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书写,不为立传,只为反观自己留下的一个个脚印,是否向着明亮那方走得端正;记录,不求扬名,仅图回望自己生命的枝头,每一季可有花朵绽放。</b></h3><h3><b> ——摘自郭明晓《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b></h3> 悠悠阅读岁月 <h3><b> 手机上下载了京东APP,这年多时间,喜欢看书的我,常常心血来潮一次性购买不少书放在书柜 ,文学类和教育类的居多,《散文选刊》精选、刘心武的《人在胡同第几槐》、泰戈尔的《飞鸟集》、《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人民文学》、《青年文摘》、《致教师》、《新教育》、《课堂观察》等,有的买来就看了,有的又因为其他事转移就忘了看,那些书就新新地躺在陈列板,悲凉自眠。开学之初,因为学校课题的需要,又从网上搜索找到了“新教育文库——通识系列”知道教师需要了解哪些相关书籍,然后就通过网购买来几本书,快递到手后,打开了一本随笔《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初看标题,以为是一个美国回来搞教育的,打开看了几页,大跌眼镜,吓了一跳,原来根本不是这回事。“飓风”只是作者的网名,注册教育在线论坛用了这个名字,作者50多岁,已经退休了,临近退休前5年(2009年),因为一次偶然参加新教育论坛会议,“疯狂地”喜欢上了新教育实验,然后投入100%的精力进行新教育“儿童阅读课程”的实践,每天不停地带领孩子们读诗歌,讲故事,画绘本,上传图片,写随笔……越做越精神,越做越来瘾,一干就是十多年,一个50多岁的老教师,干事完全不输于年轻人。因为她在论坛的异常活跃,被很多新教育实验老师关注,在教育在线论坛刮起来一股飓风,与她的网名名副其实。照说,已经50的人了,在教育一线正是职业倦怠最强烈的时候,周围很多这样的老师是早就巴不得提前退休,只是早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安安全全教几天稳当的课就万事大吉了,哪能还在即将退休的时候还来搞一把年轻人都觉得不愿意做的教育改革的疯狂之举呢?但是她做了,最后五年做了,退休后返聘,还成立个人工作室,指导本校和论坛的义工群体老师如何做新教育实验……这是个令人佩服的老师,这是个令“做了一辈子教书匠”的人看来是吃了没事瞎折腾的“疯子”老师,但是,她的做法却给那些过早教师职业倦怠的老师一股清新剂,如果你投入了,你就再也不会觉得教书那么枯燥乏味、无聊,你会觉得时间很不够,日子充满活力……就像我现在,即将带着孩子们去阅读和写作、即将谋划课题实施,要起草很多的准备文字,每天就感觉有做不完的事,就连抽空写点东西,看看书都会觉得时间很不够,比起一天上完课就觉得无聊的你来说,是不是有充实感呢?如果是这样,那就换一个方式来教书吧!推荐大家看看郭明晓老师的这本《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最小的愿望,希望汨罗教育多刮几股来自汨罗江的清新飓风。 </b></h3><h3><b>扯远了,还是回到标题上来。郭老师在随笔的一篇中,用了不少的篇幅说了她的阅读史,从她读小学一直到她工作多年,包括现在领读“萤火虫儿童阶梯阅读系列”等,都在她叙写之列。突然想,自己如果也学她那样,可不可以也把自己这些年读过的书,写过的文字,对自己的影响等,做一个小结呢?也不枉上面给我评一个“百姓学习之星”的虚名一场呀 ! </b></h3><h3><b> 出生在郭老师初中毕业那一年(70年代中人),父母农村穷苦人,分田到户忙于生产,忘记了早点送我读书,幼儿园没读,直接塞进了一年级,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我八岁启蒙的“羞羞脸”;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一直还不错,有一次跳级的机会,但是没能拗得过国家政策的突然改变,只能原地一级一级走,谁也不能跳!就这样一级一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熬了12年(唯一欣慰的,就是顺利一个一个台阶都走到了,没有浪费多余的光阴,一点可惜的就是只有一个大专师范文凭。)后来工作期间,国培学习到过华中师大和湖南一师,也算是出了岳阳,出了省,见识了一下外面的高校世面。毕业前,毕业后,这一辈子就在学校里面混混了,没能走出这座象牙塔,所以,也就免不了天天与书打交道了,一路来,自己读的教材,语文、数学,英语、中国通史、逻辑学、心理学……教给学生的教材,地理、历史、政治、科学……各种参考书也是见识了不少,垒起来也有丈把高吧?这算不算是我阅读史的第一部分?不下几百本,多乎哉,不多也!</b></h3><h3><b><br></b></h3><h3><b> 开个玩笑先,实际上,正式的阅读应该是指课外的,教材以外的读物。我小学启蒙阶段最早读的书,其实是没有多大清晰印象了。还留存的记忆就是二年级的时候,央求父亲从外地带回来一本《作文选》,这本厚厚的书,成为自己开始作文的“引路人”。从二年级开始,我的写作开始引起了语文老师的注意,几次作文课都拿着我写的作文在课堂上念给其他同学听;四年级的时候国庆征文,老师把我一篇写冬天的作文推荐,叫我认认真真誊写好,贴在学校的宣传刊墙上,第一次在”这么大”的校园墙壁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心里是无比自豪,下课了,还会偷偷摸摸去瞄瞄,有哪个同学或者是老师在那驻足,是不是注意到了我的作文……作文上了墙报,一直以来,对我是很大的鼓励,这么多年一直热爱文字,多多少少是和老师的不断鼓励有很大的关系吧(后来遇到不少的语文老师,六年级刘宗云老师、初一的周仁元老师,初三的任志先老师、高中的陈伟老师、李富罗老师等,都不同程度上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上墙壁,黑板上展示,将我写诗歌在全校朗诵、帮助修改,批评指正,创办文学刊物等,一直以来心里都铭记着这些恩师);五年级的时候,期中考试得了第一名,学校破天荒给我奖励了一本《作文选》,这算是两年多时间终于把家里买不起的书接上了,补上了我缺了很久断了顿的写作“干粮”。</b></h3> <h3> 读小学的时候,买不起几毛几块一本的作文选,我们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读课外书的。村里的供销社有小人书,有讲打仗的,有讲电影故事的,还有其他的,摆在书柜里,五颜六色,图书名一个个都十分诱人,叫人直流口水,每次去买其他东西都要驻足在那看看,心里痒痒得很,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然后就装作要买的样子,要售货员拿出来给我们翻翻。一翻不要紧,打开后更痒痒,售货员却又是不想让我们蹭看的,“不买就别看”,一句话让我们恋恋不舍地把图书送回去。第二天放学,一群伙伴们不邀自来,主动跑到村里的茶场去摘茶叶,一毛钱一斤,摘到天色已晚了才回家。几天后,兑了钱,几个人,马上跑到供销社,一人买几本不同的,交换着看。那样的日子,现在想来还能咂摸出味,雀巢咖啡般,苦中有甜。 </h3><h3> </h3><h3><b> 除此之外,小学的时候,其他课外书就是从村里的那些“有钱人家”和“读书之人”那里借来或者送的书看了。几本而已,非常珍贵,印象尤为深刻。印象之一就是村里最早有电视的那户人家,家里有工作的人好几个,家里墙上花花绿绿的年画、《大众电影》挂历插画什么的,贴了满满一屋,张瑜、沈丹萍、陶慧敏、张丰毅、许亚军、山口百惠等80年代著名的影星就是那个时候从他家墙壁上认识的,当然,100多集的《卞卡》译制片也是这样每天晚上蹭看完的。他家里也有一些书,但很少外借,好不容易从他差不多同龄的儿子手里要来一本书,破破损损的,没头没尾,讲述的是游击队打仗的事,还是一个特别神气的女游击队员的故事,看了后马上还给了他,以后似乎再也没有与他家借过。印象之二就是村里有位与众不同的“读书人”,那时他应该20多岁,没结过婚,遗传了父亲的哮喘,经常咳嗽。因为身体不好,很少下田,看起来跟白面书生一样,只是有满脸络腮胡,喜欢吹笛子和拉胡琴,也吹拉得一手流利的好曲子,只是那时候不懂曲的内容。夏天夜晚,经常听见他吹笛子和拉胡琴。每次经过我家门前,总是先闻悠扬笛声或者二胡曲,好一阵才见他从门前经过。他也有到我家歇脚或者串门的时候,常常听他谈天说地,觉得他读书很多,天上地下懂得脔全。家里人和他搭不上话,只有我还与他扯一点自己知道的,或者问他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有一次,夜间乘凉,他带了一本《一千零一夜》,还是繁体字版本的,推荐给我看,说我是一个会读书的人,有本事看,其他人还不给。后来这本书还真被我囫囵吞枣半猜半明地慢慢啃完了。因为这本书,我后来无师自通地认识了很多的繁体字,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不停地啃那本后来才知道又叫《天方夜谭》的书的缘故吧!只是这个送给我书的人,寿命不长,不到30就哮喘终极,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但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快活人”,天天吹啦弹唱,不种田,四脚不沾泥……后来知道了他的家史和早逝,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苦难人。 </b></h3><h3><b> 初中阶段看书就杂了很多,也多了起来。因为学校不允许明着摆着读课外书,很多时候是同学之间偷偷传借着看。三年时间,很刺激,很惊险,但也从来没有出险被老师逮到过。 </b></h3><h3> </h3><h3><b> 初一的时候,唯一的清晰印象就是啃完了四本连集的《红楼梦》,120章回,那时候只顾着读故事,忘记了是原版的,还是经过通俗翻译的,里面很多的细节故事,诸如精美诗词,人物关系,府上府下姑娘丫头叫啥啥的,基本上现在都不记得了,约摸记得黛玉进贾府,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贾宝玉后来出家等情节,真正一本正经读红楼应该是大学的时候了,那是后话,按住不表。</b></h3><h3><br></h3><h3><b> 初二的时候,班里同学疯传古龙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当然那时候我也跟着蹭了不少这类的书看了,《萍踪侠影》、《紫贝壳》、《几度夕阳红》等,现在还记得几本书的名字;隐约还记得金庸的一些小说好像也浮出水面,《书剑恩仇录》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候已经被偷偷传来传去,印象中好像没有传到我手中来,毕竟那时候,班里有几个极其危险的学习竞争对手,若不发狠读书,一次第一名,下一次就会甩到五名之外,名次之间总分一分两分的差距,叫人不得不主动自觉地提着胆子多念几句教材,少看一点古龙琼瑶了。初三那时光,虽然升学考试压力大,但是每次有琼瑶从身边经过,自然还是会截留一两个晚上的,一颗少女心,伴随着琼瑶笔下美美的文字和自己隐隐约约的青春悸动,也算是十六岁最美好的回忆吧! </b></h3><h3><b> </b></h3><h3><b> 高中阶段,课外书读得特别少,一方面是学校封闭式教学,同学之间读书的时候多,课外书流传极少,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因为重点高中木有考上,心情极度不好,阴沉沮丧至极,几乎不跟同学交流,封闭自己,很多的时候是自己没有写一些消极的文字,后来学校成立了文学社,自己担任了编辑,自己编造一个“梦雨”的笔名,偶尔在上面写几个文字,大多消沉,现在看起来很幼稚。唯一的课外读物,好像是几本汪国真的诗句散文。汪国真的散文诗句真是有魔力,读了一点点就爱不释手,特别喜欢他那清新如风的通俗表达,积极,向上,又润人心田。可能是自己太久忧郁,汪国真的诗句几乎完全把我从阴霾里拔将出来,整个人儿都脱了一层厚厚的冬衣一样,轻松了很多,所有的低沉情绪一扫而光,那时候差点放弃高中读书的想法和念头也被打消了。因为特别喜欢,所以我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把他一首首诗句都抄下来,有时间就好好看,这个本子一直保存了很多年 ,直到最近两年因为乱翻乱放的,不知道放在哪个角落里了,仔细找找,估计还在。汪国真清新脱俗的散文风格后来影响了我的写作,虽然我现在依然很多文字的底调有些忧郁,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带着乐观派去调整自己,垫高自己,提着一口不放弃的气,因为,和汪国真文风一样,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生命,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b></h3><h3><b> 考入师专,大学有图书馆,开学发了借阅卡,像我这种五官不齐貌不惊人的大一新生,没有魅力招人喜欢,也不想去惊扰别人,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和寝室里呆着。要么看书,要么就是写自己的“学习和青春成长回忆录”。那时候,一到星期天,就在图书馆恶补以前想看的一些书,顺便了解大学时光应该如何度过。金庸的很多小说就是在那时候读完的,三毛的撒哈拉系列散文也几乎被我扫了一个遍,还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红楼梦》、《呼啸山庄》诸如此类的大部头书都一一啃了,寒假里看了电视剧《年轮》,因为余味未尽,大学回到校园,又从图书馆借原著,结果还真有,又对照着回忆看了,比较着文学作品与影视的差别。看了那么多的书,其实给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身上似乎有自己的影子,直到后来,它还影响到了我的爱情观,因为一人,别无可恋,或者也可以如《何以笙箫默》所说,你走进了我的视线,其他人都是将就。大学二年级以后的剩下时光,大部分都在安安静静写情感散文,在校园广播里等待自己作品播放的期期艾艾中过,图书馆是很少去了,每天一个人一支笔,一点音乐,日子过得平静如水,天马行空。 </b></h3><h3><b> 至于工作以后,看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字,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有十几年的书本阅读积淀,自然而然就入了心,写点什么也不是特别吃力,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还算通顺,就像今晚,一跐溜就滑出来好几千字了。时间不早了,下次再聊聊别的吧!</b></h3><h3><b><br></b></h3><h3><b> 全世界晚安!</b></h3><h3> </h3><h3><b> ——写于2018年3月6日</b></h3> 教研,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 <h3><b> 在湖南一师校本研修国培十天,聆听了十位专家的校本研修专题讲座,参观和分享到了岳麓区三所中小学的校本研修的成果展示,从专家到学员,每天碰面与交流,每个人几乎都是“言必称教研”。每天聆听专家讲座,无论是黄朝霞教授的课堂观察,冯辉梅教授的主题式教研,吴守涛教授的“酒文化”教研,赵海山教授谈兴趣与习惯,宋见林老师的实用信息技术,盘小红老师实实在在的美心课程的坚持,黄晓莲语文教研的分享,还是博才咸嘉小学的丰富的课程融合的展示,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的自能课堂分层教学的示范……虽然各自传授和分享的角度不一样,但我们都能从专家和参观学校的校长和参与教研的老师群体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一个个都那么健谈善谈,娓娓道来,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分享,三四个小时意犹未尽,所聊犹如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教研,这个对普通校长和老师来说看似“高冷”、“空头路”、还有点“令人生厌、困倦和头疼”的彩球是如此的热情,投入和乐此不疲,还有他们对教研的认真态度、执着精神和知识的专业,我们打心里对他们心生佩服和敬意。 </b></h3><h3><b>在很多人眼里,做教研的人,似乎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平时不着基调,讲“人不懂”的话,不参与常人常做的事,不打牌,不谈吃穿玩乐,不聊家长里短,自命清高,深居简出……确确实实,做一个教研者,是要舍弃和牺牲很多的东西的,休息与节假日,娱乐,玩耍,克服日常琐碎的困扰,安心、静心,忘情地投入,一扎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必须,成为工作和生命里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b></h3><h3><b>教研人,有着普通教育者难以理解的毅力和情怀,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旁人看着她疯狂和呆傻,里中人,却是千般陶醉和迷恋。 </b></h3><h3><b>做一个真正的教研人,犹如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缘于它的满心欢喜。 </b></h3><h3><b>众人周知,初恋就是小清新,一种甜蜜、淡雅、自然、超脱、静谧、唯美的意境常常萦绕左右。喜欢一个人,一见钟情,没有来由,对方的一言,一笑,举手,投足,都能够令内心感到美好和愉快,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做一个教研者,就要对教研所要必经和将要面临的理论、研究、行动、思考……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在行动过程中,对教研这件事越来越着迷和眷恋,深深地爱上教研,无论遇到多少困难,还是路途阻碍重重,心中仍然可以待如初恋,心生欢喜。如果你对教研面临的纷杂琐事心含为难,不情不愿,没有把它当做心仪之人趋之若鹜,心生美好,那么,教研这条路,就不大适合你去行走,强扭的瓜不甜,捆绑难成夫妻,即便牵手,也走不了多远。</b></h3><h3><b><br></b></h3><h3><b> 做一个真正的教研人,犹如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因为它而忘情投入。 </b></h3><h3><b>恋爱中的男孩女孩,特别是女孩,忘情得叫外人看来特别傻,傻得不着边际,傻得如痴如醉,傻得忘记周围。编织围巾,煲汤,做菜,想方设法去买他不经意提到的一个心想的东西,一次次憧憬和制造在一起的契机,不顾父母的意见,忽略自己的喜好,使出超量的精力,舍弃似铁的闺蜜……一切的中心都是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做教研的,也如此,一旦进入研究的状态,需要阅读大量的书,查找海量的资料,东奔西跑的调查,各种材料的搜集整理,大大小小成果的创造与推介,都要人花费很多时间去完成,要一次次地放弃休息和娱乐,要一次次推却应酬和交际,要长时间待在电脑上,要一次次奔波在路上,这是一个必须并持久的辛苦活儿,但常常没有人会为你其中的艰辛和受累进行安慰和买单。在整点上下班的普通老师眼里,做教研的就是一个“呆傻瓜”,放着手头轻松不好,非要自己拼命找苦吃。但是,教研人是不会觉得自己傻的,反而越做越来劲。赵海山教授不就是新疆上几天几夜同事玩牌一路他看书一路么?这种“傻”的滋味,唯有在其中,才能觉出妙。 </b></h3><h3><b>做一个教研人,犹如经历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恋,源于它苦中有乐。 </b></h3><h3><b>初恋是苦涩与甜蜜交融的咖啡,舌底微苦,唇齿含香。恋爱的人,大多经历过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隔地相思,也有人体会过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剜心之痛,不论最后结果是分手或者在一起,但是每个恋爱的人都会对恋爱的过程点滴回忆都是充满甜蜜,尤其是经历过十六七岁的青春之恋的人们,数十年依然走不出当年的青涩沼泽,时常把往事翻出来咀嚼和咂摸。每一个做教研的人,都会经历很多的各种难和苦,每一个新的研究,都会面临新的苦的降临,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冥思苦想,身心疲惫,筋疲力尽……这一个苦的过程,是很多人看不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当一篇篇论文,一个个成果在自己手里日渐其形,取得一个又一个认证和推介的时候,当自己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认可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感是难以描述的,足以消掉一路上所有的苦和累。作为教研人,投入其中,苦中有乐,累并幸福。 </b></h3><h3><b> 做教研,就如同热恋,需要情投意合,需要激情四溢,需要忘我的投入和付出,需要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情怀,也要有经受苦等难熬和落花流水的痛楚;做教研,它不是拼凑的婚姻,结伴,搭伙,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和义务,也能过上一辈子;做教研,它也不是逢场作戏,沽名钓誉,轻佻玩弄,没有真心,就不必虚情假意地靠近,玷污这份美丽真挚持久的纯情。 </b></h3><h3><b>在这次所有的专家老师当中,作为一名农村的普通教研人,最能让人产生敬佩和共鸣的就是盘小红校长。没有响彻会议厅的豪言壮语,没有时尚艳丽的装扮,也没有成章成套的理论,她就给我们全体学员呈现了她这十多年坚持在学校一直实施和不断完善的美心校本课程的做法,自己查资料做灯片,自己带着孩子们劳动实践,看到那么多没人管的贫困孩子,亲自一个个走访,背着资料跑上几千里不停地呼吁和求助,还陆续把七个孩子带在身边同吃同住,亲如妈妈,视如己出……一个如此温言细语的女校长,要耗费多少行政工作以外时间,要承受和顶住多大的压力,要倾注多少的爱心和善良,才能把这些事情一个个做好并坚持下来?令人无法想象。她说,她做这些,并不是别人眼里的高大上的“创新”或其他什么,也不是为了图个功名,目的就是一个,为了教育和培养农村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农业生产劳动的兴趣、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热爱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盘校长语言朴实,亲近真挚,我们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待学校、待孩子、待自己一直坚持的“美心教育”如初恋的美好情愫,值得我们每一个农村教育人向她好好学习。</b></h3><h3><br></h3><h3><b>天高云淡,秋色连波。人生为师数十载,能做教研是机缘。年轻的教师朋友们,何不趁着韶华,来一场与教研的美丽邂逅,轰轰烈烈、投入地爱一次?! </b></h3><h3><b> 写于2017年11月2日 </b></h3><h3><b>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b></h3> 我教研的那些事 <h3><b>清晨的一师,依旧阳光灿烂。人工湖的两岸,杨柳依依;从石桥踱步,经过图书馆,晨光熹微,教学楼前泛黄的银杏叶子也在风里飒飒私语。 </b></h3><h3> </h3><h3><b>课前微分享,毕业于一师的几位学员,尽情于往事的回忆,沉醉在校歌的美妙旋律当中。离开一师,再回母校,想必他们心里都比我们来得更感慨万分吧。 </b></h3><h3> </h3><h3><b>今天一天的培训任务都是讲座和研讨。上午是冯辉梅教授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方案设计》,下午是曾小玲教授的《教师教研与成果表达》。一天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结合,聚焦存在困惑与问题,两位专家,娓娓道来,自己心里留有的许多问题豁然开朗,颇有收获。</b></h3><h3><br></h3><h3><b>或许两位专家都是女性的缘故,看着她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的解析教师教研以及聆听她们一路走过来的不平凡的教研、讲师之路故事,再看看自己这些年挥之不掉又难以舍弃的“教研”情愫,心里不免有很多感慨。 </b></h3><h3><b>从小学到高中,从大学到工作,一直热爱文字,高中以后,尤其对情感文字尤为喜爱。2008年起,开通了QQ空间与网易博客,后来加入汨罗江社区,自己利用平时的时间用于写作,散文,工作随笔,网络小说,教育新闻报道……几万,几十万,自己越来越多的文字留存在网络的空间平台。直到2010年,一位来自移居加拿大的中国山东网友(后来知道曾经是国内某所大学教授,课题评审专家,现在是世界汽车质量鉴定评审专家)在网易博客看到了我的文字,后来和我QQ聊天里多次“批评”我应该退出无病呻吟的网络情感文字,说我悟性好,有教研的潜力,应该走教研之路,并且远隔重洋在聊天里规定我一年必须完成五篇有一定分量的文字给他汇报……一开始,我狠狠地拒绝他。参加工作近十年,从来木有写过论文,更木有接触过课题,当然也木有接受过任何教研方面的培训,让我这样一个门外汉而且是钟情于情感文字的人去搞教研,是不是一个很大的笑话?何况我自己对枯燥的理论文字,一直都是反感和拒绝的。但是,我无法拒绝他的“软硬兼施”:“不会慢慢来,我教你!先从逻辑思维框架开始——”。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几乎就这样每天被这样一个海外教授的“逻辑思维构建”洗脑……接下来,很多意想不到一连串教研理论的事情就毫无准备地落到了自己头上。课改实验,重点规划课题申报,主持人,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中心发言、导学案设计……一个个与文学情感毫无关联的文字工作都成堆而来,硬生生把自己推向一个完全陌生又不得不向前的教研领域,慢慢起步。 </b></h3><h3><br></h3><h3><b>一直挺感激那个把我推上教研之路的加拿大的教授网友的。从未谋面,但是交流很紧密,很顺畅,在遇到困惑与问题的时候,他总会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来帮我解答,当然我也是克服了有12小时时差的很大困难与他沟通。 </b></h3><h3><b>今天的讲座当中,两位专家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研路上不要拒绝专家引领与沟通。今天想来,学会与专家沟通,这是一个教研者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不与专家交流,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做教研的差距和不足,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我的教研之路一开始就是这样:第一次接触课题申报,立项申请书怎么写?作为完全木有摸过的陌生东西,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一开始从网上搜索,找了一些类似的课题申报材料,依葫芦画瓢弄了个初稿,交给他审阅,他没说我什么,就说,把课题名字换了吧!他如此说话,我就知道自己犯下大错了,然后老老实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按照他的框架指导进行创建和修改,遇到没有把握的地方,半夜三更爬起来向他请教与交流,他给我指导的话一般都是极少的,往往都是简单几语,他似乎对我的“悟性”是报以极大“信任”的,我唯有冥思苦想,独立“作业”,最后在经过好几轮的审阅过后,他说,不错,有进步,现在基本可以及格了!得到他一个大学教授的如此好不容易的肯定,我知道自己的申请报告基本有谱了,然后我才有勇气向上级提交了立项申请,不到一月,课题真的顺利通过立项。这是我第一次在完全木有教研基础的情况下做课题申报,那种没有被打下来的欣喜感觉,无以言表。</b></h3><h3><br></h3><h3><b>尝到了顺利的甜头,后来写开题报告,开展课题实验,编写导学案,写课题研究报告,写课改反思……似乎就成了越来越自愿的的事了,不去做反而觉得对不住手头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有一种说不出的动力驱使自己不停地写,停不下来。三年的时间,15万多的课改反思,几万字的课题研究相关主体报告,十几篇课题论文、四五册地理与政治的导学案出版(江西金太阳导学案)……在专家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完成了一个“文艺青年”向“教研疯子”的蜕变。 </b></h3><h3><b>爱上教研,就会不知不觉不断充电和寻找差距。 </b></h3><h3><br></h3><h3><b>2011年9月,去华中师大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学习,2012年11月,参加岳阳君山许市中学的国培计划(2012)湖南中小学课改主持人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一次次与专家和众多优秀校长面对面的交流与学习当中,不断地发觉了自己在教研与教学之中的差距,逼迫和紧催自己有针对性的改变和提高。</b></h3><h3><br></h3><h3><b>2017年3月,有幸与湖南科技大学的赵教授交流与沟通,再一次深入了解到了大学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教研规范性与省级课题、国家课题研究、核心期刊论文的一些要求,赵教授邀请我参与了他主持的课题《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部分研究报告与文字整理工作,在比较当中深深体会到了作为普通教研者的不足和与一个真正教研者的很大差距。</b></h3><h3><br></h3><h3><b>不断学,然后知不足。越知不足,进步的空间才越充盈。今天听完两位专家的对当前教师教研问题会诊,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相似病症体现在其中,需要一个个修正与提高,需要进一步夯实和落地。</b></h3><h3><br></h3><h3><b>在农村,在教学一线,做教研不容易,女性教师做教研也不容易,由感性向理性转变去教研,就更不容易,一旦选择了,就应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b></h3><h3> </h3><h3><b>李镇西校长说,现在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总是要求教师做各种各样的“教育痕迹”的事,做家访记录,谈心记录,填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很多都是应付上级检查,费力没用,浪费了不少教师的时间,不少老师怨声载道,但是,教研似乎是需要痕迹的,而且需要教研者自觉自愿,方可感受其中的妙处和用途。不喜欢,强行逼迫所为,赶着鸭子上架,苦了教师,时间耗费了,也不会有可为。所以,要让老师做教研,首先得要帮助他(她)喜欢教研才行,然后才有乐此不疲。</b></h3><h3><b><br></b></h3><h3><b>黄朝霞教授说,双手相扣,左手拇指朝上的人,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情感专一,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死不放手,而我,就是那个左手拇指朝上,并且毫无救药地爱上“教研”这个家伙的人。</b></h3><h3><b> 写于2017年10月27日</b></h3><h3><b>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b></h3> 评价第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h3><b>札记:</b></h3><h3><br></h3><h3><b>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b></h3><h3><b> ——摘自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b></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我的书柜里,放着两本朱永新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两本书,一模一样。 </b></h3><h3><b>两本书,一本是学校发的,什么时候发的?毫无印象,估计是在出版发行日期后不久,印象中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一本;另外一本是自己去年暑假从网上书店花钱买来的,一同购买的,还有朱永新老师主编的几本其他著作:《新教育》和《致教师》,慕名而买,迫不及待,同时也是因为教研需要。 </b></h3><h3> </h3><h3><b>清理和整理书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有两本一样的书籍。早年发的那本,丢在灰尘满面的教参堆里,和很多老师的想法和做法一样,当做“中看不中用”的没有实际用途的“教育福利”,可能多年都不曾打开过,顶多就是翻了翻目录就插进了一堆教材和参考书中,再也没有理会,下一秒就忘记了它。自己买来的那本,收到后就马上撕了包书皮,一口气看了好几十页……等到把书放进书柜,才发现书柜里还躺着它的“一奶同胞”,几年时间都不曾触碰过。 </b></h3><h3> </h3><h3><b>回头想想,是自己完全不想读《我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育理论书籍吗?似乎不完全是,自己还应该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特别是这几年,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网页上的专业知识,还有教育教研方面的培训,真真切切学过不少,读了不少,看了不少,从不拒绝和排斥,还总是想方设法往脑海中塞,总觉得不够用,消化也不够好。可是,在2010年之前,我承认,我是很少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的。一是不想看,教育理论文字大多很“枯燥乏味“”,专家坐得高,看得远,内容远离教材教参,无法直接对接,看看目录,读上两行,眼睛就开始生累疲惫,不想再往下移;其次,是不敢看,也是主要的。那些年,对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心生了深深的失望和绝望,我的教育理想信念,产生了如坠深渊的动摇。 </b></h3><h3><b> 作为一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公费直录的大专毕业生,不说经历了万千人挤“独木桥”挥汗考大学的辛苦,在岳阳师专经过了三年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毕业分配到初中教书,多多少少在知识储备、框架构建和传授学习方法上还是有一点信心的,初上讲台那会,很想把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学得非常轻松的学习“秘笈”告诉孩儿们,不让孩子们盲目地抄抄写写,磨了时间,但效率低下,吸取我们当初那些同伴们求学时期的惨痛教训,还想使劲地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关心和善待他们,和颜细语,无微不至,就像当年我的所有的老师对待我一样。 </b></h3><h3> </h3><h3><b>我的大学专业是政治和历史。一开始,分配到单位工作,安排的就是英语教学,措手不及。还好凭着自己高考130多分的基础,对付初中一点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和课文,还是绰绰有余的,一开始上课还是有些信心的,学生与我也很配合,听、读,写,练……第一学期,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力以赴,学生也对刚刚起步英语的新鲜兴趣,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果还算不错,心里不免高兴和欣慰。然而,期中考试后,学习难度系数加大,两级分化现象明显,不少学生的英语成绩快速下滑,特别是一个英语早自习的早读情景至今难忘,扼腕叹息。为了学生很好的预习和巩固复习,学校教导处与班主任协商,每天早上会安排语文、历史、英语等文科科目的早读,任课老师可以安排辅导、朗读、背诵或者练习。有老师偷偷告诉我,班上有不少学生上甲课,做乙事,英语课堂背着抄历史和语文作业……为了证实,那天的英语早自习,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不少学生忙不迭地将历史书和语文书塞进课桌,慌慌张张地拿出英语书,然后装模作样、心不在焉、完全不着调地“读”着几个破单词,好几双眼睛都是游离状态,那样的眼神,看着就知道是急切希望我早点离开身边,甚至是教室。我“真的”如他们所愿,回办公室端了一叠作业本,透过窗户,不少小鬼桌面上和膝盖上都偷偷摆放了历史书,回来踏进教室,露头的那一瞬,又看见一片慌慌张张的转移“犯罪现场”的动作……后来拷问几个来不及转换的同学,得到一致的答案,今天的历史课(任课老师是班主任,兼教语文和历史)要提问,答不出来,要将课文抄20遍,或者将问题抄50遍!历史老师老师说话算话,我们都害怕!您没有历史老师那么厉害,也从来不罚抄,因此不怕不怕云云……了解到真相,才明白,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原来是被自己的柔情与不忍打得完败!很多年后,遇到以前教的学生,谈及对自己的看法,不少学生都是这样评价,老师你样样都好,您的课我们也很喜欢,懂的多,学到不少东西,令人佩服,唯一不好就是太温柔,不够凶!对我们太好!真是一语中的!(后来有人告诉我,某某老师就是下手功夫强,年年科科是第一,想要学生质量好,没有几个下手功夫是不行的,要下得狠手,抓得住人,发得狠缠……后来教书的很多年间,阅历了不同功力的各路教林前辈与后辈的下手攻略,一个比一个了得,算是大开眼界,不服不行。但自己无论如何佩服,终究最后还是没法学那一招半式。) </b></h3><h3> </h3><h3><b>后来很多年,经历了两个年级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同时并战的艰辛,也经历了与经验老道的语文老师和非历史专业老师的教学PK,很多时候,除了开卷考试的政治科目可以拿出一点教学质量第一名,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败下阵来,技不如人,甘拜下风。因为不停换科目,因为舍不得功夫“抓后进生”,因为很少花时间去占用课外时间“缠”学生,只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框架,讲方法,讲很多教材上木有的不是考试的故事、延伸……每次评价都是居中,年成不好的时候,还落后其他同科教师不少,久而久之,自己灰头土脸地被不少同事冠以“教授”的讥笑之称。 </b></h3><h3> </h3><h3><b>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一直固执地、不可救药地认为:现在不少孩子们一副副“苦逼”的学习状态、痛苦样子,行为乖张,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君不见,现在有不少学生,每天面临生字、单词每个10遍20遍,三遍五遍可喊仁慈和万岁;君不见,数学作业晚上做完是九点,还有四、五科作业在排队;君不见,三天放假铃一响,老师门口排长队,,“三天两卷不多也”,七科老师轮安慰;君不见,答错考砸要受罚,雷霆咆哮骂三天,十行十遍重复抄,手臂发麻继续错;君不见,课堂大眼瞪小眼,茫然不思无笑脸,两耳不闻窗外事,课本之外别出题;君不见,熊孩家里课堂到处有,目中无人没礼貌,不懂规矩不学好,娇生惯养不像样……优秀学生,学习任务多,各种补课学习花样翻;能力弱的孩子,罚抄罚站的机会多,从这些经常“受罪”和“蒙圈”孩子们身上,除了看到大量的天真与少许的青春,还能看到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们一期结束的年终总结感慨,除了经常念叨的老一句“一届不如一届”,“xxx蠢呷得泥,冒得药救,xxx,没及格,害死个人”,再无其他新鲜词汇。 </b></h3><h3><b>相对这些孩子而言,对比我的学生时代,我确幸比他们要幸福自由得多,也轻松快乐得多,因为经历了幸福、轻松、快乐与自由,也是我自打诚惶诚恐当上老师的那一天起,一直就有把这些快乐幸福传递下去的梦想——轻松学习,快乐做人。</b></h3> <h3><b>那时候,中小学上学的时光,早晨的空气是极其清新和自由的,可以不必五六点摸黑起床,可以唱着太阳当空照,小鸟喳喳叫,可以三五个伙伴吆喝着一起上学,偶尔还可以迟到一两次,老师也绝对不会罚抄扫地扣分之类的,调皮的时候,夏天,还可以一路上玩玩河渠里面的水,山里摘一些野果什么的;那时候,每天上下学的书包自然是轻松的,两本语数书,一个文具盒,三两个作业本就是全部上学的家当,更何况,我那时候的家里是连文具盒与本子都时常买不起的,一个破书包,常常半路上就把课本漏丢了,跑着跑着书包变轻了,掉头回去一路再去找;那时候,学校的早午时间是没有统一自习读书安排的,放学以后,当然是没有老师留学的,这仨时段,多数时间是看不到老师的,早上读书也可以不一定全在教室的,学校周围的小桔园,后山坡的小树林,或者空旷安静的草地,都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自由读书之地;那时候,下课的十几分钟时间课间玩耍也是五花八门的,男学生攻城、滚铁环,女学生跳橡皮筋、踢毽子,男女混合玩石子,打纸板,玩皇帝宰相,也还可以两个文具盒加一个乒乓球就是一场小比赛,一个输了下个来;那时候,放学回家路上定然是蜿蜒曲折的,脱鞋挽裤,跳入河沟,堵住水流,捉鱼摸虾,玩水打仗,不到炊烟四起夕阳西下不收工回家;那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定然是不多的,没有重复抄写的惯例,偶尔考砸可能还有安慰;那时候,考试争夺第一,还是非常令人向往的,老师大声报出名字,第一名可以一个人令人羡慕地从长长的拥挤的队伍里被很多视线迁移着慢慢走上舞台,敬个礼,从老师手里领到诸如一本作文书、一支水笔、一个工作日记本、两个学校练习作业本等那些自己想了很久家里却买不起的奖品……下来舞台,暗暗决心,下次还要继续争取,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往往说不定下一次考试结束,班里杀出另外一匹黑马冲在前头,始料不及,于是,自己又计划重新调整战略,方法重组;那时候,学校和家里,暑假与礼拜天,都是有不少劳动任务的,学校有勤工俭学,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劳动课,修操场,挑沙子,捡石块,摘茶叶,骑上十几里崎岖坎坷不平的路,再爬上山里拖柴火……到了放假,家里的喂牛、扯猪草、做饭、洗衣、农田夏秋双抢的事自然是免不了的,农村的孩子,男女通杀,无一幸免,汗水与辛苦是少不了的,童年不同样,日子还是快乐的。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读书愿望和学习理想似乎一样的:跳出农门,考上大学,混出个人样! </b></h3><h3> </h3><h3><b>消极的时候,看问题不免是有一点悲观的。都说阳光的背后有阴影,对比60、70后一代的快乐童年,想想和看看我们现在,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亲手把面前的孩子的童年时光过成什么样子了?一天到晚被什么东西包围?言语里,围着他,都在说些什么?生活里,带着他,告诉他,做了一些什么?书包里,都装了一些什么?下课的时间,放假的时候,是谁在拼命地挤占、争抢和拉拢,学生连上个厕所都要小跑,老师恨不得24小时都要学生为了自己“评价第一”而写写算算,重复抄做;有多少老师愿意主动给孩子们讲一些教材和考标以外的东西?往往是很多人每次发现孩子手里有课外的东西,眼睛都是鼓得发绿;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的一大片,网络里,追星的,愤青的,比比皆是;要谈诗词论古今,说历史,聊文学,座下静寂无语,鸦雀无声;逃课玩王者荣耀、CF过关,一个个精神抖擞,彻夜不眠……如今的学生,厌学的多了,“低分”习以为常,熊孩子层出不穷,问题学生放任不羁,很多人眼里的“好学生”竟然把利刀伸向了班主任;一年一年,一拨一拨,又有多少学生,毕业很多年后,当年老师眼里的“宝儿”,时隔几年看见老师,假装视作不识,也还有多少“那些看不惯的学生”,因为某个老师的某句话一直记恨在心,谈”师”色变,嫉恶如仇……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是谁让如今的学生变成这样?谁是背后无情的推手?一点点残害和戕害着当初生下来一个个都是父母眼里的“皇帝”和“公主”?有多少人在不停责问,当今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问题,谁之过? </b></h3><h3> </h3><h3><b>说了那么多,最后,试问一句,各位老师,当您卯着老劲、辛苦劳累、无限喜悦地拿到了教育质量评价第一,然后再坐下来好好翻看一下《我的教育理想》,问一问心里,您的这个第一如何来的?您还能挺着胸脯说,我的教育很完美无缺、问心无愧吗?</b></h3><h3> </h3><h3><b> 写于 2018年3月5日</b></h3> “说白了,你就是个教书匠!” <h3><b>教师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b></h3><h3><br></h3><h3><b>1、教学能力:第一类是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 第二类是对教学影响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第三类是教师自我控制能力。</b></h3><h3><br></h3><h3><b>2、表达能力:捷克教育家跨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 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教师要争取成为语言艺术家,思维敏捷,表述如行云流水,要有“一凤入林,百鸟压声”的 本领。</b></h3><h3><br></h3><h3><b>教师丰富的思想、 广博的学识、 生动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准确、 形象的语言 传达给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敏感的、向善的、爱美的,他们往往在老师优 美动听的语言中受到感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开始了对老师的悦纳。</b></h3><h3><br></h3><h3><b>大凡名师如魏书生、 于漪、 钱梦龙等都是语言大师, 他们的语言具有极强的 感召力。 号召时, 学生精神振奋, 干劲倍增; 抒情时, 学生如坐春风, 如沐春雨; 点拨时,学生低头沉思。同样是课堂,内容、时间一样,但老师的口才不一样, 课堂效果肯定是不同的。</b></h3><h3><br></h3><h3><b>3、 交往能力:教师为实现有效教育, 必须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建立向学生学习的“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克服个 体工作意识, 建立与其他教师的相互合作、 相互支持和合作关系、 与社会有关人 员的协作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进行有效的工作。</b></h3><h3><br></h3><h3><b>4、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要把教育 科研看成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要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展开研究,并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规 律, 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 学校努力营造以科研为先导的气氛, 使教育 科研成为教师常规化、 普及化的行为, 使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 质。</b></h3><h3><b><br></b></h3><h3><b>5、适应环境的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工 作环境,才能有所作为。顺境中能成才,逆境中能发展,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条 件下,都能为实现人生价值、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顽强拼搏、自强不息。</b></h3><h3><b><br></b></h3><h3><b>——摘自窦贵君《现代教师的十大素养》</b></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h3><h3><br></h3><h3><b>《教师博览》一篇博文中说,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b></h3><h3><b>首先,专业教师喜欢教书,他们把教师职业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和平台,致力于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幸福感与自由感;业余教师不喜欢教书,他们只把工作当做赚取薪水养家糊口的工具,很难在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和自由感。 </b></h3><h3><b>专业教师把教书当作事业或者志业,业余教师把教书仅仅当作职业。真正喜欢教书的专业教师,他们在工作中的意义感主要不是源于公开课、职称、应试成绩,而是经由教学、经由学生的成长获得。虽然他们也不是万事如意,但他们没有愤世嫉俗,没有消极抱怨,而是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努力在学校里、在教室里探寻朴素真实的教育理想。他们的生命里始终燃烧着一种激情,他们谈起教育就高兴,说起教学就话多,提起学生就来劲,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没有“职业倦怠”这个词。他们能把许多教师看来枯燥乏味的教育生活,活出诗意。</b></h3><h3><br></h3><h3><b>业余教师往往不喜欢或者不太喜欢教书,只因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加之现在教师职业收入不算低,稳定且有保障,所以留守在这个岗位上。他们的工作主要围绕应试、职称、待遇和荣誉,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他们在工作之余很少主动钻研探究,发展专业,提升自我。遇到难题,喜欢归罪于体制、环境、学生、家长等,缺乏自我反思的品质。 </b></h3><h3><b>由于专业教师真正喜欢教书育人,所以就有了与业余教师的第二个差别:专业教师不断学习,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在动态中进步;业余教师不喜欢学习,不愿花时间钻研探索,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原地踏步。 </b></h3><h3><b>在我所了解的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中,有一大批这样的专业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不满足于生命碌碌无为的状态,不愿意“熬时间”“混日子”,而是带着破解教育教学难题的目的,开启“三专模式”:“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朱永新语)。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繁忙的生活之余,批注文章,提交作业,参与研讨,勇于自我否定。他们求知若渴,亲近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理解教育、理解人性、解决问题的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的伟大书籍,探寻生命规律,探求教育真理。 </b></h3><h3><b>专业教师拥有敏锐的教育洞察力与感知力,能紧紧追踪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发展信息,学以致用。你和他们交流,总能听到新的名词概念,新的领会见解。他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学习,是因为他们不仅把学习当作提升专业能力的手段,更视之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最重要的路径。 </b></h3><h3> </h3><h3><b>业余教师则不愿学习,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书写。因为不喜欢,也就“没时间”“没精力”“没效果”。即使学,也只愿意学一些“短平快”的应试绝招、一些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管理妙招。要阅读,也仅仅是阅读一些教育杂志、教学刊物。在他们看来,应试就是终极目标、全部目标,教好书考出好的成绩就行了,学那么多“无用”的理论做什么?许多老师原来是大学毕业,但多年后,教高中的老师逐渐地成了高中水平,教初中的老师逐渐成了初中水平,教小学的老师逐渐成了小学水平,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学习。 </b></h3><h3> </h3><h3><b>由于专业教师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也就有了与业余教师的第三个差别:专业教师拥有成体系的认知结构,而业余教师的知识结构零散、不成系统。 </b></h3><h3> </h3><h3><b>一个专业的老师能深刻理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根本性书籍,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知性阅读能力,养成研习经典的良好习惯。分析问题时,专业教师会自动调动知识背景,运用多种理论多角度灵活解释现象,发现真问题;而业余教师则固守僵化、片面的观点,仅凭经验下论断,造成“误判”。 </b></h3><h3> </h3><h3><b>以我自己为例,在刚教书的前几年,主要精力都放在吃透教材和管理学生上,对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并没有清晰认识,只是粗浅地认为要把教材教好,而教好的标志就是学生能考出好的分数。教了若干年后,却逐渐产生了许多困惑:文言文教得有滋有味,但对散文就不知道该教什么,如何教;诗歌讲得味同嚼蜡,基本就是围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概念转圈子,一首诗歌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总是不能从根源上说清楚。后来,跟着干国祥、魏智渊等专家学习,才真正明白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强大的知识背景和系统的知识结构。</b></h3><h3><b><br></b></h3><h3><b>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中,语文本体性知识(如汉语知识、文本解读、学科实践及理论、文学作品等)应该占50%,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占30%,人类基本常识占20%。不会教散文,文本解读不深刻,说不出一首诗好在哪里,根源是语文本体性知识欠缺。于是我系统阅读了哲学、文学鉴赏等理论,阅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等书,才逐渐明白应当如何鉴赏和评价一篇散文、一首诗。</b></h3><h3><b><br></b></h3><h3><b>专业的老师,大脑中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系统的认知结构;业余的老师,大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认知结构是不系统的。这几年,我组织了教师读书会,与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研读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等,就是为了搭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许多老师在学习后,逐渐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对原先存在的所谓“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寻找到了新的破解之道。而业余教师因为缺乏系统的认知结构,在分析问题时就容易陷入片面、褊狭、僵化的泥淖,思维存在许多问题,还要再凭借它来解决问题,何以为能手? </b></h3><h3><b>由于专业教师有系统的认知结构、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就有了与业余教师的第四点差别:专业教师解决问题遵守科学的流程和规范,而业余老师解决问题则仅仅依赖经验,缺乏章法。</b></h3><h3><br></h3><h3><b>魏智渊老师曾巧妙地以种庄稼来作比喻:老农民也能种出好的庄稼,袁隆平种的庄稼收成也不一定都好;但老农民是业余的,袁隆平是专业的。为什么?袁隆平种庄稼有科学的流程和规范,是经由实验去发现;而老农民种庄稼依赖的是经验,是经由经验而领会。老农民也讲“理论”,但他的“理论”只是既往经验的总结,一旦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老农民的经验就会失去效应;而袁隆平则可以分析变化背后的原理,通过实验、对照、分析等提出应对方案。</b></h3><h3><br></h3><h3><b>专业教师在备课时遵循一套科学的流程和规范,这套流程和规范不一定都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保证将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举个例子,为什么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比赛参赛老师两个小时备课时间,而且 除了《教学参考书》不能阅读其他参考资料?就是因为业余的语文老师备课缺乏科学的流程和规范,无法快速高效地处理问题,离了现成的资料就备不出高水平的课。 </b></h3><h3> </h3><h3><b>这与打球一样,虽然业余选手也能打出一些好球,但因为缺乏章法,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发挥不稳定。而专业选手有扎实的功底和科学的规范,所以不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失误很少。专业老师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文本,业余教师面对与自己的知识背景、生命气质相吻合的文体,也能上出好课,但一旦换一个他不擅长的文体,且规定时间备课,就无法招架了。 </b></h3><h3> </h3><h3><b>依然说备课。专业的老师则能快速启动内在的备课流程。1.文本解读:明白文本“写了什么”“ 如何写的”“ 为何这样写”;2.教材解读:确定“教什么”“ 如何教”“为何这样教”;3.从学生角度,确定“学什么”“如何学”;4.构建课堂板块:确定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业余教师则手足无措,除了照搬《教学参考书》,乏善可陈。</b></h3><h3><b> </b></h3><h3><b>作为曾经多年在中小学一线打拚的教师,我深知许多老师生活工作的不易和深处“小环境”中的无奈。而且,我也明白造成如此差距的原因与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有直接关系。上述分析,与其说是分析差别,不如说是指出方向。虽然现实有种种限制和不足,但人不是机械被动地被环境塑造的,人依然有选择的自由。努力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这不仅关涉到教育教学的业绩,更关涉此生的幸福与自由。</b></h3><h3><b> 写于2018年3月15日</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b></h3><h3><br></h3><h3><b> 近些年,身边接连退休或接近退休的同行们有不少,面对教书工作的即将结束,有些老师是恋恋不舍的,有些是略带疲倦的,还有的,急切地盼着那一天临来,却很少听到他们说,教了一辈子书,我是幸福的,当然,也没有看到一个老师在退休离校的那天,像一个真实的视频描述法国的一个老老师那样,全校师生自发地给他来了个意想不到的盛大的退休“典礼”:离开校园那天,几千名师生自发地“堵”在他离开学校的甬道里,拥抱着,挥着手,鞠着躬,说着“谢谢”,叫着,喊着,依依不舍、热泪盈眶地为他退休送行……我们的老师,大多数退休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30多年,一生的三尺讲台,除了两鬓斑白,留给学校、留给学生的那些称之为经验和精神的“财富”,几乎也是很少的。 </b></h3><h3> </h3><h3><b>铁匠,木匠, 蔑匠,泥瓦匠……这些都是老祖宗给一些专门从事某一专业劳动并有一定手艺水平人们的称呼,所谓“匠心独具”,说明在某个行当做出了水平、创意和高度,超出了一般同行艺人的平均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一老师,其实也是普通劳动者,虽不能从手里变出成千上万个产品出来,单从一个人日复一日教人听说读写、备课、上课、看作业的重复工作,甚或还有“闭着眼睛”不带教材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师者能人,从劳动者的职业角度来称呼,民间也有称呼老师为“教书匠”一说。</b></h3><h3><br></h3><h3><b>过去的“教书匠”,是一个中性词,就是个职业代号,与木匠瓦匠等意思齐肩。但是放在课改、核心素养等新时代新教师新要求的今天来说,“教书匠”这个名称就略多地带有一丝贬义了,事实上,更多的教师仅仅把“教书”只是当做谋生的手段,当做职业的本分,如铁匠打铁,木匠做家具,篾匠织竹篓般,完成工序和任务不听闲话就万事大吉。至于精雕细琢,创意翻新,专业升级,那自然不是“匠人师傅”想要考虑的了。 </b></h3><h3> </h3><h3><b>纯“教书匠”们是怎样的样子?