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爱礼存羊”是出自《论语•八佾》中的一则成语,原文记载是这样的:“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b></h3><h5><b> <font color="#b04fbb"> 注:◎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font></b></h5><h5><b><font color="#b04fbb"> ◎饩</font></b><b><font color="#b04fbb">xì:</font></b><b><font color="#b04fbb">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font></b></h5><h3><b><font color="#010101"> </font></b></h3> <h3><b> 故事讲的是当时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会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font color="#b04fbb">(有点类似于一年的工作计划)</font>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且每月初一到祖庙告祭,以示每个月听政的开始。<font color="#b04fbb">(有点类似于现在下级向上级做述职报告)</font></b></h3> <h3><b> 但当时的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告祭,子贡由此提出了可将祭品“饩羊”去掉。对此,孔子大为不满,故而有了“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说法。</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孔子和弟子间的观点碰撞虽从“饩羊”而起,但两人想问题的角度却完全不在同一层面上。作为孔子最中意的学生,子贡当时已是鲁国重臣。子贡看到,告朔制度作为周朝的一项礼制,失去了实质意义,完全成为一种形式,而且,形式的主要部分也已荒废,只保留了一点踪迹──杀羊祭庙。子贡觉得,既然已经毫无意义,还保留杀羊仪式干什么?不如完全取消这一制度,留那可怜的羊一条命。</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而对于孔子来说,他所在意的是引起这件事情的起因,他最为顾虑的是礼崩乐坏、周礼的荒废。因此孔子对子贡的怨气并不是因为子贡去“饩羊”直接破坏了礼制这件事,而是说你子贡应该着眼于如何在治国安邦上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来辅助鲁国君王恢复对于周礼的奉行,而不是眼中只盯着是否去“饩羊”这样的小事上去。</font></b></h3> <h1><b>【教育背囊】</b></h1><h3><b> </b> 由爱礼存羊的故事,不由想到日常教学中,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问题——上课“起立”。</h3><h3> 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重视的是教与学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成绩的高低, 而淡化了一些具有仪式感的细节。比如上课时的起立问候。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师生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谁还不了解谁?干嘛那么客套?摆那些花架子有啥用?有那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多讲点知识,多做点题。时间久了学生们也习以为常了。遇上个讲究点儿的老师让起立,还真就不当回事了。</h3><h3> 熟不知,一个良好的课堂生态是从师生互相尊重开始的。起立与坐下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尊师爱生的礼仪体现,是营造氛围、安顿秩序、组织教学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是学生从课间兴奋状态进入本节课学习状态的调节环节。</h3><h3> 所以可不要小看这个“上课仪式”哦!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家的气场还没有修炼到足可以随心所欲地“hold”住学生的境界。所以千万别忽视了上课起立这一环节。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项技术。</h3><h3> ①起立时,学生应该迅速起立,尽量不让桌凳发出响声,更不能边掏学习用品边起立,要抬头挺胸,向老师行注目礼。</h3><h3> ②教师在学生起立后,应迅速用视线对所有学生的举动进行扫描,用眼神特别提醒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或课前准备工作没做到位的学生,互致问候后,请学生坐下。</h3><h3> ③学生坐下时,坐姿要正,注意力要专一,以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h3><h3><br></h3><h3><b> </b></h3> <h3> 再往开了说,课堂应该有点“仪式感”,因为讲台是神圣的。既然神圣,那么教师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讲课,教学时要有使命感、紧迫感,要有严谨认真态度,对课上的学生严格要求。</h3><h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课堂礼仪,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敬畏,强化学生对教师的尊重。</h3><h3> 仪式感的力量,在于“塑造”。通过日常固定的小举动,学生渐渐形成对生活的理解,对学习的信仰。学校和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学生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热情,从而源源不断地焕发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