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十月一、送寒衣",在北方时令到了农历十月一日之后,天气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比较暧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暧。除上述外,人们还要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物件~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h3> <h3>恰巧时间到了这个日子,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去世三十多年了,童年时的一点记忆和想象促使我来回忆他们。</h3> <h3>爷爷奶奶出生在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在那个灰色的年代里,穷苦人家的日子只能在水深火热里挣扎,地主的剥削使得贫困潦倒的家庭雪上加霜,学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奢望,贫苦人家的爷爷奶奶自然没有上学的那个福分,致使他们双双目不识丁,只能帮着各自的家人在黄土地里刨营生。据家谱推算,奶奶在十四岁的时候,裹着一双小脚从她们娘家的穷窝跨进了爷爷家的火坑,以致于后来不懂事的我在奶奶洗脚时搬着看她那双还没我脚大的脚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爷爷奶奶一生共哺肓了五子二女,四叔和二姑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让爷爷奶奶尝受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丧子之痛,庄稼汉人的憨厚朴实使他们顽强的在黄土高原的苦坑里继续刨挖着、与命运抗挣着……</h3> <h3>随着子女们慢慢长大,相继成家立业,日子慢慢变得松活了,而他们却老了,在没享受人间一点清福的时侯,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爷爷撒手人寰,在亲人们眼泪还未擦干的时候,次年六月十六日奶奶也随爷爷走了,七八岁的我在那时候没有过多的悲伤,只能跟随哥哥们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小忙。虽然那个年月的生活是苦涩的,然而又是甘甜的,爷爷奶奶的慈祥与疼爱厚厚的覆盖了那个年代的穷苦,与他们相处的时光,我们被爱浸泡着、温暧着……</h3> <h3>我怀念那个年代,怀念历历在目的陈年往事,借着爷爷奶奶生前唯一的一张照片画下爷爷奶奶在我心目中的形像,虽然父亲说:"画的挺像,就是奶奶脸上的色有点重"。我没有回答父亲,因为在我心里,厚重才能让我从心底升华起对爷爷奶奶的敬重和感恩。</h3> <h3>爷爷奶奶,我们又给您送寒衣了。你们在哪边还好吗?记得保重身体,我们都还好,成家了、有娃了,几位年岁大点的哥哥的娃都有娃了,都有人喊我爷爷了,你们期盼的人丁兴旺实现了,我们一定会牢记你们的教导,好好抚养下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才,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一直----------想念你们!</h3> <p class="ql-block">作者:王海强,甘肃庆阳人,蒙外祖父言传身教,酷爱书画艺术,沉浸书海三十余载,作品受人赏识、收藏,宁县博物馆王氏宗祠祖训、族规、族约、名人传略皆出其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