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深秋季节一到,就有一种召唤从心里钻了出来,出去走走,看看秋色吧。</h3><h3>和老伴商量了几次,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去川西,去色达,去亚丁稻城。</h3><h3>高原地区旅行,一般人心里都有点小压力。只怕以后年纪大了,就更困难了。</h3><h3><br></h3> <h3>我们是在南京奥体附近的国旅报的团,看中的就是这条川西线,可以把色达带上。</h3><h3>色达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亚丁村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还有一个凉山彝族自治州这次没有涉及。川西一共三个自治州,几乎都是藏区和羌族彝族居住地。这一带也被称作“东藏”。以金沙江为界,江西侧叫西藏,江东侧叫东藏。</h3><h3>报名的时候,旅行社给的行程介绍上就说“此线路条件相对比较艰苦而且行程路途遥远,不适宜度假休闲“等等,也提醒了“要事先服用红景天或者肌苷片”等等防止高原反应。</h3><h3>我们爱好摄影,却更加关注天气。自从报名以后的20多天里,天天关注川西的天气。几乎都是阴天和雨天甚至下雪,弄得心情都不好了起来。</h3><h3>我劝老宋同学“看不看是我们的意愿,看多看少都是老天爷的安排,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吧!”</h3><h3><br></h3> <h3>2018年10月20日晚上从南京出发。晚8:50的航班被延迟到晚9:50。</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成都双流机场已经是次日零点30分。等到了行李、联系上当地的旅行社、再等车送到市里的宾馆,已经是凌晨两点以后。</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报的团,实际上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报名,成都成团,全国大散拼。</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在的旅行社,组织工作真是可以。我们从南京出发。从禄口机场取票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成都某某广场集中,一路都有司机和领队电话或者信息联系。有南京送机的,成都接机的,成都送酒店的,和第二天清晨送集合地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建议稍微上点年纪的人,还是不要坐这样的红眼班机,宁可提前一天,白天坐高铁到成都,也不能起早摸黑地赶着累着。行程还没有开始,人就给拖得比较疲劳。</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照片为手机在途中抢拍。</span></h3> <h3>第一天的行程其实是赶路,赶往色达。我们沿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一路向上,沿途观赏川西田园风光。</h3><h3>出了成都不久,就进入了阿坝州。阿坝州的全名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路上高山峡谷,碉楼羌寨,浓浓的藏羌风情。</h3><h3>导游现在不叫导游了,峰哥让我们叫他领队。</h3><h3>领队就领队吧,只要把我们领得好好的就好。峰哥和我熟悉的四川人一样,精干瘦削,利索得看上去浑身一点脂肪都没有。说话不是很好懂,要是非常入神,也能听明白。</h3><h3>他说“我们去色达做什么?”无人回答——不就是去看五明佛学院的吗?去看那一大片轰轰烈烈的红房子的吗?</h3><h3>峰哥说“我们是去修行的。修行就是吃苦,接下来的几天里,吃住都要有吃苦的准备,行程也是非常辛苦。”</h3><h3>年轻时就不怕吃苦,西藏、黄龙也去过,心理上还是坦坦地。不就是上了点年纪嘛!</h3> <h3>车窗外的景色就是这样,陪我们一路走来。</h3><h3>沿途都是手机照。觉得还不错 。</h3> <h3>沿途两侧的大山上郁郁葱葱,层林尽染。