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在北欧大地——五国43天自驾游之八

行云流水CZH(谢绝献花)

<h3>  9月24日 今天规划的行程是前往住宿地STF朗霍尔曼旅馆,看看时间还早,忽然想起曾经计划中的西格吐纳小镇(Sigtuna)尚未去成。在地图上搜,竟然离住宿旅店不远。大喜过望,立即调整路线,前往小镇。 14:20到达小镇。运气真是太好,从早晨起一直阴天,时有小雨,此刻竟然转晴了。进入小镇,只见大片大片的停车场停满了车,可见小镇非同一般。停车并不收费,只是不同区域准许时间长短不同。 一往里走就立刻被惊艳到了。<br></h3> <h3>  小镇街道。</h3> <h3>  小镇可真不是一般般的小镇,是瑞典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最早的首都。小城于公元980年前后由国王Erik Segersall建立,995年-1030年铸造了瑞典最早的钱币。照片中显示的是中世纪遗留的废墟。</h3> <h3>  这是18世纪时的市政厅?</h3> <h3>  中世纪的遗迹。</h3> <h3>  摆放整齐的铁壶和锥筒不知有什么故事?</h3> <h3>  小镇坐落在瑞典最大的湖-梅拉伦湖畔。这湖畔风光真可谓美得让人窒息!</h3> <h3>  浓得化不开的美!</h3> <h3>  小镇街道。</h3> <h3>  小镇街道。</h3> <h3>  小镇随处可见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一座座住宅。</h3> <h3>  霜叶红于二月花。<br></h3> <h3>  霜叶红于二月花。<br></h3> <h3>  好一棵枝繁叶茂,色彩斑斓的大树。</h3> <h3>  繁花似锦,争相斗艳。</h3> <h3>  造型优美的树。</h3> <h3>  果实累累。</h3> <h3>  庭院深深。</h3> <h3>  好诱人的果子!</h3> <h3>  太有创意!两块原生态的石头,放在一起,立即使人想到相依相伴,恩爱有加的夫妻。</h3><h3> 匆匆一览,于16:30离开小镇,18:00到达STF朗霍尔曼旅馆(STFLangholmen Hostel)。STF属于国际青年旅舍联锁店,有厨房,条件还是差了些,房间偏小,房费960瑞典克朗。</h3> <h3>  9月25日</h3><h3> 早晨8:40出发,沿E4高速一路向南,几乎与波罗的海海岸线平行,奔袭600多公里,15:04到达马尔默。到马尔默的目的是为游览丹麦,而当初是可以选择开口航班,从北京一哥本哈根,从哥本哈根一凯夫拉维克,再从凯夫拉维克一斯德哥尔摩。价钱也不贵,而我当初一定是大脑进水了,一门心思只考虑这样会使丹麦不能自驾,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于是付出2个整天,来去各600多公里。唯一可安慰的是观赏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 Bridge)。大桥很壮观,但无法将全景收入镜头。</h3> <h3>  厄勒海峡大桥全程跨度16公里,连接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大桥于1995年动工,历时五年,至2000年完工,是当时世界上承重量最大的斜拉索桥。大桥由三部分组成,从马尔默出发的8公里桥梁,接着是4公里人工岛上公路,再接着4公里海底隧道。</h3><h3><br></h3> <h3>  厄勒跨海大桥。</h3> <h3>  除了拍摄大桥,就在大桥周边转了转。景色虽谈不上特别,倒也很美。</h3> <h3>  这座桥也很上镜。</h3> <h3>  其实,马尔默还有一座旋转大厦比较著名,我们远远都能看见,但我们好像更喜欢那些自然景观,竟然都没有过去打个卡。</h3><h3> 余下的时间就是寻找超市,购买食材了。</h3> <h3>  今晚入住马尔默第一营地酒店(First Camp Malmo) 1#小木屋,房费1818瑞典克朗,但Wifi要另购,两天计80瑞典克朗。营地很大,有很多当地人专为来此度假,离大桥很近。经过这些天,大家一听住小木屋就很开心,住着方便,停车也方便。</h3><h3> 这是营地入口处。</h3> <h3>  晩餐买了一大块熏烤的五花肉,另外是菜花焯过水后,用番茄酱拌着吃,味道还不错。</h3><h3> 旅游过程中,因陋就简,享用到自己烹调的饭莱,颇有情调,成为旅游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使人联想起当年插队、工作,吃集体灶时,设法做一顿饭菜的美好感觉。</h3> <h3>  9月26日</h3><h3> 8:50出发。开始过厄勒海峡大桥。9:10经过收费站,小车收取360瑞典克朗。从进入大桥,我们就开始全程录像。但是坐在车里并未感觉桥和岛的过度及变化。</h3> <h3>  随之进入海㡳隧道。</h3> <h3>  出隧道,找到地下停车场,停好车。</h3><h3> 天还有些阴,这些楼房朴实无华,古老但不破旧;船,更是特色,有水便有船,且精致华丽。</h3> <h3>  船很重视保养,停靠期间总能看到有人爬上爬下地忙活,有次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儿,麻利地爬上高高的桅杆。</h3> <h3>  这应该是艘游艇。