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走进云南 </h1><h3> ——傣家见闻</h3><h3><br></h3><h3><br></h3><h3></h3><h3> 初秋时节,与同事一起参加了由旅行社组织的云南八日“逍遥游”。</h3><h3><br></h3><h3> 从昆明、大理、丽江来到西双版纳。一路走来,正如央视播放的云南风光片一样,云南的山水美景、云南的风土人情、云南的物产资源、云南的地理环境,无一不彰显出云南的神秘与多彩。</h3> <h3><br></h3><h3> 云南,与西藏交界的西北部的梅里雪山海拔6700多米,而东南部西双版纳一些地方海拔不足百米,这使得云南全省在同一季节,一边是严冬,一边是盛夏的特殊气候。</h3><h3> 云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宣泄而下,来到云南,三江并流而不交汇,形成了奇特的地理景观。</h3><h3> 云南古老的茶叶和茶叶文化,造就了我国自唐宋以来民间向南亚、中亚、西亚最早的国际贸易通道——以马匹为载体的茶马古道。</h3><h3> 云南是缅甸国玉翠珠宝来料加工、销售、中转基地,也是我国黄龙玉的生产地。</h3><h3>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我国西南的边陲要地。</h3><h3> 云南,还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达25个,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银器饰物的结缘地。</h3><h3><br></h3><h3> 云南,七彩云南,这里能给你带来无限的诱惑与期待。</h3><h3><br></h3><h3><br></h3> <h3> </h3><h3><br></h3><h3>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一大早,随旅行团安排,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郊外的一个傣族村,近距离接触傣族人家的衣食住行。</h3><h3><br></h3><h3> 傣族是云南省除汉族以外第四大少数民族,人口114万。</h3> <h3> </h3><h3> 来到村口远远望去,傣族村坐落在一片茂盛的热带雨林之中,村中街道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矗立着高大密集的雨淋植物,傣族人家的房屋建筑也十分独特,凌空而架的吊脚楼显得格外耀眼。</h3> <h3> </h3><h3> 刚一进村,村里的导游便迎面而来。导游是一位40几岁的傣家女,盘头、服饰一身傣家人的标准打扮,导游精神抖擞,性格开朗,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自我介绍后,导游领我们向村里走去。</h3><h3> 沿街道前行,导游边走边说不断介绍路两边的各种植物,还介绍了村里面建筑变化及傣家人生活的变化,</h3> <h3> 虽然房子老旧,但是楼下放置的尼桑汽车还是十分抢眼的。</h3> <h3><br></h3> <h3> </h3><h3>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户吊脚楼前,大家不由自主走到楼下,看着楼上楼下的边边角角,大家问这问那,导游不停的给我们介绍傣家房屋建筑风格、特点和功能。</h3> <h3> 为了防潮,吃饭桌要全部挂在楼板下。</h3> <h3> </h3><h3> 为了防潮防湿,建楼房时,房屋所有柱子都要立到石墩上。房柱子采用方形木是为了防止莽蛇类爬行动物顺着柱子攀爬。</h3> <h3> 云南版纳处于地震带上,为了防震抗震,所有建筑全部采用木榫结构。</h3> <h3> 女主人回来后转身上了楼。</h3> <h3> </h3><h3> 傣家房屋一楼起支架作用不住人,只是用来存放家具和杂物的,跟随导游我们又上到了二楼,来到二楼,导游要求我们不许拍照。二楼进屋便是客厅,有四、五十平方米。正面墙上除主人家一些家庭照外,毛主席的大幅标准像照悬挂正中。对面是卧室,左边是厨房餐厅,楼上楼下全是木质结构。</h3><h3><br></h3><h3><br></h3><h3> 进了客厅,导游又是找凳子,又是烧水找杯子,忙了半天才把我们安顿下来。导游一边帮我们沏茶,一边带我们进入正题。<br></h3> <h3> </h3><h3> 这个村子几百口人家,90年代以前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偏僻小村,九几年以后随着城市框架拉大,这里才慢慢热闹起来,随后逐渐形成了旅游村。</h3><h3><br></h3><h3> 说起城市及乡村发展,版纳人最感谢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这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那个年代,北京、上海下到这里的知青达10万人,比当地人还多。