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往日的踪影

Kangmei

防城,曾经援越抗美的驻地 <h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野战医院一所曾于72年7月赴广西防城执行了援越抗美任务,经历过这场共和国战争的战友,到防城去,到曾战斗过的地方重走当年巡诊、下连队时走过的路,成了我们的共同心愿。<br></h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h3>抗美援越战争是发生在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发动侵略战争,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威胁中国安全。奉上级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野战医院于1964年8月在广西宜山县</h3><h3>成立后,随即便投入到救治伤病员的紧张工作中。可以说,32医院是专为越战而设立的。医院从1965年开始分批派出医疗队,出关到战场救治伤病员,或到防城下连队卫勤保障,</h3><h3>我们一所就是在1972年被派往防城牛头岭执行援越抗美的医疗保障任务的。</h3><h3></h3><h3>当年这是作为中越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自1972年8月1日正式担负转运援越物资起,到1973年3月12日美国在越南战争停止,1973年4月中越两国政府商定终止中越海上隐蔽航线,共历时9个多月,共为越方输送战备物资16.18万吨,为支援越南人民独立斗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这一航线是由越南胡志明主席向中国提出,毛泽东主席同意,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批准并组织工程实施的。这条海上隐秘航线的建成,为越南抗美救国战场输送了大批量的物资,对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这是一条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立了战功的海上运输线,后来,人们相对于越南陆上的“胡志明小道”而称之为“海上胡志明小道”。</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覃新昭说:</font></h1><h3></h3><h3>这是1968年5月,后勤及分部首长送我们出友谊关时照的唯一的一張像片。当时32野战医院奉上级命令成立一个9人医疗队,赴越南执行援越抗美任务三个月。我们在越南下到连队防病治病,还给越南老乡看病,帮助他们收割稻子等。当时是由费副院长带队,有張所长、许延谋、李思训、我以及沈红,屈金林,韩振,罗云合等九人。</h3> <h1><font color="#ed2308"><b>陈忠林</b></font></h1><h3>援越抗美于1965年4月开始,1973年8月结束。中国先后派出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計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65年6月到70年7月,这是越南战争最激烈最艰难的阶段。我院派出费国彪,罗云合,屈金林,韩振,沈红,覃新照参加2O分部医疗队共12人,是我军第六批援越抗美人员。在友谊关宣誓后奔赴越南战场,他们住过老百姓家里,也住过防空洞,每天可听到美机轰炸声,主要任务战伤救治,组织后送,一天工作很紧张。这第六批总計17万人参战。主要担负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安沛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出厂安沛至老街段新建设的克夫至太原铁路线,及太原钢铁基地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施工。