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1月5日下午,我校全体语文老师相聚会议室召开“语文主题学习”外出交流汇报会!</h3> <h3>在10月25日、26日两天,学校派教导处郭亚青主任和李蕊老师跟随教研中心领导一行四十余人去沈阳辽沈街第二小学进行了语文主题的参观学习。</h3> <h3>两天的学习中,她们不断研究、反思,感触颇深!正如闫俊如主任说的那样:“辽二小是把习惯养成种在学生的骨髓里,把积累运用种在课堂的每个角落里,把速读训练植入有效的训练里,把批注阅读分解到各个年段里,语文主题学习真正渗透到普通学苗的血液里!”</h3> <h3>郭亚青主任,带着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感触,分享了题为“最美是遇见”的学习体会!</h3> <h3>她介绍了辽二小学的教学之美:</h3><h3> 1.他们进行了课程整合,学科外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科内整合,同单元一课一得。目的是节约时间,开设集智课程,提升核心素养。</h3><h3> 2.他们对课堂环节的改革,教学过程40分钟大体流程:眼脑技能训练1分钟,词语闪示2分钟,回顾课文2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丛书阅读5分钟,小练笔10分钟。 他们用思维导图实现课堂学习。</h3><h3> 3.他们读书的方式有朗读,精读,浏览、略读、查阅,同时提炼出读书策略,品读、批注、概括、体会、列提纲,还有提速阅读,每分钟600-800字,课标要求的是每分钟300字。</h3><h3> 4.他们的程序管理做得非常理想,每一个课堂环节,学生都有小指令应答,这是培养学生倾听、专注、思索能力。</h3><h3> 5.他们的语文主题学习方式是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的,而且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了,学生由看到仿,到一半用,到理性用,贯穿小学阶段。</h3> <h3>郭主任再次强调语文课改,势在必行!她提出了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走向:</h3><h3> 1.阅读训练要提速,从语文课文入手,通过语文课、阅读课、自习、预习课、家庭亲子读书等渠道练习,至少每册语文教材中的28篇文章,篇篇课文要读熟,逐渐读快。学生分层次要求,达到都读熟,熟到背一半,熟到全背下来。</h3><h3> 2.课堂分析环节删繁就简,给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时间。继续进行一篇课文带一篇或者是几篇,进行积累,通过班级班班通选择所带的文章或是片断,通过学生预习查资料等,多积累课内外知识。</h3><h3> 3.词语句子复习环节,我们也尝试词语闪示,这是要制好课件,首先训练出示一个词语,仅停留一两秒,然后让学生回忆出示的词语是什么,接着逐渐增量,随着年级变化从词语到句子训练,训练专注力、记忆力和整体输入的能力。</h3><h3> 4.在原有的阳光课堂模式上完善自己。</h3><h3> 5.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中,轮流坐庄法,抽签接力法等;读书中品读、浏览读、查目录选择读、读书做摘记等等。</h3><h3> 6.我们必须多读书,读专业类书籍,读文学类历史类等书籍,用书涵养诗性、修养智性、滋养灵性。</h3> <h3>老师们认真倾听,记笔记,意犹未尽!</h3> <h3>李蕊老师做了题目为“重课堂教学指导,促教师能力提升”的汇报!</h3> <h3>她介绍了语文主题学习的五大课型,以及每一种课型的教学流程,时间分配,合作研究的方法,一课一得点的把握,1+x课型,思维导图的运用,读书方法的落实,低段课堂小口令的辅助运用等,并结合具体课例进行汇报!</h3> <h3>赵涛校长出席了此次汇报交流活动,并做了重要讲话!</h3> <h3>赵校长指出,主题阅读是把教材中的每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教学!我们必须建一座桥,让学生从教材出发,通过这座桥走向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继而进入人类文化的浩瀚大海,基于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导处精心编写适合我们学校的实施方案,努力抓住语文教育的“根”和“魂”!</h3> <h3>教育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把工作做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完美,就是特色。元宝山镇中心校教育人将继续努力,继续探索。<br></h3> <h3>借用赵涛校长最喜欢的一段话做结尾:最美好的工作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明确清晰的方向,低头有铿锵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可歌可泣的教育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