用一个时髦词,他们可能是酱紫的—— </b></h3><h3><b>很多老师,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很多的课,备了几十年的教案,但如果让他脱离了现成教案的抄袭,脱离了教参的辅助,只拿教材,离开网络索引,关上门,可能写不出一节像样的教案; </b></h3><h3> </h3><h3><b>很多老师,抄了几十年的教学目标,却依然还是停留在“初步了解、基本掌握”原地踏步,分不清三维是哪般,课标为何物,学情做何用,离了抄袭,更不能自主列几条有价值的目标,也没有明白目标制定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几十年就这样把目标当做摆设,应付上级检查; </b></h3><h3><b>很多老师,上了几十年的课,却无法上一堂像样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怕别人走进自己原生课堂,填鸭惯了,怕换个方式与学生对话,怕使用多媒体,怕课堂改革、核心素养、课堂观察等这些烦人的玩意儿; </b></h3><h3><b>很多老师,教了几十年的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学案例,说课评课……都不曾触碰过,只在职称评定的时候向人求救过,真正的实际过程,碰都没碰过; </b></h3><h3><b>很多的老师,循环了很多遍教材,却从来没有单元总结过,知识框架过,系统复习过;带过多年毕业班,题海翻腾几十年,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科目“精华”过,试题对照整理过,一个学期下来,或者退休的时候,除了厚厚的翻印试卷与抄的教案,更没有给学校和其他老师留下可供参考的“经验”过…… </b></h3><h3> </h3><h3><b>很多老师,一门科目教了很多年,除了几本教材与教参,却很少读过教材以外的相关专业书籍,理论书籍,更不可能像窦桂梅老师那样,为了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花很多时间阅读和研究安徒生所有的童话作品,琢磨出十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 </b></h3><h3> </h3><h3><b>很多老师,教了很多年书,走进课堂,私下的授课方式,除了读读抄抄背背,还是读读抄抄背背; </b></h3><h3><b> </b></h3><h3><b>很多老师,一直拒绝学习、提升和拓展,当初初上讲台信心满满的那一桶水,慢慢慢慢滴漏,几十年过去,临了临了,只剩见底,赶不上时代的需求和淘洗…… </b></h3><h3><b> </b></h3><h3><b>一个表达不很专业的老师曾通俗易懂地说过,不少老师从初出茅庐到一个优秀老师,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以为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一个专业的教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阐述了这个类似过程:第一发展阶段——高原期——第二发展阶段。实际上,每一个从师范院校毕业刚刚出来的教师,对自己即将的工作一开始是信心满满的,投入的心力与精力也是十足的,以为自己啥都明白,但是即便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理想与现实实际的差距,会让他到处碰壁,这时慢慢会经历一个知道自己不行、有差距、找同行帮助指导的磨合过程,再然后,通过几年的循环和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脱离帮助也能胜出不少同行一筹。但是,这个时期,就是许多老师的成长窒息期,骄傲情绪有了,认为自己本事高于他人,凭经验办事,原地徘徊,不提高,不反思,没有提炼,缺乏交流,热情下降,教学之外事,且都漠不关心……专家认为,有三分之二的中老年教师就处在这个高原期,一直卡在这个瓶颈,只能永远成为一个普通老师,不能跳出来,进入第二发展阶段,向专业教师迈进。 </b></h3><h3><b>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优秀的教师,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的教师,往往通过个人博客与反思、 专家交流、专业研修等途径,知道自己不足,通过参加课例研讨,撰写教学论文,主持课题研究,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公认的研究成果,成为专业带头人,慢慢建立个人工作室,渐渐去引领其他同行……一步一步,完成涅槃与蜕变,多层次提高自己修为。这一个阶段,对很多老师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也不愿意去自找苦吃往上走。 </b></h3><h3><b>普通老师与专业老师之间的区别,就是普通老师很容易过早地进入职业倦怠,四十不到,就直“言老”,专业教师,往往是干劲冲天,越战越勇,越往高处越知不足。 </b></h3><h3> </h3><h3><b>普通老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缺的就是一张人梯,一个搭架。很多老师,教书了很多年,围着学生与教材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却很少站到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教材与学生,用更科学与有效的手段去指导教学,用思考的方式审度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发展的需求和眼光,带领学生走向更健康、更快乐,视野和思维更宽广,素养品德更全面和向上。 </b></h3><h3><b>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要求各行各业发扬“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除了要平时教书育人的常规工作认真细致吃苦耐劳外,还要学会用心揣摩,努力打拼,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让我们的教育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变成一种令人享受的艺术,变成看得见、回忆得了的羡慕和幸福。</b></h3><h3> </h3><h3><b> 写于2018年3月18日</b></h3> 农村书香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h3><b>【论文摘要】农村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普遍存在“面子工程”,疏于管理,适合于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少,学校的师资有限,学生的阅读方法缺少指导,比较盲目,阅读流于形式。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主要从加强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师生共写、亲子阅读等几个方面寻找对策。</b></h3><h3><b>【关键词】农村书香校园建设、新教育、现状与对策</b></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著名新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实践的推崇者朱永新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他们的阅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民族都是最热爱阅读的民族。”古往今来,人们最可靠、最稳定、最久盛不衰的阅读方式就是通过书籍的览阅。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书籍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书籍的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是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强调读书,就是强调青少年成长的独立和完善,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传承和打造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阅读,既要承载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自2000年以来,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要行动的新教育思想、书香校园打造在全国2000多所学校200多万师生中开始萌芽和勃勃生长,但由于理念更新缓慢、资源与条件的限制,不少农村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还停留在陈旧的管理和实践模式上,停滞不前,需要改造和更新。</b></h3><h3><br></h3><h3><b>一、农村学校书香校园的现状 </b></h3><h3><b>我校地处农村,是一所完整的小学示范学校,管辖五所村级小学,共有师生900多人。近几年,响应上级号召,根据自身特点,各所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创建生动活泼校园、开展社团活动、进行经典诵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为书香校园建设打下了一定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b></h3><h3><b>1、学校注重面子工程,疏于利用管理 </b></h3><h3><b>近年来,在上级各种“传统文化进校园”“清洁校园”“书香校园”“生动活泼校园”的指示与要求下,农村学校在硬件条件,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上了一个台阶,各个学校在校园文化的硬件文化建设上下足功夫,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文化墙、制作文化宣传牌、建立校园广播站,还把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进行最大力度的完善,力求让学校的宣传栏、走廊、教室、墙壁等角落都充满文化和书香气息,然而,不少学校这方面的物质投入仅仅只是为了合格项目的达标验收和应付上级的目标检查,图书数目是用来凑数的,泛黄陈旧的书本是用来摆看的,阅读记录是弄虚作假造来的,阅览室门一年四季是锁着的。学校的管理层只注重形象工程,缺乏内在管理,懒于利用,造成资源闲置,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书香校园建设浮于表面,没有内化成实际行动,成为一句空头口号。 </b></h3><h3> </h3><h3><b>2、学校、家庭书源较少,适合学生阅读书目匮乏 </b></h3><h3><b> </b></h3><h3><b>其一,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几乎各个学校的图书室图书资源都来源于几十年学校过去多年的陈旧书籍的积累和沉积,80年代和90年代的居多,还有一部分是上级部门各种渠道的免费配送,自己主动有方向和目标购买的很少,阅览室、图书架和教室图书角陈列架上这些书籍大多数是政治理论、教学参考、文学书籍,成人口味的居多,过时的居多,符合青少年年龄阅读的书目非常少;其二,广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数量少、内容局限、理解偏差。随着时代的改变,农村学生的家长,虽然在小孩的教育理念上有了一些改变,也愿意投资为孩子购买几本课外读物。但是,他们印象中的“课外读物”仅仅限于“教辅资料”、“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读物能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对孩子有益的。也有的家长购买课外读物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仅仅在孩子幼儿启蒙和少儿阶段买一点益智书目,到了中高年级就不管不顾了,再无添置。其三,由于许多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图书,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和监护多是祖父祖母,无法意识和满足孩子的阅读要求,学生自然不可能读到比较多的优秀图书;其四,农村学生城内新华书店太远,即使到了县城内的新华书店也大多以出售教辅类书籍为主,店主出于营业额的需求,适合小学生课外读物的种类也是不多的加之农村学生购买力不足,更加无法让学生读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b></h3><h3><b>3、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自主兴趣不浓。 </b></h3><h3><b>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懂得如何去读精、读透一本书,虽然语文老师有时间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有的时候还没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指导。另一个方面,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只要看到学生捧着书,怎么去读,是不是读出效果来则往往不被他们所关心。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还有可能读得认真一些,不太感兴趣的,或者尚未入门的图书则一般不容易受到他们的喜欢,他们也没有自制力会强制自己去认真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其三,是广大教师和家长受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影响,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了,缺乏从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缺少长远和大局意识。 </b></h3><h3> </h3><h3><b>4、学生阅读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b></h3><h3><b>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许多事情的老师,只有对这件事情有了兴趣,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去认真探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只要有了兴趣,才不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督促。虽然学校不断强调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大部分孩子手里有一、两本课外读物,但这些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买书时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给孩子购买的,书的内容孩子并不一定喜欢,加之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换,孩子的阅读兴趣极不浓厚。所以,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对书的内容不求甚解,更谈不上能对提高自身素质有所帮助了。甚至,有的孩子只在每周早读全校统一的课外阅读时间,拿本课外书做做样子;在家里,有相 当一部分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打电脑游戏,平时每天晚上则沉迷于电视动画片,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有些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阅读一些书籍,也是流于形式,效果很差。</b></h3> <h3><b>二、营造农村学校书香校园的几点对策 </b></h3><h3><b>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朱永新认为,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基于此,农村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必须根据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师生家长的现实情况,酌情进行有效的打造,建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b></h3><h3><b>1、以创书香教师为抓手,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b></h3><h3><b> </b></h3><h3><b>书香校园会以“润物无声”的内在涵养方式,给教师专业发展以刻骨铭心的影响,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专业阅读。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阅读,我们将以创书香校园为抓手,主要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b></h3><h3><b>(1)建立教师学习合作小组。学校以“内化理念、挖掘潜能、提升自己”的学习理念,成立了教师合作小组,各个小组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以活动促进专业发展,积极推进教师专业阅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b></h3><h3><b>(2)进行书香型教师评比。每学期进行书香型教师的评比活动,评比制度要求每个教师有个人读书计划、一定数量的藏书;对阅读的刊物、阅读的书目有详实的记载;教师有自己的教育博客,每学期发表一篇以上的教育随笔或者教育教学论文。 </b></h3><h3><b>(3)开展“赠书读书”活动。每个学期,学校免费赠送每位教师一本教育专著,鼓励教师阅读。学校鼓励教师订阅教育报刊,充分利用、办好学校图书室,不断增加图书室的藏书量,建立教师阅读室,改善阅读环境。 </b></h3><h3><b>(4)建立教师读书俱乐部。书香校园离不开书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离不开教师以身垂范。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吸收一群热爱读书、内省致远、合作共进的青年教师,要求每个教师每个月读一本书,写好一篇教育随笔,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发表一篇教育随笔或者教育教学论文。 </b></h3><h3><b>(5)推动主题式研究活动。学校应将读书与课题研究有效利用起来,一方面将教研组与课题联合起来,将已有的业务学习时间大量进行课题组研讨活动,让教师围绕课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式活动,如读书讲坛、教师美文诵读、教研专题交流会、课堂教学研讨会等,有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上台交流学习体会,教学思考、课题研究随感以及实践做法等,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行之有效。</b></h3><h3><b><br></b></h3><h3><b>2、以创书香班级为抓手,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b></h3><h3><b> </b></h3><h3><b>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学生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利用班级的团体效应来达到全校书香校园整体效果,班主任利用班级评价为切口,掌握和摸清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效果。 </b></h3><h3><b>(1)精心策划,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学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以诗文美化教学区环境,打造文化走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生徜徉于诗书的海洋中,游历在绿意浓郁、草坪清翠、繁花似锦的校园、在书声琅琅、歌声悠悠的氛围中呼吸,在潜移默化的文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让书香的芬芳溢满校园,成为学校一道最美的风景线。</b></h3><h3><b>(2)成立“翰墨书香”社团,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每一个学期,学校将经典诵读的课程开足到每一个班级,成立经典诵读和阅读社团,利用元旦、六一节假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b></h3><h3><b>(3)创设图书角,争创书香班。每个班级的每个教室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创建自己特色的图书角,设立学生读书心得展览区,充分利用教室的宽频电视、电脑、实物投影仪,为学生阅读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并通过书香班级的评比,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b></h3><h3><b>(4)成立班级读书会,分享读书快乐。根据学校制定的低中高年级推荐的阅读书目计划,以新教育文库主题丛书为依托,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其它健康、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及经典诗文,通过大量阅读、诵读,增长学生知识,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达到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一些对自己成长有助的书,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益智故事等,每月每班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成果。 </b></h3><h3><b>(5)快乐日记,体验写作快乐。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分配学生阅读任务的基础上,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可以用拼音、图画表示),三年级以上每周写2篇日记。三到六年级学生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学校定期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收集、点评和评奖,好作品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展示。这样,既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阅读,也分层次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也不会从中感觉阅读和写作带给他们的压力,反而体会到了阅读和写作带来的快乐。</b></h3><h3><b>(6) “阅读之星”“文学小博士”的评比。每月进行“阅读之星”“文学小博士”的评比,评比程序先是在班级中评,并在班级五星榜上公布,再在全校范围内评比,然后有机会推送到市级评选,通过这样的激励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性。 </b></h3><h3> </h3><h3><b>3、以师生共写为突破点,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b></h3><h3><b> </b></h3><h3><b>读书的妙处不仅在读到了多少知识和内容,更多的是所读的思考。阅读过后,没有反思和写作,是没有多大成效的。为了使读书活动更有成效,在带动师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写随笔,特别是教师写随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b></h3><h3><b>(1)写作可以让教师变得更有智慧。通过教育随笔,让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从传统的“写作”——备课和批阅作文(作业)中拓宽视野,从一个更高的要求和角度来提高自己的动笔能力,进而达到更有效的对教学进行设计、对课堂进行反思、对教材进行新的理解,从而达到独立完成教育论文的高度。通过随笔,可以让教师深入思索和感悟,净化和美化教师的心灵,更加对自己职业有更深层的领悟。 </b></h3><h3><b>(2)写作让学生变得更灵气。阅读、体验、写作,是书香校园建设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的学习方式,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中智慧不断生成,想象不断迸发,通过写作和评比,学生自己的成就感与日俱增,通过写作,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学生也变得更有灵气。 </b></h3><h3><b>4、以亲子阅读为抓手,拓宽书香校园建设渠道。 </b></h3><h3> </h3><h3><b>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孩子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了加强家庭对孩子阅读的督促和习惯养成,主要的做法有:一是学校通过家访、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家长会等形式,开展“亲子读书” 活动;其次是学校向家长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课外书,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阅读书目,增加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加强沟通与交流,有效地全方位地促进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三,通过开展“争创书香家庭”为特色的评选活动,设计亲子共读读书卡,倡导亲子阅读。第四,倡导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学校通过家长座谈、家访、电话联系、网上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读书氛围,告诉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读书,远离麻将、娱乐和纷杂喧闹,给孩子一个真正心静的读书小屋。 </b></h3><h3><b>总之,农村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和文化底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和家长共同协助和努力才行。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把书香校园建设的措施一一落实到位,让学校处处充满书香,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读书的益处,教师儒雅从容,学生智慧灵气,家长通情达理,我们的这个社会才会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的综合素质才会稳步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才会得以传承,源远流长。</b></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附注:本论文为《新教育背景下书香校园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课题论文,课题批准编号:YJK16KG043 </b></h3><h3><b> 此文获2017年湖南教育学会教育论文一等奖 </b></h3><h3><b> 写于2017年7月</b></h3> 目标4.0,你升级了没有? <h3><b>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质变就是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的整合的结果,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了抓手。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缺乏任一维度目标的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发展受损。显然,三维目标之于双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 </b></h3><h3> </h3><h3><b>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同样也是既有传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以历史学科为例,正如吴伟教授所言:“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b></h3><h3><b>——摘自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b></h3><h3><b><br></b></h3><h3><b><br></b></h3><h3><b>(一)“教了几十年了,目标是个啥东东?”</b></h3><h3><br></h3><h3><b>2017年10月底,在湖南一师参加校本研修培训的时候,一个培训专家问及我们汨罗一线教师教学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启用了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我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我们依然还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家说,你们还没有升级呀?核心素养都提出来三年了! </b></h3><h3><b><br></b></h3><h3><b>一身汗颜!