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学会爱――《让每只蝴蝶都能飞》教师读后感

宁津一小星源校区时立红

<h3>  2018.11.10</h3><h3> &nbsp;</h3><h3> 相约周末,美文共读,思维碰撞,智慧分享,在醉美的悦读中携手成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b04fbb">本周美文赏析:《让每只蝴蝶都能飞》</font></b></h3> <h3>  一个孩子把一只将要破蛹而出的蝴蝶拿了出来,而蝴蝶却因此再也不能飞翔,孩子的心中充满了内疚和深深的负罪感……</h3><div> 孩子因为爱那只蝴蝶,为使它免受挣扎的痛苦才剪开蛹壳,而正是这种爱,毁了一只本能振翅飞翔的蝴蝶!就像无翼鸟一样,因为人类盲目而不切实际的爱,使它失去了鸟儿本该引以自豪飞向天空的能力……</div><div><br></div> <h3>  对于一些无意的过错,人们似乎都可以用“爱”来糊弄过去,人们可以说:“因为我爱它太深,所以……”难道所谓的爱,就是无缘由地带给别人以伤害?</h3> <h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幼虎被母虎撕咬着,赶进了森林。开始,它饿、它渴、它长啸,可是母虎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这只幼虎历经追捕,拼杀,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遍体鳞伤,终于,它威武起来,强大起来。它感谢母亲,感谢她目光远大的爱。</h3><div><br></div> <h3>  人类的爱往往太过于短浅,有时只着眼于眼前的一点一滴,而忽略了还有一生的路要走。相形之下,动物的爱就很长远。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的花才会开得更艳,只有经历了磨难的意志才会更加坚强。在这里,只想告诉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了每只蝴蝶都能飞向蓝天,收住你们的爱——愿每只“蝴蝶”都能自由地飞翔……<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b04fbb">关于“爱”,老师们如是说:</font></b></h3> <h3>赵林林:爱,一个伟大又神圣的字眼。任何生命都在爱中成长长大。人类,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却在爱中迷失方向。认为爱就是为别人避免一切苦难,爱就是遮风挡雨,让泥泞小路变坦途,让狂风暴雨变柔风细雨。其实,真正的爱是要让一个人变得强大,而变得强大正是需要风吹雨打,历经磨难。就像蝴蝶,历经破茧的痛苦才能飞翔。这让我不禁思考现在的教育,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么?是不是在无意中也剪掉了孩子飞翔的翅膀?以“爱”的名义,我们又伤害了孩子多少?</h3> <h3>王艳娜: 人生正如一次旅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会有欢笑,也许会有烦恼,但这一切都是生命中的必然,一路的风雨中,没有人可以逃避,也没有人可以停留。既然蝴蝶都有飞翔的欲望,那就让每只蝴蝶自己飞!</h3> <h3>李珊珊:两个小故事,却是两种不同的爱。动物和人一样,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爱不同,孩子的成长也不同。过度的保护更会害了孩子,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经历了困难,并自己把困难克服了,那孩子就会收获勇敢!适度的挫折能让“小蝴蝶”们,在未来的百花丛中翩翩起舞,成为最棒的自己!</h3> <h3>王芳:爱不是溺爱,更不是放任。我们对学生的爱,并不在于减少他们经历的挫折和苦难;而在于训练他们应对挫折和苦难的意志。要想让孩子自由的飞翔,就应该打开温室的大门,让孩子们自由闯荡。“狠心”地磨炼他们的意志并让他们懂得这些行为的意义所在。</h3> <h3>于艳红:教育孩子首先我们成人要内心强大,要看到美好还要接受不完美。第一个故事:告知每个孩子尊重生命是最大的善良,但我们也要接受在某些方面自己的无能为力。第二个故事:记得泰戈尔的一句话“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或许就是经历成长的最大底气吧。</h3> <h3>曹孟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爱还是应当懂得适时地放手。</h3> <h3>张丽娜:其实,很多成人不懂爱。他们宠爱孩子,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结果却让孩子失去了太多东西。殊不知,真正的爱是放手,放手让孩子尝试,让孩子历练,他才能成长,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不要一味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一再越俎代庖。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潜力无穷,只要我们勇于放手,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惊喜。</h3> <h3>冯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尝试进行放手式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小主人,我愿意做孩子们的观众陪他们成长,而不去做他们的导演限制孩子的思维想象,相信他们会和蝴蝶一样飞到更美更高的天空!</h3> <h3>傅英:爱,不是溺爱,更不是放纵。“狠心”地催促他们看尽外面世界的风霜雨打,让他们懂得磨炼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才是教育之本。 ​</h3> <h3>商晓娜:我想,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给孩子的爱,都应该是在他们需要时,从未缺席。在他们飞翔时,从不牵绊。</h3> <h3>杜樱花:世间万物皆有它的生存法则,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只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没有权利来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成长,静待花开,也是一种爱。</h3> <h3>靳浩然:幼小的毛毛虫经历破蛹才能成为美丽的蝴蝶,让一个孩子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挫折和困难。适当的挫折教育,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h3> <h3>朱敏:孩子们需要柔情的爱,但更需要“狠爱”--智慧的爱。真正的爱是千锤百炼的,应着眼于孩子的一生;而盲目的爱,只会损翅折翼!</h3> <h3>刘国爱: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只有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使之更好的发展。</h3> <h3>崔炳霞:我们现在的父母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一点一滴,而忽略了孩子还有一生的路要走。其实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经历,他才会更加坚强。爱,不是以父母自认的“为他好”,更不是包办一切,所以让我们做孩子真正的帮扶者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播撒理性之爱,愿每只“蝴蝶”都能自由飞翔!</h3> <h3>祁天真:生活中的每个父母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把孩子当个宝一样捧在手心里,过量的帮助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拼一拼,闯一闯,需要历经磨难,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因为每只“蝴蝶”都能飞!</h3> <h3>  的确,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飞翔的高度、距离及飞行方式,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必须学会爱,适时“收手”,只有让孩子像蝴蝶一样能勇敢地冲破虫茧,在逆境中奋起才能真正地化蛹为蝶,美丽飞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