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词★那段生活之上的诗意人生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漫谈

今朝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那段生活之上的诗意人生</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漫谈</h3><h3> 关于李白,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些话语要表达。并且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基本停留在“超越常人”的那一部分。比如有才傲娇。什么力士脱靴,什么贵妃研墨等。什么不把天子放在眼中等等。比如土豪。什么“五花马,千金裘”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当然,这些有些仅仅是轶事,有些可以捕风捉影,有些也是事实。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取李白的诗歌不是很多,但基本按照了李白的人生轨迹进行了顺序选取。我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趣发掘。得到一个俗套的答案:彪(傲)悍(骄)的人生不需要解释。</h3><h3>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包括选修部分)选取的李白的诗歌有(按写作时间顺序)《峨眉山月歌》(726年)、《渡荆门送别》(726年)、、《春夜洛城闻笛》(734年)、《行路难•其一》(743年)、《月下独酌》(744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53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53年)等7首诗。7首诗跨度27年,李白最美好的人生年华包囊在这27年之中。我们也可由此窥见一段精彩的人生。</h3><h3> 李白的生世带有迷一样的色彩。从课本及教参给的资料来看,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城,童年时期(4岁)随父迁徙到现在的四川绵州。在天府之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及青年。并且师从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赵蕤。赵蕤著有《长短经》十卷。这本书主要讲解纵横之术,分析天下形式及治国安邦之道。所以我们所熟知的李白之狂傲就不难理解。因为他从小就觉得自己可以像诸葛孔明一样,挥一挥羽扇,天下就能太平。同时也一直幻想着自己是神仙并且一直在寻仙仿道。</h3><h3> 公元725年。蜀中天地已经满足不了李白窥探天下的心。这一年,李白出蜀。从此开始一段不是去外面浪就是在浪的路上的旅程。潇洒自在,无牵无挂。“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刚刚离别家乡不免有些思念,李白最后一次看见家乡的月亮就在此时。月色清冷的秋夜,年轻的李白告别亲友,独自乘舟出峡。李白回首西望,只见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一轮弯弯的秋月,月色铺展在水中,随江迤逦向东,与自己一路相伴。 江行见月,如见亲朋。李白伤感怅惘的脸上,自信与踌躇似乎在说:等我,故乡的月,很快我就会衣锦还乡的。只是李白这一行没有想到,从此以后,故乡只在他的文字中出现。思念成为其频率不高的偶行。</h3><h3> 在渝州稍作休整,形程还得继续。进入到长江以后,李白一路东行,经巴渝,过三峡。目的是去两湖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说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的李白,英姿勃发,坐在船上观赏两岸高耸入云的峻岭,有连山无阙处的第二级阶梯到船过荆门后平原旷野的第三阶梯。视野豁然开朗,自有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h3><h3>长江过荆门以后,河道迂曲,流速减缓。夜晚的时光总是难熬,好在有美丽的夜色供诗人欣赏。水面平静时,朗月浸江。好似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秋日的晴好,仰望苍穹,云彩兴起,变幻无穷,好似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让我们的诗人感受到与三峡隐天蔽日完全不同的景色。只是这样的景色还是未能了结诗人的思乡之情。面对那从故乡流过的滔滔江水,一句“人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让年轻的太白陷入无限的思家之中。</h3><h3> 八年后,已经阅尽大唐繁华的太白来到洛阳。他也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视界也很无奈。自己出蜀后想拜访各地的达官贵人,期望能给自己远大的抱负找一条粗壮的大腿。但他历经多年也发现:十谒朱门九不开。不断的打击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饱受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洛阳固然繁花似锦,但夜晚仍旧漫长。失眠的他在全城满是《折杨柳》的浸漫下,想起自己曾经的远大,看看自己此时的处境。理想跟丰满,现实很骨感。