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浅暖之冬阳,研教学之相长 ——记林亚川导师组第二期研训

<h3>  冬日暖阳,希翼无限。2018年11月8日上午,在石码中心小学锦江校区录播室,林亚川导师组开展了第二期骨干教师研训活动。此次活动进行常态课展示的是石码中心小学的郑敏华和方丽彬老师。两位教师的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因生动而精彩,教学因扎实而优秀。</h3> <h3>  第一节课是郑敏华老师的授课,课题是《颐和园》。课上,郑老师热情洋溢,教态自然,对课堂的把控也恰到好处。教学思路清晰,要教给学生什么,各个环节要做什么,课件和板书要体现什么,都很清楚。课堂中,郑老师注重加强语言训练,渗透学习方法、写作方法的指导。特别值得推崇的是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习惯养成教育,课堂指令也非常清晰简洁明了,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看到了郑老师的细心与恒心。</h3> <h3>  第二节课是方丽彬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泰戈尔说过:“微笑,是世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便爱上了你!”方老师的微笑就如这冬日里的暖阳,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的心中如沐春风,因此课堂气氛显得特别和谐而愉悦。方老师在课堂中抓住重点词句和段落理解课文,抓住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练说中积累、运用语言。</h3> <h3>  课后的点评环节,我们有幸迎来了省特约督学李春辉老师。李老师与林亚川导师探讨起了素质教育的本质。</h3> <h3> 林亚川导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br> 1、两位老师上的是“老”课文,但她们却上出了三个“新”:课堂中教学用的是新方法,而且教出了新意,让人耳目一新。<br> 2、在“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拓展为目标、读写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到位。<br> 3、好的一堂课都是有一种共性,她能利用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这些形象的载体拓展思维,为学生搭建起与文本的桥梁,让文本离学生不再遥远,为一堂优质课锦上添花。<br>  4、常态课不平常,扎实有效的课堂,体现了两位老师厚实的教学功底。<br>  5、真正的素质教育,落脚点其实在课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向反映,行为习惯,思维习惯。</h3> <h3>  随后组员们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心得,并从朗读、课件、抓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热烈的探讨。<br>  与其说这是一次教研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实践的展示、教育情感的融汇!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我们能够脚踏实地,不断前行。</h3><h3>撰稿:康佩珊</h3><h3>审核:林亚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