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踏故地忆往事

k l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为给小博博购买望远镜来这里,出来顺路看到“中州路”的路牌杵在小路边,于是想到八十年代,女儿读小学的中州路学校,就顺便弯道去看看,一来可以步行,二来寻旧。</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来到这所中州路小学,看见已陈旧的大门,尘封已久的往事重现。</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女儿的童年曾在这里度过,李老师特别喜欢女儿,逢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小弟弟妹妹搞庆祝活动,需要小姐姐上台主持节目,都会让女儿去主持。女儿自小喜欢文体,既活泼又聪明还胆大,漂亮的小姑娘体育特别好,不亚于小男孩。记得,女儿一二年级时,不放心她下课自己走,四川北路的来往汽车多,故每天我们几位同事,一到时间赶到校门口接孩子回办公室。校门前,几乎都是熟悉的区政府和公检法工作的同事。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年公检法机关及政府部门周边仅有的重点小学。户籍所在地入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少,被不是户籍所在地的“后门班”挤了,且相当多同事们的孩子就在一个班级。</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是为了孩子能在眼皮底下管教,能放心。我们那时经常过党组织生活要很晚回家,接孩子确实不方便,女儿幼儿园起就在附近敏德坊里。我们这代人,当年老人未退休无法照顾孩子,对家来说,孩子和父母是同进同出。)下午三点多下课,逢冬季赶来接女儿的我,看见女儿将羽绒服脱了,夹在手臂,双肩包🎒背着,红扑扑的脸像个苹果,额头都冒着热气,抬头挺胸很神气,还告诉我“体育第二名”。😄接到办公室,同事们就让他(她)们自己做功课,我们该干啥干啥。公证处的男女小青年多,也特爱逗女儿玩,一次不知怎回事将袜子弄湿,同事男青年就将袜子放取暖器上烘干,没想烧焦了,他们来告诉我。女儿还顽皮说,再去买一“个”袜子。😄我们的孩子小学时,一个局里大概有五六个小孩,就这样下课约有二三个小时,一起玩一起做功课,成了小伙伴。有时也贪玩,特别是女儿要考试了还玩,不肯做作业,蛮拖拉的。记得陆科长说婷婷“大将风度”考试不当回事嘛。不过我对女儿从不动手打,有时吓唬她,马上抬头大眼睛👁️👁️扑闪扑闪朝你看,打不下去噢。😄这些孩子们童年很幸福。午饭从学校接回来吃小食堂,大都是领导们在那吃,菜也贵点。女儿不胆怯,吃好就在食堂里到处蹓跶,一次被区长王yao jin拉住,问“谁家的小女孩,那么漂亮那么调皮。”同事告诉我,赶去看。原来这小姑娘在与他们调皮,小孩子哪知道是领导,只当是公证处那些男同事呢!不过女儿在小学年代确实调皮,到了中学时代,开始文雅。但胆子一直很大,所以大学里就敢开汽车,人家小女孩哪有这胆子。</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因为在重点小学,除了课堂作业,还在外自费参加各类补习班。唱歌弹琴戏剧小品跳舞等等,压力也是够大的,好的我不施压,就当玩,从不为弹琴打过一次女儿。</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都说环境很重要,很有体会。那个年代,孩子那么小,就接触大人们的工作状态,又接触一般同学没接触过的很多东西,潜移默化渗透到孩子们的成长中。孩子们的优越感只是其次,见多识广的孩子对其成长有帮助。</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圈子也重要,女儿从小到大的同学家境都很好,家教方面也很好,当初同窗学友及小伙伴们,如今的80后都很优秀噢。</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原先中州路小学附近的法院、检察院、派出所,华东师大附中都不见踪影。却看见多出一条路,路名是“衡水路”,周边都是高楼大厦。</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在这里,很远看见墙上刻有“华东师大附中”。</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女儿学校去过后,往事翻篇。继续往前走,到自己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曾经工作的地方看看。走到武进路,看到这里的优秀历史建筑,还受保护未被拆迁。</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原先很干净又幽静的武进路石库门房子,几十年了还没有拆迁?这对于现在出没于大商场购物、高楼大厦办公、高层建筑或别墅住房的人们,感觉这里就显得很陈旧。</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原先乍浦路是吃食一条街,两旁饭店天天爆满,后来饭店纷纷转到黄河路,但人流量没减少,去往国际电影院、胜利电影院的必经之路嘛。如今,我看到空中悬挂的电线纵横交错,热闹地方虽不如以前,但就按百分比说,看到过多的是异地过路人。上海本土人拆迁后都由市中心转到外围居住,尤其住别墅的都往郊区方向靠近。😄据说南京路一条街,上海本土人难得去,都是异地人,增加了上海的消费指数。</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乍浦路上石库门房子,外表墙面还可以,不过空中彩旗飘飘,地面花盆瓦罐,加之各地穿红戴绿的行人穿梭不息,完全没有八十年代“阿拉上海摩登女人”兜马路的美好视觉。</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从这左弯,就要到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可是找不到路了,不认识了,旧貌变新颜了。