</h3> <h3>  一路走到阿美琳堡王宫(Amalienborg Slot),一进门就是喷泉。</h3><h3> 王宫于18世纪中叶建造,是王室的主要宫殿。王宫位于八角广场四周,由四座完全一样的宫殿组成。据称四座宫殿几度易主,18世纪末,才由王室居住。游客可以参观其中两座宫殿,一座现为皇室家族的博物馆,另一座为女王迎接外宾的场所。此外,游客还可以与站岗的皇家卫兵合影。</h3> <h3>  广场周边被秋色缤纷的树木环绕。</h3> <h3>  喷泉不停地变化喷发模式。</h3> <h3>  建筑物上升起了丹麦的国旗,显然,今天<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女王身在王宫。</span></h3> <h3>  这王宫除了楼顶、窗框有稍许雕饰外,再普通不过,彰显北欧的极简风格。有网友说,与阿美琳堡王宫这么美的名字太不相称。我们没有进去看,内饰可能会很精美。</h3> <h3>  广场全景。</h3> <h3>  建筑物上的雕饰。</h3> <h3>  这座建筑没有升起国旗,是否只有女王居住、办公的建筑才升国旗?</h3> <h3>  虽然四座王宫主体相同,但顶上的雕饰却不相同。</h3> <h3>  这是丹麦国王的雕像?</h3><h3><br></h3> <h3>  巡视的马车。</h3> <h3>  站岗的皇家卫兵,㡌子很有特色。北欧这些国家的卫兵仪式感很强,不失为一道风景线。</h3> <h3>  &nbsp;在广场就能看见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Kirke)的绿色圆顶,有些像佛罗伦萨的百花大教堂。由于大量使用丹麦和挪威出产的大理石,因此当地人也称之为大理石教堂(Marble Chuch) 。教堂始建于1779年,直到1894年才得以峻工和开放。教堂建筑十分精美,只不过周围环境太狭小了。</h3> <h3>  出王宫没有多远,看到这座很别致的小楼和园子,似乎是有关设计的展馆,怪不得呢!</h3> <h3>  很精致的雕刻。</h3> <h3>  这是很中心地区的建筑了,如我们开始看到的一样,质朴典雅,坚固厚重,很有历史感。</h3> <h3>  我们的哥本哈根一日游目标很明确:阿美琳堡王宫、吉菲昂女神喷泉、小美人鱼、卡斯特雷特城堡、罗森堡宫花园、新港。哥本哈根城市不大,步行是最好的到达方式,跟着导航一个一个走就好。</h3> <h3>  远远看见吉菲昂喷泉。吉菲昂喷泉(Gefion Fountain)也叫神农喷泉,来自于北欧神话,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叫戈尔弗(Gylfe)的国王, 答应吉菲女神可以从瑞典国土上挖出一大块土地,但限时一昼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个儿子化为四条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了一大块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Vanern) , 挖出来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h3> <h3>  只见雕塑上的吉菲昂女神驾驭着四条铜牛奋力拉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喷泉下部则由三层涌泉和一汪池水组成。</h3> <h3>  在吉菲昂喷泉,还可看到圣阿尔班敎堂,是一座建于1887年的英国哥特式建筑。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威尔士王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与一位丹麦公主结为夫妇的姻缘,并献给英国教会第一位烈士圣阿尔班的教堂。</h3> <h3>  喷泉所在地长堤公园。</h3> <h3>  一只漂亮的鸟儿。</h3> <h3>  路过的雕象。</h3> <h3>  路过的雕象。<br></h3> <h3>  小美人鱼几乎是每一个来哥本哈根的人打卡之地,毕竟她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或者仅作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h3> <h3>  看过小美人鱼,下一个目的地是卡斯特雷特城堡。</h3> <h3>  卡斯特雷特城堡(Kastellet),曾是古代兵营,是一座军事要塞,至今还有些军营类的建筑,不过这个军营却非常大非常美。</h3><h3> 城堡里的房子多是这种红屋顶,颜色谈不上艳丽,在画面中却很是抢眼。</h3> <h3>  大花园式的军营。树木葱笼,小桥流水。</h3> <h3>  从城堡可以看到外面的街道房屋。</h3> <h3>  大片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h3> <h3>  幽静而闲适。</h3> <h3>  这些卸载火药的大炮变得呆萌,看起来还有几分可爱。</h3> <h3>  漂亮的风车。</h3> <h3>  红房子在和秋叶斗艳吗?</h3> <h3>  从另外的角度看圣阿尔班教堂。</h3><h3> 后来看到网友发的照片,教堂周边很美,可惜我们没有前去。