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又是一个躲不过的漫漫无尽长夜,手边负责四个病人。脑海里回顾着一些基本情况,对今晚的“战况”做好一个规划和预防。</h3><h3> </h3><h3>1床AECOPD,气道分泌大量黄色脓性痰液,明日拟行纤支镜检查,后半夜得记得停流质饮食,白天脱机训练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呼吸有点促,约30余次,心率也较之前有所加快,和医生沟通之后,接回了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为PCV /SIMV 。</h3><h3> </h3><h3>2床脑梗的一个老太太,白天做了CT,没有异常,拔除了气管插管,目前进行高流量氧疗,侧耳可闻及咕噜咕噜的痰鸣音,家人不想气管切开,又无力咳痰,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说不准啥时候就得再次气管插管,隔三差五就得抬头看一下血氧饱和度,看了看床旁无菌盘中的喉镜,只愿祝您一切顺利。</h3><h3> </h3><h3>3床是一个脓毒性休克的大爷,早上拔了气管插管,目前鼻导管吸氧还是很稳定的,血糖略高,胰岛素微量泵泵入调节。住了几天有点瞻望,随时都想拔掉胃管,时常自我打趣道“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轻信ICU清醒病人这张嘴”,轻则上报不良事件,重则职业生涯都能断送在他们手里,拔了胃管的、尿管的(生殖器鲜血流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大晚上会诊)、气管插管的(分分钟抢救)……</h3><h3> </h3><h3>忽然急诊科来电,要收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我们几个对视一眼,一脸黑线,肯定有的忙了。</h3><h3> </h3><h3>每次夜班最怕的就是电话铃声,电话一响,注定不是一个平静的夜班,能怎么办呢,又不能把病人拒之门外,谁让我们是“白衣天使”呢……</h3><h3> </h3><h3> </h3><h3> </h3><h3>19:00打电话预约,22:50才拖拖拉拉送过来,不晓得在搞什么事情,昼伏夜出的,总喜欢大半夜搞事情。</h3><h3> </h3><h3> </h3><h3>患者一到,小组分工合作,立马配合管床护士接新病人。留在ICU最大的原因就是来自这种团结协作的氛围和职业素养。</h3><h3> </h3><h3>患者皮肤黝黑,甲床发白,全身因失血过多散发着一种难以表诉的苍白,就像是雪白的墙面上涂上了一层黑色的颜料。大哥很焦虑也很拘谨,过床还要自己来,我们再三劝阻,提高了说话声调才搞定。</h3><h3> </h3><h3>也许这种“拘谨”就好像我曾经去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玻璃门擦的很干净,差点以为什么都没有一头撞上去,也不晓得那一道玻璃门是自动的,还慌忙用手去推,进去又一脸茫然,大厅太大,不知道向哪边走,也顾虑这一进去要花多少钱。也许这位失血过多的大哥,也不知道这一进要花多少钱,也不知道这一进还能不能出得去。</h3><h3> </h3><h3>接好心电监护,连接好氧气管,心率135次/分,血压78/39mmHg,体温35.5℃,血氧饱和度由于体温低测不出,遵医嘱立刻留置动脉测压管,并抽取动脉血气,血培养,血常规,凝血,感染指标等等。立即联系输血科准备好悬浮红细胞、血浆、冷沉淀,随时准备抢救。</h3><h3> </h3><h3>突然患者呕吐出大量鲜血,呼吸急促,血气指标也不是很理想,当机立断通知家属进行气管插管、加压输血等特殊治疗。备呼吸机,找好各自的位置,配合医生插管,力月西微量泵推3ml走5ml/h,7.5号管,喉镜备齐,五分钟时间为患者成功插好了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h3><h3> </h3><h3>患者稍稳定,为避免再次大出血,准备安置三腔二囊管,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操作,每次安置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准备好管道,润滑液,固定器,抱着一颗忐忑的心开始安置,当听到胃部一声的“咕噜”声,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今天还算顺利,一次就成功了。小李负责接好重力牵拉,责任护士实时记录各项操作,组长巡视全场,保证病人安全。</h3><h3> </h3><h3>抬头看了一眼表05:20,好吧,开始抽血、喂药、统计尿量、出入量,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h3><h3> </h3><h3>做完了晨间护理,07:00接到手术室通知,马上要收治一个急诊脑出血术后的病人,抽空伸个懒腰,撸起袖子加油干。患者来到病房,又是一次程序性的交接,连接好呼吸机,固定好脑室引流管的位置,感染指标提示乙型肝炎(大三阳),注意个人防护。</h3><h3> </h3><h3>就这样洗洗手也该早交班了,这就是ICU的夜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夜班,这仅仅是收了一个病人,有时候还要半夜紧急上CRRT,有时候还要收四五个病人。</h3><h3> </h3><h3>数年如一日,这帮白衣战士坚守在岗位。有时抱怨过过嘴瘾,常常疲惫不堪,总是全力以赴。</h3><h3> </h3><h3>同情你,也同情我自己。ICU的夜班,有我们在,患者,你别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