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琉球王国为何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又为何被日本“侵占”从福州留下来的遗址去了解那段历史</b></p> <h1><b> 琉球前身的名称很多,比如有“琉虬”、留求”、“流求”、“留仇”等等发音相同。</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1372年杨载(明初官员。明太祖朱元璋遣行人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此为明代第一次遣使琉球)等人遵照明太祖朱元璋的旨意,向琉球三个按司发布诏谕,正式将琉球列入明朝版图,使用明朝年号,奉行中国正朔,正式官方命名为琉球。</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当“留求”被朱元璋钦赐琉球以后,以1372年为分界点,以前是“留求”之后是琉球,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出朱元璋一手创办了琉球,抒写了开天辟地的琉球历史,表达出琉球的归属问题的客观事实存在。</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明清时期作为朝廷册封的“琉球国使节”出使官员如何出使琉球国。感谢有福建师范大学专门研究“琉球册封史”的小胡老师的带领和最后一任琉球正使赵新的后人陪同下,一起实地探访了一圈,把过程了解基本清楚了。</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b><b style="color:rgb(51, 51, 51);">从考证事实上还有两次这名单上没有:(总讲共出使25次,此名单23次)永乐2年还派出一次,琉球使名字不详(因当年还是中山三国)永乐5年(1407年)册封琉球正使邵昇。(受封国王思绍)</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琉球民间有一种说法:“唐乃伞,大和乃马蹄,琉球乃针头”。意思是中国如伞,琉球受其庇护,日本如马蹄,琉球受其践踏,而琉球自己则如针头般弱小。其中流露的对中日的好恶观感,一目了然。</b></h1><h1><b> 如果不是有日本这样一个蛮横黩武的邻居,按琉球国的发展轨迹,完全可以成为像荷兰一样的海上贸易国家——东方的“海上马车夫”。</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古代琉球是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早期历史渺茫,13世纪始有信史。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国王遣使入明称臣纳贡,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吞并琉球为止。这期间,琉球作为中国的藩国。</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琉球国王辞世、新王请封, 明清两朝统治者大都应其所请,派遣册封使团远渡重洋,从而形成了固定的册封制度。史书记载,明清两代,对琉球国的册封活动共有25次,遣使43名;琉球使臣也不断前来谢封进贡。在明朝的276年统治历史中,就向琉球遣使18次,而琉球派人入明朝谢封朝贡等达300多次,是同期与中国相往来的任何一国都无可比拟的。伴随着朝贡而带来的商贸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也是空前的,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册封使在琉球的活动主要为谕祭、追封故王、册立新王等。册封使是天朝皇帝的特使,琉球国王及臣民十分尊敬,礼遇非常周到,将其视为国家的盛大节日。</b></h1><h1><b> 据史料记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琉球国王必须得到明、清王朝的正式册封才能称王。</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琉球王国成立后,法律使用明朝的法律,一切正式场合均需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行中国礼、穿这个服,除了中山王需要册封之外,中山王以下的三司官和律典官均需由闽人三十六姓担任,就连中山王妃都必须是闽人三十六姓的人。这是琉球王国的法律,一直延续到灭亡为止。</b></h1><h1><b> 琉球官员的服装接近明朝服饰</b></h1> <h1><b> 册封使在琉球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谕祭故王,二是册封世子为王。使团在琉球逗留近五个月,除按次完成各种典礼外,还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册封使都是翰林出身,翰林院本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 册封使更是品学兼优者,他们是重要的文化使节,与琉球各界人士广泛交往,各居所长。</b></h1><p><br></p> <h1><b> 这些琉球册封使在航海过程中,免不了要受风涛之险,有时甚至是九死一生。