美机对越南北方轰炸,战术变化多端,对地面部队实行狂轰滥炸,对防空部队,实施电子干扰炮瞄雷达,对人员用杀伤力很大的钢珠子母弹。人们常说的波罗弹,一颗子母弹内装有36O个波罗弹,而弹内有360个黄豆大钢珠,波罗弹分别在空中和地面爆炸,杀伤相当广泛,有的一个炮兵营沒负伤的只有几个,在762医院一个战士体内存留一个完整的波罗弹,在取弹过程中尽量减少医务人员,当他们顺利取出后将弹投递后爆炸了。在这一期间我军共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O8架,沉重打击了美帝侵略者,有力地支援了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迫使美帝于68年5月停战。我院派出的第六批医疗队于67年8月份胜利归院。而在这一期间我院收治了大量援越抗美负伤的官兵,而主要取出战士体内存留的钢珠。手术相当困难。那时候医疗设备差,有的部位根本就取不出来,在放射屏幕下取弹,对我们医务人员损害是很大的,在当时我们医务人员想到的是尽快解除战士的痛苦,把个人安危置至度外,这就是我们军人医务工作者战斗情怀啊!</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b>司兆学</b></font></h1><h3>1969年夏接上级命令,广州黄埔造船厂为越南海軍造了13艘拖船,越方派了近百人来防城港接船,我南海舰队培训,我院派杨启汉和司兆学医生和汤春华护士组成医疗保障小组负责卫生保障任务,三个月内随船出海,园滿完成了卫勤保障任务,过去了这么多年,和越南海軍在一起的那段日子,结成的战斗友情永世不忘!</h3><h3><br></h3> 拾掇记忆碎片 <h3>1972年赴广西防城执行卫勤保彰任务的部份战友名单(据众人回忆,不全):</h3><h3>王文奎,孙景礼,谢卓荣,李学孟,许延谋,张学义,颜春轩,陈作虎,王甘棠,陈忠林,周月英,方引华,余宝珍,洪华芳,王秋平,安秀云,于志杰,罗小路,潘佩华,范娟娟,王晓玲,陈赞青,黄抗美,陈淑桂,李翠玲,唐保林,李嘉文,曾小青,王玲,徐慧,赵春艺,马莎丽,罗水林,刘望珍,高景明,叶振俭,唐文娟,朱国秋,朱邵星,张丽,陈剑兰,张春华,向平,杨军,麦君先,陈凌,覃雪玲,林荗秀,吴祥芳,林进生,曾联军,刘标荣,韦德珍,李彦,李丽霞,贺谷初,胡绍彬,黎官凤</h3><h3><br></h3> <h3>那片长长的牛头岭沙滩上,每天,战士们顶着烤人的烈日铺设通往越南的输油管道;而我们的医疗小分队也每天身背药箱,脚踏滚烫的沙子,巡诊在这海防线上。</h3> <h3>在我们到达防城时,此桥己被美军炸毁。工兵架桥连重新架设了浮桥,一车车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往越南。当我们背着药箱站在路边看見新款的三辆救护车送往越南时,心中真不是滋味儿。</h3> <h1><font color="#ed2308"><b>罗晓路</b></font></h1><h3>发起回忆防城任务很重要!再一次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次战斗任务时,七二年防城任务也算一次。九十年代,有一年全国人大会上我见到一位马同志,当时他是迟浩田同志秘书,他说,那次的作战命令是他签发的。马同志原来是广州軍区作战部的。我记得有一天紧急集合,在宜山32医院的院子里,院首长紥着武装帶,宣读作战令。一所全体,八个小时准备,其中半个小时准备个人行装。当晚出发,曾经经过一个大兵站,(不知道在哪里)。到达防城后,住在一所小学里,然后分组到各团。然后我被娟娟她们封为‘’医生‘’。在个靠近海边的团部,王玲被我和小潘怂恿着不顾不许下海的命令,跑去游泳,王玲还教我们‘’武装泅渡‘’的要领。</h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潘佩华</font></b></h1><h3>在防城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日子记忆犹新,终身难忘!王玲、罗晓路和我三人小分队的任务是为施工战士治病、理发、缝补衣服。一只药箱:一把理发刀、一架缝纫机随身带,每天有车送我们到各施工队。那时我和晓路是新兵,王玲是我们的老师,跟着她学。那些日子,我们天天上山採中草药,熬药送到施工点,由此认识了很多中草药。</h3><h3>我从来没为别人理过发,就从给广西小孩理发开始边学边干。