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月儿明

旺旺旺旺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迪里坡上听曲调、仰望苍穹思明月。”思乡的情结是那首乐曲、那轮明月和那些已经逝去的往事。</span><br></h3><h3> </h3><h3> </h3> <h3>  在程海之西、高山之颠,有一个平坦无垠的小坝子叫顺州坝,说是“坝子”,其实就是一个草海的脱蛹蜕变,在经历了千万年岁月沧桑、日月更替之后,沧海变成桑田,鱼米满平坝,飘香数十里。</h3> <h3>  阳春三月,坝子里新插的秧苗如黛,水光如镜,春风徐来,波浪不兴;金秋十月,谷香阵阵,稻浪翻滚,白鱼满沟。山间陡坡松涛起伏,坝子四周云蒸雾绕,宛若仙境一般,这就是被誉为“云上顺州”的我的故乡。</h3> <h3>  我就生长在这陡峻如削、名字叫漆岫岩的山根脚下、“坝子”边缘的一个小山村——迪里,从小喝着那里甘甜的山泉水、听着优美的《迪里坡》、望着天空的明月长大。</h3> <h3>  月儿很明、爬上树梢。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我坐在静静的月光下,石榴树旁,倾听着他讲“万年桩”、老贡爷、望海楼、大力神挑石填闷水洞恰遇鸡叫天亮后停在冬瓜林锅盖山的故事。特别是传说中的双胞姊妹顺州海与黑伍海姐勤妹懒,程海姐鸡鸣三声下地干活,顺州妹则日照三杆不起床,变成草海后痛改前非,率领子民开荒种荞、农耕渔猎的励志故事,听得我如醉如痴,永远不能忘怀。</h3> <h3>  一路走来,岁月的风雨虽曾赋予她穷乡僻壤的代名词,而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是永不磨灭的印记,在照耀着我脚下的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凭着这一抹温馨的月儿,让一颗疲惫的心回归到故乡温暖的怀抱里。</h3><h3> 乘着月光,我和我的同龄小伙伴们打陀螺、抓窝子、捉小鸡、打猪草,放山羊、捉泥鳅、捞白鱼、砍山竹;身揣工分本,假期间帮着父母挣工分、苦学费,打埂子、砍篱笆、薅秧苗,大人多挣、我们少拿,以求多挣工分多分粮钱,填饱肚子有零钱交学费,有零钱购买书纸笔墨。</h3><h3> 乘着月光,我们爬坡上坎,翻山越岭,背着大米和白面,到西马场、岩根、高寨、铁厂坪、和睦地去换洋芋,以求以少胜多,填饱肚子不挨饿。</h3><h3> 乘着月光,我们脚穿草鞋,在深冬刺骨的季节里上山打柴、采野果子、找野菌子晒干后,再到梁官、仁义街头去变卖,以求换钱贴补家用,维持一家人的生计。</h3><h3> 乘着月光,我和父亲、哥哥一同到二台坡、低四坪、木楼梯、岩根山上抬木料,到邻村农家建筑工地去运石头、冲泥墙、盖瓦房,到外地去当外包工。</h3><h3> 乘着月光,在我临读市一中的前夜,我大哥和两个堂哥帮我打点好行囊,里面装着粮票、一大叠元角分凑成的生活费学费,大姐夫带着我星夜兼程,在明月时走了50公里的山路,把我送到县城去购票乘车,再到100公里以外的丽江去求学求知,他们带去和送走的,是满满的疼爱和浓浓的亲情。</h3><h3> 最难忘的,还是在月光下,在市一中的草坪上,打开父亲写给我的那封信,那封尘封多年、盼望已久的、家乡已实行包产到户的信!</h3><h3> 月光下,是故乡那缕升腾在天空中,弥漫在黄昏的袅袅的炊烟,嗅着炊烟的味道,我仿佛闻到了母亲的那热乎乎的红米香饭、热腾腾的火煻罐茶、香喷喷的包谷烤粑,一股暖流倾刻间涌上心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月光下,我们携儿带妻,牵大背小,沿着那条蜿蜒曲折、翻山绕梁的乡间羊肠小路回到故乡,去替年老的父母栽秧收谷、点芋割稻。父亲静静地坐在那棵老石榴树下,默默地抽着烟斗,一颗一颗地数着天上的星星,让我想起了他曾给我讲过的望海楼上出海打鱼盼儿归的、遥远的传说故事。</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故乡月明,我们则如故乡放飞的一只风筝,飞出了深山密林,一去不复返。如今岁月流逝,故人已去,“柴门刺篱笆、炊烟绕绿树”的家门打湿了我的眼睛,回味煮熟的包谷香、炒熟的红米香、烤熟的山芋香、煮透的油茶香,还有那空中明月映照下弥漫着的浓郁的泥土的芳香,使我心里酸酸的、涩涩的、甜甜的......</span></h3> <h3>  故乡明月夜,游子归桑梓。三十余载春秋后,再次踏上这块风清月明的土地,层层梯田仙人境,薄薄轻雾绕山间,龙洞水流归大江,故乡异地那纯朴、善良、厚道的乡音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如画田园美景让我聊慰、令我陶醉、缓解我身心的困惑和劳顿。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听着乡间传颂的俚语,远眺前方远航的船山,伏案写着家乡的故事。</h3> <h3>  海螺山头顶着月光,白虎靠椅蕴藏沧桑。在逝去的岁月里,老旧发黄的杨氏族谱记录着屯垦戍边、寓兵于农的往事,老太公率众子孙筑寨兴村、文化兴家的故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当海螺声声,吹响环宇的时候,抵挡山寨——一个兼具乡土气息、生活哲理的乡土历史文化摇篮,根植于皇天厚土,传承在勤劳、朴实、善良人的心中,川流不息的龙洞泉水奔向滔滔金沙江,也养育着耕耘在这片肥田沃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先民。</h3> <h3>  走近海螺山,一股纯净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石城墙、闸子门、古壁画、石狮子、老甜井虽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仍焕发着诱人的光彩。</h3> <h3>  走近海螺山,没有遇到一个少时的学伴,却直面众多中年陌生的闰土,总觉得自己就是那大战风车,头破血流的唐诘柯德,重任在肩,却无力撑起一片蓝天,一股“少小离家老大回、不觉双鬓雪染霜”的滋味涌上心头。</h3> <h3>  我真想跨越时空,跟苏武一起去放羊。</h3><h3> 于是,在穹深月明夜,万赖寂静时,道一道乡音、写几个故事,唤醒心底那喧嚣的不安和浮躁,把那泥土的芬芳装进记忆里。</h3> <h3>  走近海螺山,脚踏着大地;半载时光去,汗水浸衣裳;爬坡过高坎,皆是故乡情、故乡人、故乡山、故乡水和那轮故乡的明月.....</h3> <h3>(原载2018年11月8日《扶贫驻村工作队之家》,2018年11月18日《丽江日报》文化周刊)</h3><h3>注:《故乡那轮明月》之《清风明月》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