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art1:
我们最近在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男孩子们也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姚逸豪说这比游戏还有趣,真好,哈利波特替我解救了好几个深陷游戏的男孩子。
在看之前我大概理了一下思路,在这本书的阅读中要带着他们初步了解人物的遭遇,感知作者笔下的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能在交流与阅读中,激发起强烈的阅读兴趣,发散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部分片段聆听、阅读和赏析中,感受哈利童年的孤苦与可怜,从而对哈利后来的奇幻经历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这是个“最近”目标,可能中途还会衍生出一些,我自己没有定得太死。
课前导读:
第一,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谜“他是谁?”,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
第二,出示书中对哈利外貌的一段描写,引导学生自读后,揭示答案:这个小男孩叫哈利波特,并向学生推荐新书《哈利波特》
第三,请读过这本书的学生,简介哈利波特1-10岁的童年生活,教师补充。
1.简介哈利波特的身世,感受哈利的童年生活的悲惨与可怜。出示一个小片段,片段中将从服装、食物、待遇几个角度,把哈利和达力在家受到的不同待遇进行对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哈利的童年生活。小结过渡: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但这也是一个神奇的孩子。
2.伴随着哈利的生活,总是常遇到奇怪的事情,比如很多路人和他握手,他从不认识别人,但别人似乎都认识他,人们对他很尊重(文字片段的形式出现),更奇怪的是去动物园,还将关在玻璃窗里的蟒蛇救了出来,更吓坏了表哥达力(视频出示)。让学生感悟到哈利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他拥有神奇的力量。
3.小结:他是一个魔法师,他属于魔法世界。这是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教师出示媒体对这本书的评价“《哈利波特》这套丛书的最大贡献就是让人们重拾失落的想象力!它创造了很多奇迹,甚至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第四,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中的许多描写都充满了想象力,比如说:送信方式、入学准备、学习科目、交通工具、校园环境、体育比赛、食物。(课件出示)小组合作,选取最感兴趣的某一个方面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并猜测魔法世界会是什么样的。<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的故事,会让人记住一些地方</div> 看了一个好故事,一本好书,应该会有一些地方想去看看。其实在我们即将要一起看的《我的妈妈是精灵》里面也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其中的汉口路49路终点站;这本书中的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对角巷都是让人念念不忘想去看看的地方。当然书中充满魔力的还有:</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送信方式</div> 出示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吃饭时,猫头鹰送信的图片。再出示猫头鹰送信到姨妈家的文字,学生看后谈感受。</h3><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学准备
</div>(出示入学准备片段),学生自由读后,感受不同。魔法世界的入学准备真奇怪,他们会用这些道具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猜测想象。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预设学习科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魔法历史》《魔法原理》《初学者变形术入门指导》《一千种魔法植物和菌类》《魔法图和魔法药方》《神奇动物在哪里》《黑暗的力量自我保护指引》问学生你最想学哪一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交通工具</div> 出示一段文字(摩托车在天上飞的片段)作者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飞机和摩托车进行了组合,创造出了魔法世界的交通工具飞行摩托车!不仅如此,在魔法世界还有一种交通工具,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看看图,想想会是什么?学生观察哈利波特图片,发现是扫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哈利波特的形象,都是骑着扫帚的。<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校园环境</h3><h3> 看看这魔法学校,什么地方让你们想象不到?一般情况下,蜡烛只会放在桌上,悬在空中的是电灯,作者罗琳用蜡烛替换了电灯。房间的楼梯会自由移动,墙上画像原本是不会动的,现在他们还会转动、会说话、会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很神秘、很诡异的感觉。</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育比赛</div> 引出魁地奇比赛。出示魁地奇的规则,想看一看具体怎么比吗?(出示视频)学生看后比较和我们的体育比赛有什么不同,进而说感受。感受魁地奇比赛的刺激,惊险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br></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食物</div> 出示食物的描写片段 ,在这么多食物中,魔法师们最爱吃的是多味豆,多味豆口味众多,有巧克力味、胡椒薄荷味、柠檬味等这些普通口味,还有菠菜味、猪肝味、内脏味、鼻涕味这样的怪味……学生说感受(作者想象力太奇特了,想别人所不敢想,写别人所不敢写)
第五,小结赏析,介绍作者。这真是一位奇特的幻想家。她创造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并且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J.K.罗琳)出示罗琳图片,了解关于她写作《哈利波特》的一些情况。
罗琳通过自己的描写,把这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小男孩推向了世界,哈利波特也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它在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出示)首届安徒生文学奖、雨果奖、英国年度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童书奖、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好书……这一系列小说被译成七十多种语言,在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售四亿册……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她凭借什么做到了这些呢?(大胆的想象、敢于突破的构思、伟大的创造力……)
其实,只要你们敢于夸张,敢于组合,敢于替换,敢于变化,想象力就在你的眼前。
</h3> <h3>part2:
天气特别好,中午吃完饭后本来准备带他们去操场玩,(为什么要带?因为我们班男孩子有翻天的本事,没人守着不行)刚到操场就被临时通知开会,于是把已经下载好的电影提前20分钟放给他们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刚好看到了11章魁地奇比赛,为了不剧透,留下想象空间,于是电影也就点到为止。
热情并未褪去,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电影中的哈利波特、罗恩、赫敏、邓布利多、海格这些人物形象和自己在读书时脑海中想象出的形象很不一样,都觉得电影拍得不错,但怎么都比不上自己看书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说,当然,你们的每一个想法都弥足珍贵,都与众不同。
我们继续阅读第十四章厄里斯魔镜,讨论了很多,杨博涵提前剧透可在在这个镜子里看到自己最想见的人,哈利就从镜子里看到了他的爸爸妈妈。
我顺势一问:你想拥有厄里斯魔镜吗?为什么?
