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个星期大家发上来的片子,以风光片居多。风光片的拍摄要求一是构图,二是用光。我们这堂课重点讲用光。</h3> <h3> 这是本次课的榜首片。它好在拍摄的时机好,光线用得好。左边的光打在中部的山脊上,表现了植被的明暗反差,呈现出立体感。远处的雪山一暗一明,体现出构图中的虚实,前景的水景,由于山阴影的遮挡,效果不是太好,我想如果拉近些,可能更好些。</h3><h3> 我想这张片子的拍摄时间,应该是在上午10点至11点左右,或者是下午2点至3点左右。</h3> <h3> 这张片子的构图比上一张好。拍摄者调整了机位,去掉了前面的水景,以一河一路为前景,重点表现了带有植被的山坡,凸显光的魅力,有主有次。天空的压缩使得主题更为突出。</h3> <h3> 这张片子光用得很好,前景用了一从秋草,色彩通透,一下就抓住了人的视线,后面的山体层次分明,植被色彩表现得艳丽迷人。</h3><h3> 缺点是构图不是很成功,一是天空留得过多,二是前面的草丛再往左挪一点就更好了。修一下片。</h3> <h3> 这样使得前景的草丛光更为突出,而右下角的中景植被光也得到了表现。</h3><h3> 可以说光线是风光片的灵魂,没有光线,再好的取景也无济于事。</h3> <h3> 比如这一张,地面的红很漂亮,取景中点面线的搭配得当,很有中国画的味道,但是由于没有光,整个画面显得呆板而没有生机,地面的红色也表现得暗淡无光。如果阳光穿过树林,把树影打在地上,那么就一定是张好片。</h3><h3> 所以光线是摄影的主宰,摄影是光的艺术。</h3> <h3> 我们在以前的课中讲过光线的方向,光线有顺光、逆光、侧光、侧逆光、侧顺光,还有就是正顶光。这些都是以相机的位置来述说和制定的。说起来就象我们打太极时的八方线一样。</h3><h3> 顺光:是指光线的方向与相机镜头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光线是从你的身后射过来的,这个时候如果光源很低,你可以在取景器中拍到你自己的影子。但是拍不到标的物的影子。</h3><h3> 逆光:光线的方向与相机镜头相反,很多人拍日出或日落喜欢用这种光线。在这样拍照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焦点对着太阳,因为很容易烧坏相机的传感器。传感器是相机取景拍照时所必备的设备,相当于过去胶片相机的底片,胶片相机的底片是一次性的,而传感器却是永久性的。因为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传感器接受了影像后,把影像编成数字文件,输入存储卡,当我们想看图片时,存储卡再把数字文件传出来,在内存中整理成影像,展示给我们看。传感器在记录完影像后就完成了任务,接着再去进行下一个影像的记录。太阳是强光,它是透过镜头打在传感器上,而镜头是什么?是凸透镜啊!对焦取火的道理大家都懂吧?咱们小时候常玩的:用一个放大镜下面放一张纸,在太阳底下晒一会,纸会自己燃烧起来。当然,我们对着太阳按快门时间很短,不会马上烧坏它,但是很容易造成传感器的老化。这就是我们影友中常有的情景,同样的相机,同样的镜头,同时添置的设备,同样的时间地点,而出片效果却不相同。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以外,就是相机使用不当造成了传感器的老化,影响了图片的色彩和质量。</h3><h3> 所以,在使用逆光拍照时,千万不要把焦点对着太阳按快门。</h3><h3> 侧光:与相机镜头平行的方向,光源在相机侧面。如今天所展示的前三张片子。如果是在室外,这时的太阳比较高,所以光影也不会很长,虽然不是拍照的最佳时段,但也能出一定的光影效果。</h3><h3> 侧逆光:光源在相机镜头的侧前方。大多数的侧逆光出现的时候,光源位置比较低,光影略长,光影效果好,一般在上午十点以前,下午四点以后,如果是夏天,上午的时间还要提前,下午的时间还要推后一点。这一时间段是拍摄的好时候,最容易出好片。</h3><h3> 侧顺光:与侧逆光相反,光源在相机的侧后方。同侧逆光一样的光源位置和时段,只是因为标的物的方向变化,使得我们改变了机位。这时候的光影效果也不错。</h3><h3> 请看下面两张片子。</h3> <h3> 这两张片是在红河谷拍的,这一张是侧逆光拍摄。</h3> <h3> 这一张是侧顺光拍摄。在同一地点,什么地方我不说,凡是去过的朋友都知道。下午五点钟左右,我们下课之后。</h3><h3> 最后讲一下顶光:顶光是指光源在正上方,如果是室外自然光线,应当是上午十一点以后至下午两点以前,这个时候光影最短,拍照的标的物没有立体感,色彩也不好。</h3><h3>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说了:你介绍了这么多种光,我也记不住啊!更别说怎么用啦!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影子,你看看自己投在地上的影子或长,或短,来选择你的拍照时间。光影,光影,有光必有影,影子是衬托光和表现光的。影子长则光线好,这个时候最好拍片,反之,就要少拍或不拍。</h3><h3> 这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堂课我们要讲一下在拍片过程中如何灵活地运用现场的光线、气候拍好风光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