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二0一八年十一月一曰~五日,陕西中洲帮助知青基金会在西安兴庆公园举办汇报展出,展出活动以《沉香亭》为中心。</h1><h1> 闻讯后西安及外地部份知青汇聚一堂,展开了场面盛大的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活动……。</h1> <h1>深秋的兴庆公园菊花盛开,祥和美好,游人如织……。</h1> <h1>沉香亭周边插满了西安各中学校旗及部份外地市县的知青旗帜。人们早早的从各处湧来,……</h1> <h1>渭南、宝鸡、铜川、……等市县均有知青旗帜。</h1> <h1>西安铁一中纪念四十周年时的校旗位于沉香亭北侧,迎风飘起,正在迎接我们的到来……。</h1> <h1>十一月一日活动第一天,不少同学就不约而同聚集在兴庆公园南门。有的还能勉强认出,有的要仔细端祥、回忆,自我介绍方能记起。别时童颜未改,相見两鬓斑白,毕竟有了数十年的分离。</h1> <h1>初三一(初六三级一班)来了五位,有的己经五十多年没見了,……王瑞霞、吳学勇、徐大纹、王桂荣、荆马群(自左至右)。有的还是曾经的同桌,还有些有趣的记忆……。</h1> <h1>高三四,(高六六级四班)左起:王绍义、付春环、柳秀萍、吳佩君、王瑞霞、解恒英、荆马群。現在都很熟悉,但是还是要写下名字~希望今后永远不会忘记!</h1> <h1>王绍义、吳学勇 柳秀萍……等来自铁二小的同学合影</h1> <h1>高三(高六六级):吳学勇 吳瑞镛 解恒英 古正肖 刘怡 黄聚德 刘桂英 赵文哲 王桂荣 王为汉 徐大纹 张振东 李玉琴</h1> <h1>我们来到自己的旗下,留下永久的記忆!</h1> <h1>校旗下留个影,留下美好,珍藏回忆。</h1><h1>高三四班:自左起:王绍义、付春环、王瑞霞、柳秀萍、吳佩君、陆小捷、荆马群。</h1> <h1>十一月二日,邢耀华等同学特意从宝鸡赶来。</h1> <h1>初三一,五朵金花</h1> <h1>高二二班(高六七级):李玲梅 李莉安 熊秀荣 何水荣</h1> <h1>初三二班 自左至右:富铮 平金英 谢光景 周博 罗文骥 孔姣 </h1> <h1>刘玉芬 甘春云 吳凤生</h1> <h1>不远的小广扬,人们载歌载舞。</h1> <h1>还有老知青的绘画展示</h1> <h1>一曲《知青之歌》,给我们带回了过去……。</h1> <h1>插队是一家,今日重相聚。</h1> <h1>前左起:叶小兰 吳凤生 李淑珍 杨云 邢耀华。</h1><h1>后排左起:郑成礼 李立国 王天福 史守江 赵双江。</h1> <h1>初二江彬 赵胜利等同学</h1> <h1>高一:王延林 田英 罗杭 金甲凡 赵爱琴 孙尚志 付永生同学合影</h1> <h1>初三(初六六)的学弟、学妹们,他们有的是远道而来,为的是参加今天的聚会。</h1> <h1>相聚《沉香亭》下,同窗情长,永不忘。</h1> <h1>高三四:女同学依然气质高雅,不减当年</h1> <h1>吳学勇初中我们就是好兄弟</h1> <h1>孔祥秦,五十年才見面,我们同来自铁三小</h1> <h1>田禾、熊秀荣、荆马群、方长顺,……不约而来,校旗下相遇。</h1> <h1>学姐、学妹喜相逢。</h1><h1>从左至右:初三 余季亮,高二 何水荣 李玲梅</h1> <h3><br></h3><h1>战纪成 (初三),熊秀荣(高二),余季亮 章林(初三)</h1><h1>自我介绍中相识,瞬间就会充满情谊,不分性别、年龄、年级,因为我们同来自铁一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h1> <h1>袁耀群等同学</h1> <h1>下乡同吃一鍋饭,相伴终生度晚年。</h1> <h1>吳佩君:我既是铁一中的学生,又是铁一中的老師,铁一精神,永远传承!</h1> <h1><font color="#010101">你是谁?自我介绍、相互通报,……原来都是高二四的……。真巧,今天碰見了!早就想見妳。