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博导忆李咏│他留给这个世界笑声和温情

高淑青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u>李咏</u></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忆李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智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咏博士生导师</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0月28日深夜,友人发来一条信息:李咏于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病逝。顿时,我陷入巨大的震惊之中。怎么可能?!此前没有任何征兆,怎么突然就去世了?犹豫再三,我还是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哈文发去了不解的微信:“怎么回事?”哈文很平静地回复了这样一段话:“去年五月体检发现,第一时间来美国,17个月。怎奈……”夜已深,但我却无法平静。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儿怎么会就这么走了?走得如此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回想我与李咏长达30年的交往,一些场景像一幕幕电影在眼前不断浮现,清晰而生动。</b></p><p><br></p> <h3></h3><h3><b><u>2016年,李咏、哈文夫妇与本文作者在网综“就是酱婶儿”节目新闻发布会上合影</u></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那是1988至1990年间,当时李咏和哈文是北京广播学院1987级学生,比我早到广院一年。我是1988年作为青年教师进入广院的,来学校不久我就成了李峰老师的邻居。李峰来自新疆,当时是新疆教育学院的一名老师,在职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语言学研究生,宿舍就在我对面。而李咏同样来自乌鲁木齐,作为老乡,共同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记得那段时间李咏和哈文正在热恋之中,时常会跑到我的房间,点上煤油炉,由李峰做一盆具有新疆特色、飘着西红柿鸡蛋香味的拉条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一碗拉条子下肚,大家意犹未尽,我们自然会吆喝一句:“李咏,来一段!”这时,李咏也会大大方方地开始他的表演秀。他最拿手的,当属模仿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的配音:“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头雄狮向一头雌狮慢慢走去,它们相爱了……”诸如此类的场景,伴随着李咏那醇厚而温情的声音,令人产生格外美好的遐想。</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在北京广播学院</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一起吃新疆特色拉条子</font></b></h3> <h3><b>那是1988至1990年间,当时李咏和哈文是北京广播学院1987级学生,比我早到广院一年。我是1988年作为青年教师进入广院的,来学校不久我就成了李峰老师的邻居。李峰来自新疆,当时是新疆教育学院的一名老师,在职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语言学研究生,宿舍就在我对面。而李咏同样来自乌鲁木齐,作为老乡,共同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记得那段时间李咏和哈文正在热恋之中,时常会跑到我的房间,点上煤油炉,由李峰做一盆具有新疆特色、飘着西红柿鸡蛋香味的拉条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一碗拉条子下肚,大家意犹未尽,我们自然会吆喝一句:“李咏,来一段!”这时,李咏也会大大方方地开始他的表演秀。他最拿手的,当属模仿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的配音:“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头雄狮向一头雌狮慢慢走去,它们相爱了……”诸如此类的场景,伴随着李咏那醇厚而温情的声音,令人产生格外美好的遐想。</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没想到,他最喜欢做的</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竟然是翻阅线装书</font></b></h3> <h3><b>1991年,李咏毕业分配到了央视,我们见面的次数也就不像在学校那么频繁了,但联系始终没断。记得我时常参与《欢聚一堂》的节目策划,我和李咏常常遇见。1996年至1997年间,香港回归之前,在一部大型纪录片《香港沧桑》的创作过程中,我作为该片的策划人和编导、撰稿人之一,李咏作为全片的解说、配音,我们时常在万寿宾馆等地切磋创作,相谈甚欢。他的保留节目除了模仿赵忠祥老师,当然也增添了新的令人捧腹的段子与故事。</b></h3><h3><b><br></b></h3><h3><h3><b>世纪之初的2002年,我家诞生了一枚宝贝女儿,同年,李咏与哈文家也诞生了一枚宝贝千金,于是培养孩子又成为了我们交流切磋的共同话题。2009年,李峰老师的女儿也是我的研究生李茜大喜之日,需要邀请两位小朋友作为婚礼上的花童,自然就选中了我们两人的女儿——李咏家的法图麦和我们家的冰冰。两个孩子刚上小学,还是一脸稚气。那天我们两家家长早早来到了国际饭店,为两个小花童精心打扮。在优美典雅的婚礼进行曲中,两个同龄、一般高、一样胖乎乎的小宝贝身着白色的小婚纱和长裙,戴满了漂亮的花,走在红毯上,一派庄严,煞是可爱。我们四位家长也为我们两个女儿的出色表演感到欣喜。</b></h3></h3> <h3><b>2009年,李咏推出了他的个人著作《咏远有李》。带着感恩之情,新书出版的第一时间,他就想把这本书献给母校的师长们。而李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亦师亦友的我。他和哈文两人邀我长坐聚谈,关于过去十多年间他打拼的辛酸、甘苦和收获,我们说了很多。