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源头第一村,吃豆腐喽——

渭水放歌

<h5>  11月3日,九点半从神龙门出发。</h5><h5> 在秦岭梁顶,拍完合影,几多人欢呼:去吃豆腐咾——遂放坡而下,去了岭南…… </h5><h3><br></h3><h3>一说岭南,便有了南国气息。原来的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妥妥的南国,艺术上更有岭南画派独树一帜名噪一时。此处的岭南,我的猜度,仅是秦岭梁以南的简称,我们不讲历史,我们没文化不害怕,我们就是要蹭热度,以便在印象中冰天雪地干旱燥热的不毛之地北方,迅速造就出一片温润旖旎万物葳蕤的南国热土来,呵呵,我们是故意的!</h3> <h3>此处也是嘉陵江源头景区的入口,更是标志性的秦岭碑。一辆辆大巴拉来了游客,他们朝北而望,一重又一重次第淡下的山岭,想想自己站在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零度等温线上,长江黄河分水岭上,于是便陡然增加了此行的价值与意义。他们也对我们围观,纷纷拿了手机拍照。在他们眼里,我们和这山水一样,有某种先进的意义,也是值得留念的风景。</h3> <h3>凤县黄牛埔镇东河桥村——号称“嘉陵江源头第一村”,据说此处豆腐宴师从剑门关。街面清冷,我们是唯一的“游客”。这里每当大雪,就会有岭北城里的人成群结队的坐火车来,几块钱一张票,在秦岭小站下,观赏山舞银蛇的壮观雪景。生活本该没有什么意义,人们便赋予它意义。</h3> <h3>找了一家号称二十年老店的店。这么多车子一放,也蔚为壮观,假如一辆均价八千,也有十数万丢在这里了。我的大笨车混迹其中,略显老气。</h3> <h3>这季节的骑行,要在外穿带绒的骑行服,我的经验,在内穿夏季的长骑行服,两厢配合,一个贴上吸汗,一个保暖挡风,略可相得益彰。一气骑到界碑,自然出了数身汗,这一停下来,热量迅速散失,像进了冰桶一样,不敢动弹,挨着就冰凉,实在是冷。屋内,炉火正旺,火气不甚旺者,早早就围了过去。</h3><h3>大家围炉闲话,有人奉上嘉茗,于是一杯接一杯饮了热茶。</h3> <h3>出来看看,总要留个纪念,就拍几张照片吧。阴霾下,大车呼啸而过。</h3> <h3>还建有豆腐广场,那几个圆圆的磨盘被树了起来,写了“豆腐广场”几个字。</h3> <h3>热气冒完了,一身凉哇哇的衣服包裹了全身,只剩下一个字:冰。再往南看,远山淡漠,树叶凋零,一派萧瑟景象。</h3> <h3>豆腐宴的豆腐来了。我认得它,它是豆腐。</h3> <h3>豆腐,豆腐,还是豆腐。您就不会变形么?</h3> <h3>您就只能方块菱形条条丝丝的这样变么?您就不会有变大长虫为白娘子一般的大变么?</h3> <h3>这是谁做的菜,不像豆腐,可还是遮盖不住的豆腐味儿!</h3> <h3>这甜汤,大家都爱喝。后味依旧,还是浓重的豆腐味儿压轴。没办法,在梁顶上,大家都说了,我们要去吃豆腐!少了一个宴字,真实天壤之别啊!</h3><h3>一桌套餐,七八个菜吧,一百六,米饭两大碗,二十,便宜。毕竟,我们是骑行,骑行,就是骑无尽的路,不是旅游,也不是“富婆摔“么。</h3> <h3>说这具立于豆腐广场上的雕像是豆腐始祖,豆腐始祖,好像没有听说过,在堂堂陈仓,只听说炎帝偿百草日中而市,石鸡鸣瑞,青铜何尊,数面石鼓,明修栈道等等,这豆腐始祖大概是请来的神吧。不管他和我们有无关系,反正这里也是卖豆腐,古为今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求他,拿来立在此处,壮壮门面。</h3> <h3>爬几十公里的梁后再说爬几公里的坡上梁这坡简直就不配叫坡,在眼里无视,在心里蔑视,估计这坡极其愤懑,不过你不就是个三公里的坡么,别自大了,安分守己点,别志大才疏徒增烦恼了!烦恼往往来源于欲望的无法满足,欲望还来源于不合实际的自我膨胀和幻想,所以要看清自己,守正修身,老老实实做人才是。顶梁,大家纷纷加衣保暖,为防风防冻,有人把塑料胶带都用上了,滋滋的扯,一圈一圈地缠,跟打绑腿似的。</h3> <h3>下坡</h3> <h3>到了大散关,有人认得此狗,说这狗乖巧,见了骑车的来,便会过来摇尾乞怜,讨要吃食。看来,做狗也要善于察言观色,这样吃香喝辣的机会才略多些。</h3> <h3>大散关关门景区内这几个字甚大,字写大了,就是突出,就是说重要,仔细看看:正心修身,确实重要。不过要这样郑重其事的提醒进门之人,可见心身不正不修之徒众矣!心身不正不休,估计有恶果,不然先贤不会苦口婆心,先贤就是先贤,总把别人放在心上,他不眼睁睁看着别人或者巴不得别人倒霉,他要度人,他就不断碎碎念:正心修身,正心修身,正心修身……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h3><h3>不知这话和这关有关么。</h3><h3>倒是那门口用诗句做的对联,说了关的出名之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h3> <h3>合个影吧。</h3><h3>有人下坡摔了车,啼哩桄榔的,我喊大家注意,在一瞬间回头看时,秒见也只是急弯处脚踏蹭地,无大碍。这里新树了木牌写了十八弯的十八个弯,爬起来舒爽,下起来也舒爽,却要适时减速,十分小心才是。</h3> <h3>下坡大家都显轻松。</h3> <h3>来时迟到,大队伍已走,追了一路,他们在此处等,也算是在此处追到了。</h3> <h3>总想以后好好描画一下自己的经历,然而,一放就都过去了,还不如抓住当下,草草了事。</h3><h3>这次完全成吐槽了,这圈里如果有干这事的干部那就要敬请您原谅了,不是光说吃你们豆腐不好,只是希望吃你们更好的豆腐。如果您不原谅,听不出好赖话,没得半点肚量,你大概也就是混混,那我就不跟你屁话多了,我得把冠给你儿的您字拿掉了。估计现在的干部觉悟都高了,不会跟我这样拿着鸡毛不知道轻骑着车车上大坡不知道重的老小伙计较,您想来日,您家这岭南小镇蜚声内外,八方宾朋纷至沓来,想吃豆腐都要预约排队,那红得发紫岂不更好。</h3><h3>毕竟,吃豆腐,吃好豆腐,大家都是喜欢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