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人仅在读中学的时候,学过柳青先生的一篇课文,并背熟了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他的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此外,从未完整地读过柳青先生的一部作品。然而,只柳青先生的这句名言,对我的人生成长便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8年以来,本人通读了《柳青文集》1-4卷,并陆续写了5篇读后感,分别是《柳青的情怀》《柳青笔下“三个受苦人使奸心”的故事及启示》《由柳青笔下的“七老汉之死”想到的》《读柳青先生的<狠透铁>》和《耐人寻味的“柳青之问”——读柳青先生的<延安精神>有感》。其中第一篇,乘陕西政协开展读书活动的东风,在《各界导报》刊登,并被制成录音版,在陕西政协《书香政协》公众号发表。值此延安政协在全体政协委员中掀起读书热潮之际,本人特将上述读书心得经过重新整理后,一并在朋友圈发表,以抛砖引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目 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1.柳</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柳青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柳青笔下“三个受苦人使奸心”的故事及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由柳青笔下的“七老汉之死”想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读柳青先生的《狠透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6.耐人寻味的“柳青之问”——读柳青先生的《延安精神》有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柳青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1916年7月2日—1978年6月13日),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8月,任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1978年6月13日,柳青逝世,享年6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9月23日,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文字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柳青的情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文集》共四卷。第一卷收入柳青先生的《种谷记》和《铜墙铁壁》两部长篇小说。读完第一卷,我便强烈感受到了柳青身上的革命情怀、人民情怀和现实主义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文集》第二、三卷收入柳青先生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完《创业史》,不仅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路遥要把柳青当作他的文学教父,以及路遥为什么要以生命为代价,写完他的《平凡的世界》,而且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柳青的革命情怀、人民情怀和现实主义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文集》第四卷收入柳青的中短篇小说、散文、美学笔记和文学创作谈等作品。读第四卷,不仅让我较全面地了解了柳青,也爱上了柳青。而且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柳青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情怀、延安精神情怀和家乡情怀的作家。</span></p> <p class="ql-block">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革命情怀的作家。《种谷记》是描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集体合作这一革命事件的长篇小说。作者对集体变工乃至未来的农业集体化显然是持旗帜鲜明地赞同态度的;而《铜墙铁壁》则是描写陕北农民群众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这一革命事件的。而作者也是爱憎分明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立场上的。至于《创业史》,则是描写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以农业合作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这一事件的。同样,作者对农业合作化这一农村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是持积极支持和热情讴歌态度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人民情怀的作家。无论是《种谷记》《铜墙铁壁》,还是《创业史》,都是理直气壮地代表普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反对封建地主剥削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的作家。他的上述三部小说,情节尽管分明是虚构的,但由于它们都能紧扣时代主题,密切关注现实重大事件,所以,读过之后,简直让人有一种读历史书或回忆录的感觉。比如,小说《铜墙铁壁》一书,就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陕北的沙家店战役,几乎可以对号入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马克思主义情怀的作家。无论是柳青的作品,还是柳青的文学思想,都是忠实地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经济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柳青的文学思想里更是一以贯之的。而柳青的文学作品所使用的方法,正是他在文学思想中倡导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法、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崇高的延安精神情怀的作家。在《柳青文集》第四卷中,收入了柳青1965年重回延安时写作的一篇名为《延安精神》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说:“……亲爱的延安啊!孩子回来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所有正直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管他或她在延安经过什么锻炼和考验,甚至受过委屈,都对延安有感情。住过延安而对延安没有感情的共产党员,是很难令人理解的。”在这篇文章中,柳青明确提出了“延安精神”这一概念,并把内涵概括为乐观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通常的提法,延安精神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8年《人民日报》等社论中提出来的。但我们对柳青早在1965年就写的这篇名为《延安精神》的文章又怎么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柳青饱含深情地说:“亲爱的同志们,中国共产党人对延安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今天,重温柳青先生的提问,仍然振聋发聩!这能不能称之为“柳青之问”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最后,柳青先生振臂高呼:“延安精神万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青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家乡情怀的作家。