每到一个地方,需要理发的战士排成长队,个个头发又长又乱。我们就给他们剃光头,来不及呀,就们換衣袖換衣领等缝补的衣服件件整洁,战士们特高兴。</h3><h3>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很有意义的经历,既得到了锻炼,又风雨同舟,三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成了一辈子!!</h3><h1><font color="#ed2308"><b>安秀云</b></font></h1><h3></h3><h3>在防城执行任务中,我是第三次到炊事班。为了不浪费淘米水和摘下来的烂菜叶,还养了两头猪,我当了那段时间的猪官。现在想起来比风雨无阻、顶着烈日去巡诊的战友可是享福了。还有一次、我和王秋平看到医疗组的战友出去巡诊、即干了工作还能顺便看大海,好眼馋,于是我们就想了一个招:跟巡诊车去割草引火、向领导报告后居然批准了。那天我和王秋平、男兵叶振俭拿着扁担、镰刀绳子兴高采烈地跟车出发了。车在半路上把我们三个人扔在路边山坡上有很多草的地方,草很好割,没多时间就割够了,但是巡诊车还是没有回来接我们。这时突然其来的一场大雨倾缸而下。荒郊野外我们没处藏也没处躲,淋了个落汤鸡,看大海的愿望也落空了!</h3><h1><font color="#ed2308">王玲</font></h1><h3>是的,那些日子真是无忧无虑,每天都是开心的笑声,扎一个针灸,给几片药,就给小战士解决问题了,罗医生特别有医生样,我们都先请示她,小战士特别相信她,我们学会了理发,补衣服,到处巡诊,拦军车招手即停,那次下海,好象也是我们的自行决定,不论是刮风下雨,大太阳暴晒,从不知辛苦劳累,我们的芳华,一点都没有怨气,沒有娇气</h3><h1><font color="#ed2308"><b>唐保林</b></font></h1><h3>在防城我们大多人住在粮所的一栋木板楼上,路的斜对面(北面)是电影院,旁边是一个鱼塘上面用木头、木板搭建的厕所,早上蹲在木板上往下丢“炸弹”,鱼在下面抢。楼的南面是一个小学的院子,院子南边是几个教室,临时展开作病房。教室东头有间房子是所部,当时所领导住在这房子里面,有时开领导(班组长)会也在里面。大约是在十年后,32医院还有一次没有执行行动的任务,但我随马德良副院长等人去防城扶隆看过地点,由扶隆回防城后我去找过当年一所的住地,早已大变样了,街道扩宽了,影院和小学都搬家了,鱼塘也填平盖房子了。</h3><h1><font color="#ed2308">罗晓路</font></h1><h3>记得我们去过华石,等等几个地方。好像住老百姓家。干部战士感冒发烧的不少。</h3><h3> 大背景是美国发起‘’地毯式轰炸‘’已经快炸到中越边境了。每次出动B52轰炸机群,据说上百架。我们刚去时住一个小学校。学校院子是泥巴地,一群猪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在教室里搭大通铺。住了没几天不少人就下到各团巡诊去了(趁机我被当了医生)。那次是配属湖南紧急调来的高炮部队,做医疗保障。记得在小学住时,伙食很好,一连几天早中晚三歺顿顿新鲜大对虾,原来还真没见过那么大的虾。后来有人拿来那只鲎,有幸親眼看到这种己生存亿万年的史前动物,有人站在鲎的背上,居然能爬,炊事班把鲎杀死流出的‘’血‘’是白的,老百姓说就是血,真是长了知识了。因为是‘’新兵蛋子‘’,所以对那次任务中一些有趣的事一直记得。</h3><h1><font color="#ed2308">范娟娟</font></h1><h3>72年6月我们32野战医院一所在防城执行援越抗美建设油库和输油管的部队进行医疗保障任务。在防城除了收治伤病员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为铺设油管的指战员送医送药沿途巡诊。海边的天气就象小孩脸说变就变,当我们走在国防公路上,突然头顶一片乌云接着一场大雨把我们淋的落汤鸡衣服全湿了,雨停了太阳出来又把衣服慢慢晒干了,这样的天气一天可遇到几次。<br></h3><h1><font color="#ed2308">洪华芳</font></h1><h3>到了防城宿营地,因是半夜到铺地而睡在老乡家的厅堂里,当大家醒来时已是晌午了。睁眼看见围在我们身边一圈的孩子,好奇地看着我们这帮女兵,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笑声,一时把老乡孩们吓的跑了。