</h3> <h3>  圣阿尔班教堂。<br></h3> <h3>  卡斯特雷特城堡城门。</h3> <h3>  卡斯特雷特城堡外景。</h3> <h3>  街景。</h3> <h3>  </h3> <h3>  罗森堡宫花园一角。</h3><h3> 罗森堡宫花园是十六世纪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安四世在哥本哈根东北面购置了46块私人土地建成。</h3> <h3>  罗森堡宫花园的一尊雕像。</h3> <h3>  罗森堡宫(也称为玫瑰宫)全景,正好逆光。</h3><h3> 罗森堡宫属于文艺复兴式建筑,是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安四世所建的夏季宫殿。</h3> <h3>  罗森堡宫內园林。花园修整得很整齐。</h3> <h3>  王后雕像?</h3><h3><br></h3> <h3>  罗森堡宫另一隅。</h3> <h3>  这是罗森堡宫前的庭院。进宫里参观需购门票。</h3> <h3>  这房子风格很别致。</h3> <h3>  转到罗森堡宫的背面。<br></h3> <h3>  随之,来到新港。</h3><h3> 之前,布吕根码头错失了,却得以见到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新港。这些五彩房子背衬着蓝天,熠熠生辉,确实不同寻常的美。码头上酒吧密布,人流如织,熙熙嚷嚷,网友们还推荐码头上小滩贩卖的热狗和香蕉饼很好吃,可惜光顾兴奋于美景,把热狗和香蕉饼的事儿全忘在脑后了。</h3> <h3>  这座房子颜色鲜艳,图案奇特,走到楼前细看,惊奇地发现,图案全部是由一件件救生衣组成的。</h3> <h3>  新港是一条人工运河,建于1669年至1673年,将海水直接引进国王新广场,将海上交通引进城市中心,从而促进哥本哈根的经济发展。如今新港成为游客们必来之处,其作用恐怕是当初修建者始料未及。</h3><h3><br></h3> <h3>  新港。</h3><h3> 中间方形船就是哥本哈根一日游的水中巴士。</h3> <h3>  丹麦不愧为自行车王国,骑行的人很多。在哥本哈根开车着实不便,但处处都设有自行车骑行道。</h3> <h3>  古老而不失现代。</h3> <h3>  这是条内河,水天一色,泊満大大小小的各色船只。</h3> <h3>  走到我们今天最后一处游览地—救世主教堂。</h3><h3> 到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our Saviour)</h3><h3>主要为了登顶鸟瞰哥本哈根城市风光。走了一天,大家都有些累了,先生和JA都表示不上了。我虽然也觉得有些累,尤其是敎堂登顶又窄又陡,是要靠一步一步爬上去的。但想想,还是决心上去,不留遗憾!</h3><h3> 花了40丹麦克朗买票上去,怕他俩等着会觉得时间长,尽可能快地往上爬。其实也还好,没有感觉过于费力便爬了上去。越往上空间越窄小,最高处只剩一个人的空间;而越往上,风也越大,拿手机照时,真怕手机飞出去。不过鸟瞰四周红色的屋顶、蓝色蜿蜒的河流、环绕的浓密树丛,就只剰下兴奋了。等到不同高度、不同方向都照遍,赶忙下来,大约花了一个多小时。三人会合,心满意足返回。</h3><h3> 再过厄勒海峡,进入马尔默时,要求停车出示护照,这是北欧之行唯一一次过边境查验护照。</h3> <h3>  美丽的哥本哈根。</h3> <h3>  美丽的哥本哈根。<br></h3> <h3>  美丽的哥本哈根。<br></h3> <h3>  美丽的哥本哈根。<br></h3> <h3>  美丽的哥本哈根。<br></h3><h3> 结束哥本哈根一日游,返回住地。自入关后,一路畅行无阻。小小的边卡,无非挂着两边国家的国旗,稍不注意,就走过了。但这次在通过厄勒大桥,即将到达马尔默时,却被拦住要求出示护照。总算不离身的护照又有一次使用的机会。</h3> <h3>  9月27日</h3><h3> 今天的行程就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从马尔默出发,</span>驱车600余公里,赶往我们今晚的住宿地:查普曼和思科普索尔门国际青年旅舍(瑞典) STF af Chapman &amp; Skeppsholmen Stockholm。</h3><h3> 作为青年旅舍,空间肯定狹窄了些,但好在是品牌连锁,服务还是有保障的,最主要是地处市中心,去哪里都可步行。城市,尤其是首都是无法开车的;再者有厨房。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可不容易。 下午进城,暴堵!一点一点蹭。好不容易开到住地,办理入住,卸行李,然后和JA去还车。出城,堵车要好一点,但离线的maps.me 在城市里的表现差强人意,当多条线路重合又分开时,是无法清晰导航的,稍不留神就走错了路,以致于我们打了很大的提前量,到达租车行时已基本到交车时间,和工作人员打了招呼,又赶去加满油箱。交车时,很痛快,工作人员快速看了一圈,向我们竖了竖大拇指,说声OK,就开走了。我们当时犹疑了一下,是否要去办个交车手续?看周围还过车的人都直接乘车走了,我们也决定直接走人。事实证明,我们失策了。回到北京大概一月余,信用卡被扣了100多元人民币,查询是油没加满,也无凭据再理论,只能作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