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与非院前急救

女汉子

<h3>“院前急救”阶段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br></h3> <h3>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4、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5、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6、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一、 急救原则 无论在哪里,发现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指在现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明确清楚。 (一)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二)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三)分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四)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 (五)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二、急救步骤 (一)判断意识:若病人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 (二)立即呼救:判断病人意识丧失,立即急救并求他人帮助,拨打“120”电话。 (三)救护体位: 1、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2、若伤病人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人应采用侧卧位,液体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病人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遭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拉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髓再次损伤,另一人应保持病人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四)打开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 方法: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 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 4、手钩异物 (五)呼吸 1、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病人气道打开,利用眼视、耳听、皮肤感觉在5秒钟时间内,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病人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超过10秒钟, 2、人工呼吸 救护人经检查后,判断病人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六)循环 1、检查循环体征: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或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病人有无心跳。(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并且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 2、人工循环:救护人判断病人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七)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病人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死亡。 (八)局部检查 对于同一病人,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注意处理局部。检查出血的部位和程度、骨折部位和程度、渗血、脏器脱出、皮肤感觉丧失等。 <br></h3> <h3>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事件,患者及家属首先想到呼叫120,在接到呼救电话后,急救中心会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到附近的急救站或离现场较近的途中待命的急救车。在接到急救指令后,车上医务人员会第一时间通过车载电话与患者或家属联系,这就希望患方的电话要随时保持畅通,关键是不要占线。许多患者及家属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急救中心的GPS定位能够清晰显示到具体位置,而实际上民用的GPS定位远不及军用GPS精确,特别是针对交通不便,道路交叉口较多的地方,所以希望患方的电话切勿占线,以便医务人员随时保持联系。 为了节省寻找患者的时间,希望呼救人员提前在约定位置等待,这样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可快速施救。医生根据伤病员的情况初步判断重症或危重,对危重患者如心跳骤停、气道梗阻窒息等多采取现场施救,待病情缓解后立即转送医院进一步救治。如果现场抢救30分钟(或更久)患者心肺未能复苏,通常就会做心电图验证有无生命迹象,如果患方有进一步送医院救治的要求应由医患充分协商后转运。 院前急救中,遵循以患者及家属意愿为第一,就近、就急、就能力的转运原则,例如患者生命垂危,随时都有可能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需遵循医务人员意见将患者送往最近的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而不能舍近求远送往你所希望的某某大医院。患方并不是医生,对患者当时的情况远不及医生分析的透彻,所以希望患方不要自作主张(即使你懂得一点医学常识)。与住院患者不同的是,院前急救主张“先救命,后治病”,即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后再根据病因做初步处理。如果患方不听劝阻,非要“舍近求远”则必须在急救转运同意书上签字后方能实施转运,这一点尤其重要,既是对患方负责也是对医务人员自己负责,更是对生命负责。 根据急救条令,医生有权决定患者的转运方向,例如传染病必须送往传染病专科医院,而非患方随意指定的医院。急救车不是“客车”“货车”,因此家属不应携带过多的随身物品去占用车内相对狭小的操作空间。送达指定医院后,将患者移至急诊室病床,医生与对方医务人员进行病情交接后方可离开。所以,急救转运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美的转运不单纯是医务人员的事情,而是需要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包括通讯畅通、途中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会将救援工作做得完美。 <br></h3> <h3>院前急救常识科普 闵行区中医医院 前天 主要内容 一、外伤出血 二、烫烧伤 三、脚踝扭伤 四、动物咬伤 五、鼻出血 六、癫痫发作 七、异物梗阻气道 八、心肺复苏 外伤出血的处理要点: 伤口的处理: 按压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按压出血处5-10分钟。 冲洗伤口:清水清洗伤口,将脏东西冲洗掉。 保护创面:抗生素软膏涂抹,纱布覆盖包裹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呢? 伤口内有玻璃片、刀片等异物的,不要自行拔出,立即去医院处理; 切割伤太深,能看到肌肉和脂肪的; 切割伤位于手指,腕部等位置,非常容易损伤神经、韧带,影响功能的,或者位于面部,结疤后影响美观的; 切割伤长度大于1厘米,需要去医院缝合或者粘住; 不规则的撕裂伤; 伤口红肿,脓性渗出,发热。 烫烧伤的处理方法: 冲、脱、泡:目的是降温、止痛。 盖、送:等创口不那么痛了,尽量使用干净的,不掉毛的纱布松松的盖在伤处,防止污染,并尽快送到医院诊治。 注意: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牙膏,酱油,蜂蜜,蛋清,锅灰等任何物品,覆盖上纱布送医院就行啦。还有就是,伤处有水泡的时候,保持水泡的完整性对以后不留疤痕非常重要,不要把水泡刺破并把液体放出,切记! 脚踝扭伤的处理方法: 如果扭伤的脚仅仅是轻微的肿胀,能回到正常位置,脚能向各个方向转动,虽然痛,但是还能站立,那么提示扭伤不重,在扭伤后的2-3天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休息(Rest) 冰敷(Ice)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抬高(Elevation) 以上这些操作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就是“RICE”,就是大米的意思,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单词进行记忆。 如果扭伤后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不能站立起来;一碰就非常痛;肿胀非常明显,那么就立即去医院。 动物咬伤的处理方法: 最常见的动物咬伤是狗,其次是猫。动物咬伤后,除了局部软组织、肌肉损伤外,更让人恐惧的是怕感染狂犬病。 动物咬伤后的处理(因为后果严重,所以从重从严处理): Ⅰ级暴露:被动物舔,没有破皮,不会传染狂犬病。 Ⅱ级暴露:被动物轻咬,有抓伤或擦伤,没有出血。使用流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纱布搭在伤口上送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伤口贯穿皮肤、有流血,或者已经破损的伤口被动物舔舐了,或者被蝙蝠咬了。按照Ⅱ级暴露里面的方法处理,之后送到医院,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鼻出血的处理方法: 天干物燥的时候,易出现鼻出血。如果孩子一直身体健康,偶尔出点鼻血不用害怕,可以按压止血,别把鼻血咽下(刺激胃粘膜导致呕吐)或者误吸到肺里(导致窒息)就行了。 注意哦,千万不要让孩子仰头,不要让孩子举对侧胳膊,这些方法都没用! 具体方法就是图片所示,头向前倾,捏住鼻翼,持续5-10分钟。 注意,不要每隔1-2分钟就把手放开看看是否止血了,这样一会捏一会松开,止不住血。如果持续5-10分钟止不住血的话,再捏一次,如果还不行,就需要去医院了。 癫痫发作的处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这也是最重要的 2.将患者调整为侧躺姿势 3.取下患者身上眼镜等锐利物品 4.保护患者不要跌伤或撞伤 5.酌情将患者送往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1. 发作时间过长(超过 5 分钟); 2. 短时间频繁发作( 30 分钟内发作 3 次以上); 3. 连续两次发作并且中途没有恢复意识; 4. 呼吸困难或受伤时。 如果你无法判断病人是否有其它疾病(如心脏病或者糖尿病),那么请和医院联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送院治疗。 气道梗阻处理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手法:腹部快速按压,向上、向后。如果患者为孕妇或非常肥胖:改用胸部快速按压法原理:胸腔压力骤然升高,利用肺内余气顶出阻塞物。 注意: 尽量不要在吃饭时看视频,尤其是特别搞笑、惊吓的。 常见梗阻异物:葡萄、果冻、爆米花、整粒花生米、果核等。 不要在跑、跳、玩耍的时候吃东西。 心肺复苏的处理方法: 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目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到达脑部及心脏等→→维持生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