在十几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上,他用独特的李咏式的行楷和他习惯的繁体字,为他每一位尊敬的师长题赠签字,然后把十几本书一股脑地交给我。因为他不想去叨扰老师们,只是托我把这些书带给母校的师长,给老师们一个汇报。此情此景,历历在目。记得那天,他说起他最大的乐趣,让我也大吃一惊!没想到,他最喜欢做的竟然是坐在马桶上翻阅线装书,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他最喜欢的就是那些繁体字、那些古书。说实话,对于他这个雅好,连我这个老熟人都不算清楚!我相信很多人更是难以想象,在他时尚、叛逆、不羁的行头后面竟然有如此的雅好。这不得不让人信服,为什么在如此喧嚣的世界里,他没有任何负面的新闻;为什么在如此热闹的娱乐圈,他能保持着清新静雅的风范!我想这一本本线装书、一个个繁体字每天不知不觉的滋养和浸润,为他的那些貌似夸张、怪诞的表情和动作背后,提供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支撑。没有这一点,就不会有李咏主持生涯上如此长久地站立潮头的成就和风范。</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老师的事儿,没问题!</font></b></h3> <h3><b>2012年,我在教育部第37期中青年干部学习班学习期间,班主任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组织大家去央视当一次节目观众。这其实是很难操作的一个题目,因为学院什么都不会提供,需要自己找车子、自己安排行程。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节目录制都会有提前的预设,临时的安排是没办法进行的。面对班主任交给的任务和全班同学的热情期待,我只好硬着头皮给哈文打了电话,希望她能够想办法予以解决。一向豪爽大气的哈文,一边回复我演播室当时正在录制《非常6+1》,观众早就塞满了,一票难求;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协调这几十张票的问题,最终帮我们中青班几十个学员提供了进入央视演播室当一次节目观众的机会。很多中青班的同学,特别是来自京外的同学都格外激动和兴奋。有的人第一次来央视,面对过去只能在荧屏上看到的节目现场,大家充满了好奇。当节目录制结束时,有同学提出希望与主持人李咏合个影。于是我走上去告诉李咏:“大家想跟你合个影,怎么样?”李咏已经很累了,但还是冲着我笑了笑说:“老师说话了,那就办吧!”于是他硬撑着走到他的工作间,然后从后台出去,绕开了大波的观众,专门和我们几十位中青班的同学一个一个的合了影。我看他已经大汗淋漓几乎累得散架的样子,心疼地说:“李咏啊,你赶快休息吧,实在把你累坏了!”他却摆了摆手说,“老师的事儿,没问题!”这就是李咏,永远笑容满面,永远带给人们快乐和欣慰!</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离开央视回归母校</font></b></h3> <h3><b>此后,除了发发短信,偶尔小聚一下,我们多数时间都是各忙各的,也不会有太多的交流。直到2012至2013年间,李咏突然又给我发出了特别邀请,他们夫妻俩和我一起认真地探讨李咏要正式离开央视的想法。而且,他明确地提出要考虑回归母校工作。他斟酌再三,决定放弃央视的岗位,回到母校。后来我们的几次约谈和磋商,让我越来越感受到他是真的不愿意再做这样一个“当红名流”。他宁可选择不要这些虚头八脑的名声,也不愿意让那些流言蜚语围绕在他身边干扰他的生活。所以,我渐渐明白,他的决定是真诚的、真心的、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一个表面的情绪化的反应,而是一个坚决的、果敢的选择。于是我开始帮他跟学校有关方面领导和同仁做了沟通。学校领导层很快表态欢迎李咏回到母校,并为他安排了播音主持专业的相关岗位。</b></h3> <h3></h3><h3><b><u>2015年,李咏、哈文夫妇与本文作者共同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坊的活动</u></b></h3><h3><b><br></b></h3><h3><b>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为了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强化中传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传统优势,决定在业界选拔一批业务强、影响大、起点高而且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回母校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解决行业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炼基于中国电视行业经验的应用性理论。于是,哈文和李咏夫妻就成为了学校领导率先考虑的首批特邀参与申请审核制博士生候选人。经过层层的选拔和审核,他们获得了博士生资格。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夫妻双双同意选择我作为他们的博士生导师。我想这既是大家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相互切磋、相互熟悉、相互认可的一个选择,也是基于我们相互间多年友情的自然而然的一个选择。我一方面对此深感荣幸,也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准备,对于这两个特殊的学生要做特殊的安排。</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李咏一家三口(来源:“法图麦的妈妈”的微博)</u></b></h3><h3><b><u><br></u></b></h3><h3><b>毫无疑问,尽管李咏和哈文离开了央视,但是他们的职业生涯正处在高峰时期,他们探索综艺节目的新理念、新途径的步伐一定不会停止。同时,他们也会有培养孩子等一些家庭的重担。这种情形下,对他们的培养就自然不可能同脱产生一样,而要进行特殊的安排。为此我也很认真地跟他们两位做了多次沟通交流,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计划,而且不定期的进行茶叙、座谈、沟通。一方面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业界一线的一流从业人员,我也要对他们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不仅仅对他们个人,而且对整个传媒行业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为此,我特别安排了两位年轻的博士生熊锋和张陆园跟随他们一起,参与了他们节目的综艺实践的追踪、创作与体验。