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这穷乡僻壤安家落户,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每天开荒、砍树、修路、种植橡胶树橡胶林,艰苦奋斗,艰难付出,为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使得西双版纳有了今天大都市的面貌。</h3><h3><br></h3><h3> 导游又讲,到知青回城时只剩七万多人了,许多知青因疾病,水土不服,野象、毒蛇、毒虫袭击等原因,他们永远留在了这里。</h3><h3><br></h3><h3> 导游问我们看过电视剧<< 孽债 >>吗,正如剧中情节,知青为了回城,离婚的、抛弃子女的大有人在,目前,在西双版纳的知青遗孤还有很多很多。</h3> <h3>村里正在的修缮的寺庙。</h3> <h3> </h3><h3> 傣族村傣族人采取的生活方式是母系社会管理体制,整个傣族人跟我们汉族人男婚女嫁完全相反,他们是女婚男嫁。谁家生了女儿,家里就会有鞭炮声、有庆贺声、杀猪宰牛,有酒席宴席。谁家生孩子无声无息,关门闭户,那肯定是生了男孩。在傣家,男孩长到六、七岁就要送到当地的寺庙里当小和尚,学经读诵,一直长到18岁以后就要出嫁。现在随着社会进步,男孩一般都到学校学习,放了学再回到寺庙中去。</h3><h3> 出嫁也是很隆重的,男人出嫁,需要陪送嫁妆。导游介绍,当年哥哥出嫁时,父母给他赔送了200棵橡胶树,家用电器,一堆散银子。还赶了一头猪一头牛到嫂子家庆贺。自己娶丈夫时,丈夫赔送过来260棵橡胶树,200斤大米,两斤银子。</h3> <h3><br></h3><h3> 在傣族,女人的地位至上,女人主家庭内外大小事,支配所有,女人下地耕种干活,男人带小孩干家务。女人被比作孔雀,是在天上飞的,自由、高贵,因此,他们每家每户的房顶都建有孔雀造型。男人都姓岩(读ai),是大象,是在地上跑的,女人称丈夫和儿子为“赔钱货”,称女儿为“赚钱货”。女儿出生姓母亲姓,男孩出生姓父亲姓,姓岩ai。在傣族,找丈夫是非常喜欢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或是体格健壮的胖男人的。</h3> <h3> 房顶——孔雀造型。</h3> <h3> </h3><h3> 傣族人延续了古时期母系社会管理体制,母女始终是一家,解决了汉族人难以处理的婆媳关系。父母临终前只留耕地给后人,财产一般都是捐给寺庙里,因此,子女之间不存在财产纠纷问题。</h3><h3><br></h3><h3> 来到傣家做客,客人是绝对不能进卧室的,傣族人相信鬼神说,老人去世,他们还要在卧室里做一些法事 • • • • • •。老人焚烧火化后,骨灰将撒在山川田野,花草丛中,有的还撒在房前屋后。想念亲人时亲属可以到寺庙中去。</h3><h3><br></h3><h3> 到傣族家做客,客人过夜时可以睡到客厅,一边是男客,一边是女客。特别是男客,睡觉时,脚,必须朝外,否则,就说明你愿意嫁到这一家来。</h3><h3><br></h3><h3> 傣族人家,他们吃饭主要是糯米和烧烤,鸡鸭鱼肉一天三顿的烧烤,喝酒喝的是自己酿的苞谷酒。由于南方是雨淋气候,一年八个多月下雨,湿度特别大,围绕祛湿、驱寒、治病、养生,他们有一整套方法、策略。为了生存,傣家也有一套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我们看来银器只是他们的服饰装饰,但是,通过介绍才发现,傣家人使用银器还有其他许多作用。千百年来,傣家人利用银器取水试毒,防止外族、外村人对村里的池塘、水井投毒。银器可以除湿排湿,他们常年佩戴银饰银品,通过银器接触皮肤使银器变黑来判断人体不同的疾病,导游用银腰带、银梳子现场还给我们做了几种体验。他们还用银器刮痧和敲打皮肤来疏经活血。使用银器可以使开水变成弱碱性,用银器泡出的茶水口感好,银器过滤的酒水能降低酒精度,导游还当场做实验让我们品尝。</h3><h3><br></h3><h3><br></h3> <h3><br></h3><h3> 导游身穿一套长长的宽宽的筒裙,当着我们男女游客演示着他们当地人在野外利用长裙怎么方便,怎么在河中洗澡,怎么带婴儿,等等。</h3> <h3><br></h3><h3> 这里离边境线最近120公里,从这开车,三个小时到老挝,六个小时穿越老挝到泰国,骑摩托车走小路一个小时到缅甸。 </h3><h3><br></h3><h3> 当年的湄公河大案,破案指挥部就设在西双版纳(即:景洪市)。<br></h3><h3><br></h3><h3> 导游还介绍了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一盘菜,草帽当锅盖,银子当成裤腰带,等等。</h3><h3> </h3><h3><br></h3><h3><br></h3> <h3> 他们村能够自己生产打造银器。</h3> <h3> </h3><h3>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从傣家出来我们还参观了傣家人的银器市场及土特产市场。