汨罗教师天天说课改,我们居然与外面的世界out那么多! </b></h3><h3><br></h3><h3><b>2018年3月初,岳阳中考也发出信息,今年中考的命题方向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公平性标准,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b></h3><h3><br></h3><h3><b>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有多少老师明白这些理论概念?又有多少人在教学中身体力行?</b></h3><h3><br></h3><h3><b>汨罗是全国素质教育的摇篮,素质教育在汨罗有20多年的提法了,相对来说,汨罗教师的改革与适应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几乎一夜之间,我们的教案上面,都换了“新衣”。实际上,由观念到行动,这中间,我们有很多外在与实质性东东的差别,大家都装作视而不见。 </b></h3><h3><b>2005年起,自从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岳阳君山许市等中学相继刮来一股旋风一般的新课程改革之风后,汨罗教育也开始向这股新风靠拢。“双基目标”转向“三维目标”,这是一个向多年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方式宣战,向“老师为导,学生自主”的师生互动的新课堂转变。这次课程改革十年了,似乎进行得很艰难。“自主、探究、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字眼,大多数是体现在教案中,体现在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竞赛和示范教学中,又有多少“课改”是玩着花拳绣腿,做给大家看的?“穿新鞋,走老路”,似乎还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固态与常态。年纪大了,适应不了,考试要紧,哪有时间搞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很多老师对“三维”一直停留在一知半解或者完全没有明白的状态。“教学目标”,教案,是摆看的,应付上级领导常规检查的,估计不少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b></h3><h3><b>每一个新走上讲台的老师,首先面临的工作就是教案的撰写。现在不少年轻老师喜欢走捷径,要么就找同行前辈抄,要么就是网上或者现成的教案书抄录,但到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时候,年轻人对教学目标概念的缺失和对教案的撰写能力差就立见端倪。现实中,我们在常规检查发现,不少老师的教案也是抄得工工整整,字迹娟秀,但是,仔细发现,很多教案内容都是漏洞百出的,或者是毫无操作价值的,甚至还有不少英语教案是“鬼混唐朝”,欺骗不懂英语的领导。要是换成现场自主定制教案,估计不少老师都会“露出马脚”来。很多老师也把现在三维目标抄得滚瓜烂熟了,可是目标对教学有多大作用?几乎没有多少人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 </b></h3><h3><b> </b></h3><h3><b>我当初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几乎也是抄着别人的陈旧教案开始的,但是慢慢发现,短短两页的抄写教案是根本无法操作的,有一段时间,还要求老师把教学目标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这样做,让自己对制定教学目标有点战战兢兢了,不敢随意乱来。后来课改了,要求使用导学案,学习目标天天与学生见面,更加不能大意,在教学设计中也会按照这些目标设计题目,尽量达成任务。但是目标的行动用词出现很大问题,是后来参与“金太阳导学案”编写的时候才发现的。在没有撰写导学案前,金太阳公司就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一系列环节步骤做了严格要求。我们以前定目标,大多数都是笼统的,初步了解……基本掌握……逐渐形成……大而空,泛泛而谈,而金太阳不同,编辑要求,教学目标三维分别是什么,如何措辞,采用什么手段和教学方法分别实现目标,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要做什么,教学过程与复习的梯度怎么体现目标的实现和展现都要一一表达清楚。是查找资料,是讨论,是朗读,还是通过实验……这些方法是不是最佳效果?经过一番严格的规范训练,每一个课时都要通过如此严格审核,几册导学案做下来,结果发现,教师想要完成一份合格的教案真的不容易,教学目标真不是随随便便写几行放在那里就行的。自这以后,我对教学目标有了清醒的认识,写的时候也会十分小心。</b></h3><h3><br></h3><h3><b>在一次公开示范课上,一位数学老师无法将分式方程无解、有增根的现象解释清楚,出现了绕来绕去越讲越乱的尴尬局面。后来拿到她的教案一看,发现她的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没有提到结合前面所学利用“分式被除数不能为0”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就其根源就在这地方。由此可见,准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中,其实很多老师上课都是信马由缰的,目标是目标,上课是上课,两者不搭。至于三维目标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笔者用如今流行的“呵呵”俩字概括表达心里想说的话,想必你也心里明白得很的。</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h3><h3>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犹如人的成长史,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十岁就做了二十多岁的事,恋爱、结婚、生子,少年老成,懂事过早,也会笑掉大牙;三十岁把六十岁的活干了,嫁女,收亲,带孙儿,人会老得太快,心理会未老先衰……什么年龄就应该干什么年龄阶段的事,不按规律走,都显不正常;人的品性与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急不得,不足火候的钢,在水里淬一下,外形锋利,遇铁即断。 </h3><h3>可是,我们现在太多的人们都在催生着小孩快点成功与成长,想方设法,不择手段。 </h3><h3>一、孩子不急父母急。 </h3><h3>我们现在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三四十岁,属于上世纪60后、70后、80后的一代人,他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父辈能力弱、缺少教育、遗憾没有上大学、没有工作、赚钱少等诸多时代与机遇造成的种种不幸,加上现代物质欲的刺激,时代的新要求,很多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与其说是鼓励小孩发狠读书,不如说是替父辈完成未了的心愿。 </h3><h3>城里乡下,请家教、课外补课的多了;放到老师家里寄养辅导的多了;双休日,钢琴二胡舞蹈作文英语各类培训的多了;谁家孩子这样那样攀比的多了,放弃工作陪读的多了,削尖脑袋挤名校的多了……“只要你学习好,发狠学习,只要你考上名校、重本,要什么都满足你!”因为苦苦相逼,因为背向而驰,因为一厢情愿,酿造了多少人间悲剧:有的离家出走;有的小学生服毒自杀;有的小学生用红领巾自缢;有的高中生用榔头将母亲砸死然后若无其事去上学;又有多少小孩因为不想被父母逼学习而与反目成仇、叛逆跋扈,辽宁一个大学教授的女儿,自小被母亲逼着搞高分,读重本、考研,最后在选择在参加工作的一个月写下遗言跳楼自尽,受不了母亲一直以来的高压与安排;湖南一个女子三岁就自主教儿子读书,13岁考上大学,儿子一直到大学,吃饭穿衣都被母亲包了,12岁还要喂饭,考上北京的研究生,终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没有完成按时毕业论文肄业,最后沦为普通人,工作都成问题。 </h3><h3>二、学生不急老师急。 </h3><h3>幼儿园的孩子,个个期末的时候都会评为“好孩子”,那是因为没有考试与评价的压力。可是一旦进入义务教育,几次成绩测评下来,智力水平高下明显区分,“成绩好”“成绩不好”,“成绩中等”,孩子在老师的眼里逐渐就贴了标签。 </h3><h3>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美、劳是软性指标,主观性评判很强,很多时候被做了官样文章,唯有智育是操作性很强的硬性指标,评价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有多少人不自觉地把评判标准、表彰奖励的重心放在了质量评价和成绩好坏上?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为了更好的个人质量评价(拼合格率和优秀率),有多少老师采取了非教学方法之外的非常手段?有多少老师,每天布置海量的作业给学生回家做?有多少老师用重复十遍二十遍的方法抄写单词和生字?有多少老师做过这样的事,因为上课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罚抄学生50遍?有多少老师的质量第一是靠着蛮狠逼的方式获得?有多少老师自己教学方法老套还成天在埋怨一届不如一届?有多少班级的体育音乐美术课不成文地成了自习课?有多少孩子晚上十点以后还在忙作业?有多少这样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被“后进”了,每天下课都要无休地进老师办公室做题背书?有多少孩子在课堂上常常呆若木鸡?有多少学生早晨第一节课就哈欠连天……</h3><h3>往往老师的质量评价好了,学生的德育与体育往往被忽略了,轻视了。厌学的多,不懂礼貌和规矩的多,和老师顶撞的多,目无尊长的多,行为乖张的多,奇装异服的多,更让人痛心的,是监考老师倒在地上几十个学生无人理睬;还有那些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只因一句话不合就把刀子捅向恩师,更有甚者,离校出走,跳楼自杀……网上新闻层出,惨不忍睹,举不胜举。 </h3><h3>教书,育人,老师的职业所在,重视了教,忽视了育,一个品格残缺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即便智育再好,终归会在某个地方吃大亏,碰厚壁。 </h3><h3>三、老师不急校长急。 </h3><h3>检验一颗假种子,就看它落土能不能生根发芽;检验一种药品是不是假药,就看它组成成分是不是符合规定?检验一个人才的真假,唯有靠社会的考验,岗位的适应。人才多从学校出,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h3><h3>很多单位和部门反映,从各种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文凭高低差不多,个人能力与修养,却千差万别。很多研究生,走上教学岗位,写不好一手字,行如鸡爪,东歪西倒,错别字连篇;很多大学生,打不了一张像样的请假条;很多高中生,正确的标点符号都使不好,一个简单地名往往冠以书名号……高分,低能,这是当今社会人才的普遍现象。就其原因,就在于不少的学校重智育轻能力,追求短平快的教学质量的直接结果。 </h3><h3>如今中小学校长的压力确实挺大的。面临各级各种各样的检查、考评,还有顶着招生办学、升学率、质量评价、重点学校录取人数等各种各样的上级与社会的压力。人才长远规划,能力长远规划,这些慢工出细活的东西,大多只能在材料和文件中体现,直接兑现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目标管理评价,毕业、肄业科目质量评价,越来越突出的质量评价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声誉,一个校长的管理政绩。谁愿意在评价排位上落后呢?卯足了劲抓,想各种各样的辙!校长靠老师,把竞争与奖励挂钩;老师靠学生,八仙过海挣奖金。质量好,一切都好,优岗优先;质量不好,靠边轮换,奖金无缘。 </h3><h3>有些校长,学校教师专业分配不平衡,毕业班教学常常启用非专业的老师教学,比方说,体育老师教数学,英语老师教政治,音乐老师教历史,语文老师教生物……有不少老师一上手就体现了“非凡”的教学能力,半学期不到,教学效果就超出专业教师老远,学生成绩好得吓人。但是,查其背后,往往被真相吓住:划记划记背,背不出来不要下课,背不出来俯卧撑50个,考试不及格,试卷抄十遍……有多少学生好成绩是这样被恐吓出来战战兢兢上课的?那些成绩单上一门功课异军突起其他科目红灯闪亮的学生,往往就是遇上这样的“野蛮老师”了。校长很青睐这样的老师,能够给学校带来实际好处,老师当然也从中经常受益,奖金拿到手软。苦了的是学生,谁还记得当时学了什么,或许记得的就是被罚的俯卧撑和不停抄背的手疼了。多年以后,有多少学生留下有语文老师声情并茂带你朗读,数学老师教你一招简便计算,英语老师有一口比较准确的口语,物理老师带你装电路,化学老师演示氧气制取实验的美好记忆?</h3><h3>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那一部分才是教育。”没有哪一个天才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全部记住,当一批批学生从你手下经过,当他们把学过的生字课文单词公式都忘得差不多的时候,那么,各位老师,你一生的教育生涯,都给学生留下一点什么值得记忆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立志先有德,成才先成人!”</b></h3><h3><br></h3><h3><br></h3><h3><b>崔允漷,《课堂观察》的先驱和倡导者,曾经通俗地说:“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实际上,就新中国教育的发展阶段来说,应该是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应该是4.0版了,改革开放之前“语录式”红色革命教育应该算是1.0的原始起步版了(纯粹玩笑,无依据之说)。再上溯到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人——孔子,中国古代的教育鼻祖,读读他对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我个人认为,现在重推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实际上应该是对教育二字本身意义的还原: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学思并重……</b></h3><h3><br></h3><h3><b>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h3><h3><b>一、有教无类。 </b></h3><h3> </h3><h3><b>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b></h3><h3><b>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学而》)。即“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没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说,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便教授与你。同时无论你品德优劣与否,只要拜在我的门下,我便以“仁”、“爱’启发引导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九岁。 </b></h3><h3><b>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h3><h3><b>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b></h3><h3><br></h3><h3><b>在孔子看来,“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这是孔子在进行自我反思。作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在学习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学到的知识今天都掌握了吗?第二,孔子拥有勤奋学习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典籍,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学方面,孔子也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 </b></h3><h3><b>三、全面教育。 </b></h3><h3> </h3><h3><b>即现在的“素质教育”。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方位的来塑造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让其单方面发展。也不能只学习一技之长。 </b></h3><h3><b>在孔子看来,教育内容应广而全,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孔子说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和德行。”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谓之“六艺”。而对于品德的塑造,则孔子更是极为看重,他说“志于道,据于德。”即做人要立志于求道,要立足于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如果将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拿到当今来看,即为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六艺”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内容。 </b></h3><h3> </h3><h3><b>四、因材施教。 </b></h3><h3> </h3><h3><b>即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b></h3><h3><b>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后天用知识熏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视人天资禀赋的客观区别而任意行事,否则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即为“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孔子便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b></h3><h3> </h3><h3><b>五、学思并重。 </b></h3><h3> </h3><h3><b>即孔子注重启发学生先自我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b></h3><h3><b> </b></h3><h3><b>孔子在教育门下弟子时,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篇》)即“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其获得知识,又让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还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正如其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即“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它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说明孔子注意到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须一定的火候,须恰到好处的点拨。孔子对弟子是持一种民主平等,鼓励欣赏的态度。</b></h3><h3><br></h3><h3><b>反思我们现在很多学校、老师的一些教育行为,是不是已经走偏了教育本应的轨道,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只顾自己眼前,不顾学生长远?很多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显出厌学情绪,初中高中尤其明显,还有不少学生一毕业就集体撕书……当然还有那些举不胜举的高分低能、公主病、少爷相、离家出走、杀师弑母、跳楼自尽、精神失常、少年犯、叛逆狂等品德、能力、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素质、品格方面存在的短板。只要分数高,其他皆可抛 ,当这样一批批学生走出学校,涌向社会,能力与品格培养的缺失,就就像人体缺少补充维生素、钙质一样,各种病态和不良逐渐就会显露无疑。近年来,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大讨论是沸沸扬扬,很多关注教育的人们都是忧心忡忡,以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提出,都是对一些重教书轻育人的不良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矫枉过正,是对“立志先有德,成才先成人”等古训的及时回归。</b></h3> 主题作文一招鲜 <h3><b>认识不少朋友,包括同行,很多人都说我应该适合教语文,但我从来都是以“您想错了!我的专业是政治!”回应对方。 </b></h3><h3> </h3><h3><b>“很不应该呀!你不教语文可惜了!”很多人都这样叹息。 </b></h3><h3><br></h3><h3><b>后来被学校压着教过几年初中语文,但没有带过囫囵完全的毕业班,最后下了讲台还是那句话:“我真的不适合教语文!” </b></h3><h3> </h3><h3><b>一方面是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中文教学训练,不知道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套路,课堂上自己习惯于去深挖教材考标以外的东西,赏析人物,分析结构,揣摩经典作品行文布局和表达内涵的借鉴秘笈………还要介绍相关作品,引得学生课外搬着《朱自清文集》《鲁迅文集》《老舍文集》到学校“偷”着看,招得领导与班主任都说我教语文乱搞,不在行;其次,是自己多年习惯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学科的语言逻辑,教学语言平淡,早已不再适合激情四射抑扬顿挫了,在公开课上,我的没有半点豪情之课,会困死所有的听课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怕打开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本,没看上几行字就会“晕机”,深度失眠,无法着陆。天天面对此等折磨,对于我这个身带重病的人来说,无疑就是揭开伤口再撒把盐,疼得要命呀!后来索性发誓打死再也不碰语文教学了! </b></h3><h3><b>但是……现在……小学语文教研员……快两年,是不是有点啼笑皆非?! </b></h3><h3><b>其实,对于我自己,自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以来都是爱文字的。一方面,是几乎教过自己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特别看重我,鼓励我写作文,通过课堂范读、国庆征文、诗歌朗诵,整篇或者片段作文上黑板逐行指点……让我有一次次在同学们面前好赖都晒的机会,渐渐也把自己的“脸皮”越晒越厚,也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高中,大学,借着文学社和校园广播,也多次写了不少散文发表了,有了一些知名度,后来参加工作了,通过文学网络朋友和报刊编辑的指点帮助,渐渐克服和跳出了教师文学写作的好多通病——自带学生腔,办公室材料范儿。 </b></h3><h3><b> </b></h3><h3><b>没有带过毕业班,当然不知道中考作文套路,所以一直不想碰课堂作文教学,无法让层次不齐的几十个对象都能达到某个水平去应考,但是对于学生创意征文或者主题征文,我倒是还有几分兴趣,能够与文字基础、理解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对话,那是另外一种境界,不是嚼黄连那么难受。工作多年,我的主业是政史地,业余时间心血来潮,辅导过一些学生征文获奖,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b></h3><h3><b><br></b></h3><h3><b>所谓身在局外,站着说话不腰疼,接下来就结合自己带过和指导过的主题征文和大家聊聊“主题征文”怎么个辅导法,姑且权当胡说八道——</b></h3><h3><b> 一、思维导图画总纲,绘出人事关系网。 </b></h3><h3><b> </b></h3><h3><b>身在山中云雾罩,跳出山外方觉高。 </b></h3><h3><b>从教二十多年,大大小小辅导过的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县级的各类学生征文有不少,自己参加过几次地区和县级的征文比赛,也曾给岳阳晚报、汨罗周刊、汨罗江等杂志报刊投过和发表过一些散文之类的文字,回头看一些主题征文的文字,“红色记忆,绿色家园”、“改革开放30年足迹”、“岳阳巨变30年——美丽岳阳我的家”、“法治阳光 照我成长”、“节粮、爱粮”、“教师职业幸福人生”……诸多主题,最后写出来,归总起来,都离不开俩字,人和事。记叙文也好,散文也好,都是一件事,多件事,一个人,多个人之间的穿穿绕绕。所以,作为指导老师,心里应该有一个总谱——人、事关系网。利用思维导图—— </b></h3><h3><b>首先,确定文章的人物对象和笔者关系。 </b></h3><h3><b>一般学生笔下文章的人物,无非就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或者就是自我(这是导图的第一主层)然后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再进行第二层人物角色分类:家庭成员,是父母?夫妻?兄弟姐妹?还是其他亲人?学校成员,是老师?还是同学?社会成员,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职场,是领导?是同事?还是下属?自我关系,是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诸如此类。 </b></h3><h3><b> </b></h3><h3><b>理清楚后,然后根据主题内容商定,觉得哪个人物关系最适合或者最擅长。 </b></h3><h3><b>其次,针对人物目标,进行关系分类。 </b></h3><h3><b>纵观各种人物之间,归纳起来,人物彼此关系无非就是两种:和谐和矛盾。我们平时需要大量搜集的,也就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要针对性地对人物各种关系素材进行分类。比方说,父母与自己的和谐关系的例子,如关爱,呵护,理解、包容、孝敬……;矛盾关系的例子,如叛逆、暴力、遗弃、虐待……要指导学生平时根据人物关系将读到的素材进行整理与分类。调理有序的大脑仓库,可以让作文取材的时候得心应手,脑急手快。 </b></h3><h3> </h3><h3><b>二、扣准标题,敲定主题。 </b></h3><h3><b>每次征文,征文标题大多数都是亮而大的。亮,就是主题鲜明,别无它意。比如改革开放,比如职业幸福,比如孝亲敬老;比方说阳光校园……大,就是参赛选手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反映主题,路路可通。比方说,教师的职业幸福,可以说教书幸福,也可以说,教研幸福,可以写自己当教师幸福,也可以说其他教师幸福;改革开放,可以是农村,可以是城市;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企业家;可以是青年,也可以是老年;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作为主题征文的辅导老师,指导的可能是一个学生,也可能是多个学生,但无论是几个,都必须有发散思维,要能够从标题中分析出好几个主题来。就拿小学五年级创新作文《特殊的声音》来说,需要教师拨开云雾见太阳,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审度能力。蓝天下信鸽的飞声,竹林打叶声,泉水流淌潺潺声,工地突突的施工声,商场叫卖的吆喝声,父母的叮咛声,清早扫地的刷刷声,夜晚闹钟的滴答声……都是我们成长生活中普通而又特殊的声音。那么,在诸多声音的选择范围中,哪一个才是适合和帮助学生敲定的主题呢?在这里,可以用双向推理选择。比方说,商场里的叫卖声,悦耳?刺耳?给人什么感受?可以大致以社会人物关系和家庭人物关系作为选择对象,确定主题;锁定家庭关系,如体现亲情,矛盾,你也可以选择叫卖声,叮咛声,扫地声……当然,一个标题,作为辅导老师,你也得准备四五个或者更多的主题方案供学生选择。 </b></h3><h3> </h3><h3><b>敲定好了主题,等于完成了作文的一半。</b></h3> <h3><b>三、挑选素材,适当确定人物关系变化。 </b></h3><h3><b>走路,喜欢平坦;文章如山,需要起伏。一篇好的创意作文,在叙事结构与内容上,是忌讳记流水账的,很多不会作文的孩子,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读来索然寡味。我们在讲人物基本关系的时候,就归纳了两种关系——和谐、矛盾。作文叙事情节,有时候也像电视剧一样,人物关系需要改变和转折。一味的和谐,太甜了,油腻;一味地矛盾,心糟。所以,我们在选素材的时候就要进行合理搭配(这就是前面要求学生素材整理的用处所在),适当地合理利用材料对人物关系进行转折和改变,和谐——矛盾——和谐、矛盾——和谐、和谐——矛盾、和谐——矛盾——和谐——再矛盾——最后和谐,诸如此类的种种变化。这样文章的素材也变得丰富起来,人物形象也会变得立体多维起来,不再是单一的某一个形象了。 </b></h3><h3><b>第四、运用写作要素,搭好作文骨架。 </b></h3><h3><b>1、记叙的要素要齐全。 </b></h3><h3><b>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每一篇文章都离不了这几个关键要素。只是学生作文的时候,特别是创意作文,不要在文章中简单地叙说“星期三早上”就代表了时间,“在xx家里”就代表了地点,相反地,我们需要用巧妙的手段,来替代时间,多角度转变空间,当然还有改变事情发展的顺序。如“快起来,太阳都晒屁股啦!”“月亮已经沉到了西边的树林里。”文章里有这样的句子,就比写早上八九点了、半夜了来交代时间的效果不知道好哪去了。 </b></h3><h3><b>另外就是写作顺序,保证故事完整性。如《特殊的声音》,我们可以写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身份与职业,过于自尊的故事,设定父母是普通的环卫工,也或者在校门口不远支了一个烧烤摊,首先可以先特殊声音出现,他人对这个声音的反应,故事主人公对声音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内心矛盾焦灼,接着写主人公自我反思,或者在他人的帮助下正确认识这个声音,最后写主人公认真对待这个声音……适当运用插叙和倒叙,比全部顺序效果可能要好,当然,也得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适当运用,不要为了花里胡哨硬生生胡搞,弄巧成拙,看着别扭,闹出笑话。 </b></h3><h3><b>2、人物描写多角度,立体、生动,细观察。 </b></h3><h3><b>人物形象的描绘,少不了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的细节描写。如在语言上,要贴近人物特点,熟悉的人,要用常用的个性语言,口头禅或者惯有腔调,陌生的人,就要写出职业语言或现场临时语言,除了这些,当然还有人物与人物语言的对话选择,精选最能够表达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推动故事发展的对话就是最好的,修枝去叶,只留精彩,千万不能啰嗦乱堆,虎头蛇尾,主次不分。动作上,就是对细节与动词的精准运用,既要准确,又要传神;相貌描写,只要求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写出特点,千万不能为了外貌而外貌,全部都是黑黑的眼珠、圆圆的大众脸。这些描写,离不了生活里多观察,平时多练习。 </b></h3><h3><b>3、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增强文章的润色。 </b></h3><h3><b>作者能够适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是极好的。但凡较好的文学作品,比喻的运用是最频繁的,也最能增加文章的色彩。一个你不熟悉的事情,或者一个你熟视无睹的事物,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立刻就会亮到你的眼睛或者触动你、打动你。如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我的儿子皮卡》中这样写道:“妈妈会久久地望着窗外的春天:一棵柳树在窗外飘着柔软的枝条,就像一个女孩走在春风里,一头长发被吹起,像黑色的网子撒在空中,实在迷人。”用柳枝比喻成少女散开的秀发,飘逸,活泼,多么形象和生动,又赋予生活的色彩。文章在写景或者外貌描写的时候,适当比喻是挺好的。</b></h3><h3><b><br></b></h3><h3><b>4、标点符号要丰富,段落、主次要分明。 </b></h3><h3><b>文章逗不逗人看,一看开始能不能吸引目光,二看文章标点符号丰富不丰富。开门见山或者开头悬念是常见的写法,先声夺人,必会用到引号与问号或者感叹号;层层排比的时候必会用分号分开来,动作复杂的时候会顿号隔一隔,结尾令人回味的时候一串……必不可少。其次就是段落的排布,需要根据情节的层次进行合理的布局,突出人物,段落宜紧凑短少一些,一两个段落分述一层人物特点,重在故事叙述,段落松散一点为好,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一句话都可以为一个段落。 </b></h3><h3><b>文章的主次,一是结构把握,人物叙述,小开头,小总结,中间是铺开;叙述文章,起因与结果简明扼要,故事过程详细起伏。一篇文章基本的架构大致就稳当了。 </b></h3><h3><b>最后一句收尾的话,文章多修必出色,五次十次不为多,好文章都是千修百改而来的哟! </b></h3><h3><b> 写于2018年4月6日</b></h3> “皮卡”和“蝴蝶”效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b></h3><h3><br></h3><h3><b>应该从一个偶然的借阅登记的小事说起—— </b></h3><h3><b>每一次社团小盆友从阅览室借阅书,都是他们自己登记书名和填写借阅日期,归还的时候由我亲收签字。通过一两个星期发现,《我的儿子皮卡》这本书蛮受欢迎的,进进出出好几次。孩子们这么喜欢,估摸是一本童话故事吧?没看见过里面的内容,我看着书名,心里这么猜想。 </b></h3><h3> </h3><h3><b>一到星期三,上完社团课,唯一的一辆“皮卡”又被借走了。</b></h3><h3><b><br></b></h3><h3><b>约摸过了一两天,借书的主人直接来我办公室:“老师,《我的儿子皮卡》看完了,我可以提前还给您,放在办公室吗?” </b></h3><h3><b> </b></h3><h3><b>“Certainly!”小盆友离开后,一本画着卡通人物的《我的儿子皮卡——尖叫》就摆在我办公桌前。 </b></h3><h3><b>作者——曹文轩。这个名字,犹如刚刚出笼的包子,在我面前正冒“热”气。最近接触新教育系列读本多,在推荐的儿童读物的作家几次提到了“曹文轩”,再次遇见,有点耳熟。新教育书目点将的作品,岂能不看?眼睛离开电脑,翻开书来。 </b></h3><h3> </h3><h3><b>还没有看上几页,我就忍不住笑了。这哪是什么虚拟童话故事呀,实实就是写人的小说——写一个北京知识分子家庭里叫“皮卡”的二我一口气把一百多页的“尖叫”看完了。速度快得令人“合不拢嘴”吧? </b></h3><h3><b><br></b></h3><h3><b>仅仅几个章节,我彻彻底底被曹文轩的“笔锋”征服了!一是对作者写作内容细致的致敬。作者用那么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皮卡的诞生,仿佛又带着自己回忆起十几年前怀孩子、生孩子和带孩子的酸甜苦辣,那个过程,让人觉得天底下不少孩子来到这世上的经历几乎都是是如出一辙呀!(作者一个大男人,观察带孩子如此仔细,真是佩服之至)其次是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完美膜拜。成立写作社团以来,一直在愁作文指导中的案例如何搜集,如何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和落实自己草拟的那些方法与技巧,那些语言、动作、外貌、写景等的细节描写,那些形象的比喻修辞,那些细到不能再细的情节过程,还有巧妙的开头和耐人寻味的结尾等,这里面那么多好的段落、句子,不都是我想要的现成的“案例”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用老师、成人的眼光读《皮卡》,应该完全不是小盆友他们只看几个皮卡小时候顽皮的故事这样简单,翻看后面,知道这是一套儿童读物,我忍不住立即从网购下单买下了《皮卡》全套。不仅仅是自己下决心要读完全套,还想一定要让孩子们都读这个作品,我想通过我一步步指导阅读,孩子们的收获肯定不是一点点,也不是看完一两个故事就了结了,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b></h3><h3><b>无意中读到《皮卡》,就像在河边“淘”到了“金矿”一般,一想到它,几乎天天夜不能寐。 </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b></h3><h3><br></h3><h3><b>用“着了魔”来形容天依同学这几天写作文的状态是毫不为过,她几乎天天都来办公室,缠着要我讲作文。她仿佛一贴膏药,一旦被黏上了,完全撕不脱。 </b></h3><h3><b>与她一起常来办公室的,还有几个女生,柔柔,梦梦,宁宁等。</b></h3><h3><br></h3><h3><b>很多年的作文辅导经验发现,锻炼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征文竞赛。无数次讨论和修改,千锤百打,甚至有时候还要推翻重来,这样的训练强度和方式,是一般的课堂布置作文所学不来的(课堂作文大部分老师与同学都是任务式的,常规需要)。</b></h3><h3><b><br></b></h3><h3><b>这一次,成立社团不久,我们就遇到了三次征文竞赛的机会。(一次是创意作文,还有“红旗飘飘伴我成长”的主题作文,“家乡的路和桥”散文大赛)这对社团的小盆友来说就是极好的机遇和挑战。我跟孩子们早早分享了这一个特大喜讯。 </b></h3><h3><b>天依同学似乎就是在挑战的诱惑下着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天依同学的着魔,也让我非常用心地对待孩子们在写作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各种解决办法。似乎也是受她的启发,我突然有了作文十步教学的启发和想法,用这样一种方法去引导孩子们写作,也有较好的效果,至少在天依、柔柔与梦梦几个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效果,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 </b></h3><h3> </h3><h3><b>第一招:“主题显灵”。 </b></h3><h3> </h3><h3><b>文章主题健康,鲜明,不跑调,这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次五年级的创意作文的题目是《特殊的声音》和《穿越》。一开始,三个孩子在选材交流的与第一次交上来的第一稿内容来看,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文字意识流,缺少主题,不知道自己应该表达什么意思,都成了猪八戒溜瓜皮——到哪算哪。天依同学开始选了“穿越”话题,写了一个宋朝人物“寇准”,写了少年读书,写的东西,完全不在调上;第二次选了老人家送货上门卖牛奶,自己买了一个,一大堆对话,毫无意义;柔柔同学和我交流说,想谢猫耳朵对话,梦里告诉她捉老鼠的事;梦梦说想写下雨的声音……三个同学都缺少作文定主题、精选材等方面的指点,即便作文字数再多,整篇文章来看 就是失败了。所以我针对她们现有的能力,就着她们心里和笔下所选的人物进行主题与角度的指导。作文里写任何事的发生,写之前,都要思考和追溯事情的根源和意义何在,找不到意义所在,就要换材料或者换个角度思考再组织素材。比方说,天依同学写自己买牛奶,不带多少目的,只因为肚子饿而买,这样容易患“记流水账”的毛病,毫无意义,但是,换一个角度,从老奶奶大冬天卖牛奶入手,就会大不同:老奶奶为什么卖牛奶?是生活所迫,还是被家人遗弃?还是另有原因?哪个结果会更显有意义?经过一番讨论,天依同学选择了老奶奶收留孤儿了不起这件事作为主题进行构思;柔柔同学,我也建议她换一个角度思考,从耳套的来龙去脉去挖掘主题,最后选择了留守儿童与父爱的主题;梦梦同学,我推荐她从吆喝入手,挖掘根源,体现家人理解万岁的主题…… </b></h3><h3><b>三个小朋友,经过一番点拨,都乐乐呵呵接受任务去动笔了。</b></h3><h3><br></h3><h3><b>第二招:完整故事 </b></h3><h3><b> </b></h3><h3><b>选材了,有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将故事叙述完整。作为记叙文,最起码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基本上要完善(有时候时间与地点因素不是特别明显)。在开始动笔的时候,我对三个小孩子的文章要求都不高,只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了就行。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一看,三个同学基本上按照讨论主题,把故事讲述过程写出来了。看看每个人写的内容,共同的进步就是人物对话部分多多了,自然段也多了起来,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急于写过程,忽略了语句的连贯和通顺,上下文有时候“喘气”不来——上气接不上下气。 </b></h3><h3><b>一边鼓励,一边委婉地指出不足,小孩子们很聪明,立马反应:“老师,我们再修改,把句子写通顺,故事写连贯!” </b></h3><h3><b>第三招:换个方式表达语句。 </b></h3><h3><b>第三遍修改—— </b></h3><h3><b>天依同学把与老奶奶进门卖牛奶的对话补齐了,柔柔同学把爸爸在外工作忙的情况交代清楚了,梦梦同学也把妈妈失业的事交代清楚了,故事完整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但是,文本读来显得啰嗦,拗口,没有味道,落入了平时语言的干巴和俗套。 </b></h3><h3><b>“咚咚咚!我听到了外面有人敲门的声音。” </b></h3><h3><b>“清晨,我还没有走到校门口,就听见了一串清脆的叫卖声……”</b></h3><h3><b>诸如此类的句子,层出不穷。这一次,我没有让她们重写,就着原文,让他们比较和感受改变句子表达的效果。 </b></h3><h3><b>“‘咚咚咚!’有人敲门。” </b></h3><h3><b>“晨曦微露,还没到校门口,就听见一连串的喇叭叫卖传入耳朵。”</b></h3><h3>…… </h3><h3><b>她们看着我给她们一些特定的句子活词语“改头换面”,一个个连连说好。 </b></h3><h3><b>第四招:让描写妙处横生 </b></h3><h3><b>不少学生写作文,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最喜欢不厌其烦地出现“说”字。这次征文交上来一篇征文,看到有一个孩子,一段三百不到的段落里有20多个“xx说”,几乎看到头晕头炸了,忍无可忍(如果把它念出来,几乎就是满口的说,长期秃噜着嘴唇,恐怕嘴巴都受不了)。</b></h3><h3><b><br></b></h3><h3><b>我对几个社团的小朋友们经常这样说,文字里对话,尽量少出现“说”字,要运用别的方式来表达(添加人物动作和表情),写完文字后,最好还要读一读,是不是很拗口,适当的时候,还要把说话人放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表达。</b></h3><h3><b><br></b></h3><h3><b>我跟几个小朋友交流,“xx老师说‘同学们,下课了!’”与“xx老师合起书本,走下讲台:‘同学们,下课了!’”哪个效果更好、更形象?她们都异口同声说,第二个好。这样的指导也是立杆见影,天依同学在第二篇《包饺子》里就立即体现了:“妈妈瞟了我一眼:‘因为包好的饺子放上面不沾桌呀!”可见领悟力和指导效果还是挺不错的。</b></h3><h3><b><br></b></h3><h3><b>在第四五遍的修改过程中,几个小朋友在文字里还有外貌、心理、神态、环境描写都还没有学会技巧。相信她们会一步步走向进步的,毕竟都还是刚刚开始起步。</b></h3><h3><b><br></b></h3><h3><b>还有六招,看着孩子们的变化,边等边聊。</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3)</b></h3><h3><b><br></b></h3><h3><b>最近这些天,一直就忙着孩子们的作文修改和指导,没有时间随笔了。偷个懒,把对三个小姑娘的作文点评集中起来,也算是一点看法与想法吧! </b></h3><h3> </h3><h3><b> (一) </b></h3><h3><b> </b></h3><h3><b>天依同学能够从最开始的向门口老奶奶买一瓶牛奶的流水账似的没有主题的作文中修改四五次后变成现在这样,确实是一个鹞子大翻身,转变与进步让人大叫惊喜。第一轮的指导,告诉她文章一定要有主题。简简单单的买一瓶牛奶,啰啰嗦嗦地叙述经过,对于创意作文来说,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我告诉她转变思路,就从老奶奶大雪天卖牛奶角度入手,思考几个问题,这么冷的天,她为什么出来卖牛奶?是儿女对她不好吗?还是因为家里穷苦?或许另有其他原因?这么冷的天,她的牛奶卖的出去吗?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你看到她是不是心生同情?你有什么办法让老奶奶卖掉牛奶?最后事情结果是怎样的猜想?在我的思路引导下,天依同学主动地跟上并口头上完成了故事的来龙去脉的设想。当天晚上就打好初稿送给我看。她基本上按照思路写出了故事,但是存在一个问题,过急地想把情节写出来,忽略了上下语句的通顺和连贯,语句上还有原来口语的干巴和啰嗦,缺少语句的凝练和词语的丰富多彩。一番讲解,又是一番修改和誊写……几次修改,天依同学一次都没有怨言,几番改后,特别是我“无意”中提到了“作文提高十颗糖”,鼓励了一番(她进入了第三关:主题鲜明,故事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可以吃到三颗糖了)似乎更增加了她修改的兴趣和兴致,只要一有空就跑办公室来“缠”着要我给她看作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天依同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也是挺不错的,希望通过我修补几个小处的地方,让她发现第四关的通关密语。</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二) </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h3><h3><b>要柔柔同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跟我说,想写一个猫耳朵(像猫一样的耳套)说话的事。我说,创意很好,有特色,然后问她,你打算猫跟你说些什么,她说是猫捉老鼠的事,云云。我就说,创意作文,不能这样普通说事,要有个新鲜一点的主题,换个思路去构思。我启发她说,为什么要买猫耳套?猫耳套是谁买的(她说是爸爸)?爸爸是干嘛的?经常回家吗?(设定是在外打工)按照我们第一次作文指导的要求,需要把人物关系进行一下处理,事情的经过出现一些波折(人物关系由开始矛盾向最后和谐转变),整个故事就是耳套来得不容易,不顺利,体现父母工作艰辛,也非常爱子女,也通过这件事让“我”了解了父母,化解了误会…… </b></h3><h3><b> </b></h3><h3><b>我指导她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打草稿,交上来发现,柔柔在文章分段方面有天然的本事,合理,到位,语句表达也很通顺。(第一轮草稿基本可以拿到两颗糖了:故事完整,语句通顺),不足的地方就是感情基调不够,描写也还不细致。通过交流,又让她改第二次,第三次…… </b></h3><h3> </h3><h3><b>五年级的小孩子作文,大多数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体验不多,经验不够,当然,感情色彩在文字里也很难体现出来,写不出通过想象情节的那种真情实感,需要老师慢慢引导与培养。 </b></h3><h3><b> </b></h3><h3><b>柔柔的这次作文,我在最后的修饰上,自己操刀,做了一个较大的修改,主题上升华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在情节上注意了首尾呼应,手法上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做法,描写方法上,也做了较多的运用,希望给柔柔,也给其他同学一个示范,好的作文,需要一层一层往上不断修炼,(十颗糖效应),一步一步练好了,达到要求了,作文也就慢慢熟练了,水平当然要渐渐提高了。 </b></h3><h3><b> </b></h3><h3><b>作文,不能一口一个胖子。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一定会越来越好的!</b></h3><h3><b><br></b></h3><h3><b> (三) </b></h3><h3><b> </b></h3><h3><b>曾梦蝶这篇《特殊的声音》,前前后后改了七八次。一开始她想些大自然的声音——淅淅沥沥的雨,通过微信发给我一个开头,文字功底还不错,比较老练(后来交谈知道,她从常德转来,学过一点写作知识),可是,从创意作文的角度考虑,没有一定鲜明主题的作文,是很难出众的。我建议她从作文提示里“市场里的吆喝声”入手,写一个有关理解父母的主题内容。我跟她提示说,每天,一般普通人的</b></h3><h3><b>吆喝,很平常,也不很入耳,但是在特定人物与氛围下,有些吆喝很觉得很刺耳,比方说,少年成长时期,与日增长mg.dfnm。的自尊心,就会觉得父母的“不体面”工作会给自己心理造成压力与丢面,从这个角度去设计故事和矛盾,最后化解。小孩子的生活历练少,从梦蝶一两次的动笔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写不出较好对话与冲突,分段也是很不到位,习惯了原来的三段式,几百字,密密麻麻挤在一起。</b></h3><h3><b><br></b></h3><h3><b>后来,好几次放学,她主动邀我一起走路回家,我从交谈中了解了她父母的一些情况,我趁机把她父母打工、创业的一些经历分析给她听,让她在作文的情感体验上有一些更深的体会,她似乎明白了我的“一番苦心”,第二天交上来的修改作品挺顺的。(达成了三颗糖任务“主题鲜明、故事完整和语句通顺”)可是,缺陷也是很明显,就是缺少描写,动作,心理,外貌……离第四颗糖的距离有点差距。当然还是少不了指导与修改,于是,又拿回去再次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各种描写…… </b></h3><h3><b>几番修改,交上来一看,满满两页的誊写,接近一千字,差点跌破眼镜。 </b></h3><h3><b>天依,梦蝶,柔柔,这几天经过一番苦练,作文都有明显的进步,她们都说,以后再也不担心字数不够了,也不担心标点符号单一了,更不担心自然段不会分了……有了三四个作文的层层推进的砝码做底子,你还担心五百字很难吗?就怕作文纸不够哦。</b></h3><h3><br></h3><h3><b> 写于2018年4月18日</b></h3> 桥呀,桥 <h3><b>最近,在五年级课堂上聆听了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教研课《16.桥》,听后感想颇多。</b></h3><h3><br></h3><h3><b>现在的课堂,年轻老师上课,多媒体课件自然是少不了的,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这节课,老师用大自然的凶猛洪水视频,让学生自由谈了对洪水的感受,定格一张桥的照片,导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朗读,分析,有感情地再读,然后又对洪水“跳舞”等词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分析(上述过程用时过半),接下来通过一些提问,对课文里“老汉”这个人物进行学习,还有“年轻人”与“老汉”的关系等,勉勉强强把老汉舍己救人的精神归纳出来了,黑板上的板书,仅仅六个字——“山洪,老人,儿子”,最后结束的时候,老师用擦拭板书的方式,再一次向学生提问:最后的标题“桥”螚不能擦掉?学生说,不能,老师借此升华和强调主题,老人和儿子走了,桥也垮了,但心里的桥不能消失,永远留在人们心里……不能否定的是,教师的基本功还是不错的,教学语言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具备一个语文老师课堂的基本教学素养。</b></h3><h3><br></h3><h3><b>走出课堂,一同听课的老师,不少人给予了这位老师极高的评价,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浏览了一遍这篇课文,对这位老师执教这篇课文的多处地方持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课下,也与教研室的几位同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有所见,争执不下。回到家,自己又打开百度,搜索原文,了解作者,查看教材,分单元,前后比较,依然还是觉得,如果语文老师再次执教这篇课文,可以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教法。</b></h3><h3><br></h3><h3><b>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课堂教学,要把教材的方方面面通透地传授给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就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之桥,通过阅读、理解、领会、应用等途径帮助学生搭建、联通、延伸。 </b></h3><h3><b>一,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搭建教师怎样教与学生如何学之间的理想之“桥”。 </b></h3><h3><b>一位合格的,或者能力强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执教一篇课文的时候,首先第一步就是研读教材:看教材内容 ,看作者,看写作背景,看课文在单元当中的地位与位置,看教学大纲对本单元本课的基本要求,看课后练习……初步拟定教学目标。 </b></h3><h3><b>我们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只看课文本身,然后网络搜索相关教学设计就匆匆忙忙把“教案”确定下来,然后就找PPT,修改下。看了不少现在教师的语文教学设计,开头第一部分都写了“教材分析”,估计大部分老师估计都是网上下载的,自己是否认真分析过,不得而知,或者,通过教学,就能够看出是不是认真钻研过教材;其次,不少语文老师对教材单元里“讲读”与“选读”的主次地位人为地“肢解”了,只注重讲读课文,忽略选读课文,(有的老师是只上讲读,不上选读)当然对编者一个单元课文设计的意义就更容易忽视,教学很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缺陷当中,有时候甚至偏离了单元的主题,自搞一套;第三,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偏重课文考标的落实,整堂课充满了对词语、修辞、句子比较等考试题型一样的翻版提问和练习,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一篇课文,课文体裁,内容结构等语文基本知识素养都忽略掉了,有些课文的人物角色、性格、课文的主题思想等,都是老师生拉硬拽,通过不停地“肢解”,一句一句,一个个词语,强行挤出来的。有时候一堂课,看不到学生能静心读完整篇课文,老师一开始就是片段阅读,不停地分析分析分析,读一遍,再读一遍,再再读一遍……… </b></h3><h3> </h3><h3><b>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达。教学目标是引领和指引教学过程的,同时,教学目标也对教学过程起到控制作用的,还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评价教学效果。目标不明确或者错误,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甚至是偏离正确轨道的。看一个老师的课好不好,往往不一定通过教学过程去评价好坏,只要看一下他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到位,基本上就能断定他教得好不好。</b></h3><h3><br></h3><h3><b>现在的教学目标,需要结合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来制定,是在原来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再次升华,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基本要求,要求老师更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综合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长远要求。通俗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急功近利,卸磨杀驴,不能只看到脚面的寸步之地。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必然也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将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就更要将阅读与鉴赏、语言与思维、表达与交流、策略方法和文化传承这些语文基本素养涵盖并设计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之中。 </b></h3><h3> </h3><h3><b>就《桥》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而言,就应该对课文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做一个分层分析。我们在研读教材的时候需要思考几个问题:1、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可歌可泣的人)?单元其他课文与本课是什么关系(抗美援朝志愿军、红军炊事员战士、洪水中国共产党员父子、六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国内外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感人故事)?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他们具备共同的品格: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本篇课文的体裁?(小小说)小说三要素是什么(人物、环境和小说情节)?小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小说里的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交代故事背景,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形象)?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老汉与儿子)?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他人对比等)?分别表达人物什么形象(重点抓住老汉四句话)?小说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出人意料的结尾)?标题的含义?老汉与儿子身上的精神,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课文精彩句子赏析,课后练习的目的与解答,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这些问题,孰轻孰重?哪些是基本要求?哪些是发展要求?分门别类,理清楚,建立思维导图,提纲挈领,然后再根据学情情况(通过前面课文和课外了解了多少感人故事、对小说的了解程度等),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实现这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最后敲定教学目标。 </b></h3><h3><b>二、扣重点,巧板书,演绎和描绘课堂认知教材的精美之“桥”。</b></h3><h3><b><br></b></h3><h3><b>诗歌有诗心,好的散文或者记叙文(小说部分情节片段也可以算是记叙文,具备记叙文要素)也有文眼的,这是一篇文章的“脊梁骨”所在,作者在选材构思上,就像一个画家一样,都会紧紧围绕这个“脊梁骨”添枝画叶。我们作为语文教学的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就是要有能力捕捉到这“主魂”,辨别分蘖,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归纳到作者主要的写作意图。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不能分开的,读中学,学中写,相互作用,教师在一篇篇优秀甚至是经典的作品当中,挖掘写作技巧,做好示范引领,学生的未来写作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其次,人物形象与精神的提炼和概括,也是需要将作者看似分散的表达方式实际是精心设计的分支进行归拢,才能整体性对人物进行全面了解。