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落,这里有着远古的传说,也有现代的述说……</h3><h3> 据传,上古时代有高阳、高辛兄弟二人开辟此地,所以此地得名阳辛。在阳辛迁往兴国之前,一直是历代县州治所所在地。迁往兴国后,一开始仍用阳辛之名, 阳辛村旧址为古阳辛镇,是阳新县发祥地,三国至隋代300多年间,先后为阳新县、富川县治所(即县城所在地)。隋末,县治东迁至今兴国镇,此地遂更名阳辛</h3><h3> 1958年,富水上游修建富水水库。大坝蓄水后,阳辛古镇从那时起淹没在水底。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阳辛人,不得从古镇搬迁。从古镇形成到现在搬离,很多历史已淹没在烟波浩渺的水库之底,只有现存的阳辛渡口还在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h3><h3> 阳辛之美,有人曾这样描述:五百里青山,西向而来;三百里富河,东流而去;八万亩水库,烟波浩渺;两千里国道,蜿蜒南下。富水水库碧波荡漾,峰峦叠翠,青山倒映在绿水中,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坝外,田畴万顷,公路纵横。</h3><h3> 富水系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通山、崇阳和江西省修水三县交界处的幕阜山北麓,界跨湖北省通山、阳新、大冶及江西武宁、瑞昌两省五县市,主要流经通山和阳新两县,由阳新县富池口流入长江,直线长度达120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富水水库是大型水库,位于湖北省通山县、阳新县境内,1958年8月动工,1964年竣工,2002年对主要建筑物进行了除险加固。大坝在阳新县富水镇,控制流域面积2450平方千米,占富水流域面积的46.0%,回水涉及通山县和阳新县,水库总库容16.6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48亿立方米。</h3><h3> 怨不得女婿酷爱老家阳辛村,我也被这里的人文山水迷倒了,这才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愿生在此山中啊。</h3><h3> 在我的推崇下,我的一帮跳舞的姐妹也纷纷来到这未某市的景区。各种果树包裹山村,碧玉的湖水在村边的山旁流过,湖水倒影着姐妹们风姿卓越的身躯,我们秋日来这里泛舟,别有一番情趣,她们也深深的陶醉这美丽的景色之中。</h3><h3> </h3> <h3>烟波浩渺的富河水,</h3><h3>淹没了昔日的喧闹。</h3><h3>远去了的古镇风姿,</h3><h3>带走了曾经的繁华。</h3><h3>深闺里她修养生息,</h3><h3>避世脱俗愈加风流。</h3><h3>现她以崭新的姿态,</h3><h3>迎接游客们的到来。</h3><h3> 有机会大家可以亲自体验养在深闺的阳辛村,愿你在这泼墨的画卷中抹上一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