《柳青文集》第四卷收入柳青先生的一篇专门谈陕北发展的文章——《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知道柳青先生是陕北人,也知道他是文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但这篇文章却是谈他对陕北如何脱贫致富的思考和建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陕北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是天然的最理想的苹果产区。”并预言陕北完全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苹果园之一。”在工业方面,他预言,“随着经济发展,陕北的地下资源也将被开采,特别是石油和煤。”在交通方面,他提出,“铁路运输线是陕北地区经济结构改变的关键。”在城市化方面,他提出,“延安、绥德和榆林三地不仅成为工业城市,而且成为陕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显然,上述观点,今天几乎全部变为了现实。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观点是柳青先生早在1955年就曾给时任省委第一书记提出来的。在没有得到回应后,1972年,在受审查期间、在呻吟床第之余,柳青再次写了这篇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文章的最后,柳青先生袒露心扉地写道:“陕北老家来此探亲的家属和亲友,谈起那些连年干旱所造成的集体经济困难和人民生活艰苦状况,我听了于心不安,促成我重新认真考虑这个建议。我自信为了人民,绝无私念,更无其他意图,因为我没有完成写作计划以外的任何目的。这个建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有错误,愿接受批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柳青笔下“三个受苦人使奸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的故事及启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重读《柳青文集》第一卷之长篇小说《种谷记》。为了教育个体农民参与集体种谷,小说主人翁之一“六老汉”讲了一个“三个受苦人使奸心”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王和财神路遇三个受苦人变工掏地。天旱。一镢头一块大干土圪塔,半天敲不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财神说:“龙王,你下点雨吧,看受苦人可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王说:“雨不由我,要玉皇老爷准许才行。钱由你管,你给他们一点,他们不掏地也过好日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财神摇头,说:“我怕害了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王奇怪,问:“给他们钱怎是害他们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财神说:“不信你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了一会儿,地里果真掏出一罐银子,三个受苦人不掏地了,坐下商量怎么办。都说要等黑夜拿回家分,白日怕露了风,就打发一个人回家带饭,他走后,那两个又商量。这个说:“等他担饭来,咱把他弄死,咱两个‘二一添作五’。”那个说:“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带饭的到地里放下担子,猛不防给他们扣倒,一会儿就不出气了。掩埋了他,他们才吃饭。吃过饭不大会儿,两个人可又鼻子口里出血。眨眼功夫全死了……原来是饭里下了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故事虽是虚构的,但发人深省,富有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启示之一:贪婪是人类固有的劣根性。龙王和财神不属于人类。他们能够跳出人类看人类。财神说,不能给他们财富,否则会害了他们。果不其然,一罐银子送了三个农夫的命。个中原因在于,财神知道,人类是极度贪婪的,为了个人私欲的最大满足,人类甚至不惜使奸心,杀了同类。故事中,三个农夫,没有一个不贪婪的,没有一个不使奸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见,如何看待和管控人类的贪婪,不要叫贪婪毁了他人,毁了自己,毁了社会,应该是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宗教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启示之二:害人就是害自己。两个农夫以为害了送饭的,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没想到,非但什么也没得到,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送饭农夫也是一样。所以,在人人贪婪的社会里,害人之心千万不可有。因为,害人者,迟早被害之。区别只是,“不是不报,日子未到”而已。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要给人“使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启示之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这个故事而言,两个农夫之所以送了命,除了他们的贪婪和使奸心而外,直接原因则是他们对送饭的也是贪得无厌的人,没有丝毫的防备。如果能够有所防备,就不应该吃他送的饭,这样也就不会落此下场。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心难测,防不胜防;防不胜防,更得提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启示之四:外财不扶人。俗话虽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但这是不对的。用柳青《种谷记》里的一句话说,就是“外财不扶人”。一个极易观察得到的真理是:人们对不是经由自己勤劳得来的果实,是不珍惜的,往往会挥霍一空,然后,“守株待兔”,期盼天上继续掉“馅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外财之所以不扶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分依靠“外财”的行为,往往会使人变得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起来。其结果,不仅会害了自己,有时,把自己的子孙也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对当前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启示之五:知足不仅可以长乐,而且可以长寿!那三个农夫如果真的都能做到“知足”,不要过度贪婪,不要使奸心,不论分多少,一人拿上一份,岂会过早地白白送命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那些一个个被关进监狱里的贪官们,如果真正懂的“知足”,能够做到党的十八大以后“见好就收”,岂会落个鸡飞蛋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唉!知易行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谨以此文纪念柳青先生,并自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由柳青笔下的“七老汉之死”想到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读《柳青文集》第四卷时,第一次读到了先生的短篇小说(仿佛又是纪实散文)《在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说讲述了一个“七老汉之死”的故事。七老汉幼年家境殷实。父亲死后,因从小不曾受苦,养成惰性,又不愿辱没家门去乞讨,因此便张家一碗李家一碗混着吃了一辈子。作者的父亲对七老汉颇看不惯,而回乡省亲的作者却对七老汉有怜悯之心。