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1月,我有幸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陪同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并参观了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等地,让我们切身感受了真正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四天的研学旅行中,我们了解了延安这个城市,更深刻的了解延安的革命文化,认识到延安的老一辈红色传统。</h3> <h3>11月2号的凌晨两点二十,我们经过7小时27分钟的旅途,终于看到了听闻已久的延安。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秘。一座一座的北方小楼,旁边可能就是山丘或者是小河,城市显得异常的拥挤,真难想象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这就是伟人生活过的地方。</h3> <h3>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h3><h3>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一批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h3><h3>纪念馆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h3><h3>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h3> <h3>第二站:王家坪革命旧址</h3><h3>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49年按原样进行了修复。这里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h3> <h3>第三站: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h3><h3>1969年北京来延安的28000名知青把青春岁月奉献给了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 </h3><h3>博物馆将有关知青的政策、照片、书报刊、宣传画、影视资料、生产生活、工作用品汇集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知青岁月。</h3> <h3>第四站:延安科技馆</h3><h3>这里都是新奇的玩意儿,讲解员带领学生们看了“地球脉动”、“神奇的莫比乌斯环”、演示了视觉暂留现象,解释了井盖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生活里有趣的现象和问题。</h3><h3>接着就自由活动起来,最好玩的要数镜子迷宫了,进去以后会看到许多个自己在那里,到处都是人,都是镜子,根本找不到出口………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大展玩技,我们也参与其中,和学生们一起体验、互动,太有趣了!</h3> <h3>第五站:为人民服务广场</h3><h3>科技馆参观之后,我们来到了张思德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张思德的雕像及一块巨大的刻着毛泽东所作“为人民服务”的石碑。毛泽东主席说: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毫无疑问张思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第六站:梁家河</h3><h3>梁家河,这个习近平主席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h3><h3>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聆听了当年习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习亲自带着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h3> <h3>第七站:杨家岭</h3><h3>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目睹了领袖们的简朴至极的生活条件,心中对他们的崇敬油然而生。</h3><h3>一间间窑洞旧址、一张张老旧照片,都在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这里艰苦的生活……</h3><h3>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的革命意志坚强不屈。我们一定要铭记革命历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并且将其传承和发扬开来。</h3> <h3>第八站:枣园</h3><h3>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是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漫步其间,我们深深感觉到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自豪。</h3> <h3>第九站:延安保育院</h3><h3>随后,我满含热泪地观看了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精心打造、隆重推出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心潮激荡,热血奔涌,一种难以释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h3><h3>全剧凝练紧凑,以小见大,气势恢弘。连同序幕共分五幕,时长65分钟。每幕环环紧扣,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很快将观众带入剧情中。这无疑是对红色文化的聚焦解读,是对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浓缩展现,以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给观众捧上了一席精美的旅游文化大餐!</h3> <h3>“知史可以明智”,这次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研学活动,追寻到了延安精神: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都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h3><h3>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习爷爷的号召,多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