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摩洛哥掠影

谢厥纯

<p>  2018年7月23日凌晨,我们一行24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乘阿联酋空客A380去北非摩洛哥和欧洲几个国家,历时16天。7月22日台风安比正面登陆上海,绝大多数当天航班被取消,我们乘上了台风后的第一批能起飞的飞机,很是幸运,没有耽误行程。</p><p> 飞行很平稳,起落没有感觉,但在飞机上的时间长得难熬。从上海飞摩洛哥,本在迪拜机场转机可休息2个多小时,因飞机误点,下了飞机立马又登机,前后坐了18个多小时飞机,这种疲劳难于言语,这要怪摩洛哥太遥远,更要怪自己戏心太重。</p><p> 图为迪拜上空拍到的日出。</p><p><br></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在非洲算是发达的国家,它的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面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土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人口3300万,半数集中在几个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你没想到,摩洛哥人大多数是白种人和混血儿,街上基夲上看不到黑人,无论男女,都长得十分精致,令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素有“北非花园”之称,它是三毛女士认定的前世故乡,它是爱情故事片《北非谍影》的诞生地。红色的马拉喀什,金色的撒哈拉,蓝色的舍夫沙万,白色的卡萨布兰卡……无不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冬暖夏凉、环境宜人,6天的游览安排比较宽松,並不“充军”,感觉舒逸。</p> <p>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濒临大西洋,四季常青,气候宜人。</p><p> 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人起的名字,意为“白色房子”,摩洛哥人不喜欢,仍用原名“达尔贝达”,但名气不大。</p><p> 在卡萨布兰卡时有堵车,但听不到司机的呜笛声,也没有看到汽车刮蹭、追尾事故,更没有发现当街耍横、争吵的。摩洛哥人平和、善良。</p> <p>  卡萨布兰卡古城区哈布斯集市,阿拉伯风味很浓,店铺一家挨一家,销售日用品居多,参观游览的人不多。</p> <p>  摆摊卖鞋的不少,这些鞋做工精致,款式颇多,价格适中,蛮受游客欢迎。我们一行中有人买了立马穿上脚。</p> <p>  哈桑二世广场又称鸽子广场,是卡萨布兰卡的市中心。</p><p> 成百上千只鸽子在这里巡游和觅食,地面尽管很脏,但游客难得看到这么多鸽子都显得异常兴奋。</p><p> 满场奔跑的孩子,戏耍鸽子的游客,吆喝叫卖的小贩,五颜六色的各式服装,尽管嘈杂、零乱,但热闹非凡。</p><p> 威严耸立的法式教堂和绿树掩映下的阿拉伯清真寺交相辉映……不同文化、宗教同存。市政府的许多部门都在广场四周,建筑低矮古朴,很不起眼。</p> <p>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p><p> 哈桑二世是当今摩洛哥国王的父亲,他执政30年,为摩洛哥废除殖民制度,争取独立,促进中东和平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p><p> 清真寺1993年竣工,有三分之一建在大西洋海面,气势弘伟。屋顶可开启,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神龛、门窗周边、盥洗室等全部由马赛克和雕刻艺术品镶嵌而成,地面华美,且有地暖设施,令人惊叹!</p><p> </p> <h3>  进清真寺要脱鞋,地面一尘不染,能当镜子,游客不多,静得有点吓人。</h3> <p class="ql-block">  风光旖旎的迈阿密海滨大道,紧依着蓝色的大西洋,路边一幢幢海滨咖啡馆,构成了绚丽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图为渡假村式的临海咖啡馆。</p> <h3>  海滨浴场。</h3> <p>  摩洛哥的人像宣传画,只能是国王和王室成员,其他人均不允许。