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了大山的呼唤</h3><h3>建行杨万元推广"金湘通"业务纪实</h3><h3> </h3><h3>2017年6月26日,正午,气温40摄氏度。</h3><h3>"高山陡坡上龙潭,岩声村村路陡山更险,五十六弯,弯弯袅无人烟,看见啤酒吃不得,望着西瓜相隔千万里……"</h3><h3>"老杨,诗写得不错啊!和高峰山上的歪脖子树有得一比"</h3><h3>"老杨,你到哪儿了?"</h3><h3>"还在山上,走不动咯……"</h3><h3>"想吃啤酒啦?给你一箱!"</h3><h3>老杨盯着屏幕上的啤酒,吞了口水,放下手机。看看身边的农电员小吴汗流浃背,一边掏出包里的毛巾给他隔在背上,一边说:"上了汗再吹风最伤身体啰。"小吴啃着手里的馒头,有气无力地说:"老杨,天太热了,哪个不晓得龙潭村的路最难走,牛都走不下山,只能是小牛的时候抱上去,我们回去吧!"</h3><h3>老杨抬头看了看陡峭的山路,擦了把汗说:"牛都走不下山,你要山上的老婆婆们哪们下得来嘛?我们把金湘通装上去了,她们就可以在山上取钱、转账,不是很好吗?"</h3><h3>老杨名叫杨万元,是中国建设银行慈利火车站支行一名普普通通的客户经理。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过半百、其貌不扬的老同志,硬是靠着一张嘴两条腿,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把建行湖南省分行打造的惠农产品"金湘通"开通到慈利县467个自然村,覆盖率超过95%,真正把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的家门口。</h3><h3> </h3><h3>认准一根筋,"金湘通"是利国利民的好产品</h3><h3>2018年2月3日,在慈利县苗市镇大兴村,76岁的村民杨万艮来到村里小卖部取社保卡里的钱,超市老板李婷立马操作"金湘通"POS机为她取现2000元,前后过程不超过1分钟。尽管是跨行取现,杨奶奶却不需要支付任何手续费。超市里,还有村民在购买东西,结账时使用建行龙支付扫描POS机上二维码,满20元立减5元。</h3><h3>在以前,要办理这些业务,村民要去到集镇或是二十多公里外的县城才能完成,来去不仅要贴车费而且担心取现金的安全问题,如今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建行的优惠服务。"存款、取现、查询都很方便,还可以缴电费、话费,而且不收取手续费,买东西还有优惠,金湘通是真的好。"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建行把扶贫惠民真正做到了点子上。</h3><h3>这样的情形,老杨曾经梦到过无数次。他怎么也忘不了,前年在通津铺推广农合卡时,一位老大爷说的话:"老杨,你们的农合卡好是好,就是还要跑到县里才可以办业务,么子时候可以在屋门口就方便了嘛!"</h3><h3>所以,当省建行推出"金湘通"的时候,老杨激动得觉都睡不着,这个将"金融、通讯、物流、商户"融为一体的小小无线POS机,功能却十分强大,不仅可以实现助农取款、转账缴费、小额存款、自助理财、龙支付、云闪付等金融服务,还能办理联通SIM卡、缴纳话费、电子券消费,"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产品!"老杨这样认为。然而,支行员工却认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薄弱、营销成本太大,都不看好"金湘通"。老杨是一根筋,认准的事谁也说服不了。他主动请缨,把推广"金湘通"的重担揽在了自己肩上。</h3><h3>起初,他找到圆通、顺丰等快递公司和农村淘宝店寻求合作。但因为"金湘通"设点必须进村到户,一些偏远的小山村,光走一趟就要花上好几个小时,这些合作伙伴根本没有耐心陪着老杨一个村一个村地跑。时间过去23天,老杨还只完成了9台POS机的设点。</h3><h3>正当老杨陷入困境时,张家界市分行行长陈希桥在调研时的一席话点醒了他,陈行长提到全市电力系统正在倾力打造县域"十分钟缴费圈",除了开通"掌上电力"、"电E宝"等虚拟缴费渠道外,还将进一步完善银行自助终端、POS机缴费终端等实体缴费途径。</h3><h3>POS机缴费终端不正是"金湘通"的核心功能之一吗?!兴奋不已的老杨立即托同学关系找到了县电力公司农电股的负责人,满怀热情地向人家介绍"金湘通"。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人家根本不了解"金湘通"也不想了解。老杨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办公室里说不通,他就换在上班路上讲。第二天早上7点,老杨就准时出现在负责人家门口,接他上班;一连7天,天天如此。负责人又好气又好笑地问老杨:"你这是图么子吗?"老杨掷地有声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不答应,我就天天来陪你上班!"负责人终于被老杨打动,答应与建行合作。</h3><h3> </h3><h3>两个月瘦20斤,跑完慈利县467个自然村</h3><h3>从与电力公司合作的那天起,老杨便由每个村的农电员带着走村入户。