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40伴我西行》之西藏篇

大胡子老铁

<h3>  时隔两年再次进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一点也不亚于初次,行前的那份喜悦和冲动溢于言表。</h3><h3> 此次进藏路线:由川藏南线进入,经康定、理塘、通麦天险到达拉萨,然后往南到山南海拔3900米卡久寺拍摄目标鸟种棕尾虹稚。下山后往北走青藏线经可可西里返回武汉。</h3> <h3>  两年前路过这里就期盼着河上能有一座大桥,如今一条🌈已经出现在大河之上</h3> <h3>  川西甲根坝康巴汉子土登是我好朋友,2016年进藏的第一站就是住在他家。</h3> <h3>与土登一家合影</h3> <h3>土登的妈妈为我们煮奶茶</h3> <h3>土登家热情的牦牛</h3> <h3>  骑马🐴去以土登名字命名的土登垭口,从另一个角度远望贡嘎雪山</h3> <h3>  这个土登垭口是唯一能同时看到大小贡嘎雪山的位置</h3> <h3>康巴汉子土登提供的视频</h3> <h3>  走过折多山和海螺沟,车子脏成了这个样子</h3> <h3>  怒江七十二道拐</h3> <h3>  一路上遇到不少BJ40的车友,这是与广东车友们的巧遇</h3> <h3>  路过318国道4000公里里程碑,不知何因里程碑倒地,据分析,可能是这两年许多新修桥梁隧道缩短了里程,里程碑也要重新安置了吧!</h3> <h3>2016年经过这里的留影</h3> <h3>两年前也曾在此路过</h3> <h3>迫龙沟特大桥</h3><h3>  迫龙沟是通麦天险之一,据说,迫龙沟特大桥和与之相连的帕隆2号隧道,已经于2016年4月13日正式通车了,至此,让所有司机谈路色变的“死亡路段”,“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难,难于上西天”的通麦天险巳成往事。</h3><h3>  虽说如此少了些许困难,增添不少便利,但也失去了许多挑战!</h3> <h3><br></h3><h3>  迫龙沟是通麦天险之一,我们2016年4月2日经过时的路况还是让所有司机谈路色变的“死亡路段”。</h3> <h3>  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时,气温骤降,狂风呼啸下起了大雪</h3> <h3>第二次来到拉萨</h3> <h3>到过西藏的都会去看看的羊卓雍措,如今的水天一色还是那么的蓝</h3> <h3>卡久寺上过重阳</h3><h3> 2018年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在海拔3900多米的西藏卡久寺度过,这里水美、山美,人更美,山涧云雾缭绕,植物多样,恍如人间仙境。偶遇云游大师多吉喇嘛,他一人徒步,云游四海,精神可嘉……</h3><h3> 我与多吉喇嘛合影留念</h3> <h3>  远眺卡久寺,如同一幅迷人的天然画卷,缓缓舒展在高山之巅。</h3><h3> 这里群峰延绵,古木参天,花草繁茂,沟谷纵横,高山之巅,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深隐莫测,犹如人间仙境。</h3> <h3>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h3> <h3>  下榻在卡久寺里二天,在海拔3900多米的高山之上,晚上还是有点难以入睡。</h3> <h3>  卡久寺的远眺照片,就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两年前因为天气不好没有拍成,这次如愿以偿。</h3> <h3>  离天堂最近的🐤鸟:棕尾虹稚,也称九色鸟,常年栖息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之上,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也是邻国不丹王国的国鸟。</h3> <h3>卡久寺上的血雉</h3> <h3>高原兀鹫</h3> <h3>可可西里的藏羚羊</h3> <h3>《穿越可可西里》</h3><h3> 唐古拉山、 可可西里一直都是我向往的地方,有生之年来一次穿越的梦想今天得以实现。</h3><h3> 青藏线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沿线壮美的高原风光,坎坷崎岖不平的道路、风云突变的气候、难以想象的高原大堵车,也给我留下难以忘怀印象。</h3> <h3>  可可西里大堵车,车龙延绵30多公里。由于这段路况极差,抛油锚的、断车轴的、冻油箱的比比皆是,好多车子被堵几天几夜无法动弹……</h3> <h3>被堵的车辆一直排到天边</h3> <h3>  偶尔经过青藏铁路的列车,给添堵的心情带来一丝丝快感。</h3> <h3>  可可西里无人区公路上被车撞死的藏野驴,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司机干的好事,可惜了!</h3> <h3>  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沱沱河保护站前留个影</h3> <h3>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h3><h3> </h3> <h3>  广东车友拍摄的小视频,谢谢有你们同行,无兄弟、不越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