似乎家才是那个永远的港湾。不禁潸然:何人不起故园情。</h3><h3> 从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到长安。中间的路程或许是熟悉的。但内心抑郁不得志的苦闷还是继续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在长安到处碰壁一头是包。但也终于云开见日。李白42岁那年,在玉真公主和龟仙人贺知章的推荐下,奉诏入京,一步登天。走到了那个对杨玉环无限迷恋的李隆基面前。只是时代给李白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是彼时的李隆基。当年那个励精图治的唐明皇已经被贵妃的妙曼身姿迷得无处可逃。且同源的皇帝哥哥也没有把李白当做“济苍生,安社稷”的旷世之才。君臣之间,有关风月,无意国事。于是,自己傲娇,他人的嫉妒。我们的诗人李隆基赐金放还了。被放还了,虽不狼狈,却从一个御用文人一下变成了平民百姓。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一切又要重来。可我将近天命之年了啊。何去与何从?</h3><h3> 好在虽无天子赏识,却有友人深情,摆下盛宴为之践行。“嗜酒见真情”的太白,要是在平时,定会“一饮三百杯”。然而此时的他却无心品尝这钟鼓馔玉。年龄的增高和对前途的迷茫不禁让他想到曾风华正茂的自己。那时的他文可“作赋凌相如”,武可“杀人都市中”。而此时!却只能四顾茫然!我要这铁剑有何用?人生前程坎坷,艰难险阻会是常态?可是,诗仙就是诗仙,总能从黑暗中找到光明的理由。想到姜太公,忆及伊阿衡。仙仙人的信心又回来了。可在他再回到现实的时候,有一次感到现实的艰难:多歧路,今安在?刚回的信心被残酷的现实打得稀碎。可一世倔强的他还是不想在筵席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不禁又想到刘宋时宗悫的话语激励自己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大起大落,世态炎凉纷纷。</h3><h3> 诗仙又为酒仙。前途虽有迷茫,但美酒一定要滑入口中。有酒就有情,有酒就能忘却蝇营狗苟,有酒亦能挑起无限愁思。如何饮?和谁饮?似乎在一切稳定后变得清晰。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在长安城徘徊。政治抱负的不能实现,理想变成了他人的笑柄。独酌也就成了情绪排解的最好方式。花间独饮,没有亲人。场面似乎是单调的。浪漫的李白忽发奇想,把天上的明月和月下的影子拉了进来,于是独酌便成了共饮。孤独与愁寂似乎可以缓解一些。缓解之后是什么?是暂时的忘却,是飞升的梦想。</h3><h3> 长安不解梦,天下散忧愁。李白离开朝廷之后,重新开始自己的漫游生活。公元753年,李白漫游到宣州。就是那个生产宣纸的地方。李白一生七下宣州,对宣州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这感情源于他对谢朓的无限崇敬之情。这一年,他的一位故人李云来此,但很快又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首著名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之外,李白在宣州完成了许多创作:《独坐敬亭山》、《吊宣州善酿纪叟》、《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谢公亭》都是其在宣州期间完成的。宣州的山水给了他很好的释放空间,排解其内心的苦闷,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孤独与寂寞。李白在宣州有了不遇之后的片刻安宁。</h3><h3>但骚动的心永远在骚动,奔放的灵魂永远在流浪。同年,李白又到了扬州。只不过此时李白已经不是当初出蜀时候李白,年龄的增大,才能的压抑。想当年李白在此前呼后拥,饮酒作乐,何等快活。看如今颠沛一生,尚无成就,又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怎堪惆怅。于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便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的关怀。</h3><h3> 可王少伯的遭遇并没有对李白起到多大的警示作用。日后的诗仙不幸卷入到了永王李璘的兵变之中。自己不幸入狱。从此他的匡扶社稷的崇高理想便在岁月这把杀猪刀的作用下逐渐湮没。公元762年,李白逝于当涂。葬于青山西麓。关于李白的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认为一种说法比较符合民间对李白的认识: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见水中明月如璧,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李白就这样和月亮一起永远的活在了世人的心中。但不论怎样,都与李白参与永王叛乱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被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h3><h3> 终其一生,李白的足迹从西域出发,历经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大唐的繁华,感受了大唐的衰败。有繁华到衰落,似乎也是李白一生轨迹的体现。青壮年时期的浪漫,晚来后的悲情。但不管怎样,那段在生活之上的诗意人生终究得到后人的铭记。</h3> <h3>李白一生的轨迹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