农电员常年在村里走动,不怕吃苦不说,还非常熟悉村里的情况,哪家小卖部最讲诚信经营最好,村里谁说话最管用……对他们来说都是鸭子进秧田心里有数。</h3><h3>有了这样的神助攻,老杨的干劲空前高涨,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完成10台POS机的目标,不完成绝不回家。每天早上6点,天还没亮,老杨就带上馒头、水和毛巾,从县城出发到村里与农电员汇合,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于是才有了文章开篇那一幕。</h3><h3>2017年7月,气温不断攀升,持续多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最高气温达41.8摄氏度。老杨顶着酷热,热了就喝口水,饿了就啃几个馒头,衣裳汗透了就隔条毛巾。在洞溪乡,天气实在太热,农电员劝说老杨不要再跑了。但想着还有三个村没到,老杨硬拉着农电员陪自己去一趟。三个村走完,老杨大汗淋漓、面色发白,中了暑的老杨从村里回到家已经凌晨。第二天一早,老杨依旧准时出发。</h3><h3>常在乡村里跑,危险对老杨而言也是家常便饭。前往三合镇时,老杨肾结石发作,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他干脆忍着疼痛从山坡上一路飞奔,一番折腾后竟排出三颗绿豆大小的结石。在南山坪乡岩井村,摩托车在村道上行驶,旁边就是武陵山区特有的悬崖峭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跌下悬崖。有着恐高症的老杨,路上连眼睛都不敢睁。"几次下暴雨,我劝老杨不要下村,但他还是去了。" 中国建设银行慈利火车站支行行长覃朝阳说。"我和农电员约好了的,怎么能因为出点太阳、下点雨就失信于人呢!"老杨笑着解释道。</h3><h3>为了选一个靠得住信得过的布点,切实让老百姓更方便,一个村老杨往往需要跑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刚开始,也有村民不信任、不搭理,老杨有时候也感到失落,但是一想到"金湘通"开通后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办理金融业务,他又来了精神。2017年8月,短短2个月时间,慈利467个自然村都设置了建行"金湘通"POS机点,而老杨也瘦了整整20斤!</h3><h3> </h3><h3>下刀子也要去,大雪天送金融服务暖人心</h3><h3>如果说布点成功是叩响了"金湘通"走向广大农户的大门,那么产品宣传则是教会广大村民使用"金湘通"的金钥匙。</h3><h3>每次做产品宣传都要出动不少设备和人员,为了避免做无用功,在产品宣传活动前几天,老杨就会提前到村里去逐户登门拜访,耐心解释"金湘通"的功能和好处,需要提前准备什么资料等等。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老杨每次都会拉上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一起,并且穿着熨烫平整的行服,胸口别着红艳艳的党徽和醒目的工号牌。有的老人家眼神不好,他还会指着工号牌,大声念几遍自己的姓名;有的老人家记性不好,他还会和别人拉钩,一再重复产品宣传的时间和地点,约好不见不散。</h3><h3>2018年1月25日,慈利大雪,气温零下3度。而这一天,正好是原定到大兴村举办产品宣传的日子。覃朝阳望着已经有些发白的山头,心里有些发怵。正犹豫间,急性子的老杨坐不住了,嚷嚷道:"我和人家拉钩了的,就是下刀子也要去!"</h3><h3>那天,老杨和同事们如约来到大兴村。尽管下着大雪,村路很滑,还是有50多户村民来到了"金湘通"POS机点,现场办理了金湘通卡,开通了建行的手机银行及龙支付等产品,还用25元购买了原价50元的年货。高兴的村民们不仅现场发朋友圈宣传建行金湘通满减活动,活动结束后还反复追问什么时候再次搞活动,而且还有村民找到县城火车站支行存定期、办信用卡、办购车分期……大兴超市的店主更是主动要求学习建行的业务及产品,一定要把建行"大兴分理处"的"金湘通"代理业务做好。村民们的热情也激发了建行人的心,他们不停地忙碌着,直到下午三点才吃上午饭。</h3><h3>凭着这样的执着,老杨所在的中国建设银行慈利火车站支行"金湘通"的激活率100%,活跃率95%,到2017年底营业额50万以上的POS机点就有63户。中国人民银行慈利县支行的领导得知后,特意组织了专业团队,将老杨的故事编成了地方曲艺常德丝弦,搬上了舞台,被广为传唱。</h3><h3>而中国建设银行慈利火车站支行则成了全省"金湘通"推广的标杆,老杨经验在全省建行系统迅速复制,建行湖南省分行"金湘通"由此步入了快车道。截止目前,全行"金湘通"服务点累计设立1.3万多户,覆盖全省1734个乡镇,实现了乡镇全覆盖。</h3><h3>山路十八弯,弯不住老杨的脚步。后来,老杨为那首没写完的诗加了个结尾:"好在一览众山小,无线风光在岩音!"即便布满了荆棘坎坷,在走向乡镇农村延伸的金融扶贫之路、服务"三农"之路上,老杨从未退缩,建行人也从未退缩!</h3> <h3>如果他的故事感动了你,请为老杨投票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