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滨最后的老手艺儿

鸟鸣兰舟

<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浓郁的洛河水丰茂肥沃,孕育出了一代代内敛沉稳勤劳善良勇敢朴实心灵手巧的洛河儿女。汉字故里洛水之滨洛南景村村民老张(张军伟)年近六旬,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纯手工土陶的制作,是他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仍坚持古朴古老的传统制作方式,而即将消失的农耕时代的老手艺也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洛河——一条博大包容钟灵毓秀的母亲河,孕育了丰厚的河洛文化并赐予洛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资源,细腻柔软光滑有黏性有质感的土壤是土陶手艺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材料</p> <p class="ql-block">取土后关键的步骤就是和泥,祖辈们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踩龙”,土陶最看重的就是踩龙踩的技巧和火候要恰到好处。看上图你就明白为什么叫踩龙了</p> <h3>数十年如一日,老张和老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土木结构作坊里,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却在坚持传承老父亲的土陶手艺儿。如今现代化早已解救了繁重的劳作,但老张却坚持纯手工打造,还说:着泥盆瓦罐是有灵性的,就是要一个一个用手捏才有灵气…… 我明白老张对泥土的感情,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的侍弄着每一个做出的土陶雏品</h3> <h3>多年的劳作老张早已弓腰驼背皱纹满布,但沧桑的脸上却总洋溢着笑容和满足。从备土 和泥 泥坯 揉泥胎 制作毛坯 晾晒 贮存 ,所有过程老张亲力亲为。积存够一窑后,择晴天的日子,一大早一边拿出土坯晾晒(预热),一边预热窑身,这个工作需老伴协作,最繁重的工作是装窑,按大小薄厚依次排列组合一圈一圈又一圈,这个讲究的是多年的经验和技巧,否则上圈会压坏下面的器物。老伴一趟趟来回跑把土坯盆罐从晒场拿到窑口,老张接过来一个个码排在窑腹中…… 老张在热窑内一直汗流浃背地装窑,老伴在窑外往返持续不断挪物件,一天下来,窑装好了 人累坏了 脸上是笑的 心里是甜的,因为窑里装的不仅仅是泥盆瓦罐,而是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希望<br></h3> <h3>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点火烧窑,沐浴斋戒焚表上香洒酒祭天祭祀祖先,方可开始点火烧窑,意在上天庇护先祖保佑烧好这一窑</h3> <h3>正是他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才换来瓦盆瓦罐许多土陶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才使我们今天有幸能够见识到古人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智慧结晶…… 不过可惜的是孩子们不愿干这事儿,随便出去打个零工一天也百把十块,这费时费力又卖不了几个钱的纯手工,娃们都不愿意干了,这门老手艺即将消失<br></h3> <h3>烧制的过程痛并快乐着,昼夜坚持控制温度是枯燥乏味无趣而又充满希望的事情,老张听着音乐抽着烟偶尔喝口酒始终坚守阵地丝毫不敢懈怠……终于到开窑 收获的季节了,内心的喜悦无一言表 单看老张挂在脸上的笑意及哼着小曲儿轻快的脚步,就明白这一窑烧得异常完美</h3> <h3>客商来装车了,运往东北 河南等地销售,老张凝视着远去的泥盆瓦罐像看着远嫁的女儿一样依依不舍 眼里充满了怜惜和爱意,毕竟一个个都是老张的宝贝儿</h3> <h3>土陶制作这个劳动的过程在局外人看来脏兮兮 艰辛无聊收入又低,可老张乐观开朗,在劳动的间隙喝茶呷酒听音乐,日子有滋有味儿,令身居闹市思虑过多 争多论少 心有不甘的人汗颜,令老张担忧的是 孩子不愿做这个,他苦于这门老手艺儿传不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