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透着丝丝寒意的初冬,我非常荣幸以论文作者的身份参加了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无暇观赏桂林山水的奇美,却享受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学术盛宴。</h3> <h3>上午8:30开幕式准时开始,开幕式由可敬可亲了曾令鹏主任主持</h3> <h3>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由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郭华教授作《深度学习及其意义》的报告。郭教授从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什么、深度学习的关键、深度学习的教学机制、深度学习的特征五个层面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知识的容量却非常大,让我不敢有丝毫的分神,生怕错过一个字,郭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让我们实现了真正的深度学习。郭教授说教师最大的价值是引发学生学习,不是自嗨。教是不能独立存在着,而是依存于学;浅层学习的一个形象比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浅层学习容易造成“脆弱知识”;教学是一个认识,是人类认识过程“倒过来”;教师需要把这个“倒过来”的过程“倒回去”,好像重新经历(典型、简约地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来龙去脉。这就是教学最关键的方面。</h3> <h3>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是由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巩子坤教授做《学习路径的实践与完善》的讲座。巩教授讲述了他与他的团队如何指导一位老师上《分数除法》一课,正如他所在,是通俗易懂地讲述平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更深切体会到专家们是如何把握数学本质,从运算方法理解类型的四个表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困难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难,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真正了解学生,并基于学生设计有效的学习路径。</h3> <h3> 下午,大会为我们安排了三节课。首先由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傅尧老师为我们上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一课。傅老师在课堂中注重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问题和解答,而语言和算式都是学生的已有认识,用画图表征是老师重点要帮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用画图过程中,基于已有认知,通过观察,比较,总结等探究活动,让孩子真正的经历学习过程,同时练习的设计也是层层递近,紧扣解决问题画图的方法。问题设计非常开放。</h3> <h3> 第二节是桂林市叠彩区凤集小学钱聪老师上的《三角形的认识》。钱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桂林美景引入,创设“姚明可以一步走3米吗”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自学课本,完成学习单、交流学习单,小老师讲解等环节让学生辨析概念,并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猜想,学生合作,充分研究,验证猜想,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h3> <h3> 第三节是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俞正强特级教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俞老师天生幽默,自带光环,引发听课老师阵阵笑声。他的课堂紧紧围绕“不确定的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没有关系用不同的字母,有关系用关系式”。他通过风趣的语言带领学生开展深度的逻辑推理,让学生在轻松对话中把握数学本质,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结合。</h3> <h3> 最后是斯苗儿老师主持的品课环节。这一环节中,专家与上课老师就如何取舍教材中材料、我们教的怎么样?这节课的亮点是什么?最担心什么?如果允许你重新上这节课会在哪些方面改进进行深度对话。使我们真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