山上那些不知名的树,它们的一片片深红浅红,一堆堆深黄浅黄,把一座座大山装扮得风姿绰约,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h3><h3>阿坝地区的山,真的非常好看。植被一般都很好。雨水充沛,万物丰润。</h3><h3>也有大片大片几乎裸露的山体,它们有着纯正的烟灰色和浅白色的自然相间,鬼斧神工般的峻峭线条,看得人真是过瘾。爱好美术的学生,那里是写生的绝好去处(之一)。</h3><h3>不过山体看上去风化比较明显,坍塌和滑坡的隐患也是比较明显的。</h3><h3>(此处差一张烟灰色山体的照片,拍不下来)</h3> <h3>我们的车在这里停车休息。</h3><h3>一路上,一直有这样的自然风光公园。</h3><h3>途中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雪山,心里好美。</h3> <h3>格桑花一路深情开放,欢迎我们到川西来。</h3><h3>在阿坝州的崇山峻岭里转了大半天,一直很兴奋。除了高山流水、藏寨羌碉,除了彩林俊峰、峡谷风光,一路上遇到了无数的工程车和很多处工程现场。国家队正在川西建隧道、修公路、搭桥梁,热火朝天。</h3><h3>以后山里这一段通了汶马高速,从成都到马尔康的路程就会快多了也安全多了!但是沿途这样的美景也就看不了这么多了。</h3> <h3>这是我们前往色达路过的第一个景点——马尔康卓克基镇西索村。这里的名居很有特色,红军长征时,也在这里驻扎。</h3> <h3>土司官寨门口的花园,修剪得还不错。</h3><h3>格桑花深情怒放,装扮着嘉绒藏家的秋天。</h3> <h3>很遗憾沿途没有近距离拍下藏民的房屋。差不多一整天途中看下来,他们的房屋都非常不错,都是新的和比较新的,而且非常漂亮。东藏地区一直亲近班禅,听党话,跟党走,发展得比较快。</h3><h3>藏民的房屋一般都是以石块垒基,上面用小得多的石块和石片砌墙,从不同的窗饰上可以区分出区域的小小差异,风格上总是鲜艳靓丽。</h3><h3>在大山深处或者山脚下,沿途会看到一个个色彩夺目的藏寨或者羌寨。二三十户人家,背靠大山,面对草原,河水潺潺,牛马伫立,炊烟袅袅,好一派川西的田园风光。</h3><h3>上图就是土司官寨大院外的一处房屋。藏民的房屋就是这样的风格,但是比这个要大出很多,漂亮很多。</h3> <h3>官寨门里门外的色彩。</h3> <h3>土司官寨的正屋。始建于1286年,1936年大火后1938年重建,也有80多年历史了。</h3><h3>官寨在停车场400米以外的山坡上。气喘吁吁上得山来,就顾不得一间一间去阅读了。</h3><h3>这里保存了川西藏族官府的整体模样,是一部活着的历史,相当于一个县衙门的职能。</h3> <h3>这就是对面山坡上成片的西索名居。只是不好近距离拍摄。</h3><h3>高山,河流、彩林和大片的藏族民居,就这样和谐在一个画面里。</h3><h3>有光线照在山上了,彩林格外地亮丽起来。</h3> <h3>第一次看到路边的六字真言。</h3><h3>接下来的行程中,经常会看到这句话。现在很流行的做法是在山体上写下这句话。</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如意宝啊莲花哟”,字面上就是这样的意思。但是这句话在藏文化里所蕴藏的大能力,大慈悲,大智慧,是不可限量的。</span><br></h3> <h3>红军长征的时候,也在西索村驻扎过。村里建起了红军长征纪念馆。</h3><h3>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这一带。</h3> <h3>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有着红军领袖的集体雕塑。</h3> <h3>毛泽东周恩来等曾经在树下栓马休息。这排大树现在被叫做“红军树”。</h3> <h3>通往官寨的渡桥。桥下水流湍急。</h3> <h3>翻山越岭,我们今天最后要去看一个庙——观音庙。</h3><h3>就是在这样壮观的大山里,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看傻了,真是过瘾。</h3><h3>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投入很大,无论多高多远,几乎每一个山头上,都立上了通讯基站,4G信号在深山里畅通无阻。真正佩服那些不曾谋面的建设工人,心中充满敬佩之情。