</p><p> 我们在王室成员画旁只顾照相,一把伞也忘了拿(左下角)。</p> <p class="ql-block">  里克咖啡馆内营造了经典电影“北非谍影”的环境:白色的墙壁,褐色的吊灯,拱型的走廊,低垂的棕榈,不时播放山姆大叔唱的《随时光流逝》,让你身临其境,仿佛电影里扑朔迷离的故事就发生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店里享用了三道式晚餐:包菜色拉量大,牛排味道挺怪,甜点蛮可口,35美元一客。进店要预约,这在摩洛哥算是高档享受了。</p> <p class="ql-block">  首都拉巴特临海。皇宫广场很大,皇宫对面是麦克苏尔清真寺,不好入内,只能外观,不好近拍照,只能远拍照。</p> <p>  拉巴特乌达亚堡已有800多年历史,它屹立在大西洋的峭壁上,湛蓝的天,土黄的墙,外观是典型的中东格调。</p> <h3>  城内房屋外墙均被涂成上白下蓝,墙边点缀着花草,被称为蓝白小镇。</h3> <h3>  拉巴特的舍拉废墟,为梅里尼德王朝皇家陵寝遗址。</h3><h3> </h3> <p>  穆罕默德五世灵寝位于拉巴特市中心,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灵寝内金壁辉煌,木材均为檀香。</p> <h3>  参观人多,同卫士照相要排队。</h3> <h3>  穆斯林风格的哈桑塔。 </h3> <p>  梅内斯古城是四大皇城之一,它以蜿蜒的古城墙和众多的古城门著称,特显皇家气派。</p><p> 图为穆莱伊斯梅尔王陵,它是摩洛哥第二处可对非穆斯林开放的苏丹陵寝。</p> <h3>  梅克内斯皇城的曼索尔城门,太高大了,门口是马路,车来车往,只能拍个局部。</h3> <h3> </h3> <p>  梅克内斯皇家马厩粮仓。粮仓由20多个相互连通的穹拱式的谷仓所组成,高12米,可囤放15年粮食,马厩可饲养1200匹马。</p> <p>  距离梅克内斯70公里的沃鲁比利斯城,是古罗马北非遗迹,世界文化遗产。有人说这一名字来自古城四周的牵牛花,便有人把它译成“牵牛花城”。</p><p> 古城曾经繁华,现存有完好的凯旋门、剧场的白色圆柱……,街道、市场、浴室、榨油房依然清晰可见。</p> <h3>  毕竟是废墟,没有遮挡,烈日下参观受煎熬,有些同行的躲到荫凉处了。</h3> <p>  中间穿湖蓝衣服的是全程陪我们的地导李晶晶,戴草帽的是摩洛哥沃鲁比利斯城景点导游。他们正讲这棵树的故事。</p><p> </p> <p>  菲斯古城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是北非史上第一座伊斯兰城市,被称为“西部的麦加”。菲斯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也是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p><p> 我们俯瞰千年古城,尽是密密麻麻的街巷,似乎一点也不透风,不知道里面隐藏着多少风情,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依然在这里发生……</p> <h3>  菲斯皇宫,大门是镀金的,足以显示皇家气派,现仍是皇室行宫,对外不开放。</h3> <p>  菲斯古城有十几个门,其中以布日卢蓝门最出名,它镶满了蓝色的马赛克,独特精致,穿过这道门就进入城区。</p><p> 城里是最原始的阿拉伯风貌:上千大街小巷蜿蜒曲折,形形式式的商店鳞次栉比,风格统一的民居相伴相连……共同组成了巨大迷宫。我们要紧跟地导,否则麻烦大了!</p><p> 古城看似延续着历史不变,却又无声无息的适应现代化;看似杂乱无章的规划,却又让人们生活井然有序;看似七拐八绕的窄巷,却又让迷路者最终走到目的地,而且转弯处总有不一样的惊喜!</p><p> </p> <h3>  古兰经学院。</h3> <h3>  娜塔琳水池。</h3> <h3>  穆雷.伊德瑞斯是菲斯城的奠基人,图为他的陵寝。</h3> <p>  始建于公元859年的卡鲁因清真寺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里面的卡鲁因大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座大学,比英国牛津大学还早300多年,有1000多年历史。</p><p> 很可惜,对外不开放,只能在门外看看。</p> <p>  毛驴是古城的主要运输工具,满载货物的小毛驴时常与游客並行,运粪便垃圾出城的毛驴常常是浑身汚垢,遇到要避让。</p><p> 图为难得一见的白毛驴。</p> <p>  古城商店不拘形式:摆地摊的、占古城门的、民房墙上挂商品的……你看它不象店,其实都是店。