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作品点评(一)

李青林

<h3>我在某个摄影网任黑白版的版主。这个摄影网于 2004 年 1 月 1 日成立,是东北地区最早成立的专业摄影网站。网站旨在组织联系本土的摄影爱好者,活跃东北地区的艺术气氛,对开展东北地区的摄影事业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个人比较喜欢与推崇黑白影像,觉得黑白作品有着独特的韵味及丰富的影调,好的黑白作品耐人寻味,常常给人以震撼与思考。  黑白摄影在国内之所以受欢迎,我分析一是源于中国水墨画绘画传统的熏染,二是在一定的艺术语境上,能给人一种更深刻的启迪与思考。由此,我认为,摄影艺术中的黑白摄影会持久永恒地稳步向前行走的更远、更远。<br></h3><h3><br></h3><h3>图一:凝固的音乐(作者:雪白血红)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画面。表面解读,我想与作者的题目反其意而行之:凝固的塔楼,凝固的雕塑,严寒的雪地上,流淌的却是企盼春天的乐章。。。布局合理,黑白适中,动静有致。<br></h3> <h3>钢铁脊梁(作者:艺术人生) 欣赏艺术人生老师的这组工业题材的片子,感觉振奋,很有力量。或许与欣赏者的经历有关,个人比较推崇工业题材的片子。作者的这组图片黑白分明,构图错落有致,尤其作者剪影式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动中有静,严肃而不呆板。作者将一个钢架结构安装工地工人正在抢修的现场,通过剪影式的摄影创作,淋漓尽致的展现于作品之中,给人以颇为震撼的美感。摄影艺术是通过捕捉真实世界中的画面来产生抽象的情感与思想,考虑到抽象思维这一点,似乎只有剪影最为恰当了。非常好,感谢作者的大作!<br></h3> <h3>清泉石上流(作者:观海听涛) 欣赏作者的这幅黑白大作。作者把唐王维《山居秋暝》中一句“清泉石上流”拿来做作品标题,使得作品更加如诗如画,何以一个“美”字了得?审视作品中的叠嶂群山,仿佛刚刚沐浴 了一场新雨,皎皎明月从松隙间缓缓升起,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下,好一幅水墨丹青的“清泉石上流”!欣赏作者使用中国画的泼墨技法来处理后期,笔酣墨饱,浓淡相宜,水墨淋漓,彰显了作品的磅礴气势。应该说,作者在拍摄构思中较为完美的再现了大诗人王维原诗上阙的本意,可见作者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br></h3> <h3>残荷(作者:醉归人) 手指轻轻推过醉归人的这组高调“残荷”,在这个寒冷少雪的冬季里,令人眼睛瞬间一亮的感觉。曾经的雍容消失殆尽,残荷的躯体依然顽强,可谓残亦风流,残亦悲壮。想说的是,画面略微过满,适当留白,或许会给读者摇曳出更加美艳的惊叹。 </h3><h3><br></h3> <h3>西安回民街(作者:艺术人生) 融汇了民族的中外的老少的男女的各职业的人流,昭示着社会的现实的亲民的百姓的满满正能量的摄影故事,精彩!作者利用黑白的摄影手法,在现场抓取的每一帧画面的人物形态与表情,都是那么真实、生动,使得喧嚣、涌动的西安回民街,又是那般祥和、安逸、闹中有静,好一组走心的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好一幅现代版的幸福安康的“清明上河图”!!!<br></h3> <h3>铁道工(作者:舒心怡) 灰度掌控适宜,黑白处理得当。是一组耐看耐琢磨耐寻味有思想有味道的片子。同时,又是一组非常难得的一线素材,只有实业才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感谢铁道工为夯实基础付出的艰辛劳作,感谢作者真实的生活记录!<br></h3> <h3>云水谣(作者:观海听涛) 精雕细琢的灰度掌控,看着就舒服,层次分明,纹理细腻,大气磅礴,好一幅山川激荡的云水谣!<br></h3> <h3>荷塘的伤逝(作者:大火炮) 十里洋场,一地残荷。八百壮士风流尽,凋零哀蓬,依旧如诗如画。。。 谢谢火炮老师的醉美之作,妙哉! 作品以自然现象入眼,貌似平淡无奇,细品却意味深长,既很人文亦颇社会。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秩序盎然:于摄影,结构布局色泽光线灰度,几无挑剔;于人文,大千世界,众生百态,莫不统筹于方寸之间!技术、力度,乃至思维的深度,令人赞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