</h3><h3>在川西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扶贫和现代化都是一件不同于平原地区的艰辛事,要有国家的力量,更要有当地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h3> <h3>海拔3685米高的山上,有一座观音庙,气势恢宏,格局大气周正,有“小布达拉”之称。</h3><h3>我们在观音桥镇煨桑广场换得当地越野车,追上山来,可惜观音庙早已关门了。</h3><h3>看风景呗!多少年来在途中,我一直兴致勃勃,从不泄气。</h3> <h3>上观音庙的台阶很高很陡。夜幕下的川西高原很冷很冷。</h3><h3>手机拍下这张白塔群后,就冷得自动关机了。</h3> <h3>还没有很疲劳的时候,自己来一张。</h3> <h3>第二天早上先去看东嘎寺。</h3><h3>行程说明中介绍:东嘎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白玉传承的著名寺庙之一。由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第一世东嘎仁波切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为古今色达十三座寺院之首。</h3><h3>哦,已经到色达啦!精神一下子被激活了起来!</h3><h3><br></h3> <h3>藏区的政治氛围大致是这样的: 宣传内容与方式上既与中央保持一致,又能让藏民乐意接受。</h3><h3>注意到匾额中的一块小字“打黑处恶”,心情还是有点沉闷。在川西的道路两侧,也经常有类似的标语,可见当地的社会治理任务很重。</h3> <h3>东嘎寺正面照。</h3> <h3>45°处再拍一张。</h3> <h3>对角线构图,白塔来一张。</h3> <h3>藏民现在也是不能随便给拍照了。</h3><h3>我说给他拍照片,他竖起了两根手指头“两块”,我顺手给了他五块,他就摆出了这个自认为比较经典的表情,还低声催我说“快点快点”。</h3> <h3>正殿里富丽堂皇。</h3><h3>一帮僧人在打坐念经。进殿要脱掉鞋子。</h3> <h3>游客排队等主持(活佛)摸顶赐福。可以放一张票子,也可以不放,随心随意。</h3><h3>寺庙里看上去不缺钱,每一处都装修得很是亮丽富贵。</h3><h3>藏族全民信教。他们闲暇时转山转水转佛塔,家前屋后、田里树上都挂着庙里请来的经幡,玛尼堆也随处可见,为的就是祈福保平安。</h3><h3>藏民的理想是不求今生,只修来世。他们把辛苦所得的很大一块,都捐赠到寺庙里,年复一年,代代相承。他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不多,其他的欲望也相对较少。所以他们看上去活得单纯、纯粹、友善和安宁。房屋、牛羊、糌粑和青稞酒,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全部。</h3><h3>很欣赏这样的生活理念。现代人提倡的极简生活方式,藏族同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h3> <h3>藏汉文书写在山上的决心——同心共筑中国梦。</h3><h3>突然觉得藏文原来非常优雅。</h3> <h3>色达第二站——天葬台。</h3><h3>天葬是藏族一项规格较高的殡葬礼仪,仅次于塔葬。还有一些水葬树葬什么的,土葬反而是等级较低的。</h3><h3>藏族里什么人去世后都可以选择天葬,如果愿意的话。但是罪犯不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重病去世后的人也不可以天葬。</h3> <h3>领队峰哥领我们到天葬台附近,给我们讲天葬师的传说。</h3><h3>这个故事被分成十多块版面,刻在青石板上。</h3><h3>故事的内容忘差不多了,大致就是说天葬师误伤了一只神鸟的事情。</h3> <h3>正在建设中的天葬台。</h3> <h3>几百只鹰鹫从后山飞了出来,在天葬台上空盘旋。</h3> <h3>拉近看,图片右上方可以看到那些神鸟。藏人把鹰鹫叫做神鸟。它们正在准备“工作”。</h3><h3>秃鹫有很发达的双翅,体重应该有二三十斤甚至更多。成群结队地飞过来的时候,看着都有点紧张。</h3> <h3>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刻为这些素昧平生的藏族逝者送行。很多人会上到半山上,想一看究竟。