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之行(重回军营)(一)(20181107~14)……

jali

<h3>自从退休之后,回到46年前我们曾经当兵的地方,寻找青春年少记忆的念头一直萦绕在</h3><h3>心。我们忘不了那套绿色的军装、忘不了住了三年多的营房、也忘不了看过无数次电影、演出的大礼堂、更是忘不了那小小的军部总机机房、电传值班室……,因为我们当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当兵的人。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感到荣光,同样,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h3> <h3>出发……</h3><h3>2018年11月7日,谢家兰、王和平、赵学文和刘惠英四人总算凑齐了,各自从上海、苏州北乘坐高铁出发,开启了会见老首长老战友、重返老营房、游览山东半岛的行程……</h3> <h3>列车准时到达泰安站……</h3> <h3>到达泰安,原二连单边带潘建军派他部下到车站迎接我们,招待我们的午餐,是小米煎饼卷香葱,太好吃了……</h3> <h3>下午,潘建军陪同我们游览泰安岱庙……</h3> <h3>泰安市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它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h3> <h3>深秋,银杏叶黄了……</h3> <h3>岱庙围墙……</h3> <h3>龟背碑……</h3> <h3>“中日友好亲善之碑”是侵华日军盐谷保芳(当时驻守泰安火车站的曹长)的字,自1985年起,20多次来中国向中国人民谢罪……</h3> <h3>观海石碑……</h3> <h3>五岳独尊……</h3> <h3>汉柏树……</h3><h3>此古柏相传为汉武帝刘彻亲手所植,距今已有2100年。树干腹中曾被火烧,已枯死多年,东侧树干仅靠北面32厘米宽的树皮顽强生长</h3><h3>虽肤剥心枯,却又继生新枝,呈现出葱茏苍郁、枝叶扶疏的勃勃生机。</h3> <h3>登上围墙……</h3> <h3>岱庙内随处一拍就是景……</h3> <h3>11月8日,原定上泰山的计划,由于下雨大雾而封山,我们只能打道回府,立马去火车站买票去济南……</h3><h3>潘建军送我们到车站,大家合影留念……</h3> <h3>到达济南,在火车站通道内,在“济南欢迎你”的标牌下,我们合影留念……</h3> <h3>济南火车站……</h3> <h3>中午,大家在车站附近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很爽……</h3> <h3>2008年11月8日我们仨在济南参加何丽雅儿子的婚礼,2018年11月8日,10年后的同一天,无意中的巧合,我们在同一位置留影纪念,整整10年,感慨飞快流逝的岁月……</h3> <h3>大明湖……</h3><h3>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其中湖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恒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其一大优点,并具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特色的写照。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济南曲水亭街……</h3><h3>曲水亭街是泉城济南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它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文庙。</h3><h3>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与曲水亭街相依,一边是青砖碎瓦的老屋,一边是绿藻飘摇的清泉。</h3><h3>现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形成了济南独有的市井情态。曲水亭街真的是个清幽的好去处。繁华中少有的宁静,让人流连忘返。</h3> <h3>古宅……</h3> <h3>池塘……</h3> <h3>河边古街……</h3> <h3>墙画,非常立体,感觉这匹马🐴长途跋涉刚回来,在墙头下休歇着……</h3> <h3>11月8日晚,孙海燕班长、董丽玲和刘建军在“舜耕山庄”设宴招待我们……</h3><h3><br></h3> <h3>  舜耕山庄始建于1985年,占地200余亩,坐落于济南风景秀丽的千佛山麓,是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历史气息于一体的四星级宾馆,是泉城十大景观之一。这里依山环翠,绿树成荫,间以假山荷池,连以湖廊曲榭,极富中国园林特色。</h3><h3> (说明: 照片下载自网络)</h3> <h3>总机班合影……</h3> <h3>11月9日,我们到了潍坊,张福祥教导员、李训然指导员到火车站迎接我们。</h3><h3>我们在潍坊人民广场与张福祥教导员、李训然指导员、宋民丽班长、付邦林(特意从昌邑赶来,与大家见面)合影留念……</h3> <h3>美味佳肴……</h3><h3>11月9日晚,宋民丽全家在潍坊紫京国际大酒店招待我们……</h3> <h3>晚餐后大家合影留念……</h3> <h3>宋民丽班长给我们安排的酒店,潍坊紫京国际大酒店……</h3> <h3>11月9日上午,张福祥教导员夫妇、宋民丽班长、付邦林陪同我们游览了中国北方园林建筑……十笏园。</h3> <h3>十笏园……</h3><h3>十笏园建于清光绪11年代(1885年),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因占地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故而得此名。“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h3><h3>十笏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作私邸,修葺了北部三间旧楼,题名砚香楼,开挖水池,堆叠假山,始成私人花园。十笏园是整个丁宅建筑群落的一部分,该建筑群落除“文革”中被毁的后花园外,现存的建筑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米,古建筑房屋200余间,其中仅十笏园中的大小建筑就多达34处。</h3> <h3>蔚蓝的天空下,文昌阁显得尤为壮观……</h3> <h3>黄叶下的古宅……</h3> <h3>在潍坊,李训然指导员安排了接风宴; 宋民丽班长安排了温馨宴; 张福祥教导员则安排了欢送宴,除了美味佳肴,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首长老战友们的热情。宴席上,张福祥教导员作诗一首:</h3><h3>山亲水亲人亦亲,</h3><h3>天涯战友谊长存,</h3><h3>长江河水深千尺,</h3><h3>浪惹情牵桌上人!</h3><h3> </h3> <h3>教导员的诗用黄梅戏调来唱……</h3> <h3>11月10日,我们来到莱阳……</h3><h3>张福祥教导员亲自从潍坊陪同我们去莱阳。</h3><h3>通信二连张殿学排长、张福祥教导员的老部下 78年兵郭法堂到莱阳火车站迎接我们……</h3> <h3>一到莱阳,请郭法堂开车从莱阳市中心走,让我们看看莱阳的变化、找寻记忆中的莱阳县城。</h3><h3>在曾经的莱阳县供销社的旧址上,现在是莱阳市百货大楼……,当年在部队一到休息天,我们会请假,出连队的东门,走上冶方(记不得是哪二个汉字)那条小路,走路步行到莱阳县城去买点牙膏牙刷、去东方红照相馆照个相(东方红照相馆已没了踪影),看到如今的莱阳市依稀有点当年的感觉……</h3> <h3>晚上,郭法堂老板在莱阳“丽都山庄”设宴招待我们……</h3> <h3>郭老板给我们安排的酒店……莱阳丽都山庄</h3><h3>(图片下载自网络)</h3> <h3></h3><h3>11月11日一早,我们驱车前往营房。</h3><h3>军部南大门,与记忆中门岗差不多。进了南大门,原来的卫生所、警卫连的房子都没了。</h3> <h3>军部招待所大门,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br></h3> <h3>进招待所,右边的一排平房没了……</h3> <h3>招待所内也盖了楼房……</h3> <h3>北院……</h3> <h3>平房前的门洞依旧老样子……</h3> <h3>平房依旧……</h3> <h3>招待所老楼……</h3> <h3>大礼堂……</h3><h3><br></h3> <h3>40多年前的大礼堂外墙我记得就是水泥墙,现在都贴上了瓷砖,有了时代感……</h3><h3>我和总机班的林花曾在大礼堂门前照过像,相隔44年,再看到大礼堂,不像在记忆中那般高大雄伟,好像变小了,是我们都变老了吧……😄😄😄</h3><h3><br></h3><h3><br></h3> <h3>王和平和谢家兰44年前在大礼堂台阶上合影过,今天在相同的地方再次合影,意义非凡……</h3> <h3>礼堂的右面是26军宣传队的驻地……</h3> <h3>正面相对的是军部办公楼,军部总机房就在这幢楼的一楼,大门上着锁🔒,我们无法进入。当年我们无数次的进出这大楼,白班、夜班,对它有种说不出的感情,因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此度过……</h3> <h3>46年前(1972年夏),总机班女兵们在军部办公楼前的合影……</h3> <h3>军部大办公楼的北面……</h3> <h3>45年前,我和总机班的赵萍在咱们总机机房窗外,一起照过像……</h3><h3>此次来到军部办公楼前,发现原来的那些矮矮的灌木树丛没了,大楼也成了“铁拳文化活动中心”……</h3><h3><br></h3> <h3>军部办公楼南面加了个门洞和矮矮的围墙……</h3> <h3>军部办公楼北面的小平房,以前是军部收发室、参谋干事们、机关打字员的宿舍,现在门窗都封闭着,不见人影……</h3> <h3>军部大办公楼的西边依旧还是篮球场,我们总机一班、二班在这篮球场上合过影,也是总机班唯一的合影(见下一张照片)……</h3> <h3>前排左2是本人,哈哈,不好意思,估计当时开小差、斜着眼……</h3> <h3>军部办公楼西南湖面上的小亭子,现在是一个双层亭,好像与40多年前不一样了,也有可能我的记忆出错了。那是44年前,我和林花一起在小亭子内……</h3> <h3>从这条路往下就来到了通信营二连……</h3> <h3>原来的通信二连营房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变成了车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