</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走到这里随手拍了视频,原先所有的办公大楼被拆了,被这幢几十层的高楼大厦所替代。看不见原先办公大楼,记忆似模糊。但物去人在,友情难忘。近日我们老同事年前还聚过一次呢。👍</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找不到原先的办公大楼,就将女儿小时候在区政府花园里当时摆拍的照片晒一晒,保存好。还记得,进门口是一座税务局办公楼,我们还在大院里面,教育局在二楼,我们在三楼。不知记错了吗?毕竟离开老单位有近30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周边,一幢幢大楼矗立而起,还在建设中。</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原先街面是商店和民居,现在,这儿建造为公园。</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的商业街还是当时的,没啥变化。</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春天”这幢商业大楼太熟悉了,没事就往大楼里兜兜看看,有合适的衣服就买,年轻时蛮讲究的。😄</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老样子,没啥变化。人多伐,路面蛮挤的。</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横浜桥南侧,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的“广东大戏院”,这里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群众影剧院”的前身。正巧人少,我跑到马路对面拍摄下来,说不定哪天要拆迁呢。😄过了群众剧场,有一处说书场,叫“红星书场”,但今天没看到。</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从小到这里看电影的“群众电影院”,门面还在,未被拆迁改造,看样子现在歇业了吧?记得80年初我临时代替姚老师统战侨务工作时,来此电影院听过袁雪芬作报告。袁雪芬一身淡灰色两用衫,大贴袋、小方领着装,朴素大方,齐肩短发,很精神。</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再朝前走,看到熟悉的西湖饭店,那时上班附近经常来,甚至一碗面都要来品尝,面条的浇头最喜欢吃肉丝鸡毛菜,很多很嫩,肉不是现在催生素长大的猪🐷,很好吃。</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老字号“西湖饭店”</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横浜桥附近“西湖饭店”很出名。风味纯正的杭州特色菜馆。尤其是它的卫生工作特好特出名。据老上海回忆,70年代有一老服务员,站到饭厅中间作卫生宣传,大声朗读卫生规则。如今,西湖饭店早已成为了上海的“中华老字号特色饭店”。</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四川北路上一座桥“横浜桥”石刻,桥梁上有许多宣传画,看见即拍摄,游人川流不息,无法拍全景。我们这年代过来之人,耳闻目睹,知道一些“横浜桥”的来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横浜桥</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横浜”二字,取自附近的横浜路。这条马路因俞泾浦流经此地段,习称“横浜”,故得名,民国4年(1915年)筑。东横浜路,则修筑于民国20年(1931年)筑,因在横浜路东,故名。别看横浜桥不宽,但名气响。从上世纪30年代起,四川北路横浜桥一带的住宅区如永安里、永乐坊、景云里、安慎坊、丰乐里等,陆续入住了大批商人、文化人。</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和上海很多带桥的地名一样,那就是一座桥,一座四川北路上的桥。只是相比斜桥、打浦桥、提篮桥、八仙桥、大木桥、还有小木桥等等,《横浜桥》还有桥,其他的地方,连桥的影子都看不见了。</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当年横浜桥地区还有虹口区第二工人俱乐部,就在横浜桥南堍。1955年建成开放,原为虹口区工会俱乐部,1960年改名虹口区第二工人俱乐部。</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80年代拆掉了,当年我们还去第二俱乐部跳过舞呢。后来在进口的地方建了一个“白厦宾馆”。那些年宾馆大楼内房子租借他人和公司经商,我们经常去同事的朋友所开一家美容护理院经常护理呢。后她去浦东开店。今天走进横浜桥,看见“白厦宾馆”改名了。我站在横浜桥远视,对面是东宝兴路地铁站,随即拍摄。如今的横浜桥地区,旧房早已被夷为平地,原居民也都搬走了,“东宝百货”、“精武大厦”、“凯润金城”、“中国电信”等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周围坐落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鲁迅公园和四川北路大型绿地,使得这里人文风景独好。</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201弄2号,一栋白色的独立小楼房,里面就设立着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但事实上,这里并不是中共四大召开的会址。在较长时间里,中共“四大”会址的情况一直鲜为人知。1981年6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到中共四大召开的地址为,“横浜桥6号”(四川北路一处民宅)。