留住游客,就成为这些景区需要破解的难题。</h3> <h3>  我倒是感觉到了问题所在。</h3><h3> 我们原本打算在新场住一晚,可看了多家旅店,便打消了住下的念头。</h3> <h3>  新场的旅店,好点的像宾馆;差点的和招待所类似。这对于有点文化和雅致品味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如此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怎么可能留住游客呢?</h3> <h3>   这棵树值得留墨。 </h3><h3> 有人认得此树么?这是一棵长在街边的无花果。它枝繁叶茂,已寿三十余年。树高三四丈,胸径五六尺(我是不是夸张了点?)。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龄,又这么大棵,且长成大乔木的无花果树!</h3> 平乐古镇 <h3>  辞别新场,我们来到平乐古镇。</h3><h3> 平乐古镇属于邛崃市,地处邛崃山脉脚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A级景区。古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有史为证。《尚书》中就记载,大禹曾在平乐治水,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一分为三。平乐,还是川南茶马古道上的第一重镇。这些历史够不够悠久?</h3> <h3>  这是古镇白沫江的两岸。</h3> <h3>  大家可知这白沫江曾经飘过谁的小船?</h3> <h3>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就是在平乐相遇而一见钟情的。之后,他们从小码头乘上小船私奔而去……</h3> <h3>  他们是从这个寂静的小码头离开的吗?</h3> <h3>  桥头处的老街,典型的四川民居。</h3> <h3>  牌坊上,有江流叠翠四字形容白沫江。</h3> <h3>  作为江西人,看到这牌坊自然生出亲切感。但它指的却是白沫江之西。</h3> <h3>  竹编是这里的传统工艺。</h3> <h3>  街肆格外的热闹。</h3> <h3>  看这卖的……啥?</h3> <h3>  这家店铺让我驻足。</h3> <h3>  感觉匠人的工艺格外精湛。</h3> <h3>  民间有高手,高手在民间。</h3> <h3>  这样的街叫水巷。</h3> <h3>  有喧哗的闹市,也有僻静的小巷。在古镇,只有走在这样小巷里,才会有特别的感觉。</h3> <h3>  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小女孩,她独自走在街上。女孩长着圆嘟嘟的脸蛋,稚气中,有一种纯朴的可爱。 </h3><h3> 她自顾着往前走,连同学叫她都没注意。</h3> <h3>  同学问:朋朋,你咋个一个人回来了?</h3><h3> 女孩答:我妈叫我自己先回来吃饭。</h3><h3> 邻居阿姨也问:幺妹儿,你有饭吃没得?没有就到我家来吃嘛。</h3><h3> 女孩答:谢谢大姨娘,我妈早上就把午饭做好咯。</h3><h3> 小女孩说着就进了自家门。然后看她端了饭和菜,一个人坐在桌边吃了起来。</h3><h3> 今天是周末,她这一上午,都在帮着妈妈做生意。</h3> <h3>  平乐古镇的镇边,有一些僻静处。这些僻静处有不少装修精美,风格民族的客栈,让人喜欢。这是让我们决定住下的根本原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