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葱岁月

花开花落

<p>我的百天照,很珍贵的。</p> <h3>小的时侯</h3> <h3>我与两个弟弟,小弟是一九六三年出生。</h3> <h3>我与大弟在大明湖西南门</h3> <h3>小学生的我</h3> <h3>几位小学要好的同学,有几个已叫不上名子了。</h3> <h3>戴上红领巾,真的很高兴!</h3> <h3>泰山十八盘下。初次登泰山,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初。</h3>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姥姥家一天天长大的这十七年,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爸爸,而另一个他是我的舅舅。</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出生于历城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五十年代初考入山东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从我记事起,爸爸在我眼里就是一个非常慈祥,很有学问,待人宽厚的人。</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妈妈每次休假回济南,都会带我们去大明湖游玩。路上,爸爸会给我和弟弟讲些故事听,也会询问我们的学习情况,有没有让姥爷姥姥生气?每次离开济南,都会把我单独叫到一边,叮嘱我帮助姥爷姥姥管好弟弟,另外会给我留下一点点钱让我管着,给我和弟弟买学习必需用品。姥爷有时也会悄悄的给我一点零用钱。从很小的时候,我手里就拥有了经济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样,我手里的微薄“资金”,除了保障我和弟弟能够有正常的学习用品,多余的钱,我基本都用来购买了小画书,放学后和弟弟一起看书,那时侯感觉非常的满足。极少时,买三分钱的葵花籽和弟弟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寒暑假的时候,我和弟弟会坐火车或汽车去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度假。那些年,追随着爸爸妈妈的足迹,我们姐弟三人走了很多地方:从博山的山东耐火材料厂,到平阴铝厂,而后到莱芜的泰安地区钢铁厂。孝妇河、玫瑰园、泰山、大汶河都留下了我儿时的记忆,那个年代的我们,可以说是享受了寒暑假旅游的待遇。这种经历,对开阔我的视野,激励我的人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帮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无论在哪个单位工作,我的爸爸,他都是深受大家欢迎的刘大夫,刘所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很难忘,那一年博山发大水,我和妈妈还有厂里的很多妇幼老人,被厂里安排到山顶躲避洪水。而正在山耐医院值班的爸爸,则背上救护包就奔赴孝妇河岸参加抗洪抢险,抢救上游落水冲下来的群众。当他正在抢救一名落水妇女时,一个大浪头打来,爸爸被洪水冲到了河里,几经掙扎,在两名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才得以游回到岸上。过后爸爸笑着对我说:"爸爸差点光荣了"。话语虽然轻松,可我还是感觉非常害怕。这一年,爸爸获得了厂里的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七二年夏,大雨瓢泼,狂风刮个不停,门口一棵碗口粗的树都刮倒了,路边横七竖八的净是断树枝子。在家休班的爸爸接到了厂卫生所有危重病人的通知,他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顶着风雨就往厂里赶去。这一次,他成功抢救了厂里一名临产的孕妇和她肚子里的一对龙风双胞胎。过后,那位阿姨和她爱人上家里来拜谢,爸爸笑着很轻松的说:"我的工作,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没啥。"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年间,爸爸他为危重病人输过血,为煤气中毒的工友做人工呼吸,抢救了很多工友、老乡。厂里上上下下,附近村庄的村民,对他赞誉的评价,深深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他的言传身教,也无形中教育、激励着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爸爸还是一个爱学习,爱运动的人。在他的床头,书桌上,摆满了医学书籍。闲暇时,他会坐下来看书,记学习笔记、病人案例。从事基层医生多年,使得他涉猎了各科的医学知识,积累了很多的病例经验,成为一名基本全才的多科大夫。天暖时,他会带我们去爬山、去水库河塘游泳。