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9日,全校6个研修组全部将“生本新课堂”创建与展示活动资料打包上传至学校资源库。这也标志着2018年秋季贺家坪镇中心学校“仁智杯”生本新课堂创建与展示活动正式落下帷幕。</h3><h3></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早在半年前的贺家坪镇中心学校班子成员会上,校长胡士平同志和副校长郭东山同志组织大家针对“面临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变革,我们的教学该走向何方”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抓住了机会,走对了路子,就能实现我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的双提升。最终确定了新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思路就是“核心素养下的生本新课堂构建”。</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假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向方全和课程设置中心主任向兴河就开始对生本新课堂的创建与展示工作进行了紧锣密鼓地筹备,为本次活动做好了周密的计划和详细的安排。为了让“生本新课堂”这种理念在全校所有学科和所有班级中全面渗透、全面铺开,完成由传统课堂到生本新课堂的美丽转身,向兴河就“核心素养下的生本新课堂创建与展示活动”在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例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并现场解读了活动方案。</span><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课堂改革,理念先行,为了给接下来的课堂变身扫清思想上的“拦路虎”,各研修组通过多场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了《教育部长陈宝生吹响课堂革命号角》、《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关于构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以及《长阳“以生为本高效课堂”评价指标》内容,把“生本新课堂”理念带进每一门课程。在培训中,我们提出了“一退一进三转向”的具体要求,即老师勇敢地“退”,实时地“进”,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中央;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由只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转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由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在课堂中使用“前置学习——预习检测——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当堂训练——总结反馈”六大环节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生生交流,堂堂过关。</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此次生本新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紧扣主题,立足生本,在和谐灵动的教学中诠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本次活动通过授课教师个人准备、年级组研讨、骨干教师引领、研修组反复听课、磨课,历时两个月的精雕细琢,本次课堂展示中亮点频现:1、让每一名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发展特长;2、大部分课堂已经具有“合适+合作”的生本课堂格局;3、课堂上,老师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师生始终处在同一个频道;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巧妙融合,课堂评价、随机点名、课堂活动等相关元素运用恰当;5、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次展示活动精彩纷呈,给老师们留下了不仅是视觉听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震撼。</span><br></h3> <h3> 各位语文老师各展其能,通过有高度,有深度,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或激情洋溢的讲解,或循序渐进的引导,或娴熟自如的操作,充分将教育云平台资源,希沃授课助手等学科辅助教学软件有机、适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力展现了信息技术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活力。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瞬间,品味这场教学盛宴吧。</h3> 所有数学组老师都尝试着勇敢地“退”下去,让学生处在课堂的中央,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生生交流,堂堂过关!<h3><br></h3> <h3>余音绕梁的感受……</h3> <h3> 英语教师适时地“走”进来介入:<span style="line-height: 1.8;">感知理解阶段介入“引导”,在学生体验中介入“引发”,在头绪纷繁中介入“梳理”,品味赏析阶段介入“示范”,学生练习介入“控制”……</span></h3> <h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随机点名,课堂评价、泡泡游戏、离线管理、自动扣词等元素的巧妙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学,玩中学!</h3> <h3>站着也要听</h3> <h3>古有凿壁偷光,今有室外“偷听”</h3> <h3> 跨学科听课蔚然成风,堂堂爆满的听课者,站着听,蹲着听,挤在室外听……展现的不仅是老师们学习交流的热情,更是对本次生本课堂创建与展示活动的最高评价。</h3> <h3> 然而,一节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当老师舍得用心,学生舍得用力的时候,教学就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深知:“生本”是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扎实”是根,扎扎实实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命脉;让我们在此基础上,追求“生动”的学习状态,以生动的学习成就育人的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