这个情景我记忆太深了。</h3><h1><font color="#ed2308">黄抗美</font></h1><h3>我记得那时潮湿得很,衣服总不干,潮潮的。那时沒什么地方可去,休闲时我到病房用不同的药瓶拼成不同音阶,敲打简单乐曲自娱自乐。一天,我正敲打着,谢副教吹哨集合要求大家寻找热恋中的马莎丽 ,不一会,有人回来报告说,小山坡上没見人,倒害得我踩了一脚粑粑雷。说话间马莎丽哼着小曲,满脸诧异地问:发生什么事了?气得谢副教脸发紫!</h3><h1><font color="#ed2308">陈赞青</font></h1><h3>我人生第一次看见大海就是在防城,高兴得在大卡车上又跳又叫,到海边根本不知道太阳晒,回营地之后到晩上才感觉到被晒伤的灼热和疼痛。我们还在海边捡了一只长相恐怖奇怪的海洋生物-鲎。那天的情景一辈子不会忘记!</h3><h3></h3><h1><font color="#ed2308">余宝珍</font></h1><h3>记得71年夏秋到防城,我和孟所长,张学义,还有谁忘了我们是打前战,先到防城,有次李付所长常我们一行到东兴边界,还到李翠玲家去玩过。</h3><h1><font color="#ed2308">陈剑兰</font></h1><h3>记得71年夏秋到防城,我和孟所长、张学义等打前战,先到防城,李付所长还带我们一行到东兴边界。记得我们那时是住在防城的小礼堂二楼地板上,打通铺,楼下是病房。刚去时没有厕所,我们就在楼后门外处挖洞搭建。</h3><h3><br></h3> <h3>当年在防城,刚下到我们所的大学生罗晓路、潘佩华在“老兵”王玲的带领下,到连队巡诊,留下了唯一的一张相片。</h3> <h3>范娟娟、安秀云保存的援越抗美纪念品一一笔记本,可惜许多战友已丢失。</h3><h3><br></h3> 集结号在南宁吹响 <h3>一出站,兴奋的战友忙留美照,沒有人摆中国大妈式的Poss,全是军人爽姿!</h3> <h3>老战友又見面啦!</h3> <h3>南宁战友娟娟云霞在火车热情欢迎来自广州、桂林、湛江的战友。</h3> <h3>到南宁武警总队干休所探望老领导</h3> <h3>与南宁战友欢聚</h3> <h3>聚餐前医院有关领导马步升、谢副教、和屈主任致词</h3> <h3>快乐的六九年兵</h3> 防城,我们来了! <h3>根据战友们的回忆,我们一到防城首先就直奔旧城区寻找当年的驻地:小学校早已改建,但它斜对面的原海军办亊处却破烂不堪。原住处的仓库外墙面上,依稀可见“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的字迹。粮所、电影院的原址已改作它用。</h3> <h3>是这里?</h3> <h3>还是那里?</h3> <h3>难以确定的驻地。</h3> <h3>今天,防城港已是国家级旅游胜地。</h3><h3><br></h3><h3>防城港拥有以“边、海、山”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及京、壮、瑶等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横亘中部的十万大山森林公园苍茫广袤,峰峦叠嶂,雄奇险秀;以万尾金滩为代表的京族三岛集碧海、金滩、绿岛、京族风情于一身,民风淳朴,风光旖旎;江山半岛滩平沙软,大坪坡白浪滩、怪石滩、月亮湾、白龙炮台美景不断,有“中国夏威夷”之美誉。另外,以东兴口岸为首的中越边贸旅游也成为了中外游客交流沟通的平台,边贸旅游也成为防城港是旅游发展的龙头。</h3> <h3>在防城区牛头岭油库附近长大的罗丛胜(77年参军),给我们讲途牛头岭的变迁。<br></h3> <h3>(右2)</h3> <h3>以油库为背景,留下寻迹的纪念</h3> <h3>白浪滩的沙滩,是我们当年巡诊处之一。</h3> <h3>当年在援越抗美的前沿阵地上的六九年女兵。</h3> 感言 <h1><font color="#ed2308">周天成</font></h1><h3>親爱的战友们,早上好。</h3><h3>暂短的聚会,旅游已接近尾声,很快就结朿了,今天下午我们就要各奔东西回到自己温馨的家了。