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至 研兴浓 微课研讨在进行——延安市2018年中小学教学视导微课教学研讨志丹县小学专场

美友10368476

<h3>  11月的志丹小城,室外气温不断下降,可在市镇小学的录播室里,研讨氛围持续升温,大家正在进行一场研学的美丽约会——延安市2018年中小学教学视导微课教学研讨志丹县小学专场。</h3> <h3> 本次活动由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语组长任军侠老师主持,前来指导本次研讨的还有市视导组的专家——宜川城关小学副校长薛长琼,另外,我县各校教师代表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整个会场座无虚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观看微课环节</font></b></h3><h3> 市镇小学李米霞老师的微课《从〈只有一个地球〉看如何预习文章》,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2.过程让学生自己完成;3.疑难让学生解答;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5.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h3><h3> 市镇小学杨虹老师的微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获得有效学习资源。</h3><h3> 城关小学冯晓燕老师的微课《少年闰土》,设计意图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明了,实用性很强。能多角度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能在课结束时布置作业——描写班上一位同学(隐去姓名),写好后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能将文本所学化为生活所用,学生能力潜移默化得以提升。</h3><div> 城关小学赵作慧老师的微课《穷人》,能抓住典型细节对比分析,反复阅读体会,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描写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内心世界。</div><div> 刘志丹红军小学马静老师的微课《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举例贴近生活,进一和去尾的原因直接点出,一段微课的观看,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掌握,对教学的帮助很大。</div><div> 刘志丹红军小学董卫卫老师的微课《如何缩写句子》,为我们清晰地介绍了缩句的“五去掉”“四保留”“一重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一听就能把握住缩句的方法,不管是对于初接触微课的老师还是对于初学缩句的学生,学法的指导都非常实用。</div><div> 刘志丹红军小学任艳老师的微课《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内容设计简单明了,课堂中体现出来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理念,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合当今的数学教学。</div><div> 刘志丹红军小学演彩虹老师的微课《倍的认识》,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配以用数字说出倍数关系,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说课环节</b></font></h3><h3> 八位老师从微课的选题、设计意图及反思几方面进行了清晰、明了、精彩的阐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交流环节</font></b></h3><h3> 参与活动的老师,有通过微信群交流分享的,有现场交流讨论的,一个老师接着一个老师,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一个精彩接着一个精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几点建议</font></b></h3><h3> 任军侠老师对各位老师今后做微课提出了几点建议:</h3><h3> 1.注意微课导语言简意赅、直奔主题。</h3><h3> 2.教学设计要将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体现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h3><h3> 3.选题应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实用性。</h3><h3> 4.微课也应有教案,课后有学生参与,有教师反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共享环节</font></b></h3><h3> 活动最后,大家一起学习了我市的几节优质微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活动效果</font></b></h3><h3>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研讨,我们对微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学以致用,让微课唤醒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因微课而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