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果实的路 吉林省监狱系统心理矫治高研班随堂小记二

想睡觉的猫头鹰🦉

<h3> 从落叶到飘雪,从深秋到初冬,从基础理论到咨询实践,吉林省监狱系统高研班课程逐步深入,来自全省各监狱43名心理矫治民警在仁爱心理保健职业培训学校聆听了第六次、第七次课程。</h3> <h3>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第六次心理测量课,魏连娣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量表种类、编制,标准分的含义,量表的施测、计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从根源上对于心理测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心理量表在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工作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大的信心。</h3><h3> </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心理测量与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无缝对接”,女监学员老师刘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大家讲解了人格量表EPQ和16PF、智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狱内的使用和解读,实现了心理量表在监狱应用的“本土化”,刘爽老师在授课中将原本抽象的数字串联起来,通过科学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解释,使服刑人员鲜明的人格特质跃然纸上,从而使大家能够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更科学全面的参考信息,达到有效预防和有针对性地化解危险的双重目的。</h3> <h3>  在心理测量中,被试存在一定的掩饰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第七次课,仁爱心理学校胡远超校长给大家带来了应对妙招——房树人心理投射测验。</h3><h3> 在本次课程中,胡校长详细为大家讲解了如何从“整体、过程、内容”三个维度来分析一幅房树人绘画作品,同时穿插学员自我绘画体验与分析,将同学们带入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绘画分析技术中来。</h3><h3> 课程以播放绘画心理学博士严虎老师的授课视频中间穿插胡校长的讲解的方式进行,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既听到了严虎博士对于绘画-房树人的精彩分析,又听到了胡校长关于绘画心理分析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是两位博士联袂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绘画心理分析的盛宴,也为学员更好地打开服刑人员心灵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br></h3> <h3>  </h3> <h3>  现场检验学员学习效果。</h3> <h3>  课间交流。</h3> <h3>  课间花絮:由于第六次课延长一小时,仁爱学校贴心的殷悦老师课间为同学们送来了饼干给大家分享。</h3><h3> </h3> <h3>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问题,配合老师,课间在走廊、座位、讲台随处课间交流讨论的学习小组。</h3> <h3>  热情满满的学员和认真解答的老师。</h3> <h3> 有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校方的科学安排,合理设置课程,同学们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吉林省监狱系统高研班必将收获累累的硕果。</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