</h3><h3>据说国庆期间,上来的山路被挤得水泄不通。</h3> <h3>山上很冷。</h3><h3>海拔高,也缺氧。</h3> <h3>转经桶上,缠的都是逝者的头发。</h3><h3>天葬台上的一个什么馆,都是用头盖骨做的穹顶。不看也罢。</h3><h3>看明白了也好,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任何人来到世间,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h3><h3>这个过程自己应该是健康的、愉悦的、充实的。这个过程如果同时也能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那便是更好的了。</h3><h3>看多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看多了猝不及防的天灾人祸,活着,也是不易。活得好,更不容易。</h3><h3><br></h3> <h3>终于要前往五明佛学院了!这是我们川西之行最为期盼的所在之一。这座现在很是走红的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境内的一座大山坳里,海拔4000米以上 。人们去川西去色达,大多是去看佛学院。</h3><h3>天突然下起了小雨,几分钟后又开始下雪。</h3><h3>高原地区的天气,没法预报。雨雪和冰雹,与阳光交替着上演。</h3><h3>我劝老宋同学“心到了,其他顺其自然吧”。</h3> <h3>去往五明佛学院的游客天天都很多。坐景区的交通车上山,队伍排得老长,要等上个把小时。</h3><h3>雨披雨鞋,冲锋衣秋裤都派上了用场。在风雨中安心等待吧,希望有奇迹发生,希望雨雪快快停了吧。</h3><h3>实在不行,就看一眼雪后的红房子吧!向往已久的红房子!</h3> <h3>雨中等待上山的人们。</h3><h3>这是我们离开成都两天来,遇到的第一处海拔较高的景点。领队让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h3><h3>山下就能感受到寒冷随着雨雪一阵阵袭来,很像我们家乡腊月里的温度。脚也冷,等待的时间好长。</h3> <h3>等我们上了景区的交通大巴,雪真的停住了!真的停住了!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心里好一阵窃喜。出点太阳吧,让我看一眼那满山遍野的红房子!</h3><h3>网上无数次翻阅过五明佛学院的图片,就是冲着那一大片神秘的红房子来的。</h3><h3>大巴在山里开出去几分钟,大片大片,层层叠叠的红房子就近距离出现在眼前!</h3><h3>左也是右也是,上也是下也是,远也是近也是,拐了弯一看还都是。密密麻麻,错落有致。<span style="line-height: 1.8;">庞大的规模和一色的僧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span></h3><h3>人在车上,拐弯又多又急,照片拍不下来。</h3><h3>上图来自网络。</h3> <h3>事先做了一点功课,在佛学院最高点坛城下车,再往上走两三里路,就可以拍到佛学院的全景。</h3><h3>下车没有停留,就随着游客往西山观景台走去。</h3><h3>高原上再爬山,每走一步都是气喘吁吁。但是路边的景色还是让人忘记了辛苦。</h3><h3>佛学院就坐落在这样的大山坳里。背景这样地宏大,走多远都觉得在原地没有离开的感觉。</h3><h3><br></h3> <h3>一口气上到西山观景台,五明佛学院的全景一下子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画面,一个心仪已久的画面。这是用广角镜头拍下的所有。</h3><h3>蓝天上有白云,非常不错的运气!</h3><h3>屏住呼吸,这个角度一连拍了好多张。照片没有做任何后期,你任何时候站在那里,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震撼!</h3><h3>在画面的中央,高出其他建筑的,是学院的大经堂和无量殿等传教演习场所,相当于行政和教学用房。往四面八方辐射向上的红色建筑,都是僧房和藏族居士林。据说有三万僧侣在此修行,将近一万是女信徒。</h3><h3>这个地方是先由美国人发现并报道于世的。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国,没有之一。