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尊敬的家长朋友们:<br></h3><h3> 承蒙您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固始三中就读。</h3><h3> 一学期一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每每这个时候,是家长最为关心孩子的时候。 不少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而到了这个时候,大多的家长再忙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关注孩子学习的状况。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关心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每当这个时候,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担心,担心我们的考试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担心家长的关心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h3><h3> </h3> <h3> <font color="#167efb"><b>考试的作用何在?</b></font>就是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挖掘学习潜力的渠道打通了。</h3><h3> <font color="#167efb"><b>关心的真意何在?</b></font>就是关心孩子们在考试以后,学习兴趣是否还浓厚,学习热情是否还饱满,学习的自信是否加强了,学习的潜力是否挖掘了,而不是只关心学生分数的多少,排名的高低。</h3><h3> </h3> <h3> 如果孩子期待家长关心,并愿意就考试问题与您进行坦诚的沟通和交流,那这种关心就是成功的,就是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如果孩子害怕家长关心,孩子因为您的关心而不敢跟您说真话;如果家长的关心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造成孩子的痛苦,那这种关心就是失败的关心,就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关心。</h3><h3> </h3> <h3> 这些年来,在考试问题上,有些家长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以为考试就是为了排名次,就是为了分优劣——这样考试的结果势必只会抬举了少数人,而打击了多数人,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成为考试的失败者。</h3><h3> 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考试是一个阶段的查缺补漏,考试有一定的压力这很正常,适度的压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h3><h3> </h3> <h3><b><font color="#ed2308"> 初中阶段是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具有很显著的特点:</font></b>他们有想法看法,有一定的努力,也有自己的问题。人不狂妄枉少年,他们正处于狂妄的年龄,觉得未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时时碰壁自信难,他们在一次次努力,感觉到成绩并无多大起色后,又容易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这就是他们:一个自我期许与自我否定相交织的矛盾体。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亲子关系比较艰难的时候:一方面,他们碰到了学业上情感上的困难,迫切需要帮助;一方面又从内心反感家长的说教和干预。</h3> <h3> 而家长担心孩子的未来,感觉在孩子的成长上已经使不上多大的劲儿了,甚至会有束手无策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看到孩子的成绩曲线没有什么上升的起色时,内心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是光有焦虑是无济于事的,<b><font color="#ed2308">我们应把焦虑藏起来,给孩子展现出如下几个词:</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1、 体谅</b>:</font>在您发火之前,先想想孩子们现在的竞争和您当年一样吗?想想孩子是不是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设身处地地去体谅孩子的不容易。现在还没有被考倒,这已经很好了。如果孩子在没考好时还有自信,那就更棒了。如果他在这样强的竞争中,还能进步,那简直太棒了。</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b>2、信任</b>:</font>因为分数要他自己去考,学习要他自己去抓。您再能耐也不能在考场上去替他考试。所以,信任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信任孩子是可以调整好的,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不说泄气的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继续努力就好。只要孩子还没有放弃努力,只要孩子还有上进之心,那就有希望。我们就要感到欣慰。</h3> <h3><b> </b><font color="#ed2308"><b>3 帮助</b>:</font>帮助孩子去分析成绩,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他那天怎么就没考好,也许是您的晚归让他失眠,也许是他闹肚子没能专心考试,也许太紧张考试,没能静下心来,也许是他涂错了答题卡等等。别忙着下结论,不要说“就是你不努力”之类的话。要去分析策略:上课听讲是不是去做别的了?课下的作业是不是没有及时完成?该记该背的是不是都没有丢分?该读的书是不是没有读完?书写的习惯是不是不好造成了丢分?手机控制得如何?自我要求是不是够高?时间管理得是不是不好?帮助孩子在分析成绩、上课和课下的策略、书写习惯、复习习惯、考试做题的习惯等、手机等其他娱乐方式的自律和自我严格要求等方面反省自己。</h3><h3> 贯穿在体谅、信任、帮助之中的是耐心和智慧。耐心是态度,别和孩子急。要动脑筋,话说了效果不好,那父母就少说多做。正面说不好,就反着说。要去研究自己的孩子,怎么样的方式在他那里管用。焦虑和愤怒根本培养不出人才,唯有耐心和智慧才能找到自己的教子之道。</h3> <h3><b><font color="#ed2308">下面几种是不太合适的教育方法,不知道您有没有:</font></b></h3><h3> 1、出言不逊,经常打骂、训斥孩予。</h3><h3>2、经常唠叨重复讲所谓的大道理。</h3><h3>3、盲目对比,经常表扬别人的孩子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h3><h3>4、不能坚持经常的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心血来潮时管一管,然后就忘了。</h3><h3>5、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力求让孩子达到一个不能达到标准,没有达到就认为孩子一无是处。</h3><h3>6、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忽视孩子品行素质的发展和培养。</h3><h3>7、对孩了过于溺爱呵护,什么也不让孩子自己完成。</h3><h3> 这些不当教育方式会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并降低孩子的责任感及抗挫折能力,增加孩子的压力感、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同时也将使孩子产生焦虑感、委屈感、自卑感等不良心理,最终使父母无法合理管教孩了,孩子不信任父母,易产生烦恼、怨恨、虚伪、自私等不良心理。</h3> <h3><b><font color="#ed2308">在此,我们给家长一些建议:</font></b> </h3><h3> 1.关心孩子学习习惯胜过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帮助孩子重视学习过程,淡化结果,防止孩子对自己产生过高期望。从而压力过大、性格扭曲。</h3><h3> 2.配合学校进行正面教育,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学校的做法,防止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行为。</h3><h3> 3.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此,我们建议,在孩子求学期间,父母们和谐相处,最好签订停战协议)</h3><h3> 4.加强与老师联系,多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认真与教师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h3><h3> 5. 平时多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多进行正面引导,信任孩子,注重观察孩子心理是否健康。</h3><h3> 6.家庭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很大的行为习惯必须坚决制止,不姑息、不纵容。</h3><h3> 7.不要什么事都替他设计、替他安排、替他去做、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h3><h3> 8.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有一颗爱心。</h3> <h3><b><font color="#167efb"> 我们还有许多话想和家长们交流,留待以后和大家交流吧。在此,提几个小要求:</font></b><br></h3><h3> 1、一般不要耽误孩子上课的时间。曾经发生过孩子回去给长辈过生日而不上课的情况。虽然有孝心是好事,但孩子因为耽误课而耽误了前程,将来,孩子拿什么来尽孝心?</h3><h3> 2、不提倡给孩子佩带手机,统计表明,带手机的学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还成为不良少年!有急事可以打我的电话。</h3><h3> 3、尽量不要送餐到校,更不要让孩子买吃零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艰苦朴素的精神,凡事不要搞特殊,更不要纵容孩子我行我素,要敬畏纪律和规则,学会感恩和奉献。</h3><h3> 我们真诚地希望一场考试下来,我们的学生能够保持学习上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上健全的品格、优秀的素养——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而家长不能只盯孩子的成绩,更应把目光投注到孩子的人格成长上,这才是我们教育最大的成功,才是我们做教师和家长最大的成功!</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固始三中政教处</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11.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