为了避免海上遇难,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海上保护神——天妃妈祖的显灵救助上。因此,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之一——天妃妈祖崇拜,就随着这些册封使传播到琉球。</b></h1> <h1><b> 册封的琉球使节开始的出使都会在长乐的梅花镇,船的码头边上的天后宫,祈求天气海途顺利,这就是明朝特使每次拜祭的长乐梅花镇的天后宮,后因码头淤泥无法停船。</b></h1><h1><b> 从明后期万历34年(1606年)第14仼正使夏子阳、副使王士祯、开始改为马尾闽安码头出海了。</b></h1><p><br></p> <h1><b> 长乐梅花镇天后宫(马祖庙)</b></h1> <h1><b> 梅花镇地处长乐东北角,闽江口南岸突出部,东濒台湾海峡,与白犬列岛海域相邻,与马祖列岛互望,北隔闽江口,与琅岐经济区及连江县壶江岛、黄岐半岛对峙,西、南毗邻文岭镇。因满山遍植梅花而得名,明朝为省城咽喉,闽江口海防要津。</b></h1><p><br></p> <h1><b> 梅花镇原来是个屯兵的地方,下面就是码头</b></h1> <h1><b> 明朝琉球使出使前在这里拜祭完天后宫就在这古城等出海的时机</b></h1> <h1><b> 现在留下来的明代当年建筑也只剩下这个城门了。</b></h1> <h1><b> 这口井当年是整个古城里的维一食用水井</b></h1> <h1><b> 明嘉靖13年(1534年)第13任册封使陈侃的《使琉球录》中出使船有详细的记载;</b></h1><h1><b> 以往册封一般建造2艘封舟,正副册封使各自乘坐1艘。但是算了一下账,1艘船的造价高达2500多两银子,陈侃等人觉得太贵了,于是只造了1艘船。嘉靖十三年(1534)三月,封舟完工。封舟用红布作帷幔,“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前后竖以五桅,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此外,船上还带有船舵、摇橹、铁锚、棕绳、小舢板、淡水、刀枪及弓箭等。陈侃提出“职等素守清约,无事华侈”“茶钟、酒盏用银饰者,相应备办;银酒素、银撒盏、银节盂、金厢带,皆不必用”。</b></h1><h1><b> 人员方面,“旧时用四百余人,今革其十分之一”“架舟民梢用一百四十人有奇,护送军用一百人,通事、引礼、医生、识字、各色匠役亦一百余人。官三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员)”。</b></h1><h1><b> 洪武、永乐年间,封舟上还带着棺木,棺木上面钉着银牌。后来,陈侃取消了这种做法。</b></h1><h1><b> 早期册封使的封舟上,载有棺材,并将银牌挂于棺首,上面写有某使棺,令人收而葬之。以防途中遇险,好个有全棺葬身。</b></h1><h1><b> 另外,册封使团成员还要学会鲁滨逊的野外生存技巧。他们往往“随身携带耕种工具”,以防途中遇险,“漂流岛国不能复回”。</b></h1><h1><b> 同时,出使人员临行前通常会安排好后事。因此,一些官员甚至害怕被钦点为琉球册封使。</b></h1><h1><b> 明永乐二年(1404)第一次选任册封使臣,一时没有人选,竟然选出个戴罪的囚犯。嘉靖三十年(1558),皇帝钦点的册封使是吏科官员吴时来,吴畏惧不前,被削官戍边。</b></h1><h1><b> 当然,绝大多数的册封使还是勇敢的,皆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天子命奉使绝域”为荣。</b></h1><p><br></p> <h1><b> 在上述册封活动中,福建承担了主要任务,甚至册封的正副使都由闽人充任。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琉球国王尚灏新丧,清廷以林鸿年(福州人、状元、赐一品朝服)为正使,陈九苞(福鼎人、敕封五品宣诏官)为副使,率领随从人员,从闽江口启锭扬帆,前往琉球致祭;又举行隆重仪式,册封世子尚育袭位,并赐御书“弼服海隅”金匾一块,悬于国门。使团在琉球逗留160天,一概谢绝国王和岛国人士的馈赠,还捐出朝廷补贴使团的费用240万贯,作为当地民众的解困经费,此举赢得琉球举国上下的感激,留下佳话。使船利用季风往返,春夏扬帆,秋冬回闽,故一般都要历经数月。闽人担任册封正使的还有齐鲲(清嘉庆十三年,即1808年)、赵新(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以及副使谢杰(明万历三年,即1575年)等。</b></h1><p><br></p> <h1><b> 这天后宮在长乐文后村也是册封特使来与回参拜的天后宫,许多册封使都在此投捐了银子。</b></h1><p><br></p> <h1><b> 原天后宫早己倒塌,只有这一睹墙还是原有,在此基础上,从修的</b></h1> <h1><b> 怡山院原有个天后宫,清朝基本琉球使在此参拜“妈祖,请金身”位于福州市亭江镇怡山之巅,今为亭江中学校舍的一部分,原建筑也只剩下一些条基。</b></h1> <h1><b> 清政府册封的琉球使就从这里开始出使了 </b></h1> <h1><b> 原来的怡山院坐北向南,面临闽江。相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两座并排,周围风火墙,土木结构,占地面积906平方米。</b></h1><h1><b> 闽安镇怡山院,今属亭江镇,又称怡山院天后宫,现称亭江天后宫。