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 Rosa ★*

<h3>   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h3><h3> 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 </h3><h3> 自古以来荆州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篇和身心“相许”之地。 2018年10月,一个细雨飘飞的下午,我有幸第一次来到位于荆州古城的长江大学参加国培学习。为期十天的紧张学习过程中,有理论学习、专家讲座、业务研讨、作品生成等众多环节。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主题就是“核心素养”。<br></h3> <h3>  开班啦!谢院长主持开班仪式,示范引领。各县学员交流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后的返岗研修的经历,重点围绕集中研修后教学与教研实践、校本研修、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践、送教下乡活动等等,探讨出现的问题与对策。<br></h3> <h3>  保康、武穴和竹溪的老师们正在交流</h3> <h3>  来自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室李昕主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李主任阐述什么是核心素养?用16字概况就是: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两能两品)。那么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才算是体现核心素养的课堂呢?李主任用一个课例对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要求我们用本节课领悟到的核心素养对文本进行五维解读。<br></h3> <h3> 长江大学教授谢院长也为我们讲解《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本解读》。谢院长借用北师大教授王蔷的课件并与昨天下午李昕主任的课件做比对,再次引领我们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解读文本,进一步挖掘拓展文本的内涵,提升理念。通过学习,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1、今后的教学中更要多多思考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本解读究竟要培养学生达到哪几种能力。2、语篇结构化不只是板书设计,更是文本的主题框架(主题图),主题图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时常使用,这次的学习我忽然觉得主题图在教学中是那么的重要,尤其是在语篇的教学中更是需要主题图来理清文章的脉络,我更赞成让学生自己建构主题图,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主线。3、迁移创新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拓展。也要在教学中常态化,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br></h3> <h3> 结合谢院长和吴昕主任的讲解,我们以项目县为单位,选择一课时,开展小组研课,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文本进行解读,挖掘文本内涵,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说课的形式汇报课例研修成果,学员们互相进行评价,专家给与点评。<br></h3> <h3>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资源学习和讲座引领》,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冯丽老师给我们解读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热词“核心素养”。冯老师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写作教学由Learn to write转化成Write to learn 再转化成Writing makes an exact man。着眼于语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语篇的布局和文章的逻辑要认真分析,为写作建构支架。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导入部分(语境的创设)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科学育人,知心行合一 ;评价的考量要体现渐变性。<br></h3> <h3>  恩施市逸夫小学的田艳老师解读绘本教学的资源挖掘和运用<br></h3> <h3> 最后一项作业,结合小学故事教学和绘本教学的特点,选择教材中的story time,进行小组研课,备课,制作课件,生成成果,并在班级展示。经过努力,我们所设计的一节课代表小学组在教研员论坛时进行了展演,并得到专家们的好评。<br></h3> <h3>  观摩上课,听取武汉枫叶国际学校和荆州枫叶国际学校的英语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英语教学经验<br></h3> <h3>  荆州枫叶国际学校留影</h3> <h3>  小学英语培训班的娘子军</h3> <h3>  培训团队和教授们一起合影留念吧</h3> <h3>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核心素养的实施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努力,核心素养的显现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倾心做事,静待花开,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