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喽

小轩

<p class="ql-block">  看戏喽!看戏喽!赶快去占位置……</p><p class="ql-block"> 当村口土墙上出现了用喜庆的红色纸张贴的戏曲海报时,村里就沸腾了!</p><p class="ql-block"> 最激动兴奋的当数孩子们了,午饭也吃不安生,小心脏早已不在胸腔里了。胡乱把饭倒进肚子里,用袖口抹一下嘴巴,着急忙慌把长条凳子往肩膀上一扛就朝舞台下奔去,唯恐迟上一秒好位置被人占了去。</p><p class="ql-block"> </p> <h3>  那时,村里常演戏。演戏的时间通常是收秋种麦时、春节期间和正月十九。今日想来应是祝丰收、欢庆节日和祭祀神灵请求庇佑了(据说正月十九是村里庙中供奉的神灵的生辰)。表演往往是三天四夜或是五夜四天。偶尔村里有钱人家为家里老人祝寿也会请上一台戏,演几场。</h3><h3> 戏曲多是当地的蒲剧和眉户,当地人听当地戏,过瘾!</h3><h3> 不管是何种原因,庄稼人高兴的是可以获得片刻解乏、片刻休闲、片刻对生活的享受。而孩子们高兴的是有戏可看、有玩的可乐、有美味可吃。演戏的几天就是孩子们的狂欢节,浑身胳膊腿儿都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每个细胞每根汗毛都像是泡了个热水澡,舒坦兴奋快乐得不得了。走路小跑、说话加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h3> <h3>  谁让那时少有娱乐呢!一村有戏,整个乡镇就都像是过节。村里人早早就会托人给七大姑八大姨他舅舅姥姥姥爷捎信,要大家来看戏。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十里八乡都知道某某村要演戏了、是某某蒲剧团、有某某名角、要唱几天几夜。母亲也不例外,也早早打发我和哥哥用小平车把年迈的姥姥接来看大戏。</h3><h3> 于是短时间内村里的人口就会大幅度增长,然而增多的往往是老人幼童,壮年劳动力远不会住在亲戚家里耽误功夫,他们大多是劳动回来得空去舞台下过把瘾罢了。<br></h3><h3> </h3><h3><br></h3> <h3>  等一路小跑赶到舞台底下,最前排的位置早已被消息灵通的人家提前几天搬了长凳、垫了木板甚至是拉了一根或直或弯的椽给占据了。悻悻然罢赶忙把凳子往后排,要是排得慢又会被其他赶来的人给占了去。</h3><h3> 占位置并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如果前排的凳子高于自家的,一定会寻几块断砖或是破瓦片给垫高垫平垫稳。垫好就可以暂时玩一会儿,一边玩一边还要操心位置。时不时瞄上一眼,看有没有插位的把刚垫好的凳子挪后去或是被调皮的孩子给撞倒了。</h3> <h3>  说是玩,更多是侦查有什么小吃摊。 小吃摊有卖水果糖、米蛋和果丹皮的。</h3><h3> 我最喜欢果丹皮,暗红色薄薄一片被卖者裁成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块。小块一分钱,大块二分钱。有时撕着吃,有时也从一头卷起成为小棒吃,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开胃!据小伙伴悄悄说,果丹皮是大人用脚后跟踩成的。听说后感到很恶心,可看到果丹皮又忍不住流口水。</h3><h3> 那时村里常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用头发和铜钱就能换零食。我常常同表妹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几枚铜钱或是一绺头发换米蛋和果丹皮吃。</h3><h3> </h3><h3><br></h3><h3></h3> <h3>  小吃摊还有吹糖人的,卖者揪一小块黄褐色糖泥,嘴里衔根管,一边吹一边用手指搓捏拉拽,一会儿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糖人就出现了。有长尾巴的小猴子,有昂起头的大公鸡还有其他令人喜欢的小动物。</h3><h3> 烧醪糟也是必有的,地上放一个极小的风箱,支一个小火炉,炉上置一口小锅。老者身着黑色棉布衣服,头上裹着蓝眉白羊肚毛巾,坐在小板凳上“呼啦呼啦”风箱拉起来,生意就开张了。一会儿功夫食客的手中就端上了冒着热气、蛋花成丝的醪糟汤。我从没有在这里喝过醪糟,因为家里没钱,我也从没想过要享受。</h3><h3> 爆米花的和糖葫芦是小吃摊上的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对它们是青睐有加。</h3> <h3>  终于熬到了晚上,戏要开演了。只听铃声一响,板胡一敲,全场顿时静悄悄。乐声奏起,幕布拉开,舞台下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情的推进,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内圈是坐着的、外圈是站着的、树上有爬着的、墙上有骑着的、舞台边沿上有像壁虎一样贴着的。