同时,在中传我所负责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我们也设计了学术沙龙、传媒艺术工坊和高端前沿讲座等多种学术活动,为他们的学习交流和梳理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这也为我们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能够获得媒介前沿的鲜活的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样式。从导师到学生,从博士生到硕士生,大家交流、切磋的热络氛围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岁末,呈现出极其活跃的思维状态、学习状态和交流状态。因此,中心老师们、学生们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准也获得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年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通过李咏、哈文这样一线人物的手把手的示范和掏心窝子的交流,获得了在别处无法获得的鲜活的媒体经验。这为大家跟踪、描述、探究传媒深层次的问题打开了视野,也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营养和财富。</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2016年,师生一起讨论博士论文开题</u></b></h3><h3><b><u><br></u></b></h3><h3><b>2016年岁末,因种种原因,我受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正式调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院长。得知此信息,哈文和李咏第一时间与我交流。一方面他们表示了不舍,另一方面更是表达了一种牵挂:老师离开中传到新岗位会怎么样?同时他们也在担忧自己:您不在我们怎么办?我告诉他们,一如既往!无论我在不在中传,我们都是师生!尽管大家离得远了,但还是可以经常交往,我甚至还在为他们博士论文的开题做种种准备。李咏和哈文的孩子豆豆,就是法图麦,跟我女儿冰冰是同龄人,因为读国际学校,豆豆初中就到了美国,因此他们夫妻俩得经常轮班过去关照一下孩子。我也理解,毕竟孩子还处在成长阶段,父母不可能完全撒手。由于在北师大工作越来越忙,渐渐地,我们的联系少了起来,即便如此,微信仍然保持沟通。</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没有遗憾,只有不舍</font></b></h3> <h3><b>尽管最近有各种传言飘到耳边,但我始终没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直到前不久,友人偶然提到李咏说:他好像身体不太好啊!但那时我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李咏历来都是一个“健康先生”。他从外表到内心始终是一个年轻人的状态,在我看来是完全不可能跟疾病联系到一起的。李咏的身体从来都很健硕,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直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北京时间28号晚上,我接到了张国涛的短信,转告我哈文和李咏的助手深夜发来的信息:李咏病逝。当接到这个信息时,我几乎是震惊到发懵的状态!无法想象,如此鲜活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离去?不能接受!我第一时间给哈文发了微信,北京时间的凌晨时分,哈文的回复来了。她非常平静地告知我,李咏确实是25号凌晨离开了我们。当我表达震惊和不能接受时,哈文给我的回复是“他说:没有遗憾,只有不舍”。“没有遗憾,只有不舍”……八个字,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李咏的心情,感受到他对这个世界的无比热爱与眷恋!英年早逝,天妒英才……谁说不是呢!对于这样一个让我们无法接受的事实,我们只能祈祷,祈祷李咏的在天之灵能够像在世时一样,永远保持着那种不服输的活力、那种奋发有为的劲头和状态,就像他在家安安静静地翻读古书时那样,沉浸在自己的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与古今先贤相会的精神世界之中吧!</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李咏</u></b></h3><h3><b><u><br></u></b></h3><h3><b>这就是李咏,一个在荧屏上、在公众面前永远笑容满面、激情澎湃,永远温馨,永远给每个人点燃那盏心灯的阳光青年!这就是李咏,一个心地善良、不善应酬,内敛自律,不愿意在世俗世界周旋而更喜爱在古书中与先贤对话、热爱思考的读书青年!这就是李咏,一个爱家顾家,对妻子、对事业、对孩子、对友人痴情如一,永远单纯清澈的透明青年!正因为他这种特殊的性情,使得他或许在生前时常招致各种揣测甚至非议。而他采取的惟一的方法就是不回应,他不想与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过多纠缠,他更愿意以自己的专一去表达自己的情怀,呈现自己的情感!</b></h3> <h3><b>50岁,太过年轻,但是李咏没有虚度;50岁,令人痛惜,但是李咏没有白白浪费。他留给了这个世界太多光彩夺目的影像,他留给这个世界太多发自内心的笑声,他留给这个世界太多让人捧腹的场景,他留给这个世界太多温情的话语。这些影像、这些笑声、这些场景、这些话语永远不会死去,它们将长久地伴随我们,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一种力量。李咏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中国电视荧屏镌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那些动人的场景、记忆和故事,将是一份令我们珍藏的财富,让我们感喟,让我们感概,让我们感恩,让我们永远铭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