五明佛学院在佛教界现在影响很大,开一次极乐法会,山坳里会有10万以上僧侣在此住上十天半月,还秩序井然。</h3><h3>他们去参加五台山一次佛学界的交流活动,一出动就是上万人!</h3><h3><br></h3> <h3>在山下吃饭的小饭店里和路边的商店里,就随处可以看到这个人的挂像。他就是佛学院的创办者法王晋美彭措。他神奇的经历网上多有介绍。</h3><h3>领队峰哥对法王和他的佛学院最简单的解读大致如下——</h3><h3>晋美彭措在1980年创办了五明佛学院。开始只有三十来个学生。学院主要教授藏传佛教、藏文、藏医药学和各种藏族工巧。工巧包括唐卡的制作,酥油花的雕刻特别是藏式寺庙的建筑设计等等。</h3><h3>越来越多的藏家孩子愿意到这里来学习文化和技艺。六岁开始,孩子被家人送到这里让师傅面试,如有慧根灵性,便留下修行学习,男女不限。至19岁,孩子学得一些知识或者有了一点技艺,便有了毕业的机会,可以返家结婚生子,奉养父母。学业优秀拔尖的,可以自愿留下继续深造,并不断获得晋升。</h3><h3>毕业离校的学生,男性一生中可以有两次机会重返佛门,女性只有一次。</h3><h3>或出于缘分,或出于逃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文化水平越来越高。</h3><h3>山上的生活条件格外艰苦,高寒缺氧,居住环境更难。一家有时几个孩子同时在这里学习,更有一些沾亲带故的孩子。家长们慢慢在山坡上给孩子们搭建起遮风避雨的小房子,十来平米那么大,木棍四周一撑,垒上石墙,刷成僧红色,屋顶用石块压着油毛毡,就是孩子们的家了。孩子越来越多,红房子就漫山遍野地红成一片又一片了!</h3><h3>这些房子只有在远处看、在高处看,非常壮观非常漂亮!如果靠近看、逐一看,会很是失望,就是一座座危房,条件极其简陋。屋内一般供佛像,供佛经,有简单的睡床而已。</h3><h3>五明佛学院成名以后,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僧房和居士房的安全和保护。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僧房修建和维护,当然是依据佛家修行的标准而为。看到大规模的相对于学生宿舍的建筑正在依山而建。</h3><h3><br></h3> <h3>很多的摄影爱好者不辞辛劳来到这里,拍下这个经典的画面。</h3><h3>以下几张图片都来自网络。如果天气好,慢慢走下山,自己也是可以拍下这些场景的。</h3><h3>前一天我们和峰哥商量,能否安排我们在佛学院住上一晚,被他一口否决了。他认为我们这样的年纪,不宜在高海拔的地方过夜。但是我们团的四位年轻人,他们就如愿地在佛学院体验了一个晚上。</h3><h3>自己安慰自己,能上了4000米的高原,又能在佛学院的西山观景台拍了蓝天白云下的佛学院全景,就知足了吧!</h3><h3><br></h3> <h3>那满山坳的一大片红色建筑,是信仰的象征,是意志的力量。每一座小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僧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故事,都需要被尊重和理解。</h3> <h3>也在这个位置,我帮年轻的游客这样拍了。</h3><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摄影师不顾严寒缺氧,在风口上忘我工作。</h3> <h3>太阳就露了一会儿脸,马上就躲到云层里去了!我们俩上山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地说,走下山去,沿途拍个痛快,这景色太难得了!</h3><h3>可是,当我们从西山观景台下到坛城的时候,天又开始下雪了!而且雪下得比较大。我们还想冒雪下山,但是雪越来越大。最终只能原路乘公交大巴返回。</h3><h3>心里当然有很多遗憾和不舍。沿途上山时印入心中的一个个精美画面,就这样不得不放弃了!</h3><h3>上图来自网络。</h3> <h3>转经塔。</h3><h3>来此朝拜的藏人和当地僧侣,每天都会要求自己上上下下转上多少圈,以结上等缘、上上等缘。</h3><h3>太累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们虔诚地转着转着,在心里祝福他们也祝福自己。</h3><h3>照片来自网络。