</h3><h3> 晚上的戏一般是本戏,有头有尾,把一个故事演得完完整整。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得了空闲,拍拍身上的土就都聚到舞台下了。台下观众同台上的演员同悲同喜,看到高兴处大笑,看到伤心处落泪,看到揪心处蹙眉凝神,看到愤怒处恶声大骂。</h3><h3> 遇到戏里有莲花落那一出,台下就会往舞台上扔馍馍等吃喝,有啥扔啥。</h3><h3> 演员一边唱一边往篮子里拾东西,等唱得越响,板子击打身体部位的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时,台下观众的热情就被点燃了。观众的屁股再也坐不稳了,站起来看、站在凳子上看、小孩被大人举着看。后排的人一边责怪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一边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从缝隙里往里瞅。叫好声和口哨声此起彼伏,扔上去的东西越来越多,有的把小孩零食也扔了上去,还有扔香烟和点心的。有时东西砸到了演员的头部脸部,演员们也不生气继续卖力地演唱。</h3><h3> </h3><h3></h3><h3><br></h3><h3></h3> <h3>  小孩子对于戏曲内容兴趣不是很大,看不多大会儿。要不在大人怀里睡着了,要不嚷嚷要回家。其实要回家是个由头,大多数是想骗看得起劲的大人给自己买个零嘴吃。大人也知道孩子的小心思,所以甘愿上当给孩子发上几个分分洋。小孩就缩下身子从大人的腿缝中板凳下像蛇一样钻了出去。一会儿功夫就出现在了白天探看好的零食摊前。</h3><h3> 我爱看戏,也能吃到好吃的。往往看得正入神,奶奶边会拉拉我的衣袖塞给我一小块冰糖。冰糖是奶奶放在她偏襟衣服贴身口袋里的,她还会多给我几块让我悄悄递给哥哥姐姐。我们一边吮吸冰糖的甜,一边看舞台上的红衣绿衣老生小旦。看他们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h3> <h3>  看的戏多了,加上母亲的讲解点评,我也就能辨忠奸知美丑。</h3><h3> 戏曲基本都是分奸臣忠臣,书生小姐。奸臣狡诈残害忠臣,忠臣贤良深遭陷害。书生情深家庭落魄,小姐意浓赠银赠衣。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很虐心,奸臣是害害害,忠臣是冤冤冤,书生一举中第,小姐苦苦等待。然而几乎所有的结局都是大团圆结局,奸臣被诛,沉冤昭雪,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看的时候虐心,鼻涕眼泪不知流了多少,但完美的结局却让人的内心舒展了不少,窝在心里的浊气也消散而空。</h3><h3> </h3><h3></h3> <h3>  戏曲的主题很多,无一例外是警醒教育世人的!不能不忠、不能不孝、不能背信弃义、不能嫌贫爱富、不能始乱终弃……。是啊!每个人不都应该做个好人吗?仁义礼智信怎么能说丢就丢呢?好人不是就应该有好报吗?</h3><h3> 帷幕合住乐声停止,戏演完时间往往不早了。农村的夜很深很长,月亮斜在天上,星星挂在旁边,人们四下散开。</h3><h3> 男人抗着板凳,女人抱着孩子,大家走着论议着。嫌恶人一刀砍了不解恨,因为他害了一辈子人;嫌好人命太苦,一生受太多太多的罪,临了临了才好了起来……</h3> <h3>  白天多演折子戏,孩童的快乐也不少。舞台下打打闹闹、去后台看演员们化妆卸妆、看舞台边大师傅在给剧团的人员准备饭菜、看学戏的小孩在舞台上练功。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三四天后,剧团就收拾行囊连夜赶赴另一个地方,村里也就恢复了平静。</h3><h3> 母亲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要我们学习戏曲里正面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她说,看戏不就是为了学东西吗?要分善恶明是非。母亲没有读过《论语》,但她想告诉我们的正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每每看戏,总会不自觉地寻找榜样,寻找标杆。</h3><h3> </h3> <h3>  如今,村里的舞台翻新了,家里笨重的长凳不见了,我的童年也远去了!然而,童年的戏真的很精彩,它就像农民餐桌上难得一见的一块肥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滋润了劳苦的岁月、更滋养了我的整个童年。</h3><h3> 看戏喽!看戏喽……</h3><h3> (本文所配图片均来自网络)</h3> <h3>  小轩,70后,山西稷山人。爱生活,爱文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