福州马尾区亭江天后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相传当年在闽安镇亭头怡山西南麓的天后宫是奉旨营建。1983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亭江天后宫因清进士亭江人王有树于同治年间,在宫内设怡山书院,故天后宫亦别称怡山院。清康熙元年(1662年)始,因闽江航道南线梅花淤塞,主航道改走北线长门。此前,中国册封琉球国使船,都是到南岸的长乐广石宫谕祭天妃。改道北航线后,册封船均到时称闽安镇怡山天后宫祭告,祈佑和答谢妈祖保护册封船出使平安。</b></h1><h1><b>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琉球正副使臣汪楫、林麟火昌携“诏敕及谕祭文三道,星驰赴闽。于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谕祭海神天妃于怡山院……二十二日辰刻,遂出五虎门”(谢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贸易研究》第36页)。册封使团顺利返回的第一大事,即往闽安镇怡山院举行隆重的谕祭天妃典礼。自此,清代历次册封船一应如例,怡山院成为册封使团谕祭天妃海神场所。册封使臣在亭江天后宫祭祀妈祖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清同治五年(1866年),中国最后一次册封琉球国王为止。清朝皇帝是年派出赵新、于光甲为册封琉球新国王的正副使臣。副使于光甲感恩妈祖捐款重修怡山院天后宫,至今尚存斯庙的石碑上刻:“新建天后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舍人于宫纂光甲捐银五百两。时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仲夏勒石。”</b></h1><p><br></p> <h1><b> 当时琉球册封使出使前定要与船同行的;马祖、临水夫人、陈云龙、三座“水神金身”,回来后送还,来保护海上的“安全”。</b></h1><p><br></p> <h1><b> 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深植于广大民众心灵,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之中。无论是祖庙“请香”、“接火”,还是家庭祈祷禳邪,都与人们生命关系密切;大到社会性的抵御天灾,排除大难,小到家庭个体护产收惊等,可谓深深融入民众社会生活,因而千年传承不绝。 </b></h1> <h1><b> 民间传说海上商船队遇狂风巨浪,行将倾覆,有挂“水部尚书陈”旗帜的船相救,使商船逢凶化吉,平安到达目的地。人们又考证出这个“水部尚书陈”就是陈文龙,于是就奉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海神,与妈祖一样,成为海上保护神。明朝统治者利用民间信仰治民,索性把陈文龙作为“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者”,指令让福州奉祀,并敕封为“水部尚书”,加封镇海王。清道光皇帝还特别题赐“护国佑民”。</b></h1><p><br></p> <h1><b> 这样的“金身”出使前请一尊上船同行,回来时送回</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 由于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琉球到中国,顺风顺水到达福州的海上航线最为便捷,琉球人的船只漂洋过海进入闽江口,再到达福州水部门外的河口一带停泊,因此福州成为琉球人到中国的唯一港口。为了方便管理,宋代就设在泉州的福建市舶司,也在明成化年间迁到福州,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负责管理对外贸易。</b></h1> <h1><b> 由于琉球对中国的态度恭敬,朝贡积极,这个小小的岛国得到了明政府的极大好感与信任。大明对恭顺的琉球,究竟好到什么程度?</b></h1><h1><b> 鉴于琉球的航海技术不行,洪武、永乐年间,明政府为其提供大海船,又赐“闽人三十六姓”给琉球,帮助琉球人发展海上贸易。此外,明政府还给予琉球十分优惠的朝贡政策,如琉球朝贡船的来华商品给予免税,朝贡使在北京的交易也不受五天之限,同样的贡品,给琉球的货价均高于其他国家。</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琉球所受到的殊遇,甚至使得当时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朝鲜使臣产生了“嫉妒”:“中国亦贱待我使臣,不得与琉球使臣为比。”</b></h1><p><br></p> <h1><b> 超过500年的唐朝时期的石桥</b></h1> <h1><b> 这座桥是唐代的建筑它的唐朝名字叫迴龙桥明清时期改了新的名字</b></h1> <h1> <b>在明政府的全力扶持下,中琉朝贡贸易红红火火。仅仅永乐一朝二十二年间,琉球来华朝贡就达到57次之多,一年要来贡三四次。琉球为何对朝贡如此积极热心?因为利润太大了。</b></h1><h1><b> 琉球每次来中国朝贡,都会带走大量的丝绸、瓷器、药材、书籍、纸张等,再运到暹罗、安南、占城、爪哇、日本、朝鲜等国家,与之交换当地货物如香料、苏木、胡椒、象牙、倭刀等,再转运回中国,从中获得巨大的航海利润。