过年了,作者本打算背着父亲施舍一些吃食给七老汉,并对七老汉说:“你可以到我家来,我在时我老人是不能骂你的”。可七老汉却始终没有来,而是在除夕前夜吊死在自己家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老汉因懒惰而死固然是不光彩的,但他不沿街乞讨,不偷鸡摸狗,不骗吃骗喝,不打家劫舍,不到政府上访,而是选择了自寻短见。尽管这是不可取的,但也是值得高看一眼的。因为无论七老汉经济多么困难,他始终都是遵纪守法的,有道德底线的,有做人尊严的。这比当下的小偷、骗子、贪官以及不管贫富都要争着吃低保的人强百倍!因为七老汉虽然与这些人同样也不是靠自食其力活着,但七老汉最起码不损害别人利益,不放弃自己尊严,而包括贪官在内的这些人,直接损害的就是别人利益,放弃的就是自己尊严。这些人和禽兽何异?又有多少人味?所以,如果七老汉的死还是值得同情的话,包括贪官在内的这些人则完全是令人唾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对七老汉这类因懒而死的人,以及其他因故陷入贫困的人,绝不能任其自取灭亡,坐视不管!而完全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该救济的救济,该扶持的扶持。但任何个人、社团和政府对贫困人口的救济和扶贫,都必须以尊重和保护贫困人口的尊严为前提,不能搞挂牌式、公示式的救济和扶贫。这样做,要么会伤害贫困人口的尊严,使他们物质上满足了,精神上却痛苦了,其结果照样不会幸福;要么会误导社会大众,认为陷入贫困反而是好的,从而使更多的人滋长等靠要思想,形成争吃低保、争吃救济等不良风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也许认为,要是为了保护贫困人口的所谓尊严和隐私,不搞精准识别,不公开扶贫对象信息的话,那如何避免扶贫中的弄虚作假、不公不准、徇私舞弊和群众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完全是似是而非。试问:为什么当今已经脱贫的人还争当贫困户呢?为什么自家的地下室被水淹了,不自救还要坐等政府和自愿者救呢?难道是人性使然吗?难道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吗?非也!众所周知,古人尚且懂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吃嗟来之食、各人自扫门前雪、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道理,当今的人怎么连古人都不如呢?个中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玩味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毛主席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时说:自古以来,人类究竟是怎样生活的?还不是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的吗?难道我们的人类子孙连这点聪明都没有吗?这是多么朴素的道理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习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号召党员干部要清廉。我体会,所谓清廉,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不要侵吞民脂民膏,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贪官仍然置若罔闻,毫不收敛,甚至仍然以腐败为荣,以廉洁为耻;而一部分群众也羡慕腐败,嘲笑清官,甚至认为腐败分子才会搞行政,清官就是不会搞行政。由此,在群众中也出现了以当贫困户为荣、以自食其力为耻的不良风气。长此下去,如何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见,当今社会的不良社会风气,首先是因为少数腐败分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了,然后上行下效,于是,不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跟着扭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观之,在全社会开展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延安精神和习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教育何等重要!可是问题在于,这样的教育我们不是在一直进行着吗?为什么许多不良社会现象还会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呢?这当然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延安精神和习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疑是好的。但为什么正确的思想变不成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行动自觉?这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古代,孔子个人的思想是如何变成亿万中华儿女的共识和行动自觉的?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变成陕甘宁边区和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识和行动自觉的?从而变成延安精神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当前重新把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延安精神和习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变成14亿中华儿女的共识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读柳青先生《狠透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几天,利用在西安开会的间隙,断断续续拜读了柳青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创作的中篇小说《狠透铁》(见《柳青文集》第四卷)。觉着信息量很大,并且与现实休戚相关。特写成此文,与朋友们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狠透铁》以陕西关中水渠村上世纪中叶开展合作化运动时发生的曲折故事为题材,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塑造了一个外号叫“狠透铁”的优秀农民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说题材真实,情节生动,发人深思,具有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共产党员的情怀和品质问题。柳青笔下的“狠透铁”,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其身上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质——延安精神:一是理想远大,高度自信,对党忠诚。“狠透铁”自小向往社会主义,并且想得很远。“对他来说,一切为了未来,一切属于未来”。这“未来”,“主要地还指他死后的社会发展哩”。“他有信心。……相信党。”“只有忠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牺牲过自己的健康还准备着牺牲生命的忠诚……才能在歪风逆流中……前进。”二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他相信真理。”“他只有一点:老老实实工作,结结实实活人。”“对于忠实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人,只要工作一落到肩膀上来,他就燃起了热情之火,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做到对得起党和人民。”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狠透铁”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为了合作化,他主动把自己唯一的屋子腾了出来,做了集体的牛圈,而让妻儿住在一个被废弃的破草房里;为了转化光棍汉“逆鬼”来娃,以便早日追回被队长等贪污的集体粮食,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来娃;为了其他生产队的发展,他把本村的一部分土地转让给邻村。