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立冬时节,寒风瑟瑟,城关中心小学却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2018年11月7-8日,为期两天的陇东学院“国培计划(2018)”武山县送教下乡(第二阶段)小学语文研修活动如期举行。</h3> <h3> 本次活动根据陇东学院“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第二阶段文件精神,以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为目的,重点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通过研课磨课和专家讲座,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h3><h3>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 陇东学院专家团队,讯飞集团高级讲师刘兴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关小学名师曹雪萍,武山县教研室主任顾建平,全县各小学语文教师300余人。</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活动第一项:同课异构展精彩</h3><h3> 鸳鸯中心小学教师张剑英和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关小学名师曹雪萍老师同课异构《长城》 ,杨河中心小学录红元老师执教《有的人》。</h3> <h3> 三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尤其专家曹老师的课,深入研究课标,对文本的处理,对学情的分析处体现着教育家的智慧,让所有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她的课激情四射,字字珠玑,同学们欢欣踊跃,整堂课妙语连珠,不时的碰撞出智慧得火花,浓烈的学习氛围驱散了严寒,让人感觉整个教室春意盎然!</h3> <h3> 活动第二项研课磨课促成长 </h3><h3> 专家们对几位老师的课一一点评,指出一节好课应该做到:1 、备课时不要贪多求全,要抓住一两个点去落实。2、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落实知识点。3、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抓住孩子注意力。4、小组合作要有实效性、趣味性、高效性,注重课堂生成。最后,她指出,作为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看到学生成长、进步,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情怀和素养。</h3> <h3> 11月7日下午,陇东学院专家团指导老师刘兴以《教育的2.0时代》为题进行了讲座,她指出,我国教学现状由信息化教学向智慧学校、教学——人工智能教学转变。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学会知识道理,二是用得到知识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三是用已知的知识创造未知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的眼光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h3> <h3> 活动第三项:研课磨课展成果</h3><h3> 11月8日上午一节,鸳鸯中心小学的张剑英老师和杨河中心小学的录红元老师分别执教研磨后的《长城》、《有的人》一课。随后专家们对两位老师研磨后的课进行了点评:经过研磨,两位老师的课有了明显进步,老师们以师之情激生之情,以文字情感染生之情,教学环节清晰,知识点落实到位,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堂语言简洁,过渡语自然巧妙。</h3> <h3> 活动第四项:微型讲座授技巧</h3><h3> 城关镇第三小学的杨云云老师以《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编写意图和使用建议》为题进行了讲座,她说,统编教材编写的是国家行为,是中央决策,它的编写意图一要落实立德树人,做到润物无声。二要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三在识字编排上,采用多种方式识字,四要阅读教材立足于课内阅读并向课外阅读延伸。城关镇第五小学孙小娟老师以《利用绘本指导儿童读写实例分析》为题,给老师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绘本,并指导老师们在以后教学中怎样利用绘本指导阅读,怎样利用绘本指导写作。</h3> <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课异构,研课磨课如同一股清澈的流水注入到培训老师的教学生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专家精彩的课堂和研修老师开怀的研磨,为培训老师的教学思路打开了一扇窗。这次培训,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使学员在零距离的观摩研讨、比较、反思中,充分的认识到:研课磨课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过程!</h3><h3> </h3> <h3> 这次国培送教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教育的路上才会一路芬芳,一路阳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