</font></h1><h1><font color="#010101">左起:王丽华 王文越 赵留贤 </font></h1> <h1>似曾相识?曾相识?早就相识,原来我们自小就是姊妹、兄弟!时隔五十年,今日才相遇。</h1><h1>自左:荆马群 宋玉梅 孔祥秦 涂凤春</h1> <h1>把沉香亭照上……</h1><h1>自左:荆马群、孔祥秦、王绍义、吳佩君、柳秀萍、涂凤春</h1> <h1>沉香亭下二重唱</h1> <h1>汇聚在各自旗下,珍惜这难得的团聚。</h1> <h1>新校旗马上就到……太好啦!</h1> <h1>经吳佩君同学提议並出资,刘桂英同学前后奔走购置,十一月四日我们又增加了一面纪念五十周年新的红色校旗,同学们纷纷汇聚旗下留影。</h1><h1>自左:王绍义 吴佩君 刘桂英 付春环 付春玲 熊秀荣 荆马群</h1> <h1>田禾……等初三四同学(初六六四班)</h1> <h1>自左起:王绍义 田禾 吳佩君 刘桂英 付春环 付春玲 熊秀荣 荆马群 方长順</h1> <h1>初二(初六七级)同学</h1> <h1>王文杰 徐志敏 江彬</h1> <h1>鲜红的新校旗上签上名,铁一中,我们永远在一起。</h1> <h1>当天在场校友集体留影,虽不相识,但“知青”,“铁一中”把我们紧紧连系在一起。场面热烈,高潮迭起。</h1><h1>自一曰起参与活动的知青们一天比一天多,今曰达到高潮,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h1> <h1>其实纪念活动在各地早己开始,高二(高六七级)周大鹏 赵大章 邹本岩等同学九月初到风翔董家河,他们曾在这里生活。</h1> <h1>十月二十六曰袁耀群等同学回到风州北山一队</h1><h3></h3> <h1>为长眠在这里的朱林志同学扫墓,了却多年的夙愿。</h1><h1>谢谢,北山一队的同学们!你们也为所有铁一中老知青表达了心愿。</h1> <h3>北山二队</h3> <h3>北山四队</h3> <h3>情深意长</h3> <h1>初三一班同学五月就在宝鸡相聚</h1> <h1>龙口三队: 何海清 姜四 高志春 王宝生 孙展旗 刘文虹 王进 闵昭 靳长华……等同学。</h1> <h1>新建的桥</h1> <h1>宁山林 方长顺……等苦陀知青十月十曰在宝鸡聚会。</h1> <h1>宁山林同学当场揮毫赠条幅</h1> <h1>部份同学重回故地~凤卅。</h1><h1>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三十曰,西安铁一中五百多名知青乘专列来到了这里。风卅是铁一中知青的主要聚集地。</h1> <h1>当年栽下的枣树仍在结果,摘几颗,尝尝。臧建光热爱农业,酷爱养殖,坚守农村,后任X县畜牧局长。</h1> <h1>十一月五曰,阴冷下雨,兴庆公园内人们热情不減……</h1> <h1>有了新校旗,章林等同学再次来到沉香亭下,冒雨☔签名,拍照。还受外地同学委托代她们签上名。</h1> <h1>赵胜利 章林 余季亮:新校旗下再照一张,下雨,没关系。</h1> <h1>四十年、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同学们:我们六十年再相聚!一定的,别忘了!</h1> <h1>再見,《沉香亭》!短短五天,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h1> <h1>六十年再相見!</h1> <h3>编后:四十年的纪念活动我未能参加。五十年应同学之约,抱着去看看的心态来到現场,没想到场面如此之大,人们热情如此之高,老同学相見扬面如此感人……我深深被震撼了。</h3><h3>收集了同学们拍的部份照片,稍加整理成册,送给同学们,以做纪念。</h3><h3>水平有限,文字水平不高,难免有错,加之同学多年不見,可能有张冠李戴之误,虽請几位同学勘误,但仍可能有疏漏,如有发现敬請指出,会立即改正。</h3><h3>在此向提供照片及各种帮助的同学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