如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紧紧扣住“了不起”“我知道你会和我在一起”两个主魂来表达父爱的主题进行设计的。</b></h3><h3><br></h3><h3><b>《桥》这篇课文,留给我们可学习的地方可多了。面面俱到,课堂就会散乱无比,满地芝麻。但是,我们好好分析一下本单元的要求与小说要素,一下子就能抓住本课的重点,那就是人物角色(老汉)的形象,归结到底就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文中在洪水来临与过程中,用简短的掷地有声的四句话刻画了一位老共产党员(还有他儿子)有责任有担当、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无私大爱的感人至深的形象,他就像是一座洪水当中的丰碑,老人与儿子虽随洪水而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永存,感动耀人,时代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向这样的人物致敬。抓到了这个重点,教学的教学重点与板书设计就会紧紧围绕这个展开,那么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围着“洪水如何凶猛”去作死的纠缠,那只不过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一个辅助部分,是次要的。(如果要讲,也是在引申部分,就是一环境,看做是一种困难,困境,危难)我们教学的重心应该是小说人物“老汉”,在小说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分析和理解人物。在板书上,也就是可以围绕这四句话出现的时间、内容与人物分别的品格进行归纳,当然课文的“魂”也就抓到了,板书一清二楚,学生与听课的人也一目了然。</b></h3> <h3><b>三、学会拓展,贯穿素养,铺设学生未来发展的素质之“桥”。 </b></h3><h3><br></h3><h3><b>《桥》这篇文章,标题的“桥”是颇耐人寻味的。课文中,三次提到了“桥”,洪水来临,村人被困,唯有北面一座“生命之桥”;100多人蜂蛹而至,都想快速逃命,而桥“很窄”;最后,村民都顺利过桥,脱离危险了,只剩下父子二人,而“桥塌了”……涉及到桥的描写不多,但始终贯穿前后,是连接故事叙述的“绳索”,也是我们常说的“线”,同时,当小说最后把“老汉”(共产党员)这个人物的“感人形象”生动描绘出来后,你会发现,这“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你会觉得它是一座连接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你会觉得这是一条永不磨灭的“记忆之桥”“感人之桥”,这也是打通危难之时自私与无私的“启示之桥”,是考验和检验人性与党性的“天平之桥”……</b></h3><h3><b><br></b></h3><h3><b>所以,多多的思考,体味,我们在执教的时候就会对教材进行拓展与提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放在教案里一句摆看的字句。前面说过,《桥》里开头对洪水凶猛的描述,不仅仅一个环境描写,学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洪水其实就是生活里一个个“灾难、困境、困难”的代表,我们在一次次灾难面前,如何面对与选择,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混乱局面下(地震、泥石流、恐怖袭击、洪水、饥荒、瘟疫等),在面临生命危险考验的关键时刻,我们会以一个怎样的人性图展现出来呢?在近些年的汶川地震、抗洪救灾、非典疫情、南方冰灾里,既有谭中秋那样宁死护翼学生的老师,也有丢下学生自己逃命的“范跑跑”;既有甘做“SAS病毒”实验的钟南山教授,也有趁非典大肆抬高物价的大批小商小贩;灾难面前,有的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的舍己救人,无畏牺牲;《泰坦尼克号》里,船体侧翻,人群混乱,船长一声令下,“老人与孩子先上救生艇”;《桥》这篇文章也有老汉一声吼:“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走在后面!”我们当然要忘不了那一年克拉玛依剧院失火的时候,有人喊出了“让领导先走!”,后来几百名师生丧生火海……我们应该引导与教育给孩子怎样的人生价值观?现在的将来的孩子应当具备怎样的品格?大是大非面前如何抉择?生活里那么多鲜活的实例,怎么不是最好的“教材”?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内容本身,要思考单元设置的意义,要挖掘教材以外的东西,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b></h3><h3><b>另外,《桥》这篇小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也是有很多的写作借鉴的,首先是语言的简练,几乎惜墨如金。文章中描写大雨暴雨,四个字“像泼,像倒(应读第四声dao)”,整个感觉全出来了!“一场救人之战,老汉就说了四句话;全篇每个自然段,几乎没有超过30个字的,最后的结尾,老汉的妻子来祭奠,没有半个字描写,但是整个画面的悲壮是撞击人心的,犹如在硕大的电影院,寥寥几个镜头,就顷刻让座下的全体观众心堵塞,泪双流,终生难忘…… </b></h3><h3> </h3><h3><b>其次,值得学习的就是意料之外的小说结尾的写作写法。洪水来临奔袭的时候,群众奔上那岌岌可危的窄窄木桥,老人在人群中把一个年轻人扯出来,“怒喝”他,显得威严与不近人情,群众都安全了,最后剩下两个人,老汉和年轻人,老汉不由分说将年轻人先推上木桥,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人……故事到这里,老汉的形象几乎很圆满了,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硬,但是结尾,作者一个神来之笔,年轻人就是老汉的儿子!一方面,在老百姓与群众面前,儿子要像老子,都是共产党员,要先人后己;但在亲情面前,老汉是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儿子,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形象,这才是人们需要的真实的党员形象,而不是钢铁铸造的五六十年代电影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抛弃妻儿,一心为公,大义凛然,毫无人情。当然,结局出来,前面部分老汉对自己儿子的那一声“怒喝”,也是显得那么的合情合理! </b></h3><h3> </h3><h3><b>《桥》的写作手法妙处就在,文章前面埋下很多的伏笔,直到最后才道出结果和真相。这样的写作手法,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模仿手法,能够让文章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往下看,增加内容的起伏性和神秘感,而不是一开头就知道结局的那种。</b></h3><h3><br></h3><h3><b>四,品精品,重朗读,打造“美丽语文”的魅力之“桥”。</b></h3><h3><br></h3><h3><b>从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不论怎么改,都会把一些好的精品内容留下来,譬如《匆匆》《背影》《桃花源记》,更有本单元那篇几十年一直都在的《金色的鱼钩》;编者也会添加新的好的作品进来,譬如上面提到的《桥》《散步》等。这些作品的存留,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传承留下来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在面对这样的精品文章的时候,往往是像普通的记事写人文章一样,完成教学任务就完事了,再或顶多要求学生背诵出来,课堂上,不少老师也是要求阅读的,朗读也有,但是,对整个文章的情感引导阅读却相当的少。就譬如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除了翻译过来的《梦想的力量》故事性强一点,其他三篇都是国内作家的母语创作,更贴近我们自己的语言习惯,适合朗读,带感情的读,要引导学生课内课外多次反复的朗读。《再见了,亲人》,读出志愿军战士为了朝鲜解放舍生忘死、朝鲜人民把中国志愿军战士当亲人的国际友谊和依依不舍之情;《金色的鱼钩》,读到老班长为了受伤的战友宁愿自己挨饿最后奄奄一息的时候会不会感动哭了?读《桥》的时候,从头到尾,所有的字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充满了悲壮和凝重?可惜我们很多的课堂上,存在不少的“假朗读”“假阅读”,同时,教师在范读、指导阅读等技巧上也很少,也或许是公开课的原因,几乎不可能留很多时间给学生朗读,那么课下呢?平时的课堂呢?是不是应该将朗读重视起来?照说,语文课堂,应该是最美最韵味的课堂,老师充满感情讲,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师生一起品诗歌,读散文,谈人物,说故事……甚至还有古朴的民族音乐伴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惜我们很多学生都在生字抄抄背背组词造句里就云里雾里学过了一篇又一篇语文。真希望有那么一批年轻的老师,在教研课的时候,暂时忘记语文考试这件事,能够带着学生重返“美丽语文”的课堂,美美地上一节精品欣赏课,哪怕是一节,一生都足够。 </b></h3><h3><b>…… </b></h3><h3><b>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万花筒,千人千面,多个角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教师之间,教学风格与看待问题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把课堂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毕生的追求,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激情“演绎”,好好反思,步步提高 ,这是我们彼此可以相互切磋的一座“交流之桥”。</b></h3><h3> </h3><h3><b> 写于2018年4月22日</b></h3> 我这十年 <h3><b>前言:</b></h3><h3><b>人生走过一段路,应该回头看看。2008到2018,是我教书生涯里起伏最大的十年,是最让人脔心疼痛的十年,也是最能够值得反思和沉淀的十年。</b></h3><h3><br></h3><h3><b>打开记忆闸门,回忆有点痛,自己扒开伤口再撒把盐……</b></h3><h3><b><br></b></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08年——釜底抽薪》</b></h1><h3><br></h3><h3><b>2008年,中国奥运年,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听到清晰的跑步声和百位明星搭唱的“北京欢迎你”。 </b></h3><h3> </h3><h3><b>这一年,我参加工作12年,结婚十年,女儿八岁。 </b></h3><h3> </h3><h3><b>这一年,患糖尿病,也有六年。 </b></h3><h3><b>这一年,上学期,一个人带地理、政治四个毕业班,一周26节课,累到吐,累到一个月时间日夜难眠。 </b></h3><h3> </h3><h3><b> 之前那些教书的日子,除了听从安排,教过英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没有认认真真带过一个巡回毕业班(如果地理只有两年不算的话)。每一年都是换新的年级与科目。 </b></h3><h3><br></h3><h3><b>2002年,开始教地理,2003年开始带地理毕业班(连续11年,后话再表)2005年,开始带政治毕业班,连续两三年,几届学生的地理、政治毕业质量都进入市级先进行列,都是平行班学科组一起的事,没我什么事,一张证明的证书都没有。 </b></h3><h3><b> </b></h3><h3><b>到2008这一年,除了2005年参加了初中政治教学竞赛获得市级二等奖,好像没有留下任何教育的痕迹:没有先进个人的名誉,没有论文,没有课题,没有辅导学生,没有关心过目标管理和自己有木有关系。这一年,恰好自己的中教一级晋级名额(已经签字)被无端踩掉。 </b></h3><h3><b> </b></h3><h3><b>浑浑噩噩的教育十年。 </b></h3><h3><b>这一年8月,购置了电脑。暑假学会了打字和下载的技巧,搜索和存了不少教学的资料待以备用,打算重新振奋。 </b></h3><h3> </h3><h3><b>这一年,还木有秋季开学,教师会议上的教学安排让自己措手不及,犹如晴天霹雳。 </b></h3><h3><b>学校安排我去学校商店当营业员。说,考虑我身体不好。 </b></h3><h3><br></h3><h3><b>听闻到另一个版本的理由。不言而喻。 </b></h3><h3><b>商店干了一个星期,写了复课的申请。 </b></h3><h3><b>从身体到身心,悲伤和掏空了五天,大哭一场。 </b></h3><h3> </h3><h3><b>一个星期后,三个班,九节课。回岗。 </b></h3><h3><b>这一年,我35岁。 </b></h3><h3><br></h3><h3><br></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09年——沉沦博客》</b></h1><h3><br></h3><h3><br></h3><h3><b>遭遇一次离岗,自己感觉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孩纸一样,2009年,除了在教室上课,其他时间就待在家里。 </b></h3><h3> </h3><h3><b>待在家里,无人可陪,唯有电脑。 </b></h3><h3><b>电脑是唯一一个不会伤害自己的“好人”。 </b></h3><h3><b>至少它还愿意让我无声地每天倾诉,烦恼,忧郁,亦或低迷。</b></h3><h3><b><br></b></h3><h3><b>每天能够做的事,就是打开电脑,听阿桑的《叶子》,听周传雄的《关不上的窗》,听远方朋友推荐的《午夜的萨克斯》……戴上耳机,单曲循环,一遍一遍,无数遍,听到耳朵没有感觉了,麻木了,还是同一旋律…… </b></h3><h3><b>一个人,关进家里,对着电脑,听着歌,还能做什么呢?除了写QQ心情,就是写QQ日志,然后把它复制发表到网易博客。 </b></h3><h3><b> </b></h3><h3><b>2009这一年,我都写了什么QQ心情? </b></h3><h3><b>这一年,我都划拉了啥子博客? </b></h3><h3><b>每一条心情都记录了我的沮丧,每一条心情都能拧出我止不住的忧伤,每一篇博客的文字, 都像后来静水先生说的那样,——无病呻吟! </b></h3><h3><b>没有办法走出自己的心情泥泞,晒不干,365天里,有360天心情都在下雨或是阴天。 </b></h3><h3><b>2009年,无可救药地把自己深埋,把电脑当做精神靠山,无人可以代替,日夜相伴。 </b></h3><h3><b>这一年,写了很多的博客,写了几万字的《野百合的春天》(后来改名《我可以想你吗》)也认识了博客上一些乡友,成为网友,网友推荐,《汨罗周刊》发表了一篇小作《一个人的冬天》。 </b></h3><h3><br></h3><h3><b>这一年,一周只有九节课,带一个地理毕业班,两个班历史,教育完全不在状态。 </b></h3><h3><b>这一年,带着女儿去了海南旅游,海南回来,意外地,晋级中一。</b></h3><h3><b><br></b></h3><h3><b>沉沦的,我的2009 。</b></h3><h3><b><br></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0——“苍鹰”搭救》</b></h1><h3><br></h3><h3><b>2009年年底,学校带着一班人马去了君山许市中学,见识和观摩那里的课改,其中也包括我。 </b></h3><h3> </h3><h3><b>第一次接触“自主、合作、探究”的新鲜词;第一次看见静悄悄的教室无人上课,都在忙乎预习和复习;第一次看见教室的四周黑板林立,一群孩子在课代表1、3、5、7和2、4、6、8的顺序里竖耳听着默写句子……场面震撼人心。 </b></h3><h3><b> </b></h3><h3><b>要写观摩心得。认真写了一千多字。习惯性发到了空间与网易博客。 </b></h3><h3><b>有一个叫我“南湖大侠”的博客朋友加我很久了,没有同意,说是因为同一天生日,有缘,就加了,阅读了我很多的博文。后来又再一次发出加友请求,附言说了不少真诚的话,于是——通过。 </b></h3><h3><b><br></b></h3><h3><b>博友来自加拿大,网名“静水流深”,博客的个人图像是一只展翅俯瞰的苍鹰。“飞得高,看得远。”很多时候,在博文后面或者是博客消息留言中,看得出他的涵养和眼界。 </b></h3><h3><b>博客上,一来二去,接触多了,我说,QQ聊天方便多了,加我QQ吧。静水先生说,我还没有下过腾讯软件,也没有中文系统……过几天,加上了:“我是第一次腾讯聊天,你是我的第一个中国Q友,我第一次用中文和你对话。”</b></h3><h3><b><br></b></h3><h3><b>“老鹰抓小鸡”。和静水先生加为好友之后,才发现,他就是那个专门“收拾”我这个整天无事呻吟的“老鹰”。 </b></h3><h3><b> </b></h3><h3><b>这个静水“老鹰”,铁爪如钢,捉我离地,毫不留情。 </b></h3><h3> </h3><h3><b>“收起你那无病呻吟的文字,尽管文字功夫还不错,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做教研,做课题,总之是教学方面的,你有理论的悟性。”</b></h3><h3><b><br></b></h3><h3><b>我本能的反应就是——拒绝:没有学过理论,也讨厌理论,习惯了情感文字的“风花雪月”……拒绝,不止一次地拒绝。 </b></h3><h3> </h3><h3><b>容不得我拒绝。“必须去做!一年里,你给我完成五篇像样的文章,还要正式的,过年的时候我到你学校来检查!” </b></h3><h3> </h3><h3><b>“老鹰”的话就像魔法魔杖,吧啦吧啦,哗啦落地—— </b></h3><h3> </h3><h3><b>三月开学,学校开始课改实验,我开始主动写课改反思; </b></h3><h3> </h3><h3><b>四月份,学校申请了课改课题,安排我做课题主持;从来没有摸过课题,我日夜请教“老鹰”,隔着12小时的时差,常常半夜三更起来找“老鹰”对话,十天过去,申请出来,一个月后,立项通过;</b></h3><h3><br></h3><h3><b>七月份,网易博客的“课改反思”被江西金太阳集团老总周强先生读到,留下留言,留下电话,通过交流,惊喜拿下“金太阳导学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导学案编辑任务,两个月后,导学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在几百所学校发行; </b></h3><h3> </h3><h3><b>八月份,《汨罗教育》刊发了我的学校课改通讯报道《我们走在大路上 ——李中课改掠影》; </b></h3><h3> </h3><h3><b>这一年,《汨罗周刊》还有《岳阳晚报》收录了我的三篇散文文字《夏日 竹床 父亲》《踮起脚尖》《我是胡同一棵槐》。 </b></h3><h3> </h3><h3><b>这一年,写了一篇省级论文,获得一等奖。 </b></h3><h3><b>这一年,写了四万多字的课改反思。…… </b></h3><h3><b>“苍鹰”把我从无病呻吟的“泥沼”里抓起来,放到一个叫“教研”的农田里,每天耕耘破土,每天汗水直流,没有时间抱怨,没有功夫呻吟,连一直用来打发时间的小娱乐“258”也戒掉了…… </b></h3><h3><br></h3><h3><b>年底的时候,向“苍鹰”交差一年的成绩。 </b></h3><h3><b>“不用汇报了,我都看在眼里!我没有为你做啥,都是你自己的努力,也不要说谢谢!” </b></h3><h3><b>2010,这是我崭新的一年,完全蜕变。 </b></h3><h3><b>2010,谢谢“苍鹰”——静水先生! </b></h3><h3><b><br></b></h3><h3><b> </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1——喜忧参半》</b></h1><h3><br></h3><h3><b>Luck is a matter of preparation meeting opportunity.这句话的意思是:幸运,其实就是准备遇到了机会。 </b></h3><h3> </h3><h3><b>我的2011,似乎就是印证。 </b></h3><h3><b>2010年7月的与《金太阳导学案》的合作愉快,韩荣武编辑再一次发出编辑邀请,这一次是人教版七、八年级的上册内容。严谨的编辑要求,犹如在头顶悬着钢针,每完成一节任务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细心再细心,责任无比重大。经过几月的打磨,两册的导学案编辑,厚厚的几十页稿子,全部送交,满意接收。 </b></h3><h3> </h3><h3><b>编辑导学案,不仅仅是教学之余获得了一笔小收入,更多地是自己多遍对教材全面地揣摩和钻研从教的角度,学的角度,仔细去分解、拿捏,对自己的教学更是提前备马。通过编辑,自己学会了精细的文档排版,也学会了导学案的各路环节与要求。编辑任务完成,《地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的课题论文就应运而生。7000多字,写起来毫不费力。 </b></h3><h3><b>2011年1月,应教育局要求,实名注册汨罗江社区,加入“汨罗教育人”群组。陆陆续续把2010的几十篇课改反思搬进“新家”。5月,“汨罗教育人”群主、教育局柳新华股长将我立为“副群主”,着手管理群里帖子的日常事务,“左群主”由此诞生。 </b></h3><h3> </h3><h3><b>2011年8月,有一个“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校本高级研修的机会摆在面前,去武汉华中师大,十天,要带经验交流论文。汨罗一个名额,给了我们学校,要论文,多难的事,学校左推又让,最后给了我。我恰好有导学案的论文在手,恰好也不知道校本研修是什么事。 </b></h3><h3><b>一个人只身去武汉。第一次坐高铁。武汉理工学院在哪?不知道,幸好有新疆网友热情帮忙,找人一路接站送到报名的大门口。 </b></h3><h3> </h3><h3><b>十天的学习,与十几位专家面对面学习与交流,从理论到实践,从研讨到体会,满满的收获。 </b></h3><h3> </h3><h3><b>武汉回来,忽然觉得一年的时间里,像天上掉下来很多馅饼,砸在我头上。梳理和整理了一下,想了很久,用了很多的“如果不……就没有……”造句,解释了自己这般幸运: </b></h3><h3><b>如果没有“苍鹰”的出现,理论恶补,我就不能接受反思与课题的“马褂加身”;如果没有反思的积累,我就不能得到“金太阳”的眷顾;如果没有金太阳导学案编辑的洗练,我就没有论文的出炉;如果没有几千字论文作为宝剑,我也没有参加如此高级的研修底气……一切幸运,皆是有所准备。 </b></h3><h3> </h3><h3><b>9月份,把导学案设计的论文文字整理好,推送到岳阳教科院和省教育学会,都捧回了个一等奖。 </b></h3><h3> </h3><h3><b>这一年,还有不少新鲜的事: </b></h3><h3><b>5月,与“汨罗江社区”几十个网友去了八景,聆听作家韩少功讲文学; </b></h3><h3><b>6月,加入了爱心组织,去了八景学校看望了一个叫“徐彬”的女孩,写了一篇报道《社区网友看望八景山里娃》在《汨罗周刊》新闻; </b></h3><h3><b>9月,在自己很不情愿、毫无心里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七年级语文的教学,告别自己差不多11年的地理毕业班教学时代。 </b></h3><h3><b> </b></h3><h3><b>2011,一半欢喜,一半忧。</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2——玩命行走》</b></h1><h3><br></h3><h3><br></h3><h3><b>2012年,在“汨罗江社区”,各大论坛里,“汨罗教育人”“文学沙龙”“爱心帮帮”,三大版块,活跃着一个实名注册的“坛主”级网友,帖子和评论出现频率很高,知名度也很高,差一点就蹿成了“网红”。 </b></h3><h3><b>这个人就是“左奇志”。社区几万网友里,少数实名认证的网友之一。2012年,她一人担任数职,担任文学沙龙的“斑竹”,“汨罗教育人”群组的代群主,还有爱心帮帮活动的“倡导与活动报道”的代笔人。实名发帖,是一种“大胆的直面网络”,也是一个责任与真实的“监督”,后来这个名字也渐渐成了一张“信任”的代名片。</b></h3><h3><br></h3><h3><b>2012这一年,“左奇志”把“汨罗江社区”玩大了,舍身拼命,最后一把,太用力,把自己送进了hospital,吊了一个星期的营养液。</b></h3><h3><br></h3><h3><b>我的2012的新年,在救助李中初三199班黎伏同学的紧张与感动中度过。黎伏同学被湘雅医院诊断为“空洞型脊柱侧弯”,需要20万元做手术,家里负债累累,学校动员募捐凑了九千多块钱,杯水车薪,人被推进了手术室,还有十几万缺口毫无着落。黎伏的父亲接过学校捐款的时候眼里的无助和无奈感染了我。我数个小时在社区发了个求助帖《孩子的脊梁能直吗?》可能是孩子的病情得到了大家的同情,也可能是我的实名发帖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帖子发出去一呼百应,我的朋友、社区网友、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20天不到,8万多块钱的募捐款就送到了黎伏同学家长的手中。后来这件事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岳阳日报》《湖南教育》等报刊杂志均有报道,无数网络媒体转载。 </b></h3><h3><b>2012年3月,岳阳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刊发了我的励志文章《我当教师的苦乐年华》,杂志到了不少领导的办公桌上。5月,古仑中学、城北中学,诚邀我去做了一次励志交流。坐在发言席上,自惭形愧,精神压力太大,于是托领导委婉拒绝了一些继续的邀请函。 </b></h3><h3> </h3><h3><b>5月,课题研究报告出炉,36页,三万多字;个人课改反思整理成册,100多页,十多万字,70多篇,厚厚的两本(每一个字都是自己亲手打造的)通通送到省教科院评奖,研究报告拿回来二等奖,反思拿了个三等奖; </b></h3><h3><b>8月,汨罗文联在文学沙龙的群员里选择戏剧创作学习的苗子,拜师一级剧作家、花鼓戏《八品官》的编剧甘征文老先生,一激动,报名了,结果也被选上了。半年时间,每个双休日,都在文联的办公室里进行学习和研讨几乎半年没有认真休息过一两天。 </b></h3><h3> </h3><h3><b>11月底,又由学校派往君山许市中学进行“课改主持人高级研修”的学习,为期半个月,全省14个地州市,大部分学校都是派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来学习,唯独我啥都不是,普通教师一枚,还被冠以学习班的“宣传委员”一职,一个人,五天晚上时间编辑了三期学员《简报》,累到无法直腰,在这期间,还接学校紧急通知赶回来 ,连夜赶课题材料,第二天送结题现场、汇报并交岳阳教科院。 </b></h3><h3> </h3><h3><b>君山许市中学学习回来,马不停蹄地又连夜赶写花鼓戏剧本,三四次修改,一个月不到,文联结集出版,印成了一个小册子…… </b></h3><h3><br></h3><h3><b>2012这一年,几乎天天都行走在路上,一年里,写了一个剧本,完成了一个课题,编了一本书,写了一些散文,参加了一个国培高级研修,参与了一些爱心活动,交了一大帮朋友;这一年,课改成果、道德模范、才艺展示、课题结题、优秀通讯员、优秀教研工作者、论文获奖、散文发表……一堆的获奖证书,十几张; </b></h3><h3><b> </b></h3><h3><b>这一年,身体和精力也在严重透支,最后在年底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了,晕眩倒地,送到医院检查:严重气血不足,劳累过度。</b></h3><h3><br></h3><h3><b>我的2012,超级玩命,收获不小,累到狗趴。 </b></h3><h3><br></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3——悲喜如戏》</b></h1><h3><br></h3><h3><br></h3><h3><b>一直在思量,用一个怎么样的词语来准确形容我的2013?地狱天堂?人间鬼火?冰火两重天?五味杂陈……好像都不好,让看者觉得形容过分,亦或有其他猜想。 </b></h3><h3><b>想了一夜,想了很久,突然觉得“悲喜交集”比较贴近。进了甘家班,学了半年戏剧,师父说,人情趣美,矛盾集散,悲喜交替,2013,这一年经历下来,不禁喟叹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自己构建的新剧本还没有来得及入戏,倒是把自己带进了戏里,悲剧喜剧,都在自己身上重叠演绎。 </b></h3><h3><b>2012年,把自己累趴了,血糖也高到吓人了,医生建议,休假半年,在家好好休息。打了报告,联校很快批了假条,如释重负。 </b></h3><h3> </h3><h3><b>人歇着了,放下了教学的方方面面,可是,自己涌动的爱心却歇不下来。3月份刚开始,爱心帮帮就策划组织五个特困家庭的孩子去长沙植物园游玩,两天一夜,一路上需要不少志愿者跟随照顾,还缺一个文字宣传。义不容辞报名,跟踪、见报,事情非常顺利。 </b></h3><h3><br></h3><h3><b>长沙回来没两天,母亲的突然病重,打破了我的休假计划。半夜三更紧急送院,汨罗、长沙辗转治疗,前前后后一共是20多天,一个人拖着病体,陪护着失明的母亲,检查、输液、吃饭、起夜,擦洗……进进出出,楼上楼下,还没等母亲出院,自己就累到够呛。好在母亲有神灵保佑,长沙出院后,病奇迹般好转,脓肿消失,容颜渐好。</b></h3><h3><br></h3><h3><b>4月初,川山中学的大兵校长通过爱心帮帮找到我,希望我出面帮助一个特困家庭。他介绍说,沙溪中学有一对双胞胎初三女生成绩优异,父亲车祸瘫痪,坐在轮椅,家里还有一个大学生,全靠母亲一人操持。双胞胎中的一个,想考重点高中,因为家庭原因,思想压力很大,有放弃学业的念想。按照爱心帮帮帮扶的基本程序,走访、开具村级证明、申报、送达爱心款……前前后后忙乎了20多天,终于完成任务,不料,中考结束之后,双胞胎还是由于压力太大,没能考上重点,母亲上门找我再次帮忙,我和大兵又四处张罗,最后顺利对接两个爱心人士,把两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费都进行了安妥资助……</b></h3><h3><br></h3><h3><b>5月份,教育局开展“岳阳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可以乡镇推荐,也可以教师自荐。我经过联校的允许,把自己的资料递交到了评选组委会,很快,组委会同意了我的申请,列入14个候选名单之列。组委会通过“汨罗在线”网站公开投票,贴出选手竞选材料,选出七个进入“最美乡村教师”名单,投票时间是七天。 </b></h3><h3><b>为了避免刷票,评选后台设置了层层“防火墙”,投票通道异常复杂,网络注册,邮箱验证,一个ID一票,一次勾画七个选手……尽管如此,还是没有阻挡大家投票的热情和耐心。那几天,爱心帮帮、文学沙龙、汨罗江社区、以前的同学、学生,成千数百的人都给我投票、留言,社区的众多网友还给我写诗赠贺,几百条的跟帖,为我打气加油……几天的投票,给了我满满的感动。 </b></h3><h3> </h3><h3><b>楼外呼声震天,楼里冷火秋烟。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次评选活动,来自我单位学校的投票寥寥可数,少得可怜。有人告诉我说,好几个选手,学校把老师、学生、家长齐齐动员,摇旗呐喊。对比起来,我在单位支持那块,看起来形单影只。经过七天起起伏伏的票数跌宕,最终我还是排在了七位之列,顺利通过“岳阳最美”的评选。很多网友都说,左老师被评上,实至名归。