张长乐抢着回答:“我当然想拥有这个魔镜啊,我最想在镜子里见到高老师,你是我最想见的人。”
逗乐了我。<br></h3> <h3>Part3:
下午上汇报课,其实平时的话,下午都只能处理一下《导学精要》,听课的话他们的状态跟不上的,不过虽然状态远不如上午,但整体不错,自学、互学、展学都没什么大问题,积极,自信,不过我想要是上午,他们的状态可以达到最佳。
从王菘舟老师那里得到的灵感,和沙区的学本课堂做了整合,自己改了很多次,斟酌了很多次,写了一点反思,但愿可以随时鞭策自己可以上更高效,有质感的语文课。</h3><h3> <br></h3> <h3>沙区的学本课堂道阻且长,继续努力研究实践吧。<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h3>Part4:
今天看新闻,金庸先生去世。第一反应是我爸心里恐怕很不好受。
金庸的江湖,是我爸带给我的。
听我爸念叨了十几年他中学时看金庸的那股劲,那时候常问我:不知道你们学生时代埋在被子里看的是什么书,我们那时看金庸,会把被单披在自己的背上,把枕巾裹上东西当做是自己的行李。
听他说,在脑海里就有无数无数的场景,刀光剑影晃起,大侠披着剑,浪荡的少年在市集牵着马和你打趣。
第一次看金庸的小说大概才八九岁,书,全是我爸十几岁的时候收藏的。第一次看金庸小说拍的电影和电视剧也是很小的时候,和我爸一起看的《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各种电视剧版本、电影版本都看过。小时候喜欢买墨绿棕色相间的山水画封面小开本,因为可以夹在课本里看。
我开始能理解我爸在十几岁的少年时期钟情于金庸的武侠宇宙,在日复一日的课业里造出了另一个次元,是青春期的点点火光,也影响着少年人的三观,想要浪漫,想要自由,想要江湖侠义。
我在午会的时候说希望这个黑色十月赶快过去,孩子们大声告诉我:11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br></h3> <h3>Part5:
之前都是我推荐书给他们看,现在也有孩子推荐给我他们喜欢的书了,从家里拿来给我看。就在这周,陆陆续续的有孩子来找我借《王尔德童话》和《去年的树》去看,兴致勃勃。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后,会迫不及待第地想和更多的人分享。
姚逸豪推荐给我《大林和小林》,代欣余推荐给我《屋顶上的小孩》,王悦送我的《蟋蟀的住宅》黄新生推荐给我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潘锐恒推荐给我的《喜乐与我》<br></h3> <h3>Part6:
下午状态不好,低着头。我打趣道:“低着头的同学是在思考什么呢?”“低头思故乡!”张长乐说。
杨博涵马上接一句:“我们现在不该低头思故乡,要举头望明月!”
一阵笑声,状态又回来了。
我又问了一句:“思的到底是不是故乡还不一定哦。”
男生接过话:“有可能思的是游戏。”<br></h3> 喜欢你,所以想要赶快见到你😊<br><h3><br></h3> <h3>part7:</h3><h3> 看到这几段对话的时候我还在加班,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h3><h3> 都是我每几年一毕业,离开学校和老师,我还从来没想像过有一天是我站在原地看着你们毕业。</h3><h3> 这让我想起《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它告诉我1告别要提前做,因为要离别的时候往往会没有时间好好告别。我自己也经历过很多次告别了。有时候说“再见”,心里是真的很认真地在说再见,希望能够再一次见到你们。会想,说不定就因为没时间、不方便,下一次见面就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呢。</h3><h3> 我们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吧。</h3> <h3>Part8:
我自己给角色定位过很多次,我想,老师大概就是给人的成长提供帮助的职业。很想经过我的努力让你们体验到安全,温暖,自尊,自信,坚强,有力,对世界充满热爱又充满使之更加美好,更加可爱的深刻而持久的冲动。
付出是老师的另一个名号。爱心与责任感,其实是分等级的。付出的质量,既决定于付出的人自身的品味和能力,也决定于付出的人从世界得到的是什么。
身边总有很多人问我:怎么可以这么爱你的学生们?</h3><h3> 其实,客观、理性地说,爱是需要回流的,以爱和付出为职业的人,格外需要得到关爱与温暖。你怎么期待一处从来只承受黑暗和寒冷从而掘地三尺冰的所在,居然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你怎么能期待一个终年辗转于监防、疲倦、被动的磨盘之下,终年挣扎于上级挑剔,同行竞争,家长苛责,学生顽劣的荆棘丛中孤独的人,竟然可以一直可以付出有力的爱?<br></h3><h3> 所以,我给我的学生的所有温暖来自于我本身得到了这么多的温暖和爱,我也相信,他们会把自己得到的这些,再给别人。</h3> <h3>part9:</h3><h3>最近几周总会收到孩子们各自写的美篇,感动不已。</h3> <h3> 我记得你在作文里写“不知道我这颗种子能在石缝中绽出新芽吗?”我在后面送了一句诗给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h3><h3> 如今你来问我是否还记得你。我真想抱抱你,跟你说,你们都是我生活中很重要很重要绝不会忘记的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加油,彭心怡✨</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童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br></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text-align: center;">多年后</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text-align: center;">你一定会喜欢那个</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text-align: center;">因为热爱</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text-align: center;">而发光的自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