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之古今韵变(下)

见微斋

<h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h3> <h3></h3><h3 align="center"><font color="#b04fbb">三、近古音韵<br><br></font></h3><font color="#b04fbb">近古中古音韵指元明清时期的音韵。这一时期为中古音韵向现代音韵的过渡期,口语音和读书音逐渐分化,韵书的编撰也呈现新旧杂糅现象。</font> <h3></h3><h3 align="center"><font color="#b04fbb">(一)曲韵的音韵系统<br><br></font></h3><font color="#b04fbb">元代周德潜著《中原音韵》,书中的韵部以当时北方的语音为根据,从中可窥见元代北方语音的总体面貌。该书按韵系进行排列,共分19个韵部,每韵之下再按声调区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因该书主要为词曲创作而作,后世又称其为曲韵。曲韵的韵部详见下表(表8):</font> <h3><font color="#b04fbb">从上表可以看出,曲韵对《广韵》平声韵部的合并程度,在诗韵和词韵之间。相较于词韵,曲韵多了5个韵部。一是假摄,词韵只有家麻一部,而曲韵分为家麻、车遮两部。二是止摄,词韵只有支微一部,而曲韵分为支思、齐微两部。相比较而言,曲韵对这两个韵摄的分部,更为接近现代汉语的读音(特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下同)。三是山摄,词韵只有寒删一部,而曲韵分为寒山、桓欢、先天三部。四是咸摄,词韵只有覃咸一部,而曲韵分为监咸、廉纤两部。曲韵对这两个韵摄的分部,更多着眼于韵头的不同和因韵头不同导致的韵腹开口度的细微差别,而这些并非分韵的关键因素,相比较而言,词韵对这两个韵摄的处理无疑更为合适。</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曲韵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所谓平分阴阳,就是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所谓入派三声,是因为入声在当时北方方言中实际已不存在,故将入声韵中的字派入到阴声韵的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从调的角度讲,全浊声母入声字派入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派入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则较为复杂,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的都有。从韵的角度讲,则是将入声韵派到阴声韵的各部中去,经笔者归纳,存在四种情况:<br><br>一是塞音韵尾脱落,如“辖”拟音/at/,韵尾/t/脱落后为/a/,派入“家麻”韵;<br><br>二是塞音韵尾脱落后,韵头过响吞掉韵腹,只留下韵头作主要元音,如“物”拟音/iuet/,塞音韵尾/t/脱落后为/iue/,韵腹/e/在韵头影响下进一步脱落,只留下韵头/iu/,派入“鱼模”韵;<br><br>三是在塞音韵尾脱落基础上增加元音韵尾,如“药”拟音/iak/,塞音韵尾/k/脱落后增加元音韵尾/u/成为/iau/,派入“萧豪”韵;<br><br>四是塞音韵尾脱落后,在韵腹前增加另外的元音作韵腹,原来的韵腹成了韵尾,如“肉”拟音/uk/,韵尾/k/脱落后为/ u/,在其前增加元音/ ə /作韵腹成为/ əu/,派入“尤侯”韵。<br><br>入派三声并非从元代才开始,戈载在编撰整理词韵时发现,在宋词中就大量存在入作三声的情形,并在《词林正韵·发凡》中用了大量篇幅进行了阐述。戈氏在词韵的7部阴声韵中,同样仿照《中原音韵》的编撰体例,列出了派入每个韵部的入声字,不过考虑到有的词牌只能押入声韵,于是又将入声抽出单独列为5部。</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此外,曲韵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变化,那就是阳声韵尾-m的消并,即部分收-m韵尾的字已开始混入收-n的韵部中。如“品”字,在《广韵》、诗韵中属“寝”部,在词韵中属“侵寻”部,到了曲韵则已并入“真文”部;再如《广韵》凡韵系“凡、范、梵”3部中的字,在诗韵中仍属“咸”部,在词韵中仍属“覃咸”部,到了曲韵则已并入“寒山”部。一般认为,由闭音节向开音节演变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大趋向。-m韵尾因其发音的闭口特征,可能早在入声的塞音韵尾消失之前的唐代方言中就已出现端倪,但直到曲韵,才体现在韵书中。现代汉语方言中,保留-m韵尾的只有粤语、闽语和客家语,但由于-m韵尾与唇音声母的排斥性(韵腹前后都闭口,声音发不响亮),即使在这些保留-m韵尾的方言中,声母为唇音的闭口音也不再保留-m韵尾。<br><br>事实上,汉语的辅音韵尾只是半辅音,只有成阻而无持阻和除阻过程,在语流比较容易消失。