但是,上海并不存在“横浜桥6号”这一地名,要么是横浜路?最后解开谜团的关键人物是中共曾经的争议人物、郑超麟。1987年11月,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被确认为中共“四大”遗址,并在这次重要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予以勒石纪念(原址早已拆除);有意思的是,最后“回到”的横浜桥,是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提到“精武”二字,大家都会想到霍元甲师傅,而这两个字源起就在虹口——1910年,我国最早的民间体育社团、“精武体育会”创立。到了20年代,精武体育会在上海分别设立了总会和两个分会,而中央大会堂就设在横浜桥的福德里内——后来,这里成为了上海精武会的总部所在地。1937年,抗战爆发,位于横浜桥的精武体育总会陷为战区,会所被日本侵占,精武的一切会务,集中到了南京路“慈淑大楼”分会。</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1945年12月开始,精武会开始追讨横浜桥地区的大会堂,一直持续到解放前。解放后,福德里内还有一所粤东中学,中学对面就是精武体育馆。从四面八方来锻炼身体的人们,集中到精武体育馆打篮球、比乒乓、举杠铃、赛摔跤、练健身。</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上世纪20年代末的横浜桥一带,号为“广东街”,大量广东移民涌入,这所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开办于1922年前后,最早叫“广肇公学”,1939年,又扩办为广肇中小学。1934年,学校搬出福德里的时候,改名“粤东中学”;但是,时间不长,八一三淞沪抗战一爆发,学校被炸平,只能再次迁回福德里内。</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在这些弄堂里,已经被拆除的“美楣里”,曾经很有故事。这里和上海大多数弄堂对称布局不一样,这条弄堂两边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左侧的房子有支弄、有的是围成三合院式样,有个院落花园;右侧的房子则是沿河一字排开,前门是弄堂,后门就是河浜了。当年这里都是日本人居住,日军在上海最早、最大的慰安所——-美楣里。也是为什么弄堂格局,前后不一样的原因。</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上世纪90年代,苏智良教授考证:“在1933年的时候,日本人建了这条弄堂的北面部分,房子的外观是西洋式的,里面则是日本式的,作为海军官兵的发泄场所”。</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横浜桥往事</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在横浜桥堍,一幢古老的四层大楼,显得端庄别致。大楼中门,左侧的墙面上,镶嵌着一块由虹口区政府、上海戏剧学院设立的纪念铜牌:“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旧址,1945——1949”。</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1945年11月1日,学校在时任教育局局长顾毓秀的主持下成立,所用的校址,还是当年日据时期的“日本国民小学”(现为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所在地。如今,上海戏剧学院早已搬到了华山路上,但是,很多戏剧界的老前辈,都会回忆起这所学校,他们形容这里:“上戏,火种播撒的地方”。校友们还特地出版了一个刊物,就叫《横浜桥》。</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永安电影院</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虹口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在横浜桥北侧,始建于1924年,1930年放电影,1945年4月15日,美军飞机轰炸毗邻剧场的驻扎日军的小学,殃及池鱼,剧场被夷为平地。1947年重建,命名“永安大戏院”。解放后,改称“永安电影院”,为虹口首轮影院。1997年永安电影院被改造,现为海虹永安大厦。小时候经常到此看电影。</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走到大虹口的四川北路海伦路时,太熟悉啦。从这里开始走,延伸路径四平路一直可以走到北外滩。东至大连路;北至大连西路,西至地铁三号线、罗浮路、河南北路;南至海宁路、周家嘴路。曾经公证处的我,要外调,勘察现场,这些路不会忘记的。</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今天不走以上路线,就沿着横浜桥一直往文化街走走瞧瞧,边看边回忆。突然想起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组织学生去海伦公园玩,荡秋千时,一位男同学不小心将我推下来,右脚背顿时鲜血淋漓,被老师送到医院缝了三针,那个年代医疗技术差,至今几十年了,脚背的疤还在,退不掉就会勾起回忆。还清楚记得邵老师和小学八班的老师、本班二位同学在医院陪着。其中一位同学文革中因地主成分,好像是转学了,至今也没找到徐puqing。</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准备往多伦路文化街走,扭头看到“四新食苑”。老公说,这里的汤团他最爱吃,还经常到此买给女儿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与东江湾路交叉口以南,一座新建的具有民国装饰风格的牌坊上缀有“海上旧里”四个大字,这里便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北口。