如此评价,我心释然。</b></h3><h3><br></h3><h3><b>评选结束,我还是继续我的“爱心之路”,六月份先后为川山的邵阳、新市的贺祖德等贫困儿童、受伤农民进行呼吁、走访、送款;暑假里又跑了很多的贫困家庭…… </b></h3><h3> </h3><h3><b>六月份,李家镇十几个自然村的集体舞大赛在李中举行,我跟踪拍了一个上午,花了八个多小时把照片文字传到社区,三天里,帖子的点击率超过十万,创社区单帖点击历史最高…… </b></h3><h3><b>半年的休假时间,说是休假了,其实就是没有走进课堂而已,大部分时间都在爱心路上,一桩接着一桩,虽然有点累,但很充实。</b></h3><h3><br></h3><h3><b>或许是自己最美教师申报的途径有问题,或许是自己的教学质量一直不在第一,或许是自己这两年外面的“名气”太火,或许是自己爱心活动做得太多,也或许是自己没有把外人看来逐渐疯长锋芒来得及进行砍销,或许是我开玩笑不经意说过,40岁以后不教英语……很多很多的或许,很多很多未知的理由,我在2013年秋季开学准备复课的时候,在学校公开聘用的教职工名单上面,没有看到“左奇志”的名字,可怜我,在看到名单的前一刻,还在和教导主任商量下学期学校课题的事情! </b></h3><h3><b>“你在外人眼里最美,在我眼里很不美!”我在小会议室里许多人面前找到了待聘的答案。 </b></h3><h3><b>心凉透顶!心伤至极!连在社区求助、另找工作的心都有了。朋友安慰我说:“不急,大不了回家养鸡!今天不是有个被帮助过的学生家长送来两只母鸡么?正好开一个养鸡场!”我看着留言,笑里带泪。</b></h3><h3><br></h3><h3><b>待聘风波最终还是平息了,还是回到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教师节,一个人怏怏去了教育局,领了奖金和获奖证书,回来下午,电视台也来了记者进行专题采访,我没有惊动任何人…… </b></h3><h3><b>请原谅,我无法再描述这一年后面一连串发生的事。 </b></h3><h3><b> </b></h3><h3><b>2013,因为最美教师的评选,因为岗位待聘的事情,心情没有好起来,一直没有好起来。下半年,论文没有写,网络研修也没有报,懒得像猪。</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4——“病得不轻”》</b></h1><h3><br></h3><h3><br></h3><h3><b>2014,年头,年尾,都与大病牵连。 </b></h3><h3><b>新年伊始,学校教导主任的一个爱心救助的嘱托电话让我心急如焚,寝食难安:小学部六年级一个叫邵需的同学,在湘雅医院诊断为“肝癌”(后来确诊为肝母细胞瘤,全国罕见病例),生命危险,需要手术急救;家里十分困难,奶奶老、父亲死、女儿病、母亲残,还有旧债未还,30多万手术费毫无着落,命悬一线。 </b></h3><h3> </h3><h3><b>虽在一个学校,我却没有见过这个叫邵需的女孩子,后来见到她,就是医院发来的照片:全身变形,脸部浮肿,腹部泛紫,凸起,像一个巨大的“皮球”…… </b></h3><h3> </h3><h3><b>那时候,刚刚起步不久的“爱心帮帮”,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很多人,人力物力都有限,遇到困难,只能一个一个来慢慢解决,恰好这时候,组织正对一个叫“胡凤年”的人开展爱心活动,作为一个老志愿者,我不能顶风再来一个“救助”,对水做坝。 </b></h3><h3> </h3><h3><b>邵需同学病在危急,我只能另辟蹊径。 </b></h3><h3><b>我通过个人QQ空间日志发布了爱心救助邵需同学的倡议书,相信自己有几百个QQ好友,总会有人来关注。果不其然,倡议书发出去三分钟不到,我一个在线的同学好友就给我发来消息:“看到倡议书很难过,给我你的账号,我汇1000元表示慰问和支持!”我把好消息告诉还在一旁看我做“倡议书”的教导主任:“老天保佑显灵,邵需一定会有救的!” </b></h3><h3><b>第二天,我在学校的宣传栏做了一个“邵需好运”的祈福墙,动员我所在初一两个语文班的孩子们写上祝福贴,汇成两个大大的型图案,不一会,很多其他班的孩子也纷纷将祝福贴在上面,瞬间让人感动,学校也把倡议书在各班积极发动; </b></h3><h3> </h3><h3><b>无巧不成书,正在我愁着如何向社会其他人群发出求助攻略的时候,我遇到了原汨罗市康复医院周建国院长。与他闲聊诗词歌赋的时候,我插了一句自己正为邵需同学做一个祝福墙的事,周院长夸我做得不错,聊天结束的时候他说:“把孩子的基本情况打一个报告给我,我看看能不能发动我单位的人进行帮助一下。”不到几天,周院长就带着单位组织的关心送来几千慰问金。 </b></h3><h3> </h3><h3><b>“这个仅我一点点力量不行,还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到几天,周院长领着我和卫生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好几个医卫单位的负责人见面,没几天,几个单位全体职工送来好几万救助款; </b></h3><h3><b>倡议书也被李家塅中学毕业的周志豪同学看见了。他像个热血沸腾的“鼓手”,在汨罗二中,找校长,找团支书,做海报,发广播……几天时间送来一万多元救助款,还对我说:“左老师,我做的还很不够……”; </b></h3><h3><b>我把这些源源不断的爱心汇成一个新闻报道,发在了社区,引起来更多人的关心和关注……不到20天,就收到了近9万元的爱心款,邵需同学也顺利于3月6日成功手术。4月21日,邵需同学顺利出院,一场生死营救就这样在2014年3月的李中奇迹发生…… </b></h3><h3> </h3><h3><b>为邵需同学的救助的20多天,奔波,劳累,因此也崴了好几次脚,疼痛是免不了的。在这期间,教育局发了一个令人欢喜令人忧的消息:局里党组决定,推荐我参加“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的评选,需要立即准备材料。 </b></h3><h3><b>联校的领导专门开了会议,做了“学校要大力支持”的指示云云,可我清楚,“岳阳最不美教师”的阴云还在,我怎能再去好意思麻烦单位。 </b></h3><h3> </h3><h3><b>几天时间自己写材料,自己设计视频内容,请了同学做拍摄,请了大兵校长做代表进行爱心回访,一切都静悄悄完成。 </b></h3><h3> </h3><h3><b>或许是拍摄那天的日子选得不对,(那天是4月1号,大兵校长电话里说,今天请我来拍片,不是愚弄我吧?一时半会没有想)也或许是自己确实能力非常不够,材料送上去,最后结果:没有喜报发下来。后来也庆幸自己没有入围,顶上一个“省可爱教师”的光环,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其他风云如何笼罩,走平凡、安静之路,极好。</b></h3><h3><br></h3><h3><b>四月份的时候,天气冷热无常,染上了风寒,咳嗽了20多天,打了点滴,一直不见好,五月了,天热了,不得不好。 </b></h3><h3><b> </b></h3><h3><b>7月份,岳阳教育局组织岳阳地区各类优秀教师去山东七天文化旅游,汨罗四位“最美教师”一同前往。放下所有的烦恼,在山东愉快地玩了七天,去了烟台、蓬莱、青岛、济南、孔府、泰山,最后一站,还去了课改前沿学校——杜郎口中学。 </b></h3><h3><b> </b></h3><h3><b>9月份的时候,教育局的课改经验汇总集子《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一书印发,自己的一篇《反思里飞出晶莹的旋律》入选,同时,自己也为这本书的前后文字编辑花了几天几夜,辛苦自看质量,累有所值。 </b></h3><h3><b>这一年,暑假的《教师职业的幸福人生》征文获得一等奖,</b></h3><h3><b><br></b></h3><h3><b>这一年,岳阳改革开放征文,也获得教师组一等奖。</b></h3><h3><b><br></b></h3><h3><b>这一年,参加了一次教学竞赛; </b></h3><h3><b>这一年,获得了一个“课改先进个人”,教研方面的,全市独有一个,孤零零。</b></h3><h3><b><br></b></h3><h3><b>十二月份的时候,组织教师体检,检查结果反馈:肺部有阴影,建议再去医院诊断。</b></h3><h3><b><br></b></h3><h3><b>不咳嗽,没感冒,只是感觉全身无力,或许是自己血糖控制不好的缘故,肺结核应该靠不上我的边。或许,医院诊断搞错了……我把诊断结果瞒着家里所有人。</b></h3><h3><b><br></b></h3><h3><b>圣诞节那天晚上,晚饭刚过,在家里客厅,我一个眩晕倒地,紧急送进医院,诊断结果:肺部感染,立即住院治疗! </b></h3><h3><b> </b></h3><h3><b>我的2014,因病开始,以病结束。 </b></h3><h3><b><br></b></h3><h3><b><br></b></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5——泡沫影视》</b></h1><h3><br></h3><h3><b>2015年的新年,是在人民医院传染科三病室32床度过的,肺部感染,血糖严重超标,住了一个月的院。 </b></h3><h3> </h3><h3><b>一个人料理自己,每天打针、吃药、测血糖、吊点滴……每天也对几年来不要命的劳碌进行反省,想辞去干了六七年的通讯员工作、想辞去不擅长的语文教学、甚至还想一把安眠药吞下去,从此长眠不起…… </b></h3><h3><b>出院后,依旧还是要吃药,一个月要做一次血常规检查,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检验治疗效果。 </b></h3><h3> </h3><h3><b>怕传染,头晕,无力,每天依旧伴随,请了半年的假。半年的时间,闲下来可以做什么呢? </b></h3><h3><b>在医院住院期间,文联与作协的几位朋友都来医院看过我,顺便聊起了影视编剧计划。他们说“留守儿童”这个题材很受欢迎,也是今后影视创作的一个趋势。我和他们说起来救助邵需同学的事,脑子里一个初步的电影故事也慢慢浮出水面。 </b></h3><h3> </h3><h3><b>闭门不出,一边治疗,一边创作。前前后后,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六万多字初稿,定名为《32床呼叫》(起源于我住院就在32床,每天吊点滴,一按呼叫器,就听到“32床呼叫,32床呼叫”)。五月份的时候,有北京的导演来汨罗,文联顺势搞了个影视交流,我把自己的《32床呼叫》带去了交流会。 </b></h3><h3> </h3><h3><b>交流会并没有给自己作品带来多少希望,文联倒是把我们一群人组织了起来,成立了一个影视创作班,四月份,作协还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让我这个闲着的病人每天日子过得还充实。六月份,有一次微电影创作的机会,我邀请作协的一个同学,一起改编了我一个小小说故事,变成微电影《生如夏花》,得到了文联的肯定,很快在《汨罗江》杂志刊出,但岳阳的获奖却没有结果。 </b></h3><h3> </h3><h3><b>请假半年的时间,基本上就在电影剧本里泡着。十月份,去了岳阳参加为期七天创作培训,回来不久,就遇到一个叫“马刚”的朋友来到学校与我谈电影剧本《32床呼叫》的事(非常巧的事,同时广州也有一个朋友、在微信和电话里谈到同一件事,一位报社记者也在电话里问及)。 </b></h3><h3><b> </b></h3><h3><b>商谈的结果,卡在合同价码上。向有经验的师父请教,师父提供了一个稍微偏高的数字让我去协商,也给了一个保底数。与马老师最后一次达成共识,说马上合同签字。 </b></h3><h3><b>第二天,在文联有点事,也接到了马老师打来电话:“非常抱歉!公司决定启用别的素材电影,你的合同无法签了!我对我的决定十分抱歉,我赔给你2000元,算是毁约费如何?” </b></h3><h3><b>临时毁约的原因,后来有所耳闻,心里陡生寒意。突然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戏剧、影视创作,一番满腔热情,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给浇灭了。我一个朋友早就说过,我这个单纯到一看到底的纯情之人,又怎么能够玩得过那些城府高深复杂的戏剧高手?回忆起一年的折腾,从起意,到希望,最后到无果,我幡然醒悟。于是,决定——放手,不碰戏的半个字,包括一些与戏有关的人。 </b></h3><h3> </h3><h3><b>至于教学方面,秋季开学,我回到了工作岗位,如愿以偿,教了两个班的政治课,感觉非常轻松,期末的教育质量,稳拿了第一。 </b></h3><h3><br></h3><h3><b>这一年,爱心贫困助学走访,一直没有停过,也只有它的坚持,无论多累,却让我一直内心很快乐。</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6——Ade,李中!》</b></h1><h3><br></h3><h3><br></h3><h3><b>2015的乡镇大合并,李家并入弼时,在我的内心处,竟然有一丝挫败感滋滋而出。 </b></h3><h3><b>1996年参加工作,到2016,整整20年。当初努力跳农门,跳出了弼时,到了汨罗读高中,再到了岳阳读大学,父亲错误插手,毕业分配到了铜盆(现在李家),有点戏剧的是,20年后,乡镇大融合,李家变回了弼时!考出去,工作出去,转个圆圈,最后回到原点!命运似乎是变着法儿在给自己开着玩笑!回想20年,自己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何去何从的危机感,日夜磨人,汩汩而生。 </b></h3><h3> </h3><h3><b>一直觉得自己很不适合当老师的,特别是不适合当下“只要质量”的狂魔教育环境。或许是当年教我的老师都没有布置太多作业也不管我作业完成结果的习惯,或许是我当年的老师对我们都不曾呵斥打骂的缘故,或许是自己一直都是没有埋头苦学挑灯夜读的习惯、全靠摸索学习方法一路过关斩将的缘故,或许是自己历来没有激烈竞争意识、不喜欢与别人争长短的缘故,也或许是自己外表柔弱、性格软弱、内心过于倔强的缘故,也或许是自己偏于文字表达不善口头,也或许是只想严格自己不想过多要求他人的缘故,也或许是自己不喜纷杂太过善良的缘故……诸多借口,让自己在这工作的20年,没有几次教学质量拿过第一,没有一次“优秀教师”,专业教过三四年,杂七杂八的活无数,没有稳定地教过一门主课,四五年没有安排带过毕业班,一些“道德模范”“最美教师”的荣誉还受过非议,近些年的精力几乎全在反思、课题、爱心帮扶、通讯报道、文学爱好上,都是一些不务正业之道,与那些“言必称质量”的主流们背道而驰;在我的政治、历史、地理和语文课堂上,我更多的给予学生是框架的构建,方法的掌握,很少有重复的抄抄写写(我历经过高考,才知方法有多重要,我个人一直认为);平时围在在我周围的学生,大多都是那些学习不太好有点调皮却把我叫得亲切的“潜能生”;不知何时起,“教授”一词的称呼,让我深知背后带有多少的“暗讽”……</b></h3><h3><br></h3><h3><b>总之,在2016年的时候,在自己参加工作20个年头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站在了一个茫然的路口,身边的人,都往着一个叫“质量第一”的大道行色匆匆,我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乖张异人”,我成了可有可无的“万精油”,我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踟蹰不前,进退两难。 </b></h3><h3> </h3><h3><b>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我更不是一个“优秀老师”,我深深明白!</b></h3><h3><br></h3><h3><b>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换一个工作环境,也不曾想过,去小学教书。</b></h3><h3><br></h3><h3><b>2013年,遭遇“最不美教师”风波的时候,我向联校领导反映过情况,他说,如果不能解决,你就到小学支教一年吧?我没有同意;</b></h3><h3><br></h3><h3><b> 2015年,病休结束的时候,新的联校领导也说,你文字功夫、教研水平不错,我推荐你到小学做一名“语文教研员”,我还是犹豫不决;</b></h3><h3><br></h3><h3><b>2016年暑假,松江小学的校长再次向我抛出橄榄枝:“老左,小教室缺一名语文教研员,我觉得你最合适!”这一次,我不加考虑,满口应允。</b></h3><h3><b><br></b></h3><h3><b>就这样,我在2016年的这一年,突然转变了自己的“人生战场”,告别了“爱也悠悠,怨也悠悠”的中学教师生涯,开启另一段未知的离退休不远的最后一段不长旅程。 </b></h3><h3><b>2016,我已经43了,竟然还在折腾!</b></h3> 如果“狼来了!” <h3>这两天 ,心里颇不宁静。 </h3><h3>因为三年级的那个孩子,还有那些与他相关的人。 </h3><h3><br></h3><h3>昨天星期一,下了第二节课,三年级两个女同学送来一个男同学到办公室,说是呕吐很厉害,连黄色的胆汁都呕吐出来了! </h3><h3> </h3><h3>一边要女同学回教室打扫残局,一边我慢慢对这个男孩子进行安抚、询问。 </h3><h3>小男孩说早上吃了几根火腿肠、几个烧麦、还有馒头,米粉,有胃炎的病史…… </h3><h3>问了家长电话,家长说有事在忙,平时经常这样,不用担心。 </h3><h3><br></h3><h3>一杯温开水喝下去,小男孩又把喝下去的水呕了出来……他告诉我,头很痛,肚子痛,还想呕,但是没有东西呕了…… </h3><h3> </h3><h3>看着他这么难受,我又给家长打了电话。 </h3><h3>家长还是说忙,在我再三说要去医院看看,家长说,一会来学校…… </h3><h3>我把几粒糖果给小男孩,他说什么东西都不想吃,我不是医生,只好看着他难受。 </h3><h3>有教过他的老师告诉我,他慢性胃炎不是第一次了,经常这样。小时候父母带着他在外地打工,饿一顿,饱一顿,搞成了慢性胃炎和淋巴结膜炎,省城好几家医院都看过,没有治愈…… </h3><h3> </h3><h3>11点多的时候,男孩子的家长派来一个人把孩子接走了。 </h3><h3> </h3><h3>今天第二节课下了课,那个小男孩自己一个人又来了我办公室,说,老师,我还是肚子疼,头疼,又呕了很多黄色的东西…… </h3><h3> </h3><h3>摸摸他后背与头部,有点发烧。 </h3><h3>问他昨天回家情况,没有就诊,没有吃药,晚饭也没有吃。 </h3><h3> </h3><h3>喝下一杯温开水, 又是呕…… </h3><h3>我打了家长电话,家长还是昨天差不多的态度。 </h3><h3> </h3><h3>又去求助当医生的朋友。医生说,可能是感冒引发的缘故,喝一点小柴胡颗粒缓解缓解,也比较保险。 </h3><h3> </h3><h3>找了学校医务室,没有小柴胡。 </h3><h3>找上小男孩的任课老师,再一次打了家长电话。家长说,马上来。</h3><h3><br></h3><h3>一个多小时过去,十一点多了,家长还是没来。 </h3><h3> </h3><h3>我心担忧,却无计可施。 </h3><h3>我让他在办公室休息。 </h3><h3> </h3><h3>同事说,家长不会来的,小孩可能是装病的。或许是逃避上课和学习…… </h3><h3>列举了他平时“装”的几个例子:教室里打滚,喊叫,云云。</h3><h3><br></h3><h3>言下之意,似乎是我,过于担心和善良,多此一举…… </h3><h3><br></h3><h3>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天呕吐也是能“装”出来的吗?这样装着不痛苦吗?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要“装”?“装”给谁看?</h3><h3><br></h3><h3>“装”给我看?我一天都没有教过他,昨天以前,还完全不认识。</h3><h3><br></h3><h3>家长好像对这点也很认同,难怪电话几次都“无动于衷”。 </h3><h3><br></h3><h3>好像是我多管闲事了!(可是,看到这样,能坐视不管吗?一猫一狗来我面前装可怜,不也得安抚几下,稳妥处理吗?何况是几岁小孩!) </h3><h3> </h3><h3>现在看起来,在大家眼里,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竟然变成了一个“问题孩子”!我不可置否,也毫不赞同! </h3><h3> </h3><h3>我背后有一丝丝凉意。感觉有一种很危险的信号在慢慢向这个孩子靠近。 </h3><h3>我由此思考这个孩子背后的一些问题。 </h3><h3>问题学生背后,一定有个问题家庭。普通情况下,哪个家长对自家孩子在学校生病,家长不是第一时间紧急赶过来?今天这样对待孩子的态度,我还是第一次遇见。闲谈中问了小孩子的家庭情况:爷爷、父亲在外打工,奶奶早逝,母亲在镇上打工,家里人都很忙,无暇顾及,典型的一个无人管的孩子。 </h3><h3>换一个角度想,小孩子两三次来办公室找我,是不是因为我的“仁慈善良”,没有半点责备,给了他安全感,下意识来找心里安慰? </h3><h3><br></h3><h3>我也不大认同他“装”的出发点,毕竟他只有几岁,七八岁的孩子,会有那么深的“城府”,用天天呕吐这样的高难度技巧换取“同情”和安慰吗?我很怀疑,代价也太大了吧?难度系数也太高了吧?</h3><h3><br></h3><h3>联想到另一个在网络看到的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某一个县区的派出所,频频接到一个十四五岁女孩子被男性老师、单身男性、无业市民骚扰、猥亵甚至于更过分行为的侵犯的举报电话,然后警察叔叔就找到这个举报人,一次次通知家长,配合调查,进行安抚……案情的最后结果出乎意料:所有的犯罪情节与事实都是小女孩自己主观臆造出来的,根本没有谁侵犯和欺负过她,她一次次打报警电话的目的,就是想把一直在外忙得从来不顾她的父母叫回来,也只有如此这般,父母才会着急她,给她安慰,给她关心,才能和她多说几句话。多么“荒唐的可笑”行为,可是读完,完全笑不起来,反而无比沉重。</h3><h3><br></h3><h3>由这个故事,我联想到我今天看到的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由老师说的“装”,又想到另一个老掉牙的“狼来了”的故事。当家长、老师都把身边一些小小年纪的孩子那些“诡异举动”的举动视作“装”,熟视无睹,“没关系,他老这样!”,真的到了病得十分严重无法收拾的时候才会后悔不及吗? </h3><h3> </h3><h3>我见过和听过不少小孩子在大人面前“装”的事例:哭天抢地,放肆喊叫,赖在地上不起来,撒泼,耍赖,锤门打府,穷尽其能。很多不懂小孩心理学的人,都是只看其表,不究其因。心理上认为,小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采用一些“过激行为”吸引对方注意力,用这个方式迫使对方答应,满足自己。不少的小孩子,在课堂不停地扰乱上课秩序、“答非所问”,在家闹“离家出走”、“装病”、“制造假象”等行为举动 ,大多数情况下,是想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其背后的根源,就是缺少老师、家长的关心和关注,他们用一种特别的形式唤起周围人的关心……如果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他们在“作”,“作对”,其后果往往就是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漠视,代沟越来越宽。 </h3><h3> </h3><h3>而那些,带有真正疾病的孩子,就更糟心一些,身体疾病被忽略,心里疾病也一齐滋滋而生。 </h3><h3> </h3><h3>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当孩子向你“委屈”靠近的时候,不管真假,我们都要放下手里忙乎的活儿,蹲下身来,给一下安慰。</h3><h3><br></h3><h3>无论如何,他们都还是孩子,不是么?</h3> 安仔,真的心疼你! <h3>不去许市中学国培进修,不可能认识安仔 。 </h3><h3>不去看何军校长的空间日志,可能想不起安仔。 </h3><h3> </h3><h3>安仔是何军校长的女儿,认识的时候十岁左右,现在已经是一个高一的女孩子了。 </h3><h3>2012年11月,作为第一批课改主持人高级研修国培学员代表,去了许市中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不说培训里见到了高擎课改旗号的李炳亭,也不说许市中学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也不说国培班里云集了来自全省80多个校长和主任,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国培班的班主任,许市中学负责和承担国培任务的何军老师。 </h3><h3><br></h3><h3>或许是因为何主任是教物理理科的缘故,身材较为娇小的人,说话办事都是那么多的干练,每天的精力都是那么的充足。或许是因为我与她年龄相近,或许是她对我当时对课改的一份热情受感染,她把国培班三期的国培简讯的艰巨任务信任地放在我头上,也因此与她有不少的接触和了解机会。 </h3><h3> </h3><h3>不到几天,我在何主任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安仔,一个蓄着齐眉童头的八九岁女孩,看起来很安静。后来,全班学员都认识了安仔,在去君山和岳阳楼的列车上,安仔俨然一个“导游”,能说会道,能聊会侃,一路上一两个小时都是她拿着麦克风把沿途气氛搞得热火朝天,她看起来大胆、大方,多才多艺,无所不知、毫不怯场,和所有的人都能热乎、搭话……完全颠覆我的第一印象,也完全跌破了大家的眼镜。真不愧是何军主任生的孩子,小小年纪,那么老练,那么出众。 </h3><h3>后来慢慢知道了,安仔从小就单亲,跟着何军主任。何军主任工作业务非常繁忙,特别是学校课改示范全国有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者络绎不绝,当然,学校的骨干精英也经常被请出去讲学和传授经验,何军主任就是学校里外的“一把手”:在学校,要负责接待外来学习,派出去,每次都是校长钦点。所以,大部分日子就是在校不着家,在外离开家,工作忙得昏天黑地。安仔就是这样,在校很少看见妈妈,母亲出差,就跟着一起外出,坐火车,住宾馆,一个人悄悄躲在会场的旮旯……久而久之,就经常毫无预兆就要出远门。</h3><h3><br></h3><h3>在国培学习期间,我们看到,许市中学的孩子,在课改的引领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下,不少学生都有很好的自学能力。何军主任,作为课改先锋,对于自己单亲家庭的孩子,基于自己经常外出,基于安仔的聪明和超于同龄孩子的老练和悟性,估计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安仔的自学能力和自理能力,所以安仔很快就适应了不在学校也能够独立自学的能力。 </h3><h3>当时对于安仔,留下的印象,大部分是“虎父无犬子”的佩服,由于何主任的能干,也由于安仔的出众,当然,也有丝丝同情,由于何主任的日夜忙碌,安仔常常很小就一个人在去食堂吃饭,然后一个人在家作业和独自安睡,出差的时候,也是常常一个人被塞在宾馆或者会场角落,常常跟着一起长途奔波,疲惫不堪。 </h3><h3>离开许市,慢慢就把何主任与安仔的记忆渐渐淡去了,虽然我们与何主任经常在群里聊天,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提过安仔,一晃,就是六年,没有忘记何主任,但几乎忘了安仔。 </h3><h3>这六年里,我偶尔还能在不少的国培信息里看到何军主任的身影,衡阳,长沙,永州,郴州,张家界……后来也听说她工作调动到了岳阳,最近又到了永州一所学校当了校长。看起来,她的身影遍布多地,非常忙碌,我忘了安仔也一直跟着她停停走走。 </h3><h3> </h3><h3>直到近几天,何军主任在她的QQ空间发布了两篇《莜安心语》的文字,才知道是她女儿写的一些文字。从她的文字里,我才知道当年的安仔后来的一些近况,看起来似乎有点“糟糕”:经常不去学校上课,害怕考试,留在家一个人玩耍和自学,让人一度以为患上抑郁症…… </h3><h3> </h3><h3>或许是因为突然想起了当年安仔的缘故,也或许是对她文字所描述比较熟悉的缘故,看到她笔下的心语 ,我当时就有一股冲动,想跟安仔的妈妈——何主任说说话,想跟她说说,一定要放下忙碌来陪陪女儿,一定要在她需要稳定的时候给她一个温暖稳定的家,每天要抽出时间和女儿说说话,做做饭,多几个拥抱……安仔的话语之间,哪有什么抑郁症状,孩子说的,都是掏心掏肺的话,想对何军主任说,安仔着实太让人心疼了!要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多陪陪孩子,多与她沟通。 </h3><h3>不得不承认,安仔的文字功夫是相当不错的,洋洋洒洒数千言,文笔流畅,毫不啰嗦,有着情感散文的优美基调。在这些略有情绪的文字里,让我找到了安仔“叛逆”的根源所在: </h3><h3> “其实,我是心疼妈妈的,只是妈妈太优秀了,所以别人对我给予厚望,包括亲戚,他们觉得,你的妈妈是做教育的,你应该做得很好,学习要好,品行要好。如果没别人好,就是给妈妈抹黑。学校里的老师也总是问我的成绩,但我的成绩总是不尽如意。所以,我害怕考试,只想离学校远远的。即使妈妈不给我压力,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还是很高啊,我无法接受考砸的自己,更害怕别人因此嘲笑妈妈。”原来,孩子所有的逃避和害怕,都是源于母亲的优秀、顾及母亲的场面,源于对母亲深深的爱,生怕自己不够优秀,做得不好,怕伤害母亲的一丝一毫,宁愿自己受委屈,宁愿自己孤单,受累,宁愿自己逃避,宁愿做别人眼里的“叛逆者”……安仔的文字里,我似乎看到了多个矛盾体在内心深处不断挣扎和斗争,渴望大多数母亲的陪伴与呵护,渴望有家的温暖和稳定,但因为妈妈是一个优异的老师,因为工作安排,家里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年龄小,不得不陪母亲到处奔波;安仔渴望有稳定的学校和固定的同学友谊,但是几次三番的匆匆离开班级与学校,每次还没有来得及认识所有的同学,刚刚有点熟悉,又不得不去另一个陌生学校,接触新的陌生人;安仔选择逃离学校,就是害怕在新的学校建立新关系,马上又面临失去的恐惧和担心,宁愿选择逃离和封闭,一个人在家自学,就可以不需要为同学和老师的情谊失去和新建自寻烦恼了;安仔害怕考试,她怕她一旦考砸了就会落入周围认识她母亲的视线与非议里,安仔是“何军校长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出色呢?母亲一个人带着她,为她这么辛苦努力,没考好,太对不住母亲了!……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疼的理由!这样的担心和焦虑心理,如果没有放下,还会不会影响到她将来的婚姻与未来?如果大学没有考好,工作没有选择好,如果爱人没有选择好,会不会觉得对不起母亲?诸如此类的想法可能如丝如缕,汩汩而出。 </h3><h3> </h3><h3>为此,我把我的想法与何军主任私聊一番,深夜畅谈,何军主任似乎也认同了我的担心,认为孩子没有抑郁,几次同意她在家自学也是为了调整和安抚,现在为了孩子,也从永州调回了岳阳,以后打算不在再四处“折腾”,准备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h3><h3> </h3><h3>由安仔的话语,我也想起我的女儿来。在一段时期,在孩子的心理,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女儿“不够优秀”,好像不及她母亲——读书的时候成绩优秀,会写作,会啥啥啥的,女儿也曾经调侃自己说,爸爸妈妈的优点,没有一个遗传到她身上……从女儿的出生到成长,我似乎见到了很多因为她学习与表现普普通通而受到的异样的眼光。不过 ,我从来没有把这样的感受与压力增加在她身上,一直自由自在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是普通人一枚,才华不够出众,遗传与资质都不很优质,就应该活的挺自在一些,干嘛非要站在舞台中央和聚光灯下?做个普通人何尝不好?也不必因为父母能力高低而影响自己,自己给自己一个方向,能够超越父母是最好,不能超越也无须自责,不背包袱,奋斗了就好,努力了就好,相信天下父母眼里的孩子都是最棒的! </h3><h3>但愿安仔,还有像安仔一样的孩子,早一点走出雨天。也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够在孩子需要陪伴与温暖的时候,都陪在孩子身边!赚不尽的金钱,饮不完的富贵,孩子的天伦之乐,算起来其实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安享。