这一点与英语发音中的“失爆”现象相类似,如英语“sit”,音节末尾的辅音/t/在单读时要发出来,但像“sit down”这样的词组连读时,辅音/t/在“失爆”作用下可以不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认为辅音/t/消失了。只不过英语中音节末尾辅音的消失是特定的、临时的,而汉语中辅音韵尾的消失却是普遍的、永久的。在语音演变的历史长河里,6个辅音韵尾-ng、-n、-m、-k、-t、-p,除前两个外,其余4个都先后消失了。<br><br>研究表明,发音越靠后的韵尾越不容易脱落。所以,入声韵尾的归并顺序大致为由收于双唇的-p到收于舌尖的-t,再到收于舌根的-k,最后弱化为喉塞音/ʔ /,直到完全脱落。阳声韵尾的归并顺序大致为由收于双唇的-m到收于舌尖的-n,再到收于舌根的-ng,而这种归并仍在继续,韵尾-n仍处在向韵尾-ng归并的过程中,这便是现代汉语一些方言中,前后鼻音不分的实质所在。</font></h3> <h3></h3><h3 align="center"><font color="#b04fbb">(二)明清韵书的音韵系统<br></font></h3><font color="#b04fbb"><br>明代的官修韵书主要为《洪武正韵》,它是明朝初年为变革旧王朝遗习、强调汉族正统而开展的系统文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所谓“正”就是要正字正音。然而,由于元代是汉语语音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整个音位系统有了质的变化,如果无视语音发展的实际,一味存古存雅,那这样的韵书就不具备语音史的价值,也无法得到时人的认可。并且从当时全国的语音发展状况来看,若要存古似乎只有以南方的吴语为音系参考标准才可行,因为大片北方区域发生的语音变化在南部还没有发生,但韵书的编撰者非常清楚吴语有很多特征并非唐宋遗音,其编撰目的之一就是要纠正自南朝梁之沈约以来以吴音为正音的错误。此外,韵书编撰者为了奉诏,对于古说不敢完全推翻,比如历代相传有平上去入四声,所以不敢毅然减去入声。<br><br>《洪武正韵》存雅求正的编撰目的使它一开始就无法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其最终成为一部时韵和旧韵并存、雅音与方言杂糅的“不南不北的人造音系”,因而失去了韵书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有明一代虽然《洪武正韵》刊行甚广,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检字,而非检韵。<br><br>《洪武正韵》依编撰者所谓的中原雅音,分平上去各22部,其中阴声韵12部,阳声韵10部;入声韵10部,与阳声韵相对应。详见下表(表9):</font> <h3><font color="#b04fbb">因《洪武正韵》的音系是杂糅的,其中也包含时韵的成分,这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止摄分为支、齐、灰3个韵部,灰韵作为独立韵部单列出来。二是遇摄分为鱼、模2个韵部,因为遇摄部分字的韵腹/u/或/o/和韵头/i/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读音/y/(现代汉语拼音写作ü),这在语音学上叫做“复合元音的单音化”。以上两处也是《洪武正韵》相较曲韵更接近现代汉语语音的地方。</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清代官修的韵书主要为《音韵阐微》,其与《康熙字典》《佩文韵府》《钦定词谱》并称为清初四大文化建树。该书作为一部着意传承正统的官修韵书,在编撰体例及韵部划分上几乎完全依照通行的诗韵,并适当借鉴了《广韵》的分部。该书首先按声调分为18卷,其中平声6卷,上声、去声、入声各4卷,韵部排列在诗韵106部基础上将文与殷、吻与隐、问与焮、物与迄、迥与拯、径与证稍加分隔,实有112个韵部。所以,单从形式上来看,《音韵阐微》在存古方面无疑比《中原音韵》做得更为彻底。但事实上,该书在古音框架中暗含时音体系,编撰者意图既不违古又合今用,从这点来看,《音韵阐微》与《中原音韵》的编撰宗旨略同。该书的时音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br><br>一是该书的反切借鉴了满族音素直拼的方法,并用“新造反切”的方式来体现时音与古音的不同。具体操作方式,先在每组同音字(小韵)字头下列出《广韵》《集韵》的反切以存古音,后面再针对每个字采用“合声、旧切、今用、协用、借用”5类反切来表现今音。此外,通过使用“降格按语”的方式来交待时音的变化之处和做不同处理的依据。<br><br>二是该书融入了清代等韵学的代表性成果即“四呼”,并作为同一韵部中各字的排列次序。具体操作方式,对同一韵部的字先按“开齐合撮”四呼分开,然后每呼里再按声母(三十六字母)进行排列。所谓“四呼”,就是从韵头的角度来划分韵母,其实际从中古音等呼学的“四等两呼”发展而来。具体为中古之一二等开口呼仍称作开口呼,这类韵母没有韵头;三四等开口呼称作齐齿呼,这类韵母有韵头i;中古之一二等合口呼仍称作合口呼,这类韵母有韵头u;三四等合口呼称作撮口呼,这类韵母有复合韵头iu,与前述“复合元音的单音化”相类似,复合韵头iu在近古音时代逐步演变成了韵头“ü”。二者关系见下表(表10):</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近古音逐渐演变为现代音。