多么难忘,那时爸爸用一辆自行车载着我们姐弟仨人去小水塘游泳的场景:在孔村山坳间那个不大的水塘里,爸爸教我们把一条长单裤在水中吹起来,吹起来的长裤尤如一只救生圈,载着弟弟在水中游动,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们姐弟仨人都学会了游泳。那游完泳回家的瞬间画面:大弟在前大梁坐,我搂着小弟坐后座,爸爸骑车载着我们,永远的存在了我的脑海里。爸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小就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使得我养成了爱学习,爱看书,爱运动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因文革停刊多年的《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复刊了。我多么想拥有一本来阅读!那时,妈妈已经离我们去别的地方工作,爸爸带着我们姐弟三人,每月工资微薄,两个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经济条件差,我一直没好意思向爸爸提起。当爸爸知道我的心思后,想办法挤出这部分钱,让我订上了杂志。在那个年代,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为支持我学习、进步,爸爸做出了很大的牺性:班下,休息日,他领着我们在房前屋后开荒地,种上萝卜,白菜,丝瓜,扁豆,南瓜,节省了部分日常买菜的开支;暑假里,教我们破石子,捡矿石,增加了部分家庭收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增收节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我早早学会了理财治家。这件事让我终生不忘,以致那时的刊物我一直保留了三十多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爱是一棵大树,为儿女撑起一片蓝天。父爱是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才能体会的到。感恩父亲,影响、教育、培育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 我的舅舅是个才子,一个我非常信服的人。姥姥一生中有过十二个子女,因为贫穷和战乱,活下来的只有妈妈姐弟妹六人,而舅舅是这个家唯一的男孩,他深得他的父母、姐姐们的宠爱,从小,舅舅就是石家门里的一宝。(这是表弟考上军医大时,舅舅和他儿子、我儿子的合影)<br></h3> <h3> 听家里老一辈人讲,舅舅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习很好。考上大学的第二年,因为身体的原因而休学肄业。在家休养了几年后便参加了工作。在我的记忆里,舅舅他非常爱看书,爱钻研。大学学农林的他,靠自已的自学努力,掌握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专业知识,成为厂里的技术专家。受厂领导重托,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为用户做技术指导;他还用学习、掌握的技术,为亲朋邻里修电视,装电脑,水平堪称一流。</h3><h3> 从我上小学开始,舅舅就成为了我名符其实的家长:家庭作业完成后他签字;学校开家长会他准时参加。舅舅从小非常偏爱我,每次给我开家长会,他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总是班里的第一名,这让他感到很骄傲。</h3><h3> 有一年,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吧,三姨骑自行车带我去金牛公园游玩。途中经过一陡坡时,由于刹车太急,把我从自行车上甩了出去,当时便昏迷不醒,被送到了最近的市立四院救治。医生诊断为脑震荡,昏迷了一天后才醒过来,在家休息治疗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舅舅每天下班后就坐在我床边给我读课文,后又帮我补习功课,督促我按时吃药休息。他一直担心这一摔会把我给摔傻了。在舅舅的精心照顾,耐心辅导下,我的功课一节也没拉下。伤好后上学不久,便迅速跟上了班里的学习进度。期末考试时,我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舅舅知道后高兴的直说:"没事了,没事了,这闺女的脑子没摔坏"</h3><h3> 那一年,为迎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宾努首相首次访华来济南,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欢迎方队,每天下课后进行排练。有一天,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爭先恐后的往家里跑,你推我挤中,我跌倒在地,造成了右脚骨折。这一伤,便是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中,舅舅每隔两仨天就要背我去省立二院骨科找梁铁民爷爷推拿治疗。从启明街中段姥姥家,到省立二院骨科诊室,这一步步,一段段路,留下了舅舅和姥姥的辛劳汗水。