</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上海多伦路文化街</b></h1><h1><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作为虹口区“抢救文化遗产、保护故居遗址”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成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一处引人注目的新景点。在四川北路北端与多伦路的连接处,耸立着内径高4米、宽3.8米的牌楼,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上方,上海市老领导汪道涵亲笔题写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名,让人迎面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脚下,一条褐红色的呈几何型图案的“弹格路”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婉蜒地把人们引向尘封许久的历史深处。</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8px;">来多伦路文化街,总要去源寳楼里慢步边走边看,很有看头。哦呦,走走看看忘记时间了,赶快回走,还要边走边拍摄。</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18px;">急了要赶回家,小跑步似的,边走边随意拍摄以上建筑物照片。</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文化街呈L形,路面保持了老上海那种石子路,上海话叫“抬格路”。久违了“抬格路”,走在“抬格路”上,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上海的弄堂。</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保留了老弄堂的风貌,只是沿街的底层都变成了门面房,里面在卖各种文房四宝和玉雕工艺,还有字画什么的。这一路上建造了风格各异的多国建筑,至今保留完好。</b></h1> <h1><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上除了有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海派建筑,像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以及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内山完造等名人也都在这里居住过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今在这条长长的外墙上,我看到墙上刻有这些名人的画像。</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走出多伦路文化街时,看见孔祥熙寓所,人称“孔公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一座二层楼建筑,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无论是立面内部装潢或是整体或局部都极明显地凸现出伊斯兰建筑风格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该建筑呈圆顶,尖塔,马蹄形拱,石造花窗格,釉面砖镶嵌。住宅在正门入口及弧形外墙的窗框都有带马蹄形连续拱的图案,图案中没有人及动物造型,这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该建筑曾被孔祥熙占为沪上三处豪居之一,多伦路250号,俗称“孔公馆”。1989年9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多伦路250号住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居民住宅楼,平时不对外开放,谢绝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在这“孔公馆”建筑物的外墙旁边留影😄😄</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街口牌坊右侧的一组报童卖报的雕塑时,我仿佛听见报童正在街上大声吆喝着“号外、号外”。</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就像一杯陈年美酒,历久弥香;虽然街面上的店面开了关,关了开,但是来来去去,却无法改变这里曾经发生的传奇与故事。有人称这里是中国二三十年代文化界的大本营,鲁迅、茅盾、郭沫若、沈尹默、叶圣陶等一代风云人物都在这500多米长的街上住过;白崇禧、孔祥熙这些当年上海滩的大佬们也在这里筑屋置业。名人就是这条路最瞩目的IP,并且如此密集,让多伦路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卧虎藏龙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条街的建筑物,基本拍摄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多伦路从1911年由英国传教士窦乐安越界筑路;到2001年,多伦路被上海市旅游局命名为上海市文化特色街,迅速火遍全上海。要知道多伦路红的时候,武康路还寂寂无名,很多中小学会把课外活动安排在这条街。后来田子坊、衡复风貌区、1933、半岛1919等历史文化景点逐个涌现,多伦路才渐渐低调下去。