从韵的角度来看,一是随着塞音韵尾的归并消失,入声韵不复存在,上古以来阴阳入三分的体系被打破;二是随着鼻音韵尾-m的归并消失,侵摄和咸摄两个韵摄不复存在,阳声韵只保留-n和-ng两个韵尾,被称作前后鼻音;三是阴声韵的分化越来越细,包括曲韵假摄家麻与车遮的分化、止摄支思与齐微的分化,《洪武正韵》遇摄鱼与模的分化、止摄齐与灰(微)的分化,此外在实际口语音中,还有果摄中部分字因发音不圆唇导致的多与歌的分化,止摄的支思韵因舌尖的平、翘、卷导致的支、思、儿三韵的分化。从调的角度来看,平声声调分化为阴平、阳平,入声声调随着入声韵的消失也不复存在,所谓的四声也由 “平上去入”演变为“阴阳上去”。现代音的音韵系统见下表(表11):</font></h3> <h3></h3><h3 align="center"><font color="#b04fbb">四、结语<br><br></font></h3><font color="#b04fbb">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白话文写作大量兴起,读书音因与口语音分化严重逐渐被抛弃,新编的韵书也以体现现代汉语实际口语读音为主,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新韵》(十八韵)、1965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诗韵新编》(十八韵兼十三辙)、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公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前不久教育部和中华诗词协会又推出《中华通韵》(十六韵)。那么,诗词创作到底是该用新韵还是旧韵呢?对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双轨制下二者皆可,但同一首作品中切不可混用,更不能厚此薄彼,产生用某韵就高人一等的错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有各种新韵韵书尚有不完善之处,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使用新韵创作的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br><br>首先,韵部的划分应坚持“同身同韵”原则。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韵头不必考虑,只要韵身(包括韵腹和韵尾)相同的韵母就应该归为同一个韵部,如韵母a、ia、ua的韵身都是/A/,自然应该归为一部。二是由韵头不同带来的韵腹舌位高低前后的细微差别不必考虑,如an、ian、uan、üan的韵身都是/ an/,即使ian、üan的韵腹在发音时受韵头影响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其实际发音为/ε/),也无需因为这种变化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韵部。<br><br>其次,韵部的划分应适当考虑历史因素。对于在旧韵中属于同一韵部但在新韵中已经分化的韵部,可以仍并为一部或规定可以通押以解决新旧矛盾。如o、e两韵,虽然按照“同身同韵”原则应当分为两韵,但考虑到二者发音时舌位相同,只是口型圆唇和不圆唇的区别,且原来都属于果摄,因此建议仍并为一部或规定可以通押。</font><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 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medium;">最后,韵部的划分应考虑创作实际,这个主要体现在卷舌韵er上。虽然按照“同身同韵”原则,应将儿韵单列,但由于儿韵的字非常少,根本无法满足诗词创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建议儿韵还是并到其他相邻近的韵中为妥。</span><font color="#b04fbb"><br></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综上,笔者主张将新韵分为15个韵部,见下表(表12):</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试与新颁布的《中华通韵》相比较,不同之处有四点:一是《通韵》将斜部与歌韵进行了合并,诚然斜部中有的字如“车、遮、奢”在现代汉语中确已并入歌韵,但以此作为合并依据尚显勉强,且斜部属于假摄,歌韵属于果摄,二韵自古皆分,从韵感上亦相去甚远,故不宜合并。二是《通韵》将儿韵单列一部,不具有实践意义,前文已述。三是《通韵》将支部与齐部进行了合并,此二韵部皆从止摄分化而来,若并为一部不无道理,只是韵感稍差,是合是分取决于作者对韵宽严程度的把握,从宽则合,从严则分。四是《通韵》将庚部分为东与庚两个韵部,意在存古,也无可厚非,但笔者仍主张合为一部,原因在于庚部中实有东、庚、青三韵,其中东与庚韵感较近,庚与青韵感也较近,但东与青韵感较远,若采用两分法则庚韵归到哪一边都不合适,若采用三分法则韵部过多,不如索性归于一部,由作者自行把握宽严。<br><br></font><h3 align="right"><font color="#b04fbb">全文完</font><br><font color="#b04fbb">戊戌立冬日于见微斋</font><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