虽然每次诊治过程都非常的疼痛,可我脑海里,记住的却是:舅舅用力的背着我,姥姥在一旁为我打伞遮雨,而姥姥的后背却被雨水打湿的画面。这让我永生都不会忘记。</h3> <h3>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步入了上学阶段。学生时代,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上学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最高兴的事就是每次考完试老师公布考试成绩。从进入小学上学到高中毕业,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那时的我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从来没有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优异的学习成绩,应该是来自于从小受到爸爸、舅舅他们爱看书,爱学习的影响,来自于舅舅严格的督促教育,来自于我的启蒙老师李淑芳,刘汝珍两位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和我对学习的偏爱。</h3><h3> </h3> <h3>  记得上小学的时侯,我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暑假的时侯,我们会相约一起去大明湖的历下亭写假期作业,划船,跳绳,玩沙包。吃过晚饭,我们会从我的好友红梅家中推出她爸爸的自行车,在大明湖西南门这一带的路上学练自行车,直到把大叔的车子摔的转不动才肯罢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学时期,我就能骑着自行车在济南的大街小巷串悠了。偶尔,还会帮大人去送送信,运点东西。有一次,我和红梅俩个人骑自行车去走姥姥家。红梅的姥姥在平陵城的高家村,距济南市里大约三十几公里。路上,一会儿你带着我,一会儿我带着你,边走边玩,随走随看,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从早饭后出发,一直到下午才赶到姥姥家。虽然累的狠,屁股都磨的很疼,可眼里的兴奋却掩饰不住。前年我去高家庄看大姨,舅舅舅妈还念叨这事呢!</h3><h3><br></h3><h3> 有时侯,周末我会去省图书馆看书,一看一天的事也经常发生。回到家里,常常被找不到我的姥姥大声的吵骂,舅舅知道后非常赞许,只是叮嘱我要告诉大人一声,要带上干粮和水。</h3> <h3>  想当年,我和淑芳、庆芬是济南四十中学七一级七班的好姐妹,是非常好学的三姐妹。那时侯,大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上课时,我们会认真听讲细细消化,下课后,三个人会相互探讨互相帮助。我们三人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级形成了牢固的铁三角。那是一段多么值得骄傲和回忆的舒心日子啊!</h3> <h3> 时隔四十多年的我们,己经不再年轻。但我们依旧活的潇洒,活出自我。二O一六年九月的教师节,重逢在同学聚会上。</h3> <h3> 我小学最要好的姐妹:红梅。在她的家中,我享受到了小时候缺失的母爱。她的妈妈,我的李阿姨,给我做鞋,做好吃的饭菜,留我在她家小住,直到我工作后考入山东工业大学,每到周末,我都会去她们家蹭饭,周一早上,会带着大姨为我炒的、香喷喷的咸莱肉丝去学校。</h3> <h3>亲亲的姐妹</h3> <h3>浓浓的情谊</h3> <h3>  一九七四年初我由济南四十中学转学莱芜第一中学,两姐妹分别留念。</h3> <h3> 暮然回首,小时的玩伴们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我的两个弟弟,我的红梅妹妹,我们都已经是准爷爷奶奶,准姥姥!</h3> <h3> 一九七四年初,我由济南第四十中学转学到莱芜第一中学,结束了在济南十七年的成长历史。由济南人(户籍)转变为莱芜人。</h3><h3> </h3><h3> </h3> <h3>  在这所山东省重点高中,我完成了我的高中学业,以优秀的学习成绩,从这里毕业。</h3><h3> </h3> <h3> 从省城到县城,学习仍然是我的最爱。在这里,我遇到了我一生的挚友,我的好同学,好姐妹。</h3> <h3>  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到野外搞测量,一起到农村帮助麦收,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h3><h3><br></h3> <h3> 周末放假,我们会一起去爬山,去汶河淌水,请我们的陈老师拍照留念。莱芜一中校园,汶河岸边,留下了我和伙伴们的倩影。如今回忆起那时的青葱岁月,仍感觉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在这里,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h3> <h3> 一九七五年十月,高中毕业的我由父亲单位招工,参加工作到泰安地区钢铁厂化验室上班,成为钢铁战线上的一名化验员,掌握着高炉生产的生铁品质等级,各种炼铁原料的质量、化学成份的确定权。