不过唯一不变的,还是那句“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没有一条马路可以代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过后同学们又来过几次儿时居住地,也拍几张人像照片留影纪念。</b></p> <h1><b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本是购买物品,因看到“中州路”路牌,引发对八十年代的回忆,即兴从中州路往海伦路方向,兜了一整天。</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点击视频</b></h1><h1><b style="font-size: 18px;">一路走一路视频,走到鲁迅公园,想起年轻时到原来《前进》自学考试学校,好像是借用新沪中学校舍,走进看换成“维也纳国际大酒店”。看那大门口的堆积物,似乎不在营业。</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点击视频</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走到黄渡路,想起女儿小时候和我曾经由音乐学院李老师一对一教声乐课,后又在李老师的引荐下,又到另一音乐学院老教授处(由美回沪的侨眷)继续练钢琴。</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李老师就住在这《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李白故居的一排小楼里,每周末我们去练声,想起以前往事,,,,,。</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接着又弯到东横浜路景云里,记得79年春节前夕到这条路上理发店,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烫头发的地方———东横浜路景云里的理发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聊天时,那位老理发师(现在基本都是外地年轻人在理发店里工作)伸手指给我看,说对面那大门里原来是鲁迅住过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柔石旧居横浜路35弄23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景云里位于今上海市虹口区横浜路35弄,建造于1925年,它西临横浜路,东邻窦乐安路(今为多伦路),弄内有三排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三层楼房。八十多年前,这里是文化人聚集的地方,鲁迅在上海的第一处居所位于横浜路35弄的景云里,也曾在这里生活两年零七个月。这条里弄位于“越界筑路”的华界一侧,虽是刚刚建成的新房,但是没有卫生设施,也没有煤气。鲁迅以其当时的经济力量,也只能选择这样的地方。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聚集了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一批文化名人,有历史文化名里之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冯雪峰旧居横浜路35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矛盾旧居横浜路35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走出景云里,往前走,看到原来棚户区的地方,现在大不一样了。随即想到我曾在公证处时,虹镇老街与新港街道棚户区的房子继承案公正特别多,需要实地勘察当我走进棚户区里,走进去像迷宫似的迷失方向,不知道哪里是能走出来的出口处。也经常因晚回单位,中午食堂都休息了而吃不了中午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发几张虹口区棚户区的旧照片,比较一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走到原来十八制药厂时,想起许多往事,十八制药厂工会漂亮女干部是司法局我几人的朋友;有街道、派出所及居委干部漂亮能干的万阿姨,帮我解决后顾之忧找保姆带女儿;还有虹口区中兴路“奮箕浜”很出名,只以为是江苏省苏北人集中的居住地呢,殊不知那里很早以前,并没有苏北人居住,是上海土生土长本地人集中居住处,始称“王家宅”。“奮箕浜”是因为逃难者为了生计,家家户户敲奮箕,完全是后来的说法。呵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虹口区棚户区出名的还有二处,如“虹镇老街”还有新港街道较集中的棚户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记得穿过宝山路、横浜路地方也有唯独一座洋房,就是紧邻十八制药厂旁边大铁门内。日本人在上海做生意而设计建造的法式风格洋房,后回日本。为建房涉及所占用地皮遗留问题,经政府部门调查核实,“地主”支付费用后房屋归地产主。即那一带知晓的王家大院,由于历史原因,100多年的老洋房没有保存下来,被拆迁了,也没有留下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棚户区改造前的居民住房状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看到这些房子,真不如外地居住环境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没居住过这样环境的房子,没有体会。想想上海大城市,从外地逃难来的穷苦百姓,生活多艰难啊,还有许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如今上海城市建设变化很大,老百姓住房逐步改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