</p> <h3>  马赛克工艺品,工序复杂,制作精良。</h3> 金属工艺品,琳琅满目,精美绝伦。<h3><br></h3> <p>  菲斯皮革世界闻名,工艺千年不变。据说以鸟粪、牛尿浸泡皮革,以天然的植物染料上色,经过几十道复杂的工序,方成正品。真可谓:“谁知手上包,只只皆辛苦。”</p><p> 皮革作坊弥漫着强烈刺鼻臭味,进门时店家给每位参观者发一支薄荷,受不了时闻闻,我干脆摘下薄荷叶塞在鼻孔里,这样效果要好些。</p><p> 皮革制品在楼上,货真价实,特别是箱包大件,比较便宜,想买的不少,可惜体积大,只好作罢。</p> <p>  用餐的饭店,源于阿拉伯贵族的豪宅深院,装饰精致,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塔吉锅”。:</p> <h3>  中间的就是“塔吉锅”,锅里构造有些特殊,食材放在里面炖煮,能保持原汁原味。</h3> <p>  舍夫沙万是摩洛哥北部的一个小镇,也算是一座古镇。它依山而建,多数民舍、台阶和墙壁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窄小的街巷、独特的民舍、别样的店铺、多样的台阶、明艳的盆花……赏目、祥和,似进了童话世界。</p><p> 但不要忘了,舍夫沙万也是世界大麻毒品生产地之一。</p> <p>  舍夫沙万象打翻了的天空一般,到处是蓝,这些蓝也许不是出自浪漫,很有可能是柏柏人用来防止蚊虫叮咬,自发地将民舍、台阶、墙壁……通通刷成蓝色。</p> <p>  建筑不一定精致,但都很独特,放眼看到的尽是蓝:淡蓝、湖蓝、海蓝……加上天空不时变化的蓝,真可谓赏心悦目。</p> <p>  得土安是摩洛哥历史名城,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岸,有“白色山城”之称。公元前9世纪就有阿拉伯人在此居住,18世纪后,一直被西班牙人占领,1956年才回归摩洛哥。</p> <p>  王宫广场上一座大厦的山墙上,有用马赛克镶嵌的巨大摩洛哥国徽和法蒂玛之手的壁画,引人注目,人在下面要仰着头看。</p><p> 法蒂玛之手,是北非地区常见的一种掌型护身符。</p> <h3>  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居住的王宫。</h3> <h3>  得土安的特色餐厅。</h3> <p class="ql-block">  进入麦地娜就进入得土安老城区,也就穿越到古老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老城区围墙绵延,7扇古城门通向城内,街道由许多拱形门廊连接起来,纵横交错的街巷又连接了各城门、广场、清真寺、商铺,所有建筑的风格深受中世纪摩尔人的影响。</p> <p>  老城区窄小、曲折、拥挤、凌乱、粗陋,似七荤八素胡乱混合在一起,看不清头绪,令人压抑。</p><p> 走着走着,看着看着,周围似乎亲切了,不时会眼前一亮,发出惊呼声。</p> <h3>  这里野猫不少,生活得很自在。</h3> <p>  丹吉尔位于摩洛哥的西北角,自古以来一直作为贸易港,曾被葡萄牙、英国占领,后因摩洛哥人反抗而回归,1912年由八个列强国家商定为国际共管自由港。</p> <p>  斯帕特尔海角灯塔离丹吉尔城12公里,西边是大西洋,东边是地中海,与西班牙隔海相望。</p><p> 离得蛮远,没时间近观。</p> <p>  非洲之洞。洞虽不大,但令人称奇,这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都有,竟是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p><p> 洞里人山人海,游客实在太多,没法拍照,只能将手机举过头,抢拍了一张。</p> <p>  非洲之洞外的观海餐馆。</p><p> 在餐馆前遇到一位中国大妈,她大声问我哪里有馄饨、面卖的,说是这几天她可受罪了,饭菜难以下咽,饿得慌。我苦笑地说没看到,好象也不至于这样吧,但似乎又反映了大家的心声。</p> <p>  “Cafe.hafa”丹吉尔临海咖啡屋,阶梯式的露台对着地中海,房屋建在悬崖边上。日落时,坐在非洲,面向欧洲,欣赏美景,喝着摩洛哥特色薄荷茶,这就是愜意!</p><p><br></p> <h3>  站在非洲,眺望西班牙。</h3> <p>  这是入住的丹吉尔酒店,明天上午我们将从丹吉尔港乘邮轮去欧洲。</p><p> 摩洛哥之行大家都很动心:除了美景赏心悦目外,还有地导李晶晶的敬业难以忘怀,这位身材瘦小的安徽姑娘,只身来到异国他乡3年了,她鞍前马后地为我们服务,不容易啊,谢谢了。</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