</h3><h3> 一入厂,我就遇到了我的师父一一一湖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唐武思老师。他教我操作,教我原理,教我化学分子式的平衡。因此使得我从一各普通的化验工,逐步成长,成为一名有技术、懂理论的知识工人。我的各项操作技能,业务水平在我们化验室里崭露头角。</h3> <h3>化验室里的娘子军</h3> <h3> 一九七六年十月九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刚满一个月,我被厂里选派到苏州钢铁厂培训,学习钢水化验技术,一学就是三个月。(这是厂里选派的四名赴苏钢学化验的强兵)</h3> <h3>  在苏州钢铁厂,寒山寺旁边,我知遇了我人生的另一半一一一我的初恋(也是我唯一的爱恋),我的老公吕平。</h3> <h3> 苏州是个园林城市,而她的每一个园林,都曾留下过我们的身影。拙政园里,泡上一壶碧螺春,约上几位知已工友,坐下来,静静地看书,细细地品茗;虎丘山上,仰望高高的斜塔,斟酌韵味十足的碑文,又有一种被文化的感觉。留园、狮子林、西园,它们各有自已的特色,又让人一次次的百看不厌。每到星期天休息,我们都会乘坐公交车去园林游玩。</h3><h3> </h3> <h3>虎丘山</h3> <h3>留园</h3> <h3>狮子林</h3> <h3>  最最难忘的是苏州的寒山寺。这里是我第一次和老公约会的地方。这里的排骨面让我尝到了南方面食的那种甜甜的味道。</h3><h3>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郊,现在叫姑苏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枫桥夜泊》令世人赞叹,而景区内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更让人感动不已。清末文学家愈樾书写的高3.5米,宽1米的石碑,更是流传至今,称为寒山寺一绝。</h3><h3> 月落乌啼霜满天,</h3><h3> 江枫渔火对愁眠。</h3><h3> 姑苏城外寒山寺,</h3><h3> 夜半钟声到客船。</h3> <h3>  古今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穿苏州境内而过。苏州钢铁厂,就建在运河河畔。而我们参加培训的部分工友,就住在运河岸边的老百姓家中。依大运河而建的南方农家,竹床竹椅竹暖壶,出得屋门,左手是川流不息的运河水,右手是一望无边的水稻田。稻田里蛙声不断稻香阵阵,运河边人来人往洗洗涮涮。蛙声,人声,汇成一首乐曲,河田,男女,组成一幅画卷。闲暇时,夜幕下,徜徉在这美丽的南方乡村,另有一番韵味。这初恋,这情怀,十人能否有二三?</h3> <h3>  我们的培训队分三个工段,二十四小时三班倒,而我就在吕平当段长的三工段。这也方便了我们的交流,了解。</h3><h3> 休班或上大夜班时,他带我和我的孔师傅,到无锡、上海、杭州游玩,逛商场。无锡梅园、锡惠公园、太湖,上海外滩、第一百货大楼,杭州西湖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天下第二泉,六合塔,岳王庙,灵隐寺,上海的美丽服装,让我们大饱眼福,特长知识。那时我们吃的盐水毛豆,糖醋排骨,鸭血汤,西湖醋鱼,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忘当初的美味淳香。</h3> <h3>天下第二泉</h3> <h3>杭州虎跑泉</h3> <h3>上海外滩</h3> <h3>上海外滩</h3> <h3>  在莱芜刚刚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我全身心的学习钢铁化验知识,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同时还深入学习了炼铁工艺的化学原理,反应方程式、分子式。很快就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h3><h3> 在厂里,我担任了团支部委员,参加了厂青年突击队,厂文艺宣传队,与队友们一起组织义务劳动,一起排练文艺节目,参加厂里的文艺汇演,获得过模范共青团员,先进工作者,操作能手等光荣称号。那些年,年轻的我感觉生活真美好,每天都朝气蓬勃的。在家里,我既是炊事员、卫生员、缝纫工:蒸馍头,摊煎饼,打扫卫生,缝洗被褥,又是两个弟弟的辅导员,赶集买菜买粮,操持着整个家的生活起居,日子过得平淡,心情愉悦平安。</h3><h3> 家是一个人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一个人的必然归宿。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是非对错的地方。把好脾气留给家人,善待每一位亲近的人,这是对家最好的理解,家和万事兴。</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 </h3> <h3>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五日至十八曰完成</h3><h3> 《人在旅途》之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