</h3><h3><br></h3><h3><b> 写于2018年10月20日</b></h3> 示范教学教研活动点评与讲座 <h3>一、“年轻就要醒着拼”的张婵老师</h3><h3><br></h3><h3> 2014年,张婵老师参加工作刚刚三年,当时我在李家塅中学任教,张婵老师在小学部任教,当时张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天天一幅迷人的微笑笑脸,完全没有因为身体缘故有半点颓丧和叹气,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阳光灿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当时担任学校通讯员,先后接到汨罗教育局和汨罗电视台还有省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报道任务,有机会跟着记者走进张老师的家和她的课堂,有机会了解了她这么多年不容易的生活、上学和工作的经历,后来就写了通讯报道《汨罗拐杖老师张婵:单脚为孩子绘出一片绚烂天空》,通过深入了解,让我对这个笑容温婉动人、说话亲切柔和、课堂清澈灵动并且坚强乐观的张老师更加敬佩不已。近两年,张老师参加了两次市级教学竞赛,去年,执教语文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获得一等奖,今年执教美术课《纸魔方》获得二等奖。我由教研工作需要,很多次聆听了张老师的课,也与她在研课、磨课、赛课等多个环节进行交流,越加觉得,她是一个非常优秀、值得大家学习的年轻好老师,这次,巢校长在听完她一节集体备课大赛的录课后,立刻敲定让她担任片区的示范教学,理由就是,好风景不一定就在远方,我们身边的优秀老师就是很好的示范。这次,推选张婵老师示范教学,在张婵老师以及她的工作团队身上,有这么几点值得称道—— </h3><h3> </h3><h3>1、谦虚好学的工作精神。近两年,张老师在学校、片上和市级竞赛,无论是语文科还是美术科,还有其他征文比赛、科技创新等诸多教学活动,她基本上毫无半点推辞,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去做,每一次教学竞赛,更是拼劲全力,全心投入,每一次竞赛,都是三四轮修改,有时甚至是忙到半夜。和我打过几次磨课交道的就知道,我是一个比较磨人的人,教学设计里面的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句子方面错误都不放过,容不得马虎,所以张老师也受了我无数次的磨,她每次都是毫无怨言去修改、改进,直到彼此都满意为止。这两年,已经有两三次麻烦她上竞赛课了,今年这学期,更是一个月连续两三次上公开课和示范课,连刘培老师都批评我:“你们不能老让张婵老师上竞赛课了,太累人了!怕她身体受不了!”张老师听了我转述刘培老师的话,笑着说,“没关系!领导要我上,就是看得起,给我机会,我要趁年轻,多拼几把!”说得多好!</h3><h3><br></h3><h3>2、“团结奋进”的团队氛围。一个年轻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一个非常好的历练环境,一个初教老师的努力奋斗,离开了有经验者的指导与指点,很多时候可能是原地踏步,得不到提高。来小学岗位工作两年,特别是在小学部参与听课评课的时候,留给我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就是,无论哪一位老师上公开课或者教研课,每一次都几乎是所有老师都走进课堂,认真听课,课后都集体围拢进行点评、集体提出改进措施,竞赛课更是一个个都操碎了心。这是一种温暖温馨的家的感觉,每一个上课的人,在这样的教研环境中,一点都不觉得孤单和冷寂,每一个在小学部工作过的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幸福感受。我希望,每一个学校的教研活动 ,都能够有这个样子和氛围,有经验的老教师以老带新,年轻的老师虚心请教,共同进步。</h3><h3><br></h3><h3>真心感谢张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勤奋努力,希望有更多年轻的老师像张老师一样,趁青春,拼一把!</h3> <h3>二、关于阅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想法</h3><h3><br></h3><h3>1、问题驱动,目标引领。</h3><h3><br></h3><h3> 不知道语文老师平时上课,在课前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件事情?把一篇要教的课文,需要学生通过认知、理解和运用掌握的知识点,从生字、词组、课文大意到句子理解、片段感悟、写作技巧等,将所有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对所有问题进行目标(课程基础要求:认知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目标:未来能力与素养)分类,思考这些问题分别需要放在哪些学习阶段、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去完成(过程与方法)?</h3><h3><br></h3><h3> 就今天张老师的阅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我早几天与张老师商讨,认为本篇课文(安排一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这些:</h3><h3><br></h3><h3>(一)生字、难字和重要词组</h3><h3>(二)课文大意和文章主旨</h3><h3>(三)了解课文内容:1、松鼠在我家的三件趣事;2、课文里描写的松鼠生活习性;3、松鼠留给我们的印象?4、我们家人对松鼠的态度和感情。(词,句,段)</h3><h3>(四)本课的写作特色:</h3><h3>1、为什么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2、写了什么?(三件趣事和家人与松鼠感情)3、怎么写(动作描写、侧面烘托、具体事例、场面描写)</h3><h3>(五)单元主旨,拓展提升:其他人与动物的书籍与课目。爱护动物,爱护自然,和谐相处。</h3><h3><br></h3><h3>所有的问题列出来之后,就要思考几个问题:</h3><h3><br></h3><h3>(1)教学目标的落实:上面这些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初步阅读就能掌握的基础的认知目标,运用那种学习方式解决;哪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或者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明白和理解的?教师应该怎么设计提问和引导?学生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课文有哪些亮点和精彩片段?如何让学生发现这些亮点?结合单元要求,怎样让学生找到和发现描写小动物的一些方法?……根据这些问题的思考,把所有问题进行目标归类,确定教学目标和思路。</h3><h3><br></h3><h3>(2)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考提问和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要高效地达成,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是关键,学生课堂完成目标任务的效果如何,也与教师设计与引领的精准有密切关系。比方说,张老师在第一轮设计提问的两处地方,进行比较一下:</h3><h3><br></h3><h3>【1】细读课文问题二:谈谈学生眼里的松鼠(设计一)</h3><h3>改进后提问:细读课文,从课文里找出松鼠平时生活习性的词语、语句或者片段,概括一下习性特点?</h3><h3>【2】总结与收获:在这篇文章中学会了什么?有哪些写作特色?</h3><h3><br></h3><h3>改进后提问:总结与收获:文章写了小松鼠的可爱和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h3><h3><br></h3><h3> 通过两个片段比较,我们发现,改进后的提问,具体明朗,学生容易操作,目标与方向性很强。而第一个提问,显得比较笼统,学生也毫无方向,肉团太大,啃不下去。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我建议老师课堂提问,都尽量做到具体明朗一点,毕竟是小孩子,思维与理解能力都一般,还有更多学生面对笼统提问更是摸不着头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无效提问。</h3><h3><br></h3><h3>2、分层阅读,真实有效。</h3><h3><br></h3><h3> 大多数的语文阅读教学,都遵循初读、细读(再读)和精读几个主要环节,有些讲读课文,还有品读环节,我觉得是比较好的,大多数老师在设计上也有这样的想法。关键是,不少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几个问题,课堂中对于课文整体认知这个环节常常忽略,通常是搞完生字教学就直接进入段落和词语分析。学生在还没有弄清楚文章整体情节的情况下,就被老师带着一点一点进行赏析、比较,归纳……老师上完课后经常说,学生蠢,带不动。归结其中的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老师在设计上没有思考我们提到的几个问题:初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应该放在细读部分?哪些问题应该放在精读部分?提问的角度和时候是不是合适?学生在这个阅读阶段有没有能力回答?……也有一些老师公开课的课堂提问,就是走形式,拿着教案自问自答,或者是问学生对还是错,是不是等没有质量的问题,花拳绣腿,毫无实效,学生跟着看戏走过场。总之一句话,不打无目的之战,注意整体与分支关系,提纲契领,多花点时间在教学设计中,课堂的效率肯定会提高许多倍。</h3><h3><br></h3><h3>3、思维导图,助力课堂</h3><h3><br></h3><h3> 思维导图,对于年龄偏大的老师来说,看似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新词,觉得很难接受,不会操作,不会使用。实际上,通俗化去理解思维导图,它就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我们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它,比方说,我们的课堂板书、课堂小结、复习归纳、出行计划或者大型购买计划等,都要用到总纲和分支分列,就是由一个点想到相关的几点,如此类推,非常简单。我们刚才把课文问题进行罗列与归类,其实也就是一个思维导图的逆行,我们顺着这条线路,理清脉络,整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就一清二楚。</h3><h3><br></h3><h3>4、方法与能力,发展与素养</h3><h3><br></h3><h3> 在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现抓现管。拿着教材与教学参考一对照,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考试经验,一篇课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一目了然,然后教学就直奔这些主题而去,有些甚至省略了中间环节,譬如政治、历史、生物等知识点课本比较集中的科目,课堂就直接打记、抄写和背诵,效果可能比那个滔滔不绝讲读课文的还好很多,但是,学生对课文中间的细节是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上了高中,知识无法衔接)。不少语文课,可能有些老师就注重生字词句去了,至于课文的精读品赏、写作借鉴、课外链接、音乐赏析、课间游戏等,与考试无关的,通通忽略。还有一些语文老师,在写作方法上,固步自封,从开始写作文就是三段式,初中毕业还是三段式,整整六年就固在一个模式,学生进入高中,几乎都不知道如何写作文了。……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老师,平时就不注意方法,不注意能力培养,也不管自己的一些简单重复操作对未来发展的很大伤害,当然也没有想到自己现在的教学阶段,应该为将来发展打下哪些基础,只顾眼前,急功近利。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里面,有一个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新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都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对科目的未来素养奠定基础。比方说《跑进家来的松鼠》,感受动物与人之间和谐温馨的氛围和感情,热爱自然,学会通过动作描写、侧面烘托等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写喜爱的动植物等,都是很好的能力培养,它可能一时与考试没有关系,但是日积月累,一个人的个人品行修养与写作能力就会日渐提高,那是一种看不见的堆积与搭建,需要一次一次铺垫和补充。我们既要看重学生现有的成绩,更要给孩子的未来添砖加瓦,而不是过河拆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有多少老师备课的时候,是把目标当配相,写给别人看的?</h3><h3><br></h3><h3>归纳起来,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个主题就是:目标驱动,思维导图,提高语文阅读课文教学的方法与素养。不论是哪一个科目,事先多一些思考,教学就会少一些盲目,有了问题驱动,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h3><h3> </h3><h3> ——写于2018年10月23日</h3> 四上校研路,蜕变新人生 <h3>“2018年11月18日,岳阳市教师发展中心。</h3><h3>(国培2018)岳阳市乡村中小学校本团队研修班(A401)</h3><h3>学习时间:七天</h3><h3>研修任务:校本研修设计方案与实施、校本研修效能、课题研究能力……</h3><h3>主讲老师:潘志扬、周展鹏、湛勇、何军、韩立双、张金华、冯辉梅……”</h3><h3>研修手册上,似曾熟悉的研修内容,许多熟悉的主讲老师,2018的初冬之际,我再一次来到岳阳南湖之滨,开启校本研修的学习之旅。</h3><h3> 这是我第四次参加国培计划中的校本研修学习了。从武汉到许市,从长沙到岳阳,前后七年,历经四次研修,内容上也从论文、课题、课堂观察、主题教研等多方面得到了不同专家和老师的指导和引领,算起来,和看起来,在今天近80位的新学员之中,我算是一个校本研修的国培“钉子户”和“专业户”了。</h3><h3> 自2012年国家开启国培研修的任务以来,线上的,线下的,还有面对面的研修,在众多的国培方式上,我一直以来偏爱与专家面对面的研修方式,不怕远道,不怕辛苦,也不嫌次数的繁多,只因为,每一次研修,我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让自己的专业素质在研修当中一次一次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每次有这样的机会,我都会主动申请,乐意前来。</h3><h3>2011年8月底到9月初,我以汨罗一名普通教师身份和湖南其他14个州市的100名校长与教研主任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校本研修学习。</h3><h3>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教研方面的国培学习。在此之前,不知教研为何物,不知校本研修是何意,更对课题、论文的具体要求一无所知,完全就是被迫“空降”派去参加学习的,只因之前参与了一些课改,写了不少的课改反思,从而有机会派往武汉。</h3><h3>十天的学习,完全把自己的理论学习意识与教研观念进行了翻天覆地般的改观,从专家似懂非懂的指导与讲座当中,慢慢知道了教研的意向,开始知道如何用理论和实践来武装自己,开始慢慢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h3><h3>武汉回来,我开始把自己往教研的路上领跑。开始尝试写教学论文,开始接受课题申报和研究。2011年,我主持的岳阳规划课题顺利立项,我撰写的课题论文开始在省教育学会获奖,我受邀编辑的地理导学案在江西金太阳开始出版……第一次尝到了刻苦教研带来的甜头。</h3><h3>2012年12月,我再一次被学校派往岳阳君山区许市中学进行“课改主持人”的高级研修学习,与来自全省14个地州市的中小学校长一起进行课改方面的实地培训。在这次培训期间,有幸见到了全国著名的高擎课改旗帜的名记——李炳亭,一起与许市中学的课改骨干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一起走进课改的第一线进行观摩和实践……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能够参加这样高层次的培训,应该是很幸运的事情。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自己在课改理念得到了更高的巩固和提升。</h3><h3>通过两次的学习与培训,加上两年时间不断的实践,从教师个人发展和理论观念植入层面来讲,我算是一个全“新”的人了,特别是论文质量与课题研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一年年底,岳阳的规划课题顺利结题,撰写的论文多篇获得地级和省级一等奖。</h3><h3>一个普通教师,在农村中学,想要引领和影响周围的老师都往专业素质和教研层面提高,有很大的难度,也很难实现。两次的国培学习,虽然没有带动一批人在校本教研方面形成气候,但对于我个人专业理论素质而言,不言而喻,这些年,应该是步步高升的,比如,慢慢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在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方面,开始有自己独到主见和思考等。2010到2012年,在这三年时间,前前后后撰写的20多万的课改反思与课题论文,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这说明,校本研修的培训学习,起到了不错的效果。</h3><h3>2016年,我从中学政治历史老师的岗位调任到松江小学担任语文教研员,同时,学校以我为主持,申报和立项了一个地区级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课题。这一年,核心素养、课堂观察等新的理论观念也被教育局纳入构建中小学高效课堂的实施范畴。作为教研员,如何带动一个片区的教研活动,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由此,不得不把自己的教研能力逼上“引领与示范”的高度。2017年10月,我主动申请在湖南一师主办的“汨罗中小学骨干教师校本研修”的国培学习,面对面,认真向专家学习与了解主题式校本研修、课堂观察、学生核心素养……带着目标,带着任务,这一次的学习,让自己在理论视野与教研方法方式上有了全新的开拓。回到教研岗位,我开始思索基于学校、基于课题,立足教师和学生,我们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真正需要进行的教研应该是什么?在这一年里,针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实际,我们教研室陆续开展了诸如阅读写作社团、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与核心素养达成、课堂观察等教研活动,学生与老师的活动效应与反响都非常不错。现在,通过各个教师教学的问题调研征集,我们将在年级的作文阶段性训练的校本教研方面又有了新的想法与实施意向……</h3><h3>国培学习,对于广大老师而言,这是一个惠民获益的伟大计划,我们不少人却把它当做压力、任务,或者认为只是获得学分的简单途径而已,但是,真正深入每一次的国培学习,你都能获得很多。走出来进行学习,与众多专家面对面,不论是你的视野,还是你的“脑际”,你感受与得到的,不是一点点,而是风暴一般。要知道,每一次这样的培训,从培训机构到专家,以及管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主办方花了巨大的心血进行设计与规划的,仔细去体会,它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大家的全心投入和全心全意。</h3><h3>岳阳的国培学习开始了,如果你是新学员,我以一个老“钉子户”的身份向您推荐和祝愿:相信国培,珍惜国培,若给十分投入和用心,未来必有百分收获回报您!</h3> 聊研修,说课改 <h3><br></h3><h3> 几天的校本研修课,专家团队讲课,有好几位提到了高效课堂,提到了课改。罗城学校的湛勇校长提到了三主三步高效智慧课堂、周展鹏教授提到了杜郎口中学课改旗帜,株洲景弘学校的韩立双说到了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特别是21日上午,何军校长在讲课的过程中,播放了有关许市中学课改的宣传片,看着看着,不禁鼻子有点酸,眼睛有些湿润……</h3><h3> 2010年至现在,在汨罗,说起课改,对于很多曾经热火朝天投入其中的一线老师而言,多多少少心里都是带着一点痛感的,甚或,有时候,对于一些老师,可能还会有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壮士断腕般的切肤之痛。</h3><h3>韩主任、何军校长在介绍学校成功课改的经验中概括了几个共同要点:高效课堂,高效自治。两所学校在课改方面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把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实现了高度的自主、自治,同时,这些高效机能得以实施与坚持,得力于学校顶层管理层的全面策划和举力贯彻,全面铺开,不留死角,所有的老师也都是全力以赴,无论是拥护的,中庸派的,还是反对的,无论是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 都被滚入课改洪流,一齐向前。</h3><h3>在汨罗的很多学校,聊起课改,聊起高效课堂,观察现状,有时候是可以用“尴尬”二字来形容的。究其原因,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还是太缺少了像崔其升、夏忠育、李飞国、湛勇等勇敢扛课改大旗的优秀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致力并坚持课改的校长,才会有学校课改的开始、发展与纵深。</h3><h3>改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办出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这是现在以及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学校想要搞出一点名堂,必须要有强大的顶层行政管理力度和执行力才行,就如伴随课改相辅相生的校本研修,想要在学校里生根、发芽,开花,也是一样需要英明神武的校长管理层做出决策和决断。</h3><h3>然而 ,现实的课改,现实的校本研修,在很多学校,都是盲人瞎马,找不着北。用专家的眼光来看,大部分都是瞎忙,做给外行看。我们很多的课改学校,从开始的热火朝天,变成了现在的偃旗息鼓;导学案编着编着,回到了教案抄袭;小组合作,讨论着讨论着,桌椅移回了行座;学生与老师,主体换位,换着换着,又打回了原形;我们不少学校的校本研修,有计划, 无方案,或者方案永远放在电脑资料里;有听课,无评课,或者评课也在不痛不痒里;有学习,无反思,或者反思只是为了检查凑数的;有方案,有活动,但是都是临时起意没有规划的;很多学校的课题,变成了主持人一个人受累;很多老师认为,所谓教研活动,就是行政没事瞎折腾……归根究底,还是大家都不曾把课改与研修这样的事放在重要日程,缺少主观认同和执行力,置身事外,于己无关。</h3><h3>可是,课程改革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主向,谁也不能与政策背道而驰,课改成了每个学校的必须;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管理,还有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晋级,还是少不了教研的相辅相成的。我们的备课,离不了教学设计的框定,我们的竞赛,离不了新课程理念的引领,我们的晋级打分,离不了论文、课题、竞赛等诸多要素的限制,在需要这些的时候,我们很多老师就只想借助外力,只想轻而易举,只想“拿来主义”,不想自己亲力而为,怕自己吃苦受累。</h3><h3>这几年,国培校本研修一茬接着一茬,很多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了一个又一个。这其中有多少校长和骨干教师是培训一刻热血沸腾,回到学校原地不动?犹如经受一次小小电击,刺痛一下又复原;犹如喝了一碗心灵鸡汤,小小感动过后,又重新面对现实。有多少校长与骨干教师在培训学习后,回去后改变了想法,采取了行动?有多少老师国培后,理念得到了转变,专业素质有了些许提升?</h3><h3>在这次国培学习中,一位国培专家说,关于校本研修的培训,基本告一个段落了,意味着,近期,至少五到十年,校本研修不再是国培学习的主项了。《月光宝盒》的“至尊宝”有一句经典台词:有一个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那么,对于我们,在校本研修国培即将失去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点扼腕叹息?</h3><h3>国培不易,且培且珍惜。</h3><h3><br></h3> 2018,我为书狂 <h3>时间划向12月份了,各部门都在进入一年的总结与检查阶段,我也想在这个时候为自己一年的工作来一个小结,看看自己一年来走的路有没有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h3><h3> 曾在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在教育随笔《我这十年》里把自个2008到2017十年的“大事”用文字记录下来,每一年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可是写到2017的时候,只写了《化蝶成茧》四个字,没能把这一年发生的事记录留痕。想想这一年,确实平淡无奇,无事可记,除了4月份有一个可以暂离教育部门去一个政府部门办公工作的机会被局里拦下,好像并无大事可记。离开不了,就只能埋头,缄默。10月份参加了湖南一师的校本研修国培,在与专家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教研思维还只能算是一厢情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悄悄耕耘,自享自乐。我确信,在单位组织里,凭个人魅力与修养,我没有几分影响与能力,能够带动和改变几个人可以理解并参与到教研方面来。所以,2017的我,除了3篇论文获得省里一等奖,参加了一个教研员的评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国培学习收了四张证书,还有一个市级“百姓学习之星”的意外收获外,别无其他荣誉入囊。</h3><h3> 2018年,如果硬要给这一年安插一个四字概括的话,我觉得“我为书狂”比较合适。去年三月份申报的地区规划课题“书香校园建设”在六月份成功立项,作为主持人,就得为课题研究的实施布局谋划,一步一步开展落实。今年三月开学,自己首先在中高年级开辟了一个“阅读写作”社团。我给自己立了一个学期和年度目标,一是培养一批有写作爱好的学生,每个人在两三个月时间里有几篇较好的作品,汇集成美篇,公开分享,让老师、家长,还有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进步,也增加孩子的自信度,如果有更好的作品,就向更大正规的媒体进行推送,体验一下“作品发表”的自豪感。同时,把一大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首推中小学语文课标课外阅读书系)放在阅览室,通过推荐阅读,让学生逐渐爱上看书。</h3><h3> 一节社团课,如果你敷衍了事,就是40分钟的事情,每个人拿一本书,你就当一个放羊倌,时间很快就过去。可是,你把这个当做谋篇来布局,每天就会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你。四月份,有一个创意作文的竞赛,我把几个社团成员邀集起来,给他们重点进行辅导。每个人从初稿开始一遍一遍讲解和修改,顺便给他们讲自编的“十颗糖效应”,鼓励她们一次一次体验阶梯式进步,直到达到第四、第五颗糖“学会多角度描写、运用多种标点符号”才让她们停手。每天一到下课,办公室里就围聚着这几个学生,轮番给她们指点,讲得口干舌燥,说到铃声响起。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没让人失望:十几篇作品汇成了美篇,曾天依同学的《牛奶,三块一盒!》发在了“汨罗教育”微信公众号,曾柔同学的《爸爸的猫耳》发表在《汨罗江》杂志的“校园文艺”栏目,今年十月份,我通过美篇书的方式,把社团孩子的作品美篇集做成了一本《新苗尖尖泛绿蕊》,算是一个学期社团作品的汇报成果。</h3><h3>在开展社团写作的同时 ,我自己带头,也号召全体课题组老师开始进行读书笔记和教育随笔的撰写。我们的课题是新教育背景下书香校园建设,自然离不了对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了解与认识,我从网上一口气购买了十几本有关新教育的系列读本,买回来晚上抽空一本一本地“啃”。在一本新教育实验老师郭明晓《我是大西洋来的飓风》的读书随笔的影响与示范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育随笔系列,开始用心去写每一个感触点,不敷衍 ,不图任务式,不赶时间,力让每一篇都有可读之处,有点文笔可言。或许是有了课题的驱动力,我的随笔文字也是越积越多,半年下来,10万多字就划拉了出来。十一月份,我也顺势把它编辑成了美篇书《做有情怀的教育人——左奇志教育随笔》,厚厚一本,蛮有成就感。</h3><h3>五月份,汨罗市交通局与汨罗市作协联合发了一个“交通杯——家乡的路和桥”的征文比赛。通知一发出,作协群里热闹翻天,作协主席也@我,希望我也写一篇。我说工作很忙,可能没有时间写。主席说,忙不是理由,不要找借口,再忙也忙不过文治主任(政府办主任)。如此一说,无理可辩,硬着头皮“挤”一个晚上写了3000字符,名曰《嫂子.桥》,发出去,就算完成使命。九月底,通告出来,三等奖,奖金千元,算作意外之获。在征文投稿后,一次与《岳阳文学》的散文编辑闲聊,顺便把《嫂子.桥》推荐给了他,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就在《岳阳文学》第四期发表了。加上六月份《汨罗江》杂志发表了一篇《我们的“爱情”导师》,九月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表《牵挂》,算一算,这一年,有四篇次文学文章发表和获奖。</h3><h3> 受自己做社团作品美篇书的启发,我把自己创作的一些散文、微剧本等做成合集,变成了一本本美观可看的小“书”,《梦里花落知多少》《南湖过客:逝不去的青春》《生如夏花》等,加上教育随笔,差不多50多万字的自创文字就印制成“书”,大大的美了自己一把。</h3><h3>2018,这一年,是一个有点收获的一年,是一个围着“书”痴狂的一年。希望到年底前,还能在论文、辅导作文与教研方面还有几个“获奖通报”,也算是不枉我这一年为“书”辛苦狂热。</h3><h3>收尾作结,一句话:忙不是理由,幸福靠奋斗。</h3><h3>共勉之,憧憬201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