三天来虽时间暂短,但能见到自32医院撤销后相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老战友,老领导,实现多年来的心愿感到特别高兴,我们在一起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年 龄,忘记了身体的有些不适,忘记了身处的场地,说呀,笑呀,跳呀,闹得服务员来提醒才小声一点,这种高兴的心情旁人是难以理解的,只有也只有曾在一起曾艰苦奋斗,相互关心爱护的战友才能体会到,也只有战友之间才能享受这种人间纯洁的快乐。</h3><h3> 我是在咱当兵的人战友群中获得开展这次活动的信息的,看到这么老战友参加聚会旅游,感到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决定自己一定要参加,而且动员老伴也一起来,一下决心就这么来了。组织这么一次活动不容易,是很费力费神的,在这里,我要感谢黄抗美战友,范娟娟战友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感谢李翠玲战友,黄次娇战友,高云霞战友等南宁战友的热情接待和款待,谢谢你们了。几天来的活劲,由于本人听力不行,在语言交流中多有怠情,请战友们谅解。</h3><h3>祝愿战友们在回家的路途中安全顺利。</h3><h3>祝愿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h3><h3>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罗周群战友,唐尚珍战友,她俩不辞辛劳专程从老家防城赶到南宁去迎接我们,给我们当向导提供咨询。让我们得以开心地玩了一天。谢谢她俩了。</h3><h3> </h3> <h1><font color="#ed2308">陈忠林</font></h1><h3>防城聚会的战友们:早上好!我是防城聚会战友中年令最大的,三天相聚我完全忘记自己的年龄,回到四十多年前的战斗历程,回味战友情,在这即将分别之时,感谢抗美,范娟娟,李翠玲,高云霞,黄次姣等战友的精心按排和按待!希望今后还有三十二一所继续提供战友聚会平台,</h3> <h1><font color="#ed2308"><b>高云霞等众战友防城行后感</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1><font color="#ed2308"><b>高云霞</b></font></h1><h3>战友們大家好,相聚是短暫的,战友情是永恆的。此次相聚外地战友來了三十六人,南宁三十人,四位老领导共有七十人在南宁欢聚一堂,感謝你們不辞辛苦的长途奔波来到南宁,看见你们格外亲,永远不忘的是战友情。防城港旧地重游尽管沒有看到输油管,但看到了我国海岸线起点竹山界碑和海岸第一哨位,祖国的边防,永远有军人在站岗守卫。我们这些老兵可以在家安享老年生活。祝战友们归途一路平安,期待下次再相聚!</h3><h1><font color="#ed2308"><b>王玲</b></font></h1><h3>这次南宁防城战友相聚,我们能在一起,这么开心的度过这几天,这么愉快欢乐,常有回到当年的感觉,非常感谢组织这次活动的战友,连南宁来的战友这次都这么多人,真是不容易。也感谢唐尚珍,罗周群战友,为我们指引很多当年回忆之地,总之一句话,我们三十二的战友情,就是不一样!</h3><h1><font color="#ed2308"><b>方引华</b></font></h1><h3>知道战友们已平安到家,很高兴,一早甘向明亲自开車送我们到车站,现我们已坐在车上,谢谢南宁战友们的热情接待,到广西就象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温暖的家,特别要感谢抗美和娟娟这两个组织者,每次的聚会都组织得非常好,我们都很开心,为了战友们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他们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谢谢以抗美为首的组委会的战友们,你们辛苦了,相聚是福,期待下次再相见。黄次娇,每次聚会与你相见,我都能感觉到你对战友们的那种深情厚意,你说三十二医院的战友就是你的亲兄弟姐妹,我真的好感动,谢谢你。</h3><h1><font color="#ed2308"><b>覃新昭</b></font></h1><h3>这次有幸参加抗美组织一所防城三天游,谢谢抗美,娟娟,云雫,翠玲,次娇。三天战友一起游玩很开心快乐。