</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b></h1><p><br></p> <h1><b> 琉球到福州的海上航线</b></h1> <h1><b> 这是琉球国到福州入关后向中国进贡的线路</b></h1> <h1><b> 这是在琉球那霸展出的琉球进贡图</b></h1><p><br></p> <h1><b> 明初,中国实行“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严禁民间的海外贸易。永乐年间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印度洋、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一带,让东南亚国家第一次接触到先进的中国商品,不过因为远洋航行耗资巨大,明朝廷最终无力维持只好叫停。在中国与东亚和南亚贸易陷入停滞的时候,取而代之的就是勇于做航海贸易的琉球人。</b></h1><h1><b> 为此,琉球人自豪地称:</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b><b>(这段文字刻写在一口大钟上,悬挂在国都首里城大殿上)</b></h1><p><br></p> <h1><b> 当年的巡检司(现在的海关)衙门</b></h1><p><br></p> <h1><b> 派出的特使中除了正副使,还有各方官员人士,代表军方的官员就在此地派仼</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但是,琉球国的尴尬在于,距宗主国太远,距强邻日本太近。</b></h1><p><br></p><p><br></p> <h1><b> 1879年4月,日本派出了一支由450名军人和160名警察组成的队伍,前去镇压了已有200年不设军队的琉球“藩王”,不容分说将王室强行迁移到了东京,并废除藩政改为由日本政府直辖的冲绳县。</b></h1><h1><b> 日本废琉球为县后煞费苦心,极力淡化琉球人的民族意识,尤其避免“中山”的出现,企图使琉球人忘却本国历史。为了让当地人彻底忘记“中山”,日本政府将地名改为“冲绳”。中国的附属国,琉球国就这样变成了日本的冲绳县。</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琉球王国一直是中国明清两朝直属的独立王国,其国民多是闽、浙、台沿海的居民,与祖国大陆不仅血脉相连,语言、文字皆为汉语,典章、制度也与大陆王朝完全一致。福州的许多习俗,至今仍可在琉球寻见。1971年,因无力推翻美国的决定,数万琉球人集聚中心广场号哭,发誓要赶走日本侵略者。几十年来,他们从未停止过争取独立的斗争。2006年3月,琉球全民公投,75%民众投票要求独立,恢复与中国的自由往来;25%日裔移民,虽不要求独立,却也赞成自治。“琉球独立恐慌症”也始终笼罩着日本,因此它对琉球开发很滞后,致使琉球成为日本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b></h1> <h1><b> 中国与琉球中山国的政治关系,不是国与国的政治伦理观,它们是在一个中国的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政府高度的信任的体现。 中国历届政府从未与任何国家完成签署放弃、割让有关琉球.列岛的宗主权领土权益。 琉球.列岛的宗主权领土始终不渝在中国.中央政府,美.日两国应该以和平协商方式归还有关“琉球列岛的军事占领区治理管辖权/施政权”。 简言之,琉球列岛必须回归于其宗主国(中国.政府),并且因循港澳回归模式。</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最后一次中国朝廷发出的琉球国册封使的任命书了</b></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的琉球”刊物出版发行了,这也是琉球也要再议的结果吧?</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残波岬在那霸最东角,2005年竖起来一个雕像,雕像是琉球国王任命的第一任大使泰期,专门负责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泰期手指西方——宗主国大唐的方向,代表着藩属国的琉球人民心向大唐。</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冲绳”是日本人强占琉球群岛才起的名字,而不是其正式,传统称呼,日本曾多次要求美国将琉球群岛的名字改为“冲绳群岛”或“日本西南诸岛,但一直为美国所拒绝。</b></h1><h1><b> 现在看来,美国非常明白使用不同词汇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美国这样做的意味值得我们深思。</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琉球群岛的地位按道理、法理、历史来讲,其实到现在也视为未定。这与当初英国将香港返回中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2012年以来,日本一次次的把问题集中向钓鱼岛,实际上是想转移琉球的视线而已。</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