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斗是他的本能;如果世界上有享受和奋斗的分工,他分工负责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大部分人的自私问题。除了“狠透铁”,水渠村绝大部分农民是自私的,以至于农业合作化第二年,全村只有两位党员,连党支部也成立不了。小说中多次提到农民普遍具有的自私品质:“没有吃亏也怀疑吃了亏,占了便宜也怀疑吃了亏”。作者感叹道:“水渠村啊!你是一个小小的幽静的村庄。……哪知你竟会这样复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自私并不是合作化时期农民的“专利”。早在古代,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论调。就连马克思都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即使今天,泱泱十四亿人的中国,大公无私的共产党人也占不到百分之十。这说明,不管什么时候,都很难改变大部分人的自私秉性。这就存在着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人的自私性的问题,以及在自私作为大部分人的秉性的情况下,如何治理这个社会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小说对在大部分人自私的情况下,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所必然出现的非组织活动问题、“两面人”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社会现象,也作了生动描述,限于篇幅,不再祥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干部作风不良问题。小说两次提到县乡社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作风不良问题。一是县上派到水渠村搞社会主义教育的曹同志,成天住在“两面人”——生产队长王以信家里,吃着队长婆姨给他偏吃的鸡蛋,不到村里走一回,“好像他是王以信家里来的亲戚。”由于他不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而是偏听偏信王以信的一面之词,导致王以信等贪污集体粮食一案迟迟不能被揭穿。二是当粮食贪污案告破后,乡党委书记批评大社主任等领导干部时,说:“看你们弄这事玄不玄?光看表面,不管实际;光听汇报,不深入调查——玄不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官僚主义现象,不仅在合作化时期存在着,今天甚至变得愈益严重起来。可见,当前,大树调查研究之风仍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但如何才能彻底根治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如何才算“会当官”问题。“狠透铁”是个十足的文盲,不会看文件,不会讲话;“狠透铁”是个直肠子人,不会搞阴谋诡计;“狠透铁”是个两袖清风的人,不会给上级领导行贿;“狠透铁”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不会给自己和本队谋取私利和小集体利益……就因为如此,“狠透铁”当上队长不久,就被普遍视为“不会当官”。而能说会道、善搞非组织活动和敢于给本村人挣利、甚至敢于贪污集体粮食的的“两面人”王以信却被公认为是“会当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叫“会当官”?按理,这不应该是个问题,但遗憾的是,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仍然是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多数人贫穷的社会与多数人富裕的社会,治理模式上是否应有所不同?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党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那时,绝大多数人民是穷人。而在党执政七十年的今天,绝大部分人民不再贫穷,而是逐渐富裕起来了——这也正是党革命和改革的初心所在。但问题随之也就来了:党如何更加有效地领导一个大部分人普遍富裕起来的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耐人寻味的“柳青之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读柳青先生的《延安精神》有感</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在《柳青文集》第四卷中,有幸读到了先生于1965年在皇甫村补写的关于其1959年重回延安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延安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一开头便描写了自己蓦地从车上依次看见三十里铺、二十里铺、十里铺和七里铺时的激动心情:“亲爱的延安啊!孩子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要回延安养病而不是去青岛、北戴河时,说:“人类有各种感情……中国共产党人有一种‘延安感情’。”“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所有正直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管他或她在延安经过什么锻炼和考验,甚至受过委屈,都对延安有感情。住过延安而对延安没有感情的共产党员,是很难令人理解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柳青先生明确地提出了“延安精神”这一概念,并明确地把延安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乐观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通常的提法,“延安精神”这一概念最早是1968年在《人民日报》等社论中明确提出来的。与此相比,柳青先生1965年就写的这篇名为《延安精神》的文章不是更早些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仅如此,在文章中,柳青先生强调指出:“对于我们党和每一个党员同志,即便到了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延安精神还是要保持的。这种精神必须用到每一种事业和每一样具体工作上去。谁丢掉这种精神,谁就快倒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接近尾声时,柳青饱含深情地说道: “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同志争取回一趟延安吧。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同志争取朝一趟延安吧。”外国人“把延安的黄土用纸包起来,把延河边捡的石头装在口袋里,作为一种圣灵之物,带到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去。亲爱的同志们,中国共产党人对延安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重温柳青先生的提问,仍然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可不可以称之为“柳青之问”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章最后,柳青先生振臂高呼: “延安精神万岁!”这与3年后,即1968年《人民日报》等社论首次提出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什么区别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柳青之问”了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徐长玉,陕西省志丹县人,大学经济学教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