</h3> <h3>这是最好看的一段僧房特写。</h3><h3>照片来自网络。</h3> <h3>这张也是。规模大一点。</h3><h3>照片来自网络。</h3> <h3>这是我自己拍到的转经塔。</h3> <h3>风雪中的转经塔近景。</h3> <h3>在转经塔休息时,和一位藏族同胞聊天。他只会一点点汉语。</h3><h3>他是来转经的,今年56岁。我是来看风景的,比他年长不少呢。</h3><h3>能在这里相遇,得多大的缘分哎!</h3> <h3>沿途真实的红房子就是这样。</h3> <h3>这几座小房子都有木梯,可见是上下两层。居住空间之局促,可想而知。</h3> <h3>这位旅友在途中放声高歌“啊哈哈河里啦,啊哈哈河里啦!”他正八经地的姿势,笑翻了周围的游人,大家都忘记了疲惫。</h3><h3>他还说高原上练肺活量最好。是吗?我恐怕不行。</h3> <h3>在这个远离闹市深深的大山坳里,有着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佛学院,三万僧侣在此修行学习。</h3><h3>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交通极其不便,日子极其清苦。他们把对于物质上的需求降到很低很低,一心向佛,一意修炼,不为今生,只为来世。这样的哲学说得通吗?</h3><h3>尊重他们吧,尊重他们的生存方式和理想。</h3><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看着这些年轻的背影,心里还是非常的疼。</h3><h3>她们离乡背井,不见亲人,孤灯清影,冷餐陋室,长年累月,就此终老。为了什么呢?</h3><h3>是被万能的佛召唤来的吗?还是抵抗不住世俗的纷扰和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她们舍去的和得到的,哪一个更值得呢?</h3><h3>严冬就要来临了,女信徒们一步步走下山去,又一步步背上来她们一个冬天必须的生活用品,很重很沉。而她们是不会坐景区的公交车的。看着她们平和无怨的表情,想着她们超然物外的境界,能感受到她们内心的坚定和强大。</h3><h3>图片来自网络。实景是看到的,留在了心底。</h3> <h3>有同行的驴友,在山上一直等到了这个夜景。</h3> <h3>在观景台上,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拍了又拍。忽然她说要为我们老两口在此留影。</h3><h3>按照小姑娘的摆布,我们留下了这个也算浪漫的瞬间。</h3><h3><br></h3> <h3>最后说说关于高原反应的事情。</h3><h3>到了色达,午饭时峰哥让我们每两人拿上一只氧气包。上到佛学院,也许用得着。心里一下子有点紧张。</h3><h3>之前我们去过西藏也去过九寨黄龙,好像没有太明显的高反,也就没有特别在意这个事情。</h3><h3>进入阿坝州的时候,车上上来一个说是当地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介绍了高反的种种危险,又介绍了当地预防和治疗高反的氧气罐和氧水。说得挺吓人的,大家都纷纷解囊买了不少。</h3><h3>进入甘孜州境内的关口,又有人上车介绍说是阿坝州的产品不管甘孜州的高反,得买另外一种氧气罐,听得人真是莫名其妙。</h3><h3>我们商量了一下,稍微买了一点,以防急需。</h3><h3>事实上,高反确实是有的。在进入高原的第二天第三天,大部分平原地区的游客都会或轻或重有反应。</h3><h3>从佛学院下山的那天晚上,就是从成都出发的第二天晚饭后,自己一下子觉得头疼欲裂,呼吸短促,恶心想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吸了一袋氧气,以保证呼吸顺畅。峰哥说,各人不许在群里提及高反的事情,会传染。</h3><h3>第二天一早漫天大雪,一行人冒雪离开色达,前往亚丁稻城。离开色达后海拔低了下来,高反就自然消失了。</h3><h3>在几次高海拔垭口观光后上车时,氧气罐稍微吸上两口,可以快速缓解疲劳。</h3><h3>后来在亚丁景区,老宋同学一个人去牛奶海的途中,也用了两次氧气罐,帮助恢复疲劳。</h3><h3>其实,治疗高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高原多待上几天,适应了就没事了。没有传说得那么严重,也不必紧张不安。不受凉,不疲劳,动作缓一点就可以了。</h3>