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蜗牛壳

<h3> 2018年10月17日我校语文、音乐、美术教师联合进行了《王维·诗中画》主题探究学科整合实验课。</h3> <h3> 开幕式上,张成祥校长为本次活动做了课前解读。一、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王维的山水诗对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突出贡献,他不仅扩大了山水诗的内容,而且以画入诗,使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赋予山水诗以韵律美,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王维还创作了大量边塞诗,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诗特点: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如,&quot;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quot;(《积雨辋川庄作》)&quot;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quot;(《辋川别业》)苏轼曾说:&quot;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quot;(《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如《田园乐七首》其六曰:&quot;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quot;《淇上别赵仙舟》一诗中写道:“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浓郁深情,扦面而至。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还像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quot;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quot;。王维不仅是我们的家乡人,更是我们家乡的山水诗人,边塞诗人。他的诗中有我们的生活踪影,他的诗中有我们的心路历程。读王维的诗无疑是一种心灵享受,研究王维是走进中国古典文学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组织了此次教研活动,共由六位教师和我们一起走进盛唐才子王维的内心。接下来,我把这次教研活动的方案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h3> <h3>二、活动方案 学校秉承培养“博学善思,知行睿智”的少年,建构实施“学、知、行、德”系列课程,《王维·诗中画》主题探究课是我校课程文化顶层设计落实的一次尝试。★ 课程总目标:1、以小学语文教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读《王维·诗中画》中更多的故事,背诵《王维·诗中画》中更多的诗,引发学生探究唐代诗人王维,以及更多相关诗人的兴趣,夯实学生文化底蕴,从而传承祖国经典文化。2、通过音乐、美术学科的融合,引导学生用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对《王维·诗中画》这一综合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3、通过《王维·诗中画》综合艺术展,激发学生的人格自信和文化自信。4、在探究课程学习中,指导学生自助建设团队、融入团队,提出问题,寻找论据,得出结论,逐步形成“自立目标、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探究精神。5、运用六顶思考帽,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能力。★ 课程样态目标: 《王维·诗中画》主题探究课程系统,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综合性课程中,体验整合思维的乐趣,发展整合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音乐、美术各学科领域之间,体会跨学科学习的乐趣,提升其学科素养;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探究问题、体验过程、梳理成果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启迪思维、生成智慧、塑造人格,体味探究、成长的乐趣,提升其综合素养。★ 课程实施建议 主题探究是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展开探索和究问。《王维·诗中画》属于主题探究课程的学习读本,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唐朝大诗人王维阅读故事、美读诗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三年级语文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拓展课程:《王维·诗中画》 春、夏、秋、冬主题探究课程。综合性课程:唐代乐曲欣赏;认识水墨画<br></h3> <h3>《王维·诗中画》主题探究之课题确立课,由梁换林组织进行。</h3> <h3>孩子们一起探索讨论,本组课题。</h3> <h3>史红丽老师结合《王维·诗中画》‘第五章 诗中有乐’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欣赏唐代音乐《郁龙袍》《霓裳羽衣曲》《阳关三叠》等,加强对王维故事与诗作的理解。</h3> <h3>美术教师贾真带着孩子们认识水墨画,体验王维山水画的特性。</h3> <h3>在贾真老师的步步引导下学习怎样使用毛笔,了解其特性。</h3> <h3>初次创作,孩子们画得津津有味。</h3> <h3>看看这样的小桥,流水与垂柳和远处山峦。稚拙的笔触,浓重的画面,是不是有点水墨大家之风?</h3> <h3>进入《王维·诗中画》论据分享课,这样深奥、专业的探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真得有点困难,但是,在落红叶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小论据竟然渐渐浮现。</h3> <h3>听课室里,校长、副校长、老师们认真做记录。</h3> <h3>《王维·诗中画》报告习写课上,罗老师带领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有个性地表达出来了。</h3> <h3>评课时,校长张成祥说:“从课上学生表现可以看出,书读得不透,学生表达能力需要加强锻炼。&quot;&quot;课题选择深度不够,应该辅助选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贾真老师的美术课上得很好,指导有方,教学得法,学生能在课上学会。这就是好课堂”</h3> <h3>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事,需要全体师生紧密配合,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适合本地学生的教育方式。共同探索,继续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