他们村就生产银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来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用的银盆就是他们村制造的。</h3> <h3> 昆明市九乡大溶洞,坐电梯下到洞内,洞长将近4公里长,估计能容纳几万人。</h3> <h3> 洞内有洞,有上山有下山,有天然石桥,有汹涌湍急的河道,还有宽阔的广场。</h3> <h3> 和同事老郭两口。</h3> <h3><br></h3><h3> 参观结束了,我们对傣族人的生活了解有了一个轮廓。在我国,少数民族很多,有的少数民族小的只有几千人,导游几次说到汉族人聪明,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汉族人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经验及知识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而那些少数民族,其实他们也都是勤劳、智慧、聪明的民族。许多民族一直在狭小的区域内生活,活动范围是封闭的,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并一直坚守和传承着。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技能和看家本领,他们的民族,也许就延续不到今天。</h3><h3> </h3><h3> 几千年来,他们不光与大自然斗争,还把大自然敬做神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h3><h3> 他们还与外来族群斗争,同时还与外来族群取长补短,相互包容,共同进步。 </h3><h3><br></h3><h3> 在丽江,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纳西族导游,他说,丽江玉龙雪山脚下是我们的故乡,但是,自古以来,东边有大理那边白族人欺负我们,西边有傈僳lisu族人欺负我们,我们民族一直是在夹缝中艰难求生。除了信我们自己的东巴教,我们既得信东方来的教,也得信西方来的教,否则我们就没法生存。</h3><h3><br></h3><h3><br></h3><h3> 想一想,他们生存是多么的不易。</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云南大理的苍山、村庄和洱海。</h3> <h3> 大理的洱海及两岸。</h3> <h3> 晚饭后,大理彝族老乡为我们安排的篝火晚会。</h3> <h3> 苍山脚下,大理古城中的洋人街。</h3> <h3> 远望丽江海拔5600米的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的“神山”。 </h3> <h3> 玉龙雪山象征着神圣、纯洁,经常会有纳西族青年男女来这里殉情。</h3> <h3> 由于索道检修,我们没能上到山顶,实感遗憾。</h3> <h3> </h3><h3><br></h3><h3> 西双版纳是我们的最后一站,云南行就要结束了。</h3><h3> 作为旅游,除青藏、新疆及沿海一带,云南是最具代表、最有特色的省份,而这种代表、特色除山水风光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有许多许多我们未知的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h3><h3><br></h3><h3> (文章 完)</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丽江古城的夜晚。</h3> <h3><br></h3><h3> 古城每晚到深夜、到凌晨,酒吧、歌厅、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以及国外的青年男女,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吃、喝、唱、跳,尽情的陶醉,许多都是慕名而来。</h3><h3><br></h3><h3><br></h3> <h3> 古城面积很大,有笔直的街道,有弯曲的小巷。</h3> <h3> 古城有上山,有下山。</h3> <h3> 古城有干净的山泉渠水。</h3> <h3> 有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路。</h3> <h3> 西双版纳的野象谷。来到这,由于树木遮挡,我们只是看到了很远的丛林中野象摇晃的耳朵、尾巴。</h3> <h3> </h3> <h3> 西双版纳的澜沧江大桥。</h3> <h3> 澜沧江两岸风光。</h3> <h3> 这里的澜沧江下游一百多公里,就会进入缅甸老挝和泰国,变名为湄公河。</h3> <h3> </h3><h3><br></h3><h3><br></h3><h3> (全文完)</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