马勇说,你们32有抗美这样热心为大家办事的带头人,一次次组织你们,很难得这样的带头人,是你们32的荣幸。娟娟阿姨更牛,5星级宾馆能二晚当一晚的价格住,真了不起,还要了车到东站接我们。谢谢你的朋友。马勇说娟娟太了不起了,厉害。总的一句话,三天开心愉快。再次谢谢组委会的战友们!</h3><h1><font color="#ed2308"><b>孙秀敏</b></font></h1><h3>这次组织战友南宁防城游收获多多,见到了几十年没见过面的老领导和老战友,防城游意义深远,谢谢你们组织,辛苦了!</h3><h1><font color="#ed2308"><b>范娟娟</b></font></h1><h3>大家顺利平安到家,旅游聚会圆满结束是全体人员的功劳。很高兴为战友们做点事情,相聚在一起开心快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h3><h1><font color="#ed2308"><b>陈淑桂</b></font></h1><h3>我们已到广州了。这一路聚会多谢娟娟抗美云霞翠玲等南宁战友的精心安排和周祥照顾使得我们能团聚再一起共续战友情。谢谢。你们辛苦了!</h3><h1><font color="#ed2308"><b>王小玲</b></font></h1><h3>32的人个个都是热心人!因为我们都是当兵的人!最可爱的人!</h3><h1><font color="#ed2308"><b>于燕</b></font></h1><h3>相聚,今年,我们相聚在南宁,相聚在防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领导、老战友,见到了曾经战斗在一起的来自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战友,激动的心情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在去防城港的一路上,战友们一路高歌、一路欢笑,那种浓浓的战友情,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意是任何什么都代替不了的,虽然相聚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我们都会把每一次的聚会回忆再回忆,把战友间的感情铭记再铭记……这种珍贵的战友情要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里。战友们,各自多珍重,我们共同期待着再相聚!!再次感谢娟娟、抗美、云霞、次娇、翠玲的操心、操劳,让我们大家开心快乐愉快的度过了难的三天,谢谢组委会的战友们!</h3><h1><font color="#ed2308"><b>柳阿姨</b></font></h1><h3></h3><h3>今天我顺利到家,這次旅遊我特别感謝方护長刘茨平、吳利軍和王玲对我关心照顧,又特别佩服抗美领头人,有组织能力,有号召力,有步骤,有方法又能调动身边人积极性。抗美娟娟你们辛苦了,但你们的辛苦却给这支旅遊队伍帶来了愉快,欢乐!使這次旅遊园滿成功!! </h3><h1><font color="#ed2308"><b>陈赞青</b></font></h1><h3>感恩各位战友!在我从军的路上有各位领导、战友相伴,能🉐️到你们的指引和帮助,是我一生的荣幸!感恩抗美、娟娟、云霞、次娇等战友吹响去南宁、防城港市的集结号,为战友们相聚安排了周到细致的服务,行程中处处充满温馨友爱,快乐祥和。深深地感谢你们🙏🙏🙏我有幸与各位战友相聚在南宁和防城,在46年前共同战斗的地方回忆我们青葱岁月……收获颇丰!我今天回北京了,欢迎大家有空来北京旅游。期待下次相聚再会!</h3> <h3>牛头岭供销社主任罗丛胜给当年在此地执行任务的我们介绍油库的变迀。</h3> <h3>俩老兵在油库跳起广场舞</h3> <h3>战友罗周群是烈士妹妹(她哥哥在抗美援越中牺牲了),京族。当兵前就是公社女民兵连连长。旅途中她为大家用越南语唱了几首歌。</h3> <h3>方护士长的先生原是长航宣传队长,在车上他一路教我们唱谢卓荣副教导员创作的歌曲“三十二野战医院战歌”。</h3> <h3>不爱红妆爱武装</h3> <h1><font color="#ed2308"><b>再見,亲爱的战友!再見,广西防城!</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