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下面这幅黑背景的照片是在黄淮学院南校区拍的。月季正在盛开,但株距宽,黄土地非常醒目地裸露着,让手机不能虚化背景的缺点暴露无遗。</h3> <h3>连拍了几张效果都不理想,正想放弃,又看到一朵花品相很好,灵机一动,顺手把随身背的黑色的包挡在了后面,后期制作时只是稍微拉黑了下背景,效果很不错,图片清晰,颜色也接近真实。但不知从“艺术”的角度看,是不是又过于写实。</h3> <h3>下面这几张风景照是下午三四点钟时在世纪广场拍的。场景很普通,只有几棵树。</h3> <h3>天气睛朗,明艳的阳光照在树木上,不同的部位受光度不同,使得原本单一的绿色有了层次,色彩一下子丰富起来了。</h3> <h3>构图是骨架,光影是灵魂。不管是对资深摄影人来说,还是对初学拍照者而言,对光影的把握都至关重要。</h3> <h3>一大片芍药花正蓬蓬勃勃地开放,是附近的村民种植的。</h3> <h3>村民种芍药不是为了观赏,而是拿根作药材,因而对花不太看重,管理也很松散,游人可以随意拍照,不像公园里的芍药牡丹,都用栅栏围起来,根本无法靠近,只能望花兴叹。</h3> <h3>光线太强,连拍了几张都曝掉了。太阳光照在手机屏幕上,加上我视力又不太好,根本看不清拍的是什么。好在我事先有准备,带了张黑色的卡纸。把卡纸挡在花的一侧,既挡住了强烈的光线,又纯化了背景,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手拿卡纸,一手拿手机,镜头离拍摄对象很近,被拍摄体几乎充斥了整个画面,显得有些呆板。</h3> <h3>小区里有棵樱桃树,我早就留意了,想等樱桃熟了拍组照片,甚至连题目 都拟好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原地区没有芭蕉,就拿美人蕉代替,反正只是图个意境。</h3> <h3>樱桃终于熟了。刚开始拍,就听大门吱地响了一声,走出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说“照相啊?”我赶紧笑脸相迎,回答“拍几张照片”。“光照相,不吃啊?”总觉得老妇人的表情和声调都怪怪的,好像是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别拿拍照作幌子,想吃樱桃直说呀!”我这个人心理素质不行,不做贼也心虚。古代的君子为避嫌走在瓜地边不弯腰提鞋子,走在李子树下不抬手扶帽子,我在人家熟透了的樱桃树上比比划划,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为避瓜田李下之嫌,匆忙拍了几张,就赶快撤离了。</h3> <h3>樱桃是红了,可计划也泡汤了。</h3> <h3>下图这棵白色的小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花很小,颜色也不鲜艳。肯定不是专门种植的,可能是风吹来了一粒种子,亦或是鸟儿在溪边无意间留下的杰作。它长在公园的溪水边。小溪中有不知名的水草,还有对岸的绿树在溪水中留下的清晰的倒影。有了溪水的映衬,小花便显得生动起来了。</h3> <h3>这种紫色的花可能是大蓟,我们老家的方言叫刺蕨芽(音),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如今已登大雅之堂,作为观赏花卉在城市的公园里安家落户了。当时已过了盛花期,花有些干枯发白。随手拍了几张,后期过后效果还不错,看上去有点像油画。</h3> <h3>开源公园的鸢尾花品种较多,不只有紫色的,还有黄色、红色和白色的(有的可能是马兰,我分不太清楚)。风儿吹来,一朵朵鸢尾花像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本想多拍些照片,做个专题,可公园四周全是高楼大厦,不管怎样变换角度,那些钢筋水泥建筑总能闯进镜头中来,瞬间便破坏了画面的和谐。无奈只好放弃,又到其他地方拍了几张。</h3> <h3>说来也怪,有时候你很看好的东西,拍照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而那些不起眼的东西,却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