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

路过

<h3>   到一小参加教研活动,午饭后,和王丽老师在操场散步闲聊。</h3><h3> 正走着,忽然背后多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回过头,是她班上的一群花一般笑脸的一年级学生,见老师在操场走路,便簇拥着跟上来,又害怕打扰老师们谈话,只好偷偷地跟着一程又一程。</h3><h3> 看着那一朵朵绽开的花蕾,一颗颗稚嫩的新芽,一个个古灵精怪的神奇的小生命,王老师笑了,孩子们也咯咯咯的笑了,那笑声,荡漾在冷清的操场,温暖了冬日里的校园,纯美了流年时光。</h3><h3> 是怎样的一种热爱,会让一群孩子如此的执念?进入校园仅两个月,就让一群孩童迷恋到如此程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王老师平日里对孩子的关爱,感动于孩子们的空灵纯真,感动于身为人师的责任和幸福。</h3><h3> 拿出手机,让这温馨的时刻,定格成校园最美的永恒的风景。</h3><h3><br></h3><h3>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要读出欧阳修的自豪和自得。”这是在羊木中学开展的一节教研课上,市级名师杜文志工作室的余思孟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醉翁亭记》。那表情,那姿态,那音调,那动作,那情感,飘逸洒脱,豪放不羁,迷醉了听课的所有师生。</h3><h3> 《醉翁亭记》一文,学生刚刚学过,已能熟读成诵。老师再教,恐怕难出新意。“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教学目标,这是理想课堂的标准。想来余老师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剑走偏锋,旁逸斜枝,荡开一笔,不按常理出牌,披文入情,独树一帜。像极了醉翁亭的作者——欧阳修。</h3><h3> 欧阳文忠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重重束缚下挣扎着表现自我,淡视名利,无欲则刚,不是“守常”,而是“图新”。一篇《醉翁亭记》,寄情于自然山水,陶醉于与民同乐。骈散结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h3><h3> 余思孟亦然,在学生熟悉文意的基础上,朗读赏析,让认知和情感进一步升华。听课老师众多,让初三的孩子高声朗读,确实有点难为情。在初始的娇羞中,受老师的感染,逐渐上路,从模仿,练习,揣摩,齐读,到忘情朗诵,渐入佳境,孩子们沉醉在由自己声音编织的唯美课堂中。</h3><h3> “醉翁亭记欧阳修,语文课堂余思孟。”怪不得,听课老师会如此评价。醉亭醉文,醉师醉情,醉了课堂醉了心怀,短短40分钟,可能给学生注入一生的回忆。如一杯香茗,氤氲蔓延,一壶老酒,醇香四溢。</h3><h3> 课堂有如此之景,舍美其谁!</h3><h3><br></h3><h3> 观课议课,是教研话动常态。</h3><h3> 年轻人虚心向学,曾家中学刚入职教师杨茹,一一细数自己的收获。</h3><h3> 中年人新疑丛生,沙河小学杨丽华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她说,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教学,仍有自己的困惑。</h3><h3> 名教师不负盛名,朝天中学的杨从军老师,不仅对课堂教学做了中肯评价,又有自己的思考,以美赋美,美美与共。</h3><h3> 支教的浙派名师,也不辱使命,在之江支教的童校长,用诗一般的语言,点评、建议、期许,不矜不伐,开诚布公,高屋建瓴,让全国都赫赫有名浙派名师风采,在联合教研活动中尽显。他的参与,提升的不仅仅是教研活动的质量,更是碰撞了拔高了老师们心底求学求精的神经。</h3><h3>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谁说我们的教研,只是形式?最美的风景,如此是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