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808080">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最美星星。伊桑是,万万学生都是。</font></h5> <h3> 午后的教学中,老师播放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该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喜欢画画但有阅读障碍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在伊桑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一个装有小鱼的水瓶,一个水坑,甚至是书本上、试卷上的一个个的字符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想象。可在影片的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伊桑是无可救药的。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毁坏邻居的花盆,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人,撒谎、逃学。当伊桑课文读不出时,考试整张考卷上只填了一个错误填空时,老师终于给他“判”为智力低下。万般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这里,伊桑因为不会读写,经常受罚,孤独和害怕让他失去了对这个世界属于自己的思想。<br></h3><h3> 是这样的,当一个社会和老师们一起严格执行任务,我们把这个任务叫做应试教育时,往往会忽略了学习的主体。高分成绩是一个学生保护自己走向美好的完美铠甲。除此之外,孩子们讨论的课后草丛蟋蟀,水里的小鱼都只是孩子们之间的秘密而已。</h3><h3> <br></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如果连自己开始否定自己,那你会慢慢丢失自我。</font></h5> <h3> 所幸,一位新的美术老师(Ram Shankar Nikumbh)来到了伊桑和同学们的生命中,他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Nikumbh)美术老师很快发现了伊桑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用时间、耐心和关怀,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影片到这里,想起《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告诉学生道理而不强迫服从,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压抑个性的启发性教学原则要建立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亲爱的宝贝,来吧。勇敢跑起来,世界由你创造。</font></h5> <h3> 很感谢,最后伊桑找回了自己,也突破了自己。看到这里,泪水已模糊了双眼。假使没有出现新美术老师(Ram Shankar Nikumbh),谁来读懂伊桑的读写障碍世界。是谁用爱和美的教育来打动孩子们呢?将来,我也会是万万学生中的老师,我又该怎么去发现我的学生,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地让学生们成为地球上最亮的星星呢?无疑,除去过硬的教师教学技能还需配备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h3><h3> 最后,以龙应台先生与她儿子安德烈对话中用到的一句话来总结此次观看影片的感受。问我,了解我,而不要“判”我。<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来吧,孩子们。我们一起编制梦想。</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谢谢你。爱我,问我,了解我。而不是“判”我。</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