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丹巴初秋的藏寨》美篇与你分享,谢谢您的指导!🌹——摄影、照片后期、编辑:练伟光(阿树)。

练伟光(阿树)

<h3>  2018年10月第三次到丹巴,主要目的地是奔党岭的秋色拍摄而来的,13日从惠州机场飞成都,21日返回。来回八天,两天拍党岭的秋色,其余时间拍拍丹巴藏寨。</h3> <h3>  丹巴县城的四条河流,由北向南流的是大金河;由东向西流的是小金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的沙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的是革什扎河。四条河在丹巴县城汇集后向东南流去的就是著名的大渡河。这四条河孕育着一个个美丽的藏寨坐落在四河八岸的山坡上,岩壁上,璀璨夺目。</h3><h3><br></h3> <h3>  巴朗山又称“斑斓山” ,海拔5040米,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常常云海浮动山腰,将雄浑的山脉分成上下两部份,上面是野花缤纷的高山草甸,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古人过巴朗山时曾留下:“立马秋风绝顶山,千崖万壑拥斑斓;披开云雾依辰极,身在青霄紫气间”名句。</h3> <h3>  甲居藏寨。“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br></h3> <h3>  基本是统一格调的藏寨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h3> <h3>  半山处凸起的巴郎藏寨,唯美唯俏!</h3> <h3>  距丹巴县县城西北18公里大桑藏寨,依山傍水,坐落在革什扎河下游河谷中。民居建在紧邻崖壁的河边坡地上,远看颇似宫殿。因为党岭和莫斯卡的大名,路经的大桑藏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br></h3> <h3>  从丹巴县城沿大渡河而下约10公里的梭坡乡藏寨。在大渡河对岸的座座碉楼拔地而起,高的有十余丈,低的也有五六丈。一座座经受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袭、战争洗礼仍然苍劲傲立。</h3> <h3>  中路藏寨。中路藏寨历史悠久的古碉楼,古朴隆重的成人仪式,形式多样的锅庄舞,庄严肃穆的古藏戏,华美艳丽的嘉容藏服,妙趣横生的顶毪衫习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香脆可口的火烧馍馍,所有的这些又是如此活色生香。相比甲居藏寨的名声在外,有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觉,身临其境,一种“梦里寻她千百度,置身桃源却惘然”的感觉油然而生。</h3> <h3>  八美墨石公园是石林发育于雅砻江支流庆大河的东侧的坡地,宏观上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岩。它们或蜿蜒于河谷,或穿越于草原,或翻越于山脊,与茫茫的草原界线分明,形成一道道壮美的石林奇观,规模不大,景观也很一般,但也吸引了不少游客。</h3> <h3>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胜塔,是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雅拉神山享有着东方白牦牛山、西藏第二香巴拉的美誉,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县,其西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形成了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之一。<br></h3> <h3>  木雅大寺。木雅藏族的来历至今是一个迷,但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古代党项人与本地土著先民融合繁衍的后裔。木雅藏族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这一区域的藏族操一种被称为“绒格”的木雅语。而木雅语又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两个语区。木雅,是个一古老的名称,无论是在吐蕃历史中,还是在《格萨尔史诗》中,它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木雅旧译“弭(mi)药”,今天,它既是一个古老部落的称谓,又是一个地域名称。</h3><h3><br></h3> <h3>  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