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然也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父亲1927年1月出生在富阳史家村,因家境贫困,从小给大户人家放牛,父亲十五岁时,我奶奶因病去世,父亲作为家中长子,为了家庭的生计,经人介绍到临安打工做挑夫,起早摸黑,风吹雨淋,尝尽人间辛酸与苦涩。1946年,父亲在临安参加新四军,次年因小腿部负伤溃烂,由战友护送回老家医治养伤。腿伤痊愈后,父亲去临安找部队,当时通讯落后,加上部队作战流动性大,与部队失去联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后,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1950年父亲担任史家村民兵队长,后经组织推荐到建德专署参加干部培训学习,回来后到乡政府工作。1953年父亲任虹赤乡乡长,后历任大同公社社长,新建公社、大源公社、灵桥公社管委会主任,大源公社党委书记,大源区区长,后调到富阳乡镇企业局、经信局工作至1990年退休。</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无论父亲工作地点变动和职务变化,在老家一带的乡亲们都喜欢亲切称呼他为孙乡长。在漫长的生活和工作中,父亲磨炼和养成了吃苦耐劳,朴素节俭,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品性和生活方式。父亲的高尚品德和身传言教对我们三兄妹的人生影响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正是有父亲这样的榜样,激励我们跨越障碍,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向前。</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读书阶段,当因考试不如意,心情一团糟的时候,父亲总是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当我生病躺在床上的时候,父亲为我端饭送水,嘘寒问暖关怀备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在我11岁时,有段日子经常肚子痛,有时半夜里从梦中痛醒,吃不好睡不安稳。在当地的卫生院看了多次未见好转,本身消瘦的我变得更加苗条。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多方打听,当时的大同公社勤功村有个老中医张堃,人称应彪先生对疑难杂症颇有医治章法。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带着我赶往勤功村,刚走几步,父子看我身体虚弱,直接背着我从史家村翻盘坞岭来到勤功村。</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事不凑巧,这天应彪先生在骆村坐堂行医,父亲又背起我赶往骆村。当我们排着队看过病撮好中药已是中午以后。若原路返回到家,虽然只翻一道岭,但路上耽搁的时间要长些,父亲为了让我早点到家早点吃药,决定抄近路翻两道岭即骆家岭和徐家岭回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背着我来到骆家岭下,沿着用石子铺成的蜿蜒石阶开始往上爬,没多长时间,父亲的汗水便开始往外渗出。到过骆家岭的人都知道,此岭快到山顶的那段石阶是又窄又陡,如同华山天险一般。父亲让我紧搂着他的脖子,不要往下看,艰辛地一步一步拾阶而上。我依驮在父亲背上,听到他喘着粗气,汗水象雨滴一样落到我的手上,此时止不住的泪水溢满我的眼眶,我心里默默告诫自己:长大后定要孝顺父亲,报答他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爱。我也恨不得“胁下生双翼,直飞到山顶”,以减轻父亲的劳累之苦。</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到家后,在父母的关爱和细心照料下,我的身体得以康复。 父爱与母爱一样无私,他不求回报。父亲健在时我与父亲谈起他背我去看病之事,他只淡淡说了声:从小翻山越岭习惯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情感,只有用心才能体会。</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63, 63, 63);">他一边让你勤俭节约,一边给你零花钱。他微笑着送你坐上去外地上学的车,心里却十分难受。他很少说爱你,但他的爱却从未停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棵大树,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也会为我们撑起一片荫凉。父亲在九十多岁高龄时,仍处处为子女着想,尽量少麻烦我们。父亲对我们子女的爱永远如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我为自己拥有过如此博大深厚的父爱而感到自豪和幸福!</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9月23日父亲离我们远去,令人悲痛至极,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我每每想起父亲,就要默默流泪。如果真的有天堂,相信父亲在天堂似一缕阳光仍给予我们温暖,亲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附:我妻子清明节所写的《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公走了已经半年了,期间真的不想提及,生怕自己控制不了情绪,悲伤落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公是一个老干部,曾经在几个乡镇就职,当地的老百姓都喜欢称呼他为“赤脚乡长”。他当乡长、书记时总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和他们一起下田种地,深入群众,为老百姓办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一生勤俭,生活朴素。但老家要造桥修路,他慷慨解囊;族里要做谱了,他捐出准备做80岁生日的3000元钱;老家亲戚朋友有困难了,他总是热心相助。曾经有个同事跟我说:“你公公真好,那天我拎着东西抱着小孩在公交车上,你公公一定要帮我拿东西,后来我才知道是你公公啊!”我公公确实是好,他对陌生人都这么热心,对我们家人更是体贴入微。只要公公在,婆婆就不用烧饭做菜,只要公公在,我们小辈就不要洗碗抹桌子。公公婆婆刚退休的那些年,我们节假日都要回家一起吃饭,平时也要隔三差五地去吃饭,每次吃饭后我总要抢着去洗碗,而公婆总不让我做,说我工作够辛苦了,这里的事你不用做。有时我系好围裙准备洗碗了,公公忙把我围裙解开说“你去坐,去看电视”。后来公婆年纪渐渐的大了,我和先生说:以后我们爸爸妈妈家不去吃饭了,省得他们劳心劳力,节假日可以请爸爸妈妈到我家来吃饭,也可以到外面餐馆去吃。这样一来,公婆有时烧好了菜拿到我们家,有时拿到我的办公室。我的同事看到了,很羡慕我有一对好公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有一次,我公公打电话来,说:“家里的冬瓜要切开来吃了,你来拿一点去。”我去拿了,爸爸一定要帮我拎,说有点重的,你拿不动,就这样公公一直送我到小区门口才回。我当时就对爸爸说:“一个80多岁的人还要帮50多岁的人拎东西”,他笑笑。我爸爸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去年7月的一天不慎摔了一跤,虽经手术医治,还是没能挽回爸爸的生命。9月23日爸爸走完了94个年头,安然离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爸爸走了,我们非常心疼,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我看着在鲜花丛中的安详的爸爸泣不成声,嘴里一直念着“爸爸,爸爸……”,其他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这一声声爸爸里倾诉着我对失去爸爸的悲痛,这一声声爸爸里饱含着我对爸爸深情,这一声声爸爸里表达了我对爸爸的祈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我们给爸爸上坟,我站在爸爸的坟前,思绪万千,对爸爸的怀念一言难尽。愿爸爸在天堂一切如意。安息吧,爸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由原虹赤乡、青山乡、新关乡合并为大同公社,一九六三年元旦,大同公社干部于石井坞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七八年,大源区常绿、新建、新关、上官、大源、灵桥、礼源、里山、渔山九个公社的领导在富阳剧院开会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后、10后亲切交流相拥。1927望月衔花之兔,和蔼可亲又心怀若谷,2017临晨自鸣之鸡,闻鸡起舞又俏皮可爱